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752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玉米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饮料及其工艺
技术领域
,尤指一种玉米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营养丰富,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粗粮,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以玉米为主要的粮食。玉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防癌、降低胆固醇、解毒和辅助治疗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作用,被誉为“黄金食品”。猴头菇又名猴头菌、猴头、猴头蘑、刺猬菌等,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的食用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入药,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对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纳豆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纳豆富含多种营养素,常吃可以预防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双向调节血压,溶解陈旧血栓斑块,调节血脂,能消除疲劳,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以玉米作为主要原料制成营养保健型饮料,适合于男女老少饮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现有技术中已有向玉米饮料中加入板栗或甘薯或芦荟等制备复合型饮料,尚未出现加入纳豆和猴头菇的玉米饮料。并且,由于现有的制备工艺不够成熟,制得的玉米饮料不仅口味欠佳而且结构不稳定、易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露,其是在玉米露中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纳豆和猴头菇,制备得到的玉米露颜色均匀、口感好,同时兼具纳豆、猴头菇的双重功效,可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本发明的玉米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粒50~70份、纳豆15~30份、猴头菇12~22份、杏鲍菇2~4份、白灵菇3~5份、茶树菇2~3份、槐花1~2份、鲜牛奶10~15份、蜂蜜9~14份、白松露2~3份、黄原胶3~6份、海藻胶2~4份、卡拉胶1~2份、微晶纤维素2~3份、大豆多糖8~13份、胡萝卜素4~6份。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玉米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个制浆装置,其包括位于下方的恒温水浴容器和位于上方的玻璃箱,所述恒温水浴容器内设有容纳玻璃箱的容纳槽,所述玻璃箱顶部设有可扣合的盖体,所述盖体中央处设有可伸入所述玻璃箱内部的通风管,通风管上方与所述盖体一体成型,下方通过卡箍固设透气袋或制浆容器,所述通风管可供搅拌棒贯穿插入到达所述制浆容器内部,所述玻璃箱底部固设有多个金属凸块,其中一个金属凸块固设在所述通风管的正下方,以承载所述透气袋或制浆容器;b.在玻璃箱中放置新鲜的菊花花瓣,将15~30重量份的纳豆捣碎研磨至100目,用所述透气袋装好、用卡箍将所述透气袋的开口固定在所述通风管下方,将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玻璃箱顶部,使得所述透气袋置于所述通风管正下方的金属凸块上;将制浆装置置于通风环境,打开恒温水浴容器,于60~70℃放置5~8h,移出所述透气袋,将袋内产品与10~15重量份的鲜牛奶混合均匀,得到纳豆牛奶,备用;c.