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982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玉米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玉米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是粗粮中的佳品,适合各种人群使用。玉米中除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粗纤维、植物甾醇等功能性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好处。此外,玉米的脂肪中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这些物质均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脑功能退化等效果,并具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由于鲜玉米的时令性强,不易鲜贮。目前,现有的玉米产品主要为干玉米。这种干玉米粒表面具有较厚的种皮,且有明显的蜡质层。这种玉米在蒸煮时,耗时长、口感差,且不能直接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进行混合蒸煮使用,需要脱皮破碎后才能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而其在脱皮破碎的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这种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且皮渣率低、口感佳、营养价值丰富,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玉米产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且能避免玉米中的营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失。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其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与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这种产品的口感好、营养丰富,蒸煮时间适宜。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汁,这种玉米汁可以一年四季随时供应,其具有完整玉米粒的全部营养,且保留了新鲜玉米那种独特的风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产品的制备方法,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包括:

将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采收的玉米粒进行蒸煮后干燥,并进行真空包装,其中采收后的玉米粒含水量为45~55%、淀粉含量为50~60%。

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玉米产品。

一种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其通过上述玉米产品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

一种玉米汁,其通过上述玉米产品进行榨汁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方法所制得的玉米产品,在使用前可常温保存,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冷冻保存;同时,这种玉米产品,无需进行脱皮破碎等加工步骤,既简化了加工流程,又能避免营养元素的流失,使所得到的玉米产品中包含有完整玉米粒所具有的全部营养元素;同时,这种玉米产品的蒸煮特性类似于其他谷物类食物,可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进行混合蒸煮食用,皮渣率低、口感佳,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

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与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的谷物蒸煮产品,口感好、营养丰富,且明显缩短了传统的干玉米粒混合蒸煮的时间,保留了玉米独特的风味。

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进行榨汁,得到玉米汁,这种玉米汁具有完整玉米粒的全部营养,并且保留了新鲜玉米那种独特的风味,其口味与鲜榨玉米汁不相上下。此外,这种玉米汁可以一年四季随时供应,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鲜榨玉米汁由于时令性原因不能随时供应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玉米产品的制备方法,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制备方法包括:

S1:备料步骤: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采收新鲜的玉米粒。玉米粒的含水量为45~55%,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0~60%。

这种玉米采收的时间为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此时籽粒出现明显的灌浆线,玉米苞叶的颜色开始减退,籽粒开始变硬,但尚未有明显的蜡质层形成。此时采收的玉米,玉米粒的含水量为45~55%、淀粉含量为50~60%。这种玉米的皮渣率为8~12%,在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加工食用时,口感和风味均较佳。

而现有技术中的干玉米粒,是在玉米完全成熟后采收的,其采收时间一般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第45~60天内,此时籽粒完全成熟,灌浆结束,其淀粉含量一般为70~80%,含水量较低(30%以下)。这种玉米已形成较厚的种皮,且含有明显的蜡质层。在蒸煮时,需要更长的时间,且口感很差,不适合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而将其脱皮粉碎后进行蒸煮时,虽然其蒸煮特性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近似一致,但其在脱皮粉碎过程中,会造成一部分的营养成分损失。

此外,若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20~29天采收,玉米处于灌浆开始阶段,形成的淀粉积累较少,其淀粉含量为30~40%;同时其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糖类,水分含量为70~80%。虽然这种玉米用于鲜食时口感较好,但其在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时,皮渣率较高,口感不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选用的玉米适合于普通品种的玉米,但优选用糯玉米,采用糯玉米加工后的口感更佳。此外,在本发明中,其他谷物包括大米、小米和小麦等禾本科粮食作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备料步骤还包括: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采收新鲜的玉米穗,并将其进行剥皮、清洗、脱粒,得到完整的玉米粒,进行加工包装后,常温保存。在需要食用的时候,开袋再行烹饪即可。

S2:加工步骤:将玉米粒进行蒸煮后干燥,并进行真空包装,

对玉米粒进行蒸煮,即能起到高温灭酶的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预蒸煮的作用,使玉米粒在后续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的过程中保持相对一致的时间和温度要求。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对玉米粒进行蒸煮时的时间为8~10min。当蒸煮时间为8~10min时,有利于后期的保存和再加工。

