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502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速冻装置,具体是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品冷冻是指利用低温条件抑制水产品自溶作用酶的活性和附着微生物的繁殖,并减缓其脂质氧化、非酶性褐变等化学反应速度,使之在贮藏期间能保持优良品质的低温保鲜方法。水产品冷冻大致包括冷藏保鲜和冻结保鲜两类方法,其中冻结保鲜法主要是通过冷冻设备对水产品进行速冻。现在水产品冷冻存在细胞间冰晶体生成量较大,细胞内水分外析过多,导致解冻时汁液流失多,使水产品的弹性降低,口感变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82300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功能性连续速冻装置,能够使冷气流无遗漏地与被冷冻物的表面整体相接触,容易尽早通过最大冰结晶生成带,被冷冻物的中心部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温度,功能性连续速冻装置具备收容被冷冻物(q)的冷冻室(2),在该冷冻室(2)的中央部以分隔壁状配设、将冷冻室(2)分区成第1冷冻分区(2a)和第2冷冻分区(2b)的冷却用热交換器(1),隔着第1冷冻分区(2a)与冷却用热交換器(1)为面对状配设的第1送风风扇(5),以及隔着第2冷冻分区(2b)与冷却用热交換器(1)为面对状配设的第2送风风扇(6)。该装置能使被冷冻物受冷均匀,但装置内壁结冰严重,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同时被冷冻物表面的结冰状况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水产品冷冻速度快,细胞间冰结晶少,受冷均匀,装置内壁不易覆冰的水产品的速冻装置。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包括冷却用热交换器和与冷却用热交换器面对状配设的送风扇;冷却用热交换器以分隔壁状配设,将冷冻室分成第一冷冻分区和第二冷冻分区,第一冷冻分区的另一边设置第一送风风扇,第二冷冻分区的另一边设置第二送风风扇,第一送风风扇和第二送风风扇均与风扇控制部连接;冷冻室中冷空气通过返回流路进行循环;冷冻室中堆放被冷冻物。冷却用热交换器为具有蛇行形状或梯子形状的制冷剂管或多个散热翅片及制冷剂流路或具有冷气用贯孔的块体形状。返回流路的宽度:冷冻室宽度为1:10~15。被冷冻物的堆放高度小于送风风扇高度的1.0~1.2倍。被冷冻物的堆放宽度小于送风风扇高度的1.0~1.2倍。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温度下降的很快,短时间内突破最大冰晶生成带,被冷冻物的中心部分在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温度;细胞组织内部浓缩溶质和食品组织、胶体以及各种成分相互接触的时间短,浓缩的伤害降到很低,细胞内水分外析少,解冻时汁液流失少,解冻后水产品的口感接近鲜品,肉质鲜嫩有弹性。

作为优选,冷冻室2内壁有防覆冰涂层,成份及其重量份为:玻璃粉末60~100份、α-氰基丙烯酸酯5~6份、聚四氟乙烯20~40份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5份。涂层喷涂方法为将按配方混合好的混合物质作为涂层材料,喷涂条件为:氧气流量350~400l/min,c3h8流量28~34l/min,喷涂压力0.35~0.42mpa,喷涂距离90~110mm。喷涂后,涂层厚度为18~24μm,其中6~10μm为小凸起结构,且小凸起结构的表面为微纳米结构。上述涂层具有耐低温持久性、抗老化性能高和防覆冰等优点。根据仿生学的原理,具有小凸起结构的表面能够有很好的憎水性(如荷叶的表面),使表面具有防水和自清洁功能,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微纳米结构具有大多数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将冷冻室的内表面设计为具有一定尺寸的小凸起结构的涂层,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使得涂层的表面积很大,当水滴在表面上铺展时,为了能够降低表面张力,水滴将会自动收缩成为球状,另外,小凸起结构也会使得水滴无法在表面聚集和停留,使得水不在表面上吸附,同时α-氰基丙烯酸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降低冰在冷冻室表面覆盖现象,与上述的小凸点结构结合在一起使用,无明显冰附着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温度下降的很快,短时间内突破最大冰晶生成带,被冷冻物的中心部分在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温度;细胞组织内部浓缩溶质和食品组织、胶体以及各种成分相互接触的时间短,浓缩的伤害降到很低,细胞内水分外析少,解冻时汁液流失少,解冻后水产品的口感接近鲜品,肉质鲜嫩有弹性;冷冻室内表面有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涂层,可有效的降低冷冻室表面的覆冰现象,减少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简略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简略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用热交換器;2冷冻室;2a第1冷冻分区;2b第2冷冻分区;5第1送风风扇;6第2送风风扇;71返回流路;8风扇控制部;q被冷冻物。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包括冷却用热交换器1和与冷却用热交换器1面对状配设的送风扇;冷却用热交换器1以分隔壁状配设,将冷冻室2分成第一冷冻分区2a和第二冷冻分区2b,第一冷冻分区2a的另一边设置第一送风风扇5,第二冷冻分区2b的另一边设置第二送风风扇6,第一送风风扇5和第二送风风扇6均与风扇控制部8连接;冷冻室2中冷空气通过返回流路71进行循环;冷冻室2中堆放被冷冻物q。冷却用热交换器1为具有蛇行形状或梯子形状的制冷剂管或多个散热翅片及制冷剂流路或具有冷气用贯孔的块体形状。返回流路71的宽度:冷冻室2宽度为1:10~15。被冷冻物q的堆放高度小于送风风扇高度的1.0~1.2倍。被冷冻物q的堆放宽度小于送风风扇高度的1.0~1.2倍。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q,温度下降的很快,短时间内突破最大冰晶生成带,被冷冻物q的中心部分在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温度;细胞组织内部浓缩溶质和食品组织、胶体以及各种成分相互接触的时间短,浓缩的伤害降到很低,细胞内水分外析少,解冻时汁液流失少,解冻后水产品的口感接近鲜品,肉质鲜嫩有弹性。