将12~22重量份的猴头菇、2~4重量份的杏鲍菇、3~5重量份的白灵菇、2~3重量份的茶树菇、1~2重量份的槐花、2~3重量份的白松露分别剪碎、混合,经超微破壁处理,得到混合粉,备用;d.将50~70重量份的玉米粒用清水冲洗2~3次,用100~110℃的蒸汽蒸制10min,自然冷却,然后加入蒸馏水进行打浆,离心分离,去除残渣,再用100目的纱布过滤,得到玉米原浆,将玉米原浆置于所述制浆容器内,将盛有玉米原浆的制浆容器的开口与所述通风管下方经卡箍固定,在所述玻璃箱内加入水,盖合所述盖体,使得制浆容器置于所述通风管正下方的金属凸块上,然后通过所述通风管加入b中得到的纳豆牛奶、c中得到的混合粉,8~13重量份的大豆多糖、4~6重量份的胡萝卜素,再将所述搅拌棒经所述通风管插入制浆容器内,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的温度为30~35℃,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浆液;e.在d中得到的混合浆液中继续通过所述通风管加入9~14重量份的蜂蜜、3~6重量份的黄原胶、2~4重量份的海藻胶、1~2重量份的卡拉胶、2~3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的温度为100℃,保持6~8min,得到第二混合浆液;f.将e中得到的第二混合浆液移出所述制浆容器,进行130℃、10s的高温瞬时灭菌,得到玉米露。优选的是,a中所述通风管的长度为所述玻璃箱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金属凸块的高度为箱体高度的五分之一。优选的是,a中所述金属凸块为铝块或铜块。优选的是,所述通风管伸入所述透气袋或所述制浆容器内部2~3cm。优选的是,所述搅拌棒与电机电连接,搅拌速度为200r/min。本发明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玉米露中加入纳豆,纳豆富含维生素K2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同时又加入猴头菇,使得玉米露兼具纳豆、猴头菇的双重功效,助消化、利五脏,双向调节血压,溶解陈旧血栓斑块,调节血脂,能消除疲劳,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本发明在制备纳豆牛奶时先将纳豆捣碎研磨后用透气袋装好并置于内放有新鲜菊花花瓣的玻璃箱内放置一段时间,有助于纳豆气味的散失,同时菊花花瓣的清新淡雅的花香,可作为香薰剂对纳豆进行薰染,用恒温水浴加快菊花分子的扩散速度,使其经过透气袋、研磨后的纳豆、通风管进入外界,实现由下至上的分子运动,利于去除纳豆的臭味。由于纳豆内含有气味较臭的纳豆氨,大部分人难以接受而不喜欢食用纳豆,本发明的纳豆经过特殊的香薰处理,不破坏纳豆本身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同时淡化其气味,最终制得的玉米露味道保持了主原料玉米粒的香甜味道,清香可口。本发明使用制浆装置制备玉米露,制浆装置既可用于去除纳豆中纳豆氨的气味,又可以对配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利用率高、降低成本,还可以进行水浴加热来控制制备玉米露时各阶段的温度,同时,玻璃箱内部设有金属块,增大传热效率。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制浆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制浆装置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玉米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粒50份、纳豆15份、猴头菇12份、杏鲍菇2份、白灵菇3份、茶树菇2份、槐花1份、鲜牛奶10份、蜂蜜9份、白松露2份、黄原胶3份、海藻胶2份、卡拉胶1份、微晶纤维素2份、大豆多糖8份、胡萝卜素4份。