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调味料,特别涉及一种植物香辛料、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食用的调味料,主要是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口感和营养成分,它们分别有化学合成和天然配制多种类型。化学合成的调味料,其组合物的化合成份多达几十种;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加入色素、香精、糖精、漂白剂、膨松剂等多种添加剂,其中很多添加剂含有损害身体健康的元素,如人们长期食用含色素、香精、糖精、漂白剂、膨松剂…的食品,自然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肝功能受损;而长期饮食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无疑会增加患癌的机率。所以,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口味和食材原料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研发人员由选用无机食材作原料制成调味料的传统做法,转而对选用纯天然植物型有机食材作原料制成调味料的重视和青睐;但现有纯天然植物型调味料还没有一款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色、香、味的高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丰富,无毒、无害、营养健康的植物香辛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植物香辛料,食材配料包括基料油,配料A和配料B,所述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20﹪~31﹪、辣椒11﹪~22﹪、大蒜12﹪~19﹪、姜10﹪~16﹪、腐乳5﹪~12﹪和豆粉0﹪~11﹪。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和方法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一种植物香辛料,其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20﹪、辣椒22﹪、大蒜19﹪、姜16﹪、腐乳12﹪和豆粉11﹪。
一种植物香辛料,其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31﹪、辣椒11﹪、大蒜12﹪、姜10﹪和腐乳5﹪。
一种植物香辛料,其配料A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25﹪和腐乳8﹪。
一种植物香辛料,其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辣椒16﹪、大蒜15﹪和姜13﹪。
一种植物香辛料,其基料油与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1.3~1.6∶1。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可靠,操作简易,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产率高,环保节能,无环境污染,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普及推广的植物香辛料的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又一目的,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制作方法,选用榴莲和腐乳,并配以基料油,经混合、搅拌和熬煮工序,制成调味料A;再选用辣椒、大蒜、姜或豆粉,并配以基料油,经混合、搅拌和熬煮工序,制成调味料B。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和方法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基料油的加热与控温包括:初始加热温度30℃~60℃,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控温时间1~2h。
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制作方法,调味料A与调味料B经混合、搅拌,制成复式调味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丰富,工艺简易,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率高,绿色环保,产品品质优良,口感好,风味突出,营养健康、食用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普及推广的植物香辛料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又一目的,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应用,原料选用豆干、鸡翅、鱼块、豆豉或萝卜条,原料经预处理、切割、成型、脱水和调制,同时加入等量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或非等量的调味料A或非等量的调味料B或复式调味料,经混合、搅拌,制成风味小食品。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和方法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应用,其所用原料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1︰0.01~0.02。