将蒸煮后的玉米粒进行干燥,以除去玉米粒中的大部分水分,使其呈相对干燥的状态,便于进一步的保存。优选的,将蒸煮后的玉米粒进行干燥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8~20%,这种玉米粒中的含水量相对较低,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不易滋生霉菌,或是出现脱水干瘪的情况。干燥的方式为烘干或者冻干,优选为烘干,烘干的温度为60~70℃,进一步优选为65℃。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将玉米粒与其他谷物混合保存的方法,即将干燥后的玉米粒与谷物混合后,进行真空包装,得到含有多种成分的玉米产品,这种玉米产品中玉米粒与其他谷物的比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营养价值最大化。在使用时,仅需要将该产品直接进行蒸煮即可,而无需再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这种玉米产品是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这种玉米产品的蒸煮特性类似于谷物类食物,可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进行混合蒸煮食用,皮渣率低、口感佳,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其通过上述玉米产品与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这种谷物蒸煮产品口感好、营养丰富,且明显缩短了传统的干玉米粒混合蒸煮的时间,保留了玉米独特的风味。

较为优选的,该谷物蒸煮产品中的玉米为完整的籽粒,其包含了玉米中所含的全部营养物质,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搭配,所得到的谷物蒸煮产品的营养物质更加全面。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玉米汁,其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进行榨汁所得。这种玉米汁具有完整玉米粒的全部营养,并且完整的保留了新鲜玉米那种独特的风味,其口味与鲜榨玉米汁不相上下。此外,这种玉米汁可以一年四季随时供应,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鲜榨玉米汁的原料供应的时令性问题。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5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55%,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60%。这种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10min,随后在60℃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6~20%,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45%,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0%。这种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8min,随后在70℃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8~12%,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3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50%,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5%。这种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在65℃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2~16%,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3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50%,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5%。这种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将鲜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进行冻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2~16%,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3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50%,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5%。这种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在65℃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2%;

随后将干燥好的玉米粒与大米、小米和小麦混合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3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50%,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5%。这种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在65℃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6%;

将干燥好的玉米粒混合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随后,将该玉米产品与小麦、大米或小米混合后进行蒸煮。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汁,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3天采收鲜玉米穗,这种鲜玉米穗上的玉米粒的含水量为50%,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5%。这种鲜玉米穗经过拨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在65℃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2~16%;随后将干燥好的玉米粒混合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将上述包装好的玉米产品进行榨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玉米产品,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22~25天采收鲜玉米穗,将鲜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在65℃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2~16%,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玉米产品,其制备方法为:

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50~55天采收玉米穗,将玉米穗经过剥皮、清洗、脱粒后,得到玉米粒;将玉米粒蒸煮9min,随后在65℃下进行烘干,至玉米粒中的含水量为12~16%,并进行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储存。

实验例

蒸煮性能比较:

将实施例1~4提供的玉米产品、以及对比例1~2提供的玉米产品,在常温下保存2个月后,分别与小米、大米和小麦混合,其中每份混合样品中的玉米、小米、大米和小麦这四种谷物的质量相等。将所得到的混合样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蒸煮,并在第20min时,结束蒸煮,得到蒸煮后的混合样品。

随机邀请50人对上述蒸煮后的混合样品进行试吃评分,取试吃评分的平均分进行统计,评价标准及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感官评价标准

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感官评价结果

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这种玉米产品在与其它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后,玉米粒呈相对完整的粒状、且颜色为鲜黄色,其在外观评分中为18~20分,大于对比例1(13分)和对比例2(16分)。玉米产品在蒸煮后,在米香味中混合有相对浓郁的玉米风味,其在风味评分中为28~29分,其中以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为最佳;而对比例1则为15分,这主要是因为对比例1中保存的玉米的采收时间过早,其含水量较高,经加工后很多水溶性的糖类都分解流失;而对比例2则为18分,这主要是因为对比例2中保存的玉米的采收时间过晚,玉米上形成厚厚的种皮,在蒸煮的过程中玉米中的营养物质难以溶出。玉米产品在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后,嚼之玉米与其他谷物的软硬程度相当,且无明显的粗糙感,口感极佳,其在口感评分中为45~48分,以实施例3(48分)为最佳。而对比例1则为35分,这主要是因为对比例1中的玉米中淀粉含量低、皮渣率高引起。而对比例2则为32分,这主要是因为对比例2中的玉米含有种皮、且表面有一层蜡质层,耐热性强,在蒸煮的过程中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煮软。

纵观实施例1~4的整体评分总和(91~97分),也远大于对比例1~2(63和66分),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玉米产品,无需进行脱皮破碎等加工步骤,既简化了加工流程,又能避免营养元素的流失,使所得到的玉米产品中包含有完整玉米粒所具有的全部营养元素;同时,这种玉米产品的蒸煮特性类似于谷物类食物,可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进行混合蒸煮食用,皮渣率低、口感佳,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