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1491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它属于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和黑茶。绿茶的的加工方法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红茶的加工方法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白茶的加工方法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黄茶的加工方法为:鲜叶——杀青——闷黄——干燥。青茶的加工方法为: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黑茶的加工方法为: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上述茶叶的加工方法在杀青时都采用金属制品的加工设备进行,对茶叶本身的有益成分造成了损害,降低了茶叶的功效和质量。另外,上述茶叶的加工方法也不适用于陈皮连翘茶的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茶叶的加工方法存在的不适用于陈皮连翘茶的制作、功效低和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连翘鲜叶:在4月中旬-5月中旬将长度为1-2厘米的连翘嫩叶采摘;

(2)处理连翘嫩叶:采回的鲜叶摊放4-5小时,待叶面水分散失后进行摇青,鲜叶存放不隔夜;

(3)杀青:将叶面水分散失后的连翘嫩叶用砂锅杀青,杀青温度<150℃,时间2-5分钟;

(4)揉捻:用茶布包揉,保护叶子完整,反复揉捻5-10分钟,直到有茶油质物揉出为止;

(5)发酵:将揉好的连翘叶装入荆条编制的茶蒌中,压紧,厚度在0.3-0.5米,置于发酵房内发酵,发酵时间为6-10小时;

(6)烘干:将发酵好的连翘叶放到烘干房,温度控制在118-122℃,每隔2-3分钟翻烘一次,时间为60-90分钟,烘干至七八成干即可;

(7)精选陈皮:选择4年以上、香味浓郁的陈皮,破碎成2~4mm的碎片;

(8)混合配伍:将七八成干的连翘叶和陈皮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

(9)复烘:将配伍好的陈皮连翘叶放入烘干房进行再次足烘,温度118-122℃,时间为60分钟,待烘干后包装入库。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杀青时采用砂锅制作,使制作的陈皮连翘茶两种味道相融,即有连翘茶的甘甜纯香,又有陈皮的特有香味,香气薰香浓郁,滋味浓厚甜润,叶底黄中带褐,经久耐泡的特点明显。清热利痰,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茶的品质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连翘鲜叶:在4月中旬-5月中旬将长度为1-2厘米的连翘嫩叶采摘;

(2)处理连翘嫩叶:采回的鲜叶摊放4小时,待叶面水分散失后进行摇青,鲜叶存放不隔夜;

(3)杀青:将叶面水分散失后的连翘嫩叶用砂锅杀青,杀青温度140℃,时间2分钟;

(4)揉捻:用茶布包揉,保护叶子完整,反复揉捻5分钟,直到有茶油质物揉出为止;

(5)发酵:将揉好的连翘叶装入荆条编制的茶蒌中,稍加压紧,厚度在0.3-0.5米,置于发酵房内发酵,发酵时间为10小时;

(6)烘干:将发酵好的连翘叶放到烘干房,温度控制在118-122℃,每隔2-3分钟翻烘一次,时间为90分钟,烘干至七八成干即可;

(7)精选陈皮:选择4年以上、香味浓郁的陈皮,破碎成2~4mm的碎片;

(8)混合配伍:将七八成干的连翘叶和陈皮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

(9)复烘:将配伍好的陈皮连翘叶放入烘干房进行再次足烘,温度118-122℃,时间为60分钟,待烘干后包装入库。

实施例2

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连翘鲜叶:在4月中旬-5月中旬将长度为1-2厘米的连翘嫩叶采摘;

(2)处理连翘嫩叶:采回的鲜叶摊放5小时,待叶面水分散失后进行摇青,鲜叶存放不隔夜;

(3)杀青:将叶面水分散失后的连翘嫩叶用砂锅杀青,杀青温度130℃,时间4分钟;

(4)揉捻:用茶布包揉,保护叶子完整,反复揉捻10分钟,直到有茶油质物揉出为止;

(5)发酵:将揉好的连翘叶装入荆条编制的茶蒌中,稍加压紧,厚度在0.3-0.5米,置于发酵房内发酵,发酵时间为8小时;

(6)烘干:将发酵好的连翘叶放到烘干房,温度控制在118-122℃,每隔2-3分钟翻烘一次,时间为60分钟,烘干至七八成干即可;

(7)精选陈皮:选择4年以上、香味浓郁的陈皮,破碎成2~4mm的碎片;

(8)混合配伍:将七八成干的连翘叶和陈皮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

(9)复烘:将配伍好的陈皮连翘叶放入烘干房进行再次足烘,温度118-122℃,时间为60分钟,待烘干后包装入库。

实施例3

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连翘鲜叶:在4月中旬-5月中旬将长度为1-2厘米的连翘嫩叶采摘;

(2)处理连翘嫩叶:采回的鲜叶摊放5小时,待叶面水分散失后进行摇青,鲜叶存放不隔夜;

(3)杀青:将叶面水分散失后的连翘嫩叶用砂锅杀青,杀青温度<120℃,时间5分钟;

(4)揉捻:用茶布包揉,保护叶子完整,反复揉捻8分钟,直到有茶油质物揉出为止;

(5)发酵:将揉好的连翘叶装入荆条编制的茶蒌中,稍加压紧,厚度在0.3-0.5米,置于发酵房内发酵,发酵时间为6小时;

(6)烘干:将发酵好的连翘叶放到烘干房,温度控制在118-122℃,每隔2-3分钟翻烘一次,时间为75分钟,烘干至七八成干即可;

(7)精选陈皮:选择4年以上、香味浓郁的陈皮,破碎成2~4mm的碎片;

(8)混合配伍:将七八成干的连翘叶和陈皮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

(9)复烘:将配伍好的陈皮连翘叶放入烘干房进行再次足烘,温度118-122℃,时间为60分钟,待烘干后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它属于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茶叶的加工方法存在的不适用于陈皮连翘茶的制作、功效低和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连翘鲜叶;(2)处理连翘嫩叶;(3)杀青;(4)揉捻;(5)发酵:将揉好的连翘叶装入荆条编制的茶蒌中,厚度在0.3‑0.5米,置于发酵房内发酵,发酵时间为6‑10小时;(6)烘干;(7)精选陈皮:选择4年以上、香味浓郁的陈皮,破碎成2~4mm的碎片;(8)混合配伍:将连翘叶和陈皮按重量比7:1进行混合;(9)复烘:将配伍好的陈皮连翘叶放入烘干房进行再次足烘,待烘干后包装入库。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军;张立伟;李晓霞;李皆宁;李学惠;牛瑜琦;刘齐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博创北茶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