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锅调味底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939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锅调味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锅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是一种深受人们普遍欢迎的饮食方式。

现有火锅底料的炒制过程中由于用料不当,火锅底料颜色暗淡,菜品在测烫后变色,使得菜品色泽不能有效控制;另外很多火锅底料依靠加入食用香精来增加火锅底料的香味,虽然加入的分量没有超标,但失去了本应在火锅底料里的天然味道;有的火锅底料一味追求麻和辣,有时甚至加入食用苏打增加底料的辣味,对人肠胃的刺激大,并且口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锅调味底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该火锅底料颜色丰富、营养丰富,口感丰富,且携带方便是老少皆宜的种调味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锅调味底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6-10份、黄芪4-6份、碘盐4-8份、鸡精2-4份、鲜味王5-7份、砂仁6-8份、花椒3-5份、辣椒酱1-3份、葱5-7份、牛油4-6份、色拉油3-5份、蒜6-8份、姜4-6份、松针枝2-4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6份、黄芪4份、碘盐4份、鸡精2份、鲜味王5份、砂仁6份、花椒3份、辣椒酱1份、葱5份、牛油4份、色拉油3份、蒜6份、姜4份、松针枝2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8份、黄芪5份、碘盐6份、鸡精3份、鲜味王6份、砂仁7份、花椒4份、辣椒酱2份、葱6份、牛油5份、色拉油4份、蒜7份、姜5份、松针枝3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10份、黄芪6份、碘盐8份、鸡精4份、鲜味王7份、砂仁8份、花椒5份、辣椒酱3份、葱7份、牛油6份、色拉油5份、蒜8份、姜6份、松针枝4份。

进一步: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优质的原料按比例分配好后洗净烘干;

步骤二、将上述烘干后材料进行加热100-150℃,5-20min;

步骤三、配方比例粉碎成粉状并搅拌均匀装袋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该火锅底料颜色丰富、营养丰富;

2、口感丰富,且携带方便是老少皆宜的种调味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火锅调味底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6-10份、黄芪4-6份、碘盐4-8份、鸡精2-4份、鲜味王5-7份、砂仁6-8份、花椒3-5份、辣椒酱1-3份、葱5-7份、牛油4-6份、色拉油3-5份、蒜6-8份、姜4-6份、松针枝2-4份。

实施例二:

一种火锅调味底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6份、黄芪4份、碘盐4份、鸡精2份、鲜味王5份、砂仁6份、花椒3份、辣椒酱1份、葱5份、牛油4份、色拉油3份、蒜6份、姜4份、松针枝2份。

实施例三:

一种火锅调味底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8份、黄芪5份、碘盐6份、鸡精3份、鲜味王6份、砂仁7份、花椒4份、辣椒酱2份、葱6份、牛油5份、色拉油4份、蒜7份、姜5份、松针枝3份。

实施例四:

一种火锅调味底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八角10份、黄芪6份、碘盐8份、鸡精4份、鲜味王7份、砂仁8份、花椒5份、辣椒酱3份、葱7份、牛油6份、色拉油5份、蒜8份、姜6份、松针枝4份。

实施例五:

一种火锅调味底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优质的原料按比例分配好后洗净烘干;

步骤二、将上述烘干后材料进行加热100-150℃,5-20min;

步骤三、配方比例粉碎成粉状并搅拌均匀装袋即可。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