风扇控制部8控制第一送风风扇5和第二送风风扇6的风向和工作功率,每隔规定时间将由上述冷却用热交換器发生的上述冷冻室内的冷气在从上述第1冷冻分区向上述第2冷冻分区流动,和从上述第2冷冻分区向上述第1冷冻分区流动之间切换,并且冷气通过返回流路71形成流动回路,保证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q。

冷冻室2内壁有防覆冰涂层,成份及其重量份为:玻璃粉末60~100份、α-氰基丙烯酸酯5~6份、聚四氟乙烯20~40份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5份。涂层喷涂方法为将按配方混合好的混合物质作为涂层材料,喷涂条件为:氧气流量350~400l/min,c3h8流量28~34l/min,喷涂压力0.35~0.42mpa,喷涂距离90~110mm。喷涂后,涂层厚度为18~24μm,其中6~10μm为小凸起结构,且小凸起结构的表面为微纳米结构。上述涂层具有耐低温持久性、抗老化性能高和防覆冰等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包括冷却用热交换器1和与冷却用热交换器1面对状配设的送风扇;冷却用热交换器1以分隔壁状配设,将冷冻室2分成第一冷冻分区2a和第二冷冻分区2b,第一冷冻分区2a的另一边设置第一送风风扇5,第二冷冻分区2b的另一边设置第二送风风扇6,第一送风风扇5和第二送风风扇6均与风扇控制部8连接;冷冻室2中冷空气通过返回流路71进行循环;冷冻室2中堆放被冷冻物q。冷却用热交换器1为具有蛇行形状或梯子形状的制冷剂管或多个散热翅片及制冷剂流路或具有冷气用贯孔的块体形状。返回流路71的宽度:冷冻室2宽度为1:10~15。被冷冻物q的堆放高度小于送风风扇高度的1.0~1.2倍。被冷冻物q的堆放宽度小于送风风扇高度的1.0~1.2倍。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q,温度下降的很快,短时间内突破最大冰晶生成带,被冷冻物q的中心部分在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温度;细胞组织内部浓缩溶质和食品组织、胶体以及各种成分相互接触的时间短,浓缩的伤害降到很低,细胞内水分外析少,解冻时汁液流失少,解冻后水产品的口感接近鲜品,肉质鲜嫩有弹性。

风扇控制部8控制第一送风风扇5和第二送风风扇6的风向和工作功率,每隔规定时间将由上述冷却用热交換器发生的上述冷冻室内的冷气在从上述第1冷冻分区向上述第2冷冻分区流动,和从上述第2冷冻分区向上述第1冷冻分区流动之间切换,并且冷气通过返回流路71形成流动回路,保证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q。

冷冻室2内壁有防覆冰涂层,成份及其最优选重量份为:玻璃粉末80份、α-氰基丙烯酸酯5.3份、聚四氟乙烯33份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6份。涂层喷涂方法为将按配方混合好的混合物质作为涂层材料,喷涂条件为:氧气流量400l/min,c3h8流量30l/min,喷涂压力0.4mpa,喷涂距离100mm。喷涂后,涂层厚度为22μm,其中9μm为小凸起结构,且小凸起结构的表面为微纳米结构。上述涂层具有耐低温持久性、抗老化性能高和防覆冰等优点。

实施例3:

如图2和3所示,冷冻室2空间扩大,将返回流路71替换为扩大的冷冻室2,隔板将冷冻室2一分为二,隔板与冷却用热交换器1垂直,其他结构相同。风扇控制部8控制第一送风风扇5和第二送风风扇6的风向和工作功率,每隔规定时间将由上述冷却用热交換器发生的上述冷冻室内的冷气在从上述第1冷冻分区向上述第2冷冻分区流动,和从上述第2冷冻分区向上述第1冷冻分区流动之间切换,并且冷气在由隔板一分为二的冷冻室2中流动,形成流动回路,保证本发明装置中冷气能够全方位接触被冷冻物q。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