一种植物香辛料、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其综合技术措施是:采用设置A、B两组纯香辛辣兼具,品种风味各异的独特组合配方,选用无毒、无害、绿色和营养健康的有机纯天然经典食材:基料油、榴莲、辣椒、大蒜、姜、腐乳和豆粉作原料;为争取最高产率,实现最佳质量,将粘性多汁,酥软味甜,吃起来具有陈乳酪和洋葱味的榴莲与味美纯香可口的腐乳搭配,经混合、搅拌和熬煮工序,制成调味料A并装瓶;同样,将味道鲜辣,功效与作用显著的辣椒,与有浓烈辛辣味的大蒜,以及味辛性温的生姜搭配,经混合、搅拌和熬煮工序,制成调味料B并装瓶;再选用豆干、鸡翅、鱼块、豆豉或萝卜条作原料,经预处理、切割、成型、脱水和调制,同时加入等量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或非等量的调味料A或非等量的调味料B或复式调味料,经混合、搅拌,制成纯天然风味小食品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现有用于食用的调味料,选用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添加剂和无机食材作原料,且产品功能单一,营养价值低,无推广普及前景等缺陷。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Ⅰ、本发明采用无毒、无害、绿色和营养健康的有机纯天然食材作原料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现有食用调味料,无论是天然配制还是化学合成,大多存在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多种添加剂等缺陷。
Ⅱ、本发明采用无毒、无害、绿色和营养健康的有机纯天然食材作原料的技术方案,其产品香味独特、绿色、健康,营养丰富。
Ⅲ、本发明采用无毒、无害、绿色和营养健康的有机纯天然食材作原料的技术方案,其产品味道鲜美、自然、纯正,回味悠长。
Ⅳ、本发明采用设置配料A与配料B两组各具特质产品的技术方案,其原料来源广阔,产品组成简单,工艺科学合理,生产无污染,产品不含有害添加剂。
Ⅴ、本发明采用设置配料A与配料B两组各具特质产品的技术方案,工艺可靠,操作简易,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产率高,环保节能,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普及推广。
Ⅵ、本发明采用配料A与配料B两组产品配制复合型风味食品的技术方案,原料来源广泛丰富,产品组成科学、合理,营养、健康,绿色、环保,产品品质优良、天然,口感好,流连(榴莲)忘返,回味悠长,纯香辛辣,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Ⅶ、本发明采用调味料A与调味料B相结合的复配调制技术方案,其复式调味料,产品组成科学合理,健康环保,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使用方便,深受大众喜欢。
本发明适合民间美食调味;也适合居家餐厨、集体餐饮的烹饪,烹调;特别适合各种膳食、风味小食品制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植物香辛料、制作方法及其应用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所示,本发明产品的组成原理,结构,组分,制造和应用是这样:本发明一种植物香辛料所用原料全部选用纯天然植物型食材,并且按食材特性,工艺性能,产品产率,将其分成A、B两组进行配料,其配料A和配料B所用食材原料是,基料油、榴莲、辣椒、大蒜、姜、腐乳或豆粉;A组配料选用纯香型食材作原料:基料油、榴莲和腐乳;B组配料选用辛辣型食材作原料:基料油、辣椒、大蒜、姜或豆粉;为了争取最高产率,实现最佳质量保障和满足大众口味要求,该植物香辛料的制作方法是,将粘性多汁,酥软味甜,吃起来具有陈乳酪和洋葱味的榴莲与腐乳搭配,实施同一工艺,制成调味料A/配料A组成;同样,将味道好,功效与作用显著的辣椒,与有浓烈辛辣味的大蒜,以及味辛性温的生姜搭配,实施同一工艺,制成调味料B/配料B组成;进一步的措施是应用该植物香辛料的调味料A、调味料B和复式调味料产品用于烹饪、烹调和制作各种风味小食品。
结合附图,本发明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一种植物香辛料, 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是:榴莲20﹪~31﹪、辣椒11﹪~22﹪、大蒜12﹪~19﹪、姜10﹪~16﹪、腐乳5﹪~12﹪和豆粉0﹪~11﹪。
一种植物香辛料,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20﹪、辣椒22﹪、大蒜19﹪、姜16﹪、腐乳12﹪和豆粉11﹪。
