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碎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44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除尘领域,具体是一种滚轮碎茶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在采集完之后,茶叶芽和大叶容易连在,制作好进入色选机时呈不同的颜色,比如川茶卷毛峰,芽是白色,大叶是黑色,用色选机直接分拣比较困难,所以第一道色选结束时把这类茶叶经过输送机送回原料处,需要将茶叶芽和大叶区分开来,以往都是需要人工去挑拣,虽然人工挑拣的质量比较好,但其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碎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滚轮碎茶装置,包括输送机、碎茶装置,所述碎茶装置设置在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方,所述碎茶装置包括罩板、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滚轮支架设置在罩板下方,且与输送带上表面相切,滚轮转动时的切线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且一直,所述罩板放置在输送机两端的侧梁上,所述输送机两端的侧梁上皆设有贯穿罩板的导向柱。

进一步的,所述罩板上方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为pvc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外周设有弹性轴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提供一种滚轮碎茶装置,其结构简单、新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碎茶装置通过导向柱可竖直方向移动,滚轮仅可依靠自身重力,而不需要外部施加压力就能够将茶叶芽和大叶分别开来,滚轮同时不需要动力,只需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就可产生自转,减少输送带运输过程中的阻力,罩板上设有把手,便于安装和拆卸碎茶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机,2、碎茶装置,3、输送带,4、罩板,5、滚轮,6、滚轮支架,7、侧梁,8、导向柱,9、把手,10、弹性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滚轮碎茶装置,包括输送机1、碎茶装置2,所述碎茶装置2设置在输送机1的输送带3上方,所述碎茶装置2包括罩板4、滚轮5,所述滚轮5通过滚轮支架6设置在罩板4下方,且与输送带3上表面相切,滚轮5转动时的切线方向与输送带3的运动方向平行且一直,所述罩板4放置在输送机1两端的侧梁7上,所述输送机1两端的侧梁7上皆设有贯穿罩板4的导向柱8。

所述罩板4上方设有把手9。

所述输送带3为pvc输送带3。

所述滚轮5外周设有弹性轴套10。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滚轮碎茶装置,一种滚轮碎茶装置,包括输送机、碎茶装置,所述碎茶装置设置在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方,所述碎茶装置包括罩板、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滚轮支架设置在罩板下方,且与输送带上表面相切,滚轮转动时的切线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且一直,所述罩板放置在输送机两端的侧梁上,所述输送机两端的侧梁上皆设有贯穿罩板的导向柱,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碎茶装置通过导向柱可竖直方向移动,滚轮仅可依靠自身重力,而不需要外部施加压力就能够将茶叶芽和大叶分别开来,罩板上设有把手,便于安装和拆卸碎茶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高小荣;卢萍;蒋德忠;章孟兵;高春;张云栋;金俊;方海东;谭生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