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高效膨化食品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08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膨化食品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高效膨化食品成型机。



背景技术:

食品膨化机属于一种加工膨化食品的设备,例如加工日常生活中的大米、玉米、大豆、小麦等。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机械能转变成热能,用机器转动的时候产生的热量将食品挤压熟,经过膨化的食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积变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食品已朝着营养、绿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发展,且功能食品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食品。食品工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装备食品工业的食品机械工业发展尤为迅猛。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品机械的发展及其现代化水平,离开现代仪器和设备,现代食品工业就无从谈起。但是现在的膨化成型机不能快速有效地通过搅拌,膨化,再出料的过程进行,使得加工的过程复杂,而不能很好地达到要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高效膨化食品成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高效膨化食品成型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机体的内腔中通过隔板分隔成搅拌室和加工室,所述隔板上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扇叶,所述隔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搅拌轴贯穿安装孔连接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隔板靠近加工室的一侧,所述机体的上方设有与搅拌室连通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内通过锁紧件安装有进料漏斗,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与搅拌室连通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上固定装置连接有进料管,所述隔板靠近加工室的一侧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支撑杆与加工室的顶部连接,所述引流管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为中空结构,且加热体的内腔中设有若干个加热装置,两个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设有膨化模具,所述膨化模具上设有与导流管连通的处理口,所述膨化模具远离处理口的一端设有与工作室连通的加工出口,所述加工出口上设有弧形限位板,所述加工室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靠近滑槽的一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滑槽的槽位中,所述支撑板远离滚轮的一侧与弧形限位板对应的成品收集箱。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底面设有支座。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上设有限料阀门。

优选地,所述搅拌扇叶环形排列于搅拌轴上,且搅拌扇叶的数量为8-16个。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限料阀门打开,进而将主料从进料漏斗倒入,而将辅料通过进料管向搅拌室输入,进而在搅拌室内可以主料与辅料充分搅拌和混合,随即混合料通过导流管进入加热体内,在膨化模具的作用下,使得混合料可以成型,进而再流入成品收集箱内,实现一体化的加工过程,该装置操作简单,通过搅拌室和加工室的配合作用,使得混合料经过搅拌、高温膨化、成型和出料,使得膨化食品的成型速度更快,进而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快速的膨化食品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高效膨化食品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进料漏斗、3进料管、4搅拌轴、5搅拌室、6弧形限位板、7滚轮、8成品收集箱、9滑槽、10支撑板、11加热装置、12加热体、13膨化模具、14引流管、15驱动装置、16搅拌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高效膨化食品成型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为中空结构,机体1的底面设有支座,机体1的内腔中通过隔板分隔成搅拌室5和加工室,隔板上设有搅拌轴4,搅拌轴4上设有若干搅拌扇叶16,搅拌扇叶16环形排列于搅拌轴4上,且搅拌扇叶16的数量为8-16个,使得主料和辅料的搅拌的更加均匀,使得膨化成型的效果更佳,隔板上设有安装孔,搅拌轴4贯穿安装孔连接设有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隔板靠近加工室的一侧,机体1的上方设有与搅拌室5连通的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内通过锁紧件安装有进料漏斗2,机体1的一侧设有与搅拌室5连通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上固定装置连接有进料管3,进料管3上设有限料阀门,隔板靠近加工室的一侧连接有引流管14,引流管14通过支撑杆与加工室的顶部连接,引流管14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加热体12,加热体12为中空结构,且加热体12的内腔中设有若干个加热装置11,两个加热装置11之间设有膨化模具13,膨化模具13上设有与导流管14连通的处理口,膨化模具13远离处理口的一端设有与工作室连通的加工出口,加工出口上设有弧形限位板6,加工室的底部设有滑槽9,滑槽9上设有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靠近滑槽9的一侧设有滚轮7,滚轮7位于滑槽9的槽位中,支撑板10远离滚轮7的一侧与弧形限位板6对应的成品收集箱8。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限料阀门打开,进而将主料从进料漏斗2倒入,而将辅料通过进料管3向搅拌室5输入,进而在搅拌室5内可以主料与辅料充分搅拌和混合,随即混合料通过导流管14进入加热体12内,在膨化模具13的作用下,使得混合料可以成型,进而再流入成品收集箱8内,实现一体化的加工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