一种植物香辛料,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31﹪、辣椒11﹪、大蒜12﹪、姜10﹪和腐乳5﹪。
一种植物香辛料,配料A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榴莲25﹪和腐乳8﹪。
一种植物香辛料,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辣椒16﹪、大蒜15﹪和姜13﹪。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包括: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制作方法,选用榴莲和腐乳,并配以基料油,经混合、搅拌和熬煮工序,制成调味料A;再选用辣椒、大蒜、姜或豆粉,并配以基料油,经混合、搅拌和熬煮工序,制成调味料B。
其中,基料油的加热与控温包括:初始加热温度30℃~60℃,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控温时间1~2h。
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制作方法,调味料A与调味料B,经混合、搅拌,制成复式调味料。
参照附图,本发明产品的总体制作成型方案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实施例1
组分配比按重量份计, 本实施例总重量份为460份,配合料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A)本发明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榴莲20﹪、辣椒22﹪、大蒜19﹪、姜16﹪、腐乳12﹪和豆粉11﹪;基料油与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3∶1。
Ⅰ)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制作
(1)取基料油83.2份,榴莲40份,腐乳24份制作配料A;
①基料油入大锅内;
②冷锅加热,加热初始温度为30℃,逐渐缓慢加热至60℃;
③加热升温过程中,同时加入原料混合;
④继续加热并拌和,当加热至锅内原料为沸腾状态时,即进入熬煮时段;
⑤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同时对原料进行拌和,设置熬煮控温时间2.0h;
⑥目测锅内原料状态,判别锅内原料脱水、控水程度;
⑦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时结束控温时间,即脱水、控水达到最佳状态;
⑧捞出锅内碎沫,原汁液体自然冷却;
⑨对冷却的原汁液体进行去渣、过滤处理;
⑩装瓶;
灭菌/水煮或蒸煮
a)水煮,将已装瓶的原汁液体置于锅中, 加水,加热,升温;
b)沸水煮开,持续10-20min;
检验、入库
a)沥干瓶装外表水份,目测瓶内颜色与纯度,瓶口有无破损,浓度高,橙色的原汁液体为优质品;
b)装箱,入库,调味料A制成。
(2)取基料油176.8份,辣椒44份、大蒜38份、姜32份、豆粉22份,制作配料B;
①基料油入大锅内;
②冷锅加热,加热初始温度为30℃,逐渐缓慢加热至60℃;
③加热升温过程中,同时加入原料混合;
④继续加热并拌和,当加热至锅内原料为沸腾状态时,即进入熬煮时段;
⑤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同时对原料进行拌和,设置熬煮控温时间1.5h;
⑥目测锅内原料状态,判别锅内原料脱水、控水程度;
⑦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时结束控温时间,即脱水、控水达到最佳状态;
⑧捞出锅内碎沫,原汁液体自然冷却;
⑨对冷却的原汁液体进行去渣、过滤处理;
⑩装瓶;
灭菌/水煮或蒸煮
a) 水煮,将已装瓶的原汁液体置于锅中, 加水,加热,升温;
b)沸水煮开,持续10-20min;
检验、入库
a)沥干瓶装外表水份,目测瓶内颜色与纯度,瓶口有无破损,浓度低,红色的原汁液体为优质品;
b)装箱,入库,调味料B制成。
实施例2
组分配比按重量份计, 本实施例总重量份为179.40份,配合料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B)本发明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榴莲31﹪、辣椒11﹪、大蒜12﹪、姜10﹪和腐乳5﹪;基料油与配料A和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6∶1。
Ⅰ)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制作
(3)、取基料油57.60份,榴莲31.00份、腐乳5.00份制作配料A;
①基料油入大锅内;
②冷锅加热,加热初始温度为30℃,逐渐缓慢加热至60℃;
③加热升温过程中,同时加入原料混合;
④继续加热并拌和,当加热至锅内原料为沸腾状态时,即进入熬煮时段;
⑤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同时对原料进行拌和,设置熬煮控温时间1.8h;
⑥目测锅内原料状态,判别锅内原料脱水、控水程度;