一种玉米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个制浆装置,如图1、2所示,其包括位于下方的恒温水浴容器和位于上方的玻璃箱,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内设有容纳玻璃箱2的容纳槽,所述玻璃箱2顶部设有可扣合的盖体21,所述盖体21中央处设有可伸入所述玻璃箱2内部的通风管22,通风管22上方与所述盖体21一体成型,下方通过卡箍23固设透气袋3或制浆容器4,所述通风管22可供搅拌棒5贯穿插入到达所述制浆容器4内部,所述玻璃箱2底部固设有多个金属凸块25,其中一个金属凸块25固设在所述通风管22的正下方,以承载所述透气袋3或制浆容器4;b.在玻璃箱2中放置新鲜的菊花花瓣,将15重量份的纳豆捣碎研磨至100目,用所述透气袋3装好、用卡箍23将所述透气袋3的开口固定在所述通风管22下方,将所述盖体21盖合在所述玻璃箱2顶部,使得所述透气袋3置于所述通风管22正下方的金属凸块25上;将制浆装置置于通风环境,打开恒温水浴容器1,于60℃放置5h,移出所述透气袋3,将袋内产品与10重量份的鲜牛奶混合均匀,得到纳豆牛奶,备用;c.将12重量份的猴头菇、2重量份的杏鲍菇、3重量份的白灵菇、2重量份的茶树菇、1重量份的槐花、2重量份的白松露分别剪碎、混合,经超微破壁处理,得到混合粉,备用;d.将50重量份的玉米粒用清水冲洗2次,用100℃的蒸汽蒸制10min,自然冷却,然后加入蒸馏水进行打浆,离心分离,去除残渣,再用100目的纱布过滤,得到玉米原浆,将玉米原浆置于所述制浆容器4内,将盛有玉米原浆的制浆容器4的开口与所述通风管22下方经卡箍23固定,在所述玻璃箱2内加入水,盖合所述盖体21,使得制浆容器4置于所述通风管22正下方的金属凸块25上,然后通过所述通风管22加入b中得到的纳豆牛奶、c中得到的混合粉,8~13重量份的大豆多糖、4~6重量份的胡萝卜素,再将所述搅拌棒5经所述通风管22插入制浆容器4内,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的温度为3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浆液;e.在d中得到的混合浆液中继续通过所述通风管22加入9重量份的蜂蜜、3重量份的黄原胶、2重量份的海藻胶、1重量份的卡拉胶、2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的温度为100℃,保持6min,得到第二混合浆液;f.将e中得到的第二混合浆液移出所述制浆容器4,进行130℃、10s的高温瞬时灭菌,得到玉米露。其中,a中所述通风管22的长度为所述玻璃箱2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金属凸块25的高度为箱体高度的五分之一。a中所述金属凸块25为铝块或铜块。所述通风管22伸入所述透气袋3或所述制浆容器4内部2~3cm。所述搅拌棒5与电机电连接,搅拌速度为200r/min。<实施例2>一种玉米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粒60份、纳豆25份、猴头菇15份、杏鲍菇3份、白灵菇4份、茶树菇2份、槐花2份、鲜牛奶12份、蜂蜜12份、白松露3份、黄原胶4份、海藻胶3份、卡拉胶1份、微晶纤维素3份、大豆多糖10份、胡萝卜素5份。一种玉米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个制浆装置,如图1、2所示,其包括位于下方的恒温水浴容器1和位于上方的玻璃箱2,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内设有容纳玻璃箱2的容纳槽,所述玻璃箱2顶部设有可扣合的盖体21,所述盖体21中央处设有可伸入所述玻璃箱2内部的通风管22,通风管22上方与所述盖体21一体成型,下方通过卡箍23固设透气袋3或制浆容器4,所述通风管22可供搅拌棒5贯穿插入到达所述制浆容器4内部,所述玻璃箱2底部固设有多个金属凸块25,其中一个金属凸块25固设在所述通风管22的正下方,以承载所述透气袋3或制浆容器4;b.在玻璃箱2中放置新鲜的菊花花瓣,将25重量份的纳豆捣碎研磨至100目,用所述透气袋3装好、用卡箍23将所述透气袋3的开口固定在所述通风管22下方,将所述盖体21盖合在所述玻璃箱2顶部,使得所述透气袋3置于所述通风管22正下方的金属凸块25上;将制浆装置置于通风环境,打开恒温水浴容器1,于70℃放置6h,移出所述透气袋3,将袋内产品与12重量份的鲜牛奶混合均匀,得到纳豆牛奶,备用;c.将15重量份的猴头菇、3重量份的杏鲍菇、4重量份的白灵菇、2重量份的茶树菇、2重量份的槐花、3重量份的白松露分别剪碎、混合,经超微破壁处理,得到混合粉,备用;d.