一种齿辊式切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575阅读:17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茶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辊式切茶机。



背景技术:

切茶机上制茶机械之一,用于茶叶精制切细作业,毛茶通过切茶机实现“长切短、粗切细、梗叶分离”,现有切茶机的生产效率很高,但茶叶的碎叶率也很高,影响茶叶的质量;同时,现有切茶机结构复杂,采购成本较高,对生产小批量茶叶的茶农来说不适用。

但是目前切茶机还存在以下问题:茶叶搅拌不均匀,易造成机器卡住和造成滚齿刀磨损过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齿辊式切茶机,通过加设叶片实现高效均匀搅拌,减少滚齿刀磨损,增加机器的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辊式切茶机,包括机架、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电机、连接杆、支撑杆、叶片、进料斗、轴承、第三倾斜板、带轮、斜齿轮、出料口、皮带,所述进料设有箱体上侧,所述箱体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与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另一侧设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与垂直方向的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上侧的斜齿轮上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箱体内部,所述上侧连接杆上设有叶片,所述叶片旋转可把下落的茶叶均匀打散,避免茶叶形成一团,造成切茶效果降低,造成滚齿刀磨损,又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电机设置在箱体一侧与滚齿刀相连,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两个错位相互啮合的滚齿刀,过多的茶叶会在第二倾斜板上侧暂时停留,错位啮合的滚齿刀可避免茶叶大量堆积在滚齿刀的啮合处,造成滚齿刀的卡刀或者加速滚齿刀的磨损,所述第二倾斜板的横向尺寸大于滚齿刀半径,可避免茶叶进入到滚齿刀与箱体的夹缝中,所述滚齿刀下侧设有第一倾斜板,第一倾斜板起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倾斜板连接到出料口内侧,剪切后的茶叶通过出料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板替换为过滤网,既可过滤到茶叶中的灰尘和茶叶碎末,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出渣口,可回收茶叶碎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上侧连接杆上设有叶片,叶片旋转可把下落的茶叶均匀打散,避免茶叶形成一团,造成切茶效果降低,造成滚齿刀磨损,又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

2)箱体内部设有两个错位相互啮合的滚齿刀,过多的茶叶会在第二倾斜板上侧暂时停留,错位啮合的滚齿刀可避免茶叶大量堆积在滚齿刀的啮合处,造成滚齿刀的卡刀或者加速滚齿刀的磨损;

3)第一倾斜板替换为过滤网,既可过滤到茶叶中的灰尘和茶叶碎末,箱体底部设有出渣口,可回收茶叶碎末。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辊式切茶机结构内部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辊式切茶机结构内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倾斜板,3-第二倾斜板,4-电机,5-连接杆,6-支撑杆,7-叶片,8-进料斗,9-轴承,10-第三倾斜板,11-带轮,12-斜齿轮,13-出料口,14-皮带,15-滚齿刀,16-箱体,17-出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齿辊式切茶机,包括机架1、第一倾斜板2、第二倾斜板3、电机4、连接杆5、支撑杆6、叶片7、进料斗8、轴承9、第三倾斜板10、带轮11、斜齿轮12、出料口13、皮带14,所述箱体16一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一侧与连接杆5相连,所述连接杆5另一侧设有斜齿轮12,所述斜齿轮12与垂直方向的斜齿轮12相互啮合,所述上侧的斜齿轮12上侧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上设有轴承9,所述轴承9一侧设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连接在箱体16内部,所述上侧连接杆5上设有叶片7,所述叶片7旋转可把下落的茶叶均匀打散,避免茶叶形成一团,造成切茶效果降低,造成滚齿刀15磨损,又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电机4设置在箱体16一侧与滚齿刀15相连,所述箱体16内部设有两个错位相互啮合的滚齿刀15,过多的茶叶会在第二倾斜板3上侧暂时停留,错位啮合的滚齿刀15可避免茶叶大量堆积在滚齿刀15的啮合处,造成滚齿刀15的卡刀或者加速滚齿刀15的磨损,所述第二倾斜板3的横向尺寸大于滚齿刀15半径,可避免茶叶进入到滚齿刀15与箱体16的夹缝中,所述滚齿刀16下侧设有第一倾斜板2,第一倾斜板2起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倾斜板2连接到出料口13内侧,剪切后的茶叶通过出料口13排出。

所述第一倾斜板2替换为过滤网,既可过滤到茶叶中的灰尘和茶叶碎末,所述箱体16底部设有出渣口17,可回收茶叶碎末。

一种齿辊式切茶机,工作过程如下:启动电机,叶片和滚齿刀开始旋转,从上侧进料口加入茶叶,茶叶在落在叶片上,茶叶被均匀打散后落到两侧的倾斜板,茶叶顺着倾斜板滑落到滚齿刀上,茶叶经过滚齿刀后落到下侧的过滤网上,灰尘和茶叶碎末通过过滤网落到出渣口,切好的茶叶通过出料口排出。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