⑦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时结束控温时间,即脱水、控水达到最佳状态;
⑧捞出锅内碎沫,原汁液体自然冷却;
⑨对冷却的原汁液体进行去渣、过滤处理;
⑩装瓶;
灭菌/水煮或蒸煮
a) 蒸煮,将已装瓶的原汁液体置于蒸锅中, 加水,加热,升温;
b)蒸锅上大气时,再续蒸5-15min;
检验、入库
a)沥干瓶装外表水份,目测瓶内颜色与纯度,瓶口有无破损,浓度高,橙色的原汁液体为优质品;
b)装箱,入库,调味料A制成。
(4)取基料油52.80份,辣椒11.00份、大蒜12.00份、姜10.00份制作配料B;
①基料油入大锅内;
②冷锅加热,加热初始温度为30℃,逐渐缓慢加热至60℃;
③加热升温过程中,同时加入原料混合;
④继续加热并拌和,当加热至锅内原料为沸腾状态时,即进入熬煮时段;
⑤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同时对原料进行拌和,设置熬煮控温时间1.0h;
⑥目测锅内原料状态,判别锅内原料脱水、控水程度;
⑦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时结束控温时间,即脱水、控水达到最佳状态;
⑧捞出锅内碎沫,原汁液体自然冷却;
⑨对冷却的原汁液体进行去渣、过滤处理;
⑩装瓶;
灭菌/水煮或蒸煮
a) 蒸煮,将已装瓶的原汁液体置于蒸锅中, 加水,加热,升温;
b)蒸锅上大气时,再续蒸5-15min;
检验、入库
a)沥干瓶装外表水份,目测瓶内颜色与纯度,瓶口有无破损,浓度低,红色的原汁液体为优质品;
b)装箱,入库,调味料B制成。
实施例3
组分配比按重量份计, 本实施例总重量份为161.70份,配合料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C)本发明配料A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榴莲25﹪和腐乳8﹪;基料油与配料A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45∶1。
Ⅱ)调味料A的制作
(5)取基料油95.70份,榴莲50.00份,腐乳16.00份制作配料A;
①基料油入大锅内;
②冷锅加热,加热初始温度为30℃,逐渐缓慢加热至60℃;
③加热升温过程中,同时加入原料混合;
④继续加热并拌和,当加热至锅内原料为沸腾状态时,即进入熬煮时段;
⑤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同时对原料进行拌和,设置熬煮控温时间1.2h;
⑥目测锅内原料状态,判别锅内原料脱水、控水程度;
⑦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时结束控温时间,即脱水、控水达到最佳状态;
⑧捞出锅内碎沫,原汁液体自然冷却;
⑨对冷却的原汁液体进行去渣、过滤处理;
⑩装瓶;
灭菌/水煮或蒸煮
a) 水煮,将已装瓶的原汁液体置于锅中, 加水,加热,升温;
b)沸水煮开,持续10-20min;
检验、入库
a)沥干瓶装外表水份,目测瓶内颜色与纯度,瓶口有无破损,浓度高,橙色的原汁液体为优质品;
b)装箱,入库,调味料A制成。
实施例4
组分配比按重量份计, 本实施例总重量份为215.6份,配合料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D)本发明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辣椒16﹪、大蒜15﹪和姜13﹪;基料油与配料B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45∶1。
Ⅱ)调味料B的制作
(6)取基料油127.60份,辣椒32.00份,大蒜30.00份,姜14.60份,制作配料B;
①基料油入大锅内;
②冷锅加热,加热初始温度为30℃,逐渐缓慢加热至60℃;
③加热升温过程中,同时加入原料混合;
④继续加热并拌和,当加热至锅内原料为沸腾状态时,即进入熬煮时段;
⑤纹火熬煮控制温度为80℃至原料浮于液面上,同时对原料进行拌和,设置熬煮控温时间1.5h;
⑥目测锅内原料状态,判别锅内原料脱水、控水程度;
⑦至原料浮于液面上时结束控温时间,即脱水、控水达到最佳状态;
⑧捞出锅内碎沫,原汁液体自然冷却;
⑨对冷却的原汁液体进行去渣、过滤处理;
⑩装瓶;
灭菌/水煮或蒸煮
a) 蒸煮,将已装瓶的原汁液体置于蒸锅中, 加水,加热,升温;
b)蒸锅上大气时,再续蒸5-15min;
检验、入库
a)沥干瓶装外表水份,目测瓶内颜色与纯度,瓶口有无破损,浓度低,红色的原汁液体为优质品;
b)装箱,入库,调味料B制成。
由附图所示,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应用,原料选用豆干、鸡翅、鱼块、豆豉或萝卜条,原料经预处理、切割、成型、脱水和调制,同时加入等量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或非等量的调味料A或非等量的调味料B或复式调味料,经混合、搅拌,制成风味小食品。其中
风干脱水温度、时间为 28-38℃自然环境,日晒4-6h。
消毒、灭菌时间为6-8 min。
实施例5
风味小食品
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应用, 原料选用豆干、鸡翅、鱼块、豆豉或萝卜条,原料经预处理、切割、成型、脱水和调制,同时加入等量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或非等量的调味料A或非等量的调味料B或复式调味料,经混合、搅拌,制成风味小食品;所用原料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1︰0.01~0.02;复式调味料的多少自由选择或完全不加。