将60重量份的玉米粒用清水冲洗3次,用105℃的蒸汽蒸制10min,自然冷却,然后加入蒸馏水进行打浆,离心分离,去除残渣,再用100目的纱布过滤,得到玉米原浆,将玉米原浆置于所述制浆容器4内,将盛有玉米原浆的制浆容器4的开口与所述通风管22下方经卡箍23固定,在所述玻璃箱2内加入水,盖合所述盖体21,使得制浆容器4置于所述通风管22正下方的金属凸块25上,然后通过所述通风管22加入b中得到的纳豆牛奶、c中得到的混合粉,10重量份的大豆多糖、5重量份的胡萝卜素,再将所述搅拌棒5经所述通风管22插入制浆容器4内,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的温度为33℃,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浆液;e.在d中得到的混合浆液中继续通过所述通风管22加入12重量份的蜂蜜、4重量份的黄原胶、3重量份的海藻胶、1重量份的卡拉胶、3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的温度为100℃,保持7min,得到第二混合浆液;f.将e中得到的第二混合浆液移出所述制浆容器4,进行130℃、10s的高温瞬时灭菌,得到玉米露。其中,a中所述通风管22的长度为所述玻璃箱2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金属凸块25的高度为箱体高度的五分之一。a中所述金属凸块25为铝块或铜块。所述通风管22伸入所述透气袋3或所述制浆容器4内部2~3cm。所述搅拌棒5与电机电连接,搅拌速度为200r/min。<实施例3>一种玉米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粒70份、纳豆30份、猴头菇22份、杏鲍菇4份、白灵菇5份、茶树菇3份、槐花2份、鲜牛奶15份、蜂蜜14份、白松露3份、黄原胶6份、海藻胶4份、卡拉胶2份、微晶纤维素3份、大豆多糖13份、胡萝卜素6份。一种玉米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个制浆装置,如图1、2所示,其包括位于下方的恒温水浴容器1和位于上方的玻璃箱2,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内设有容纳玻璃箱2的容纳槽,所述玻璃箱2顶部设有可扣合的盖体21,所述盖体21中央处设有可伸入所述玻璃箱2内部的通风管22,通风管22上方与所述盖体21一体成型,下方通过卡箍23固设透气袋3或制浆容器4,所述通风管22可供搅拌棒5贯穿插入到达所述制浆容器4内部,所述玻璃箱2底部固设有多个金属凸块25,其中一个金属凸块25固设在所述通风管22的正下方,以承载所述透气袋3或制浆容器4;b.在玻璃箱2中放置新鲜的菊花花瓣,将30重量份的纳豆捣碎研磨至100目,用所述透气袋3装好、用卡箍23将所述透气袋3的开口固定在所述通风管22下方,将所述盖体21盖合在所述玻璃箱2顶部,使得所述透气袋3置于所述通风管22正下方的金属凸块25上;将制浆装置置于通风环境,打开恒温水浴容器1,于70℃放置8h,移出所述透气袋3,将袋内产品与15重量份的鲜牛奶混合均匀,得到纳豆牛奶,备用;c.将22重量份的猴头菇、4重量份的杏鲍菇、5重量份的白灵菇、3重量份的茶树菇、2重量份的槐花、3重量份的白松露分别剪碎、混合,经超微破壁处理,得到混合粉,备用;d.将70重量份的玉米粒用清水冲洗3次,用110℃的蒸汽蒸制10min,自然冷却,然后加入蒸馏水进行打浆,离心分离,去除残渣,再用100目的纱布过滤,得到玉米原浆,将玉米原浆置于所述制浆容器4内,将盛有玉米原浆的制浆容器4的开口与所述通风管22下方经卡箍23固定,在所述玻璃箱2内加入水,盖合所述盖体21,使得制浆容器4置于所述通风管22正下方的金属凸块25上,然后通过所述通风管22加入b中得到的纳豆牛奶、c中得到的混合粉,13重量份的大豆多糖、6重量份的胡萝卜素,再将所述搅拌棒5经所述通风管22插入制浆容器4内,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的温度为35℃,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浆液;e.在d中得到的混合浆液中继续通过所述通风管22加入14重量份的蜂蜜、6重量份的黄原胶、4重量份的海藻胶、2重量份的卡拉胶、3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控制所述恒温水浴容器1的温度为100℃,保持8min,得到第二混合浆液;f.