风味香干粒-实施方式
所用原料-豆干坯料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1︰0.010︰0.020。
本实施方式,原料和调味料的总重量份为100份,原料选用豆干坯料;所用原料︰调味料A︰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是:1︰0.010︰0.020,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Ⅲ)原料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重量份配比
(7)豆干坯料/97.0份,调味料A /1.0份、调味料B/ 2.0份;
①豆干坯料经预处理后,切割成小方块,备用;
②将处理过的豆干坯料入锅,向锅内加水,水盖过坯料,盖锅闷煮;
③锅内加辅料同煮;辅料包括味精、盐、桂皮或紫芸;
④使豆干坯料入味:继续闷煮至开锅/沸腾,保持开锅/沸腾5min,同时充分搅拌;
⑤大火捞出已入味的豆干坯料;
⑥脱水,方式为油煮或风干;
⑦脱水:风干脱水,于38℃环境,日晒4h;
⑧外观检查,豆干坯料表面无水,里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⑨调味,按100份豆干坯料,加调味料A /1.0份、调味料B/ 2.0份的比例进行混和,色、香、味按是否偏乳酪或偏辛辣调整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比例;
⑩包装,将已充分混和的豆干混合食材,灌装入瓶/罐,60g/件,于真空包装设备进行抽真空、打包处理;
消毒、灭菌:消毒设备或水煮;
水煮消毒,蒸锅待水开后,放入包装,蒸煮8 min,冷却;
检验,目测外观有无破损;
装箱,入库,风味香干粒制成。
实施例6
风味小食品
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应用, 原料选用豆干、鸡翅、鱼块、豆豉或萝卜条,原料经预处理、切割、成型、脱水和调制,同时加入等量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或非等量的调味料A或非等量的调味料B或复式调味料,经混合、搅拌,制成风味小食品;所用原料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1︰0.01~0.02;复式调味料的多少自由选择或完全不加。
风味鱼块-实施方式
所用原料-鲜鱼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1︰0.015︰0.020。
本实施方式,原料和调味料的总重量份为100份,原料选用豆干坯料;所用原料︰调味料A︰调味料B的质量百分比是:1︰0.015︰0.015,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Ⅲ)鲜鱼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重量份配比
(8)鲜鱼坯料/97.0份,调味料A /1.5份、调味料B/ 1.5份;
①鲜鱼经预处理后,剁成块,备用;
②将鱼块加盐,腌3天;
③脱水:风干脱水,于28℃环境,日晒6h;
④吐盐,鱼块浸入清水中退盐
⑤滤掉鱼块表面余水;
⑥入油锅炸至颜色偏黄,出锅;
⑦滤去余油;
⑧鱼块置入缸内,加调味料A、调味料B,比例按预先设计的比例风味配置;
⑨同时加入辅料:辣椒、紫芸、味精和植物型防腐剂,再充分拌和均匀,使鱼块入味;
⑩包装,将已充分拌和的鱼块混合食材,灌装入瓶/罐,60g/件,于真空包装设备进行抽真空、打包处理;
消毒、灭菌:消毒设备或水煮;
水煮消毒,蒸锅待水开后,放入包装,蒸煮6min,冷却;
检验,目测外观有无破损;
装箱,入库,风味鱼块制成。
实施例7
一种植物香辛料的应用, 原料选用家常食材,如鸡、鱼、肉、青菜、萝卜、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葱、姜、蒜、老抽、白糖、醋、料酒、味精、盐…,原料按配菜单作好切割、成型等处理,同时加入等量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或非等量的调味料A或非等量的调味料B或复式调味料以及辅料,经热锅爆炒或焖烧或蒸煮或煎烤或油炸,制成风味家常菜;
Ⅵ)烹饪所用原料与复式调味料或与调味料A和调味料B的配比,根据风味、口感、喜好自由添加。
(9)焖烧茄子煲,所用原料:茄子3只,肉末300g,红椒一只,复式调味料、调味料A、调味料B少许,葱、姜、蒜、老抽、白糖、醋、料酒、味精、盐少许;
①中等个头茄子3只,去掉头、尾,切成条状;
②大红椒一只,去掉头、尾,片成辣椒丝;
③葱、姜、蒜切末;
④茄段处理,将条状茄段入瓦钵内,加少许盐腌制一会,待腌至显见水分时,用清水稍微冲洗,再捏挤掉余水;
⑤肉末加料酒、生抽拌匀腌制10分钟;
⑥炒锅烧热加入植物油和复式调味料,稍微加热后,下葱姜蒜末,辣椒丝煸出香味;
⑦下肉末炒散至变色,下茄条煸炒;
⑧加辅料:加入老抽、白糖、醋和少许清水,炒匀;
⑨上述茄段混合物盛入瓦钵或陶瓷煲内,盖上盖,中火焖煮6分钟至茄段入味,撒上葱、姜、蒜末,在葱、姜、蒜末上淋少许加热的调味料A和调味料B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