将e中得到的第二混合浆液移出所述制浆容器4,进行130℃、10s的高温瞬时灭菌,得到玉米露。其中,a中所述通风管22的长度为所述玻璃箱2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金属凸块25的高度为箱体高度的五分之一。a中所述金属凸块25为铝块或铜块。所述通风管22伸入所述透气袋3或所述制浆容器4内部2~3cm。所述搅拌棒5与电机电连接,搅拌速度为200r/min。<对比试验>对比例1:在玉米露中不加入纳豆和猴头菇,其余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2:在b中,将纳豆研磨后直接加入,不进行去味处理,其余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3:不使用制浆装置,并将纳豆研磨后直接加入,所有原料份数与实施例2相同。分别取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制得的玉米露进行感官评价测试,将对玉米露的感官的评价分为4级,评价标准见表1,评价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表1玉米露感官评价标准分数感官评分标准4分饮用时无微粒夹杂,有淡雅花香,无臭味3分饮用时无微粒夹杂,无淡雅花香,无臭味2分饮用时无微粒夹杂,无淡雅花香,有臭味1分饮用时伴有较多微粒,无淡雅花香,有臭味对结果的评定主要根据不同职业或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感官评定。分别将待评价的玉米露分配给评价者,由评价者对其进行评价,参与评价的人数为50人,结果见表2。表2玉米露感官评价4分3分2分1分实施例236人12人2人0人对比例10人48人1人1人对比例20人0人37人13人对比例30人0人11人39人由表1和表2可知,本发明的玉米露有百分之七十二的人认为其饮用时无微粒夹杂,有淡雅花香,无臭味,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认为其饮用时无微粒夹杂,无淡雅花香,无臭味,对比例1中没有添加纳豆,因而有百分之九十六的人认为饮用时无臭味,所有人都认为对比例2和对比例3得到的玉米露有臭味。因此,本发明的玉米露利用制浆装置去除了纳豆中纳豆氨的气味,且整体口感细腻,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另外,分别取实施例2与对比例3制得的玉米露300ml置于相同形状及大小的玻璃杯中,15天后观察玻璃杯内的玉米露的状态、以及玻璃杯底部是否有沉淀聚集,结果显示:实施例2中得到的玉米露没有悬浮物、没有产生分层,玻璃杯底部也没有沉淀聚集;对比例3制得的玉米露有悬浮物,出现分层,同时玻璃杯底部有沉淀聚集成膜。由此可知,本发明使用制浆装置制备玉米露,利用制浆装置水浴加热来控制制备玉米露时各阶段的温度,并通过玻璃箱内底部的金属块增大传热效率,使得制备的玉米露形态均一、稳定,给饮用者带来更好的畅饮体验。此外,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玉米露进行临床试验:例1:李某,男,38岁,经常消化不良、便秘、血脂偏高,坚持每天饮用玉米露6个月,食欲增强,每天一次通便,精神抖擞,血脂正常;例2:张某,女,49岁,容易生气,月经不调、量少,轻微甲亢,血脂偏低,坚持每天饮用玉米露6个月,眉头舒展,神清气爽,月经正常,血脂正常;例3:杨某,女,27岁,上班族,经常熬夜,肌肤暗沉无光泽,血脂偏低,坚持每天饮用玉米露6个月,体态轻盈,面部皮肤较使用之前细腻滋润,血脂正常;例4:郭某,男,17岁,学生,经常在灯下看书,用脑时间较长,贫血,血脂偏低,坚持每天饮用玉米露6个月,目光如炬,有活力,胃口变好,血脂正常;例5:孙某,女,13岁,学生,爱吃煎炸类零食,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血脂偏高,坚持每天饮用玉米露6个月,喜欢玉米露的味道和口感,对煎炸类零食的喜爱程度降低,体重有所减轻,血脂正常。本发明中提到的血脂的正常范围为医学上相应的关于血脂各个参数的标准范围,本发明在玉米露中加入纳豆和猴头菇,保留了纳豆和猴头菇原有的营养成分,使得玉米露兼具纳豆、猴头菇的双重功效,助消化、利五脏,双向调节血压,溶解陈旧血栓斑块,调节血脂,能消除疲劳,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