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蝗虫为原料的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51125阅读:3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工养殖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以蝗虫为原料的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蝗虫又名蚂蚱,属于昆虫纲直翅目,成虫呈绿色、褐色或黑色,全世界已知的蝗虫有1万种以上,我国蝗虫总科知名蝗虫约1000种以上,隶属8个科;并且蝗虫与其他生物资源相比,具有种类多、资源数量大、繁殖能力强、可培育等特点,因此在我国的蝗虫资源的含量十分丰富,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被广泛应用到草料、医药以及食品等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目前,现有技术中鸡养殖过程中,对饲料的利用率不想,进而导致饲料的用量增加,养殖成本增加,并且鸡在养殖过程中,抗病能力弱,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入,进而导致鸡生病,肉质下降,甚至引起死亡,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而采用蝗虫作为鸡饲料的原料,是一种理想的原材料,即能促进蝗虫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蝗虫为原料的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以蝗虫为原料的鸡饲料,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蝗虫50~70份、银杏树皮20~40份、桑树叶15~25份、麦麸5~10份、大豆油6~10份、氯化胆碱4~8份、麦饭石粉10~15份、食盐1~3份、植酸酶0.03~0.07份、碳酸氢钠0.1~0.5份、中药添加剂5~10份。进一步优选原料以重量份计为:蝗虫64份、银杏树皮27份、桑树叶19份、麦麸6份、大豆油8份、氯化胆碱5份、麦饭石粉11份、食盐2份、植酸酶0.06份、碳酸氢钠0.4份、中药添加剂7份。所述中药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附子1~2份、合欢皮1~3份、诃子2份、海风藤0.2~1份、天麻0.8~2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得混合粉;(2)将中药添加剂各组分按照配比混匀,粉碎过100~200目筛,加入6~8倍水量蒸煮2~3h,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滤渣加入4~6倍水量蒸煮1~2h,过滤后得到第二滤液,合并滤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处理10~20min,冷却后加入3~5倍体积的80~9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1~2d,取上清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6,喷雾干燥,得中药粉;(3)将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步骤(1)混合粉和步骤(2)中药粉混合,置于搅拌机中处理20~30min,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所述步骤(1)混合粉为200~300目。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60~180℃,出风温度为100~120℃。该饲料的粒径为0.1~1mm。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和中药添加剂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再结合工艺参数调控制备成鸡饲料,充分利用各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该饲料能够提高鸡的生产性能,缩短鸡的育肥周期,改善鸡肉的品质,同时还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使得鸡的存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效果验证:试验组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鸡饲料;对照组1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鸡饲料,配方中不添加蝗虫;对照组2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鸡饲料,配方中不添加银杏树皮;对照组3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鸡饲料,配方中不添加桑树叶;试验对象为800只21龄鸡,体重均在94~96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200只,经过100d的试验,结果如表1:表1组别平均初重g平均末重g料重比死亡率%试验组94.31085.44.580.5%对照组195.51044.64.672%对照组294.61057.54.653%对照组365.11061.74.632%由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与其它3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的体重增重效果最为明显,具体增重991.1g;料重比最低,具体为4.58;死亡率最低,仅为0.5%;因此采用试验组饲料喂鸡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显著。试验结束后,随机挑选每组鸡10只,分别测定其胸肌的亮度(l*)、红度(a*)和黄度(b*),结果如表2:表2组别l*a*b*试验组44.384.057.73对照组145.243.658.47对照组244.893.718.32对照组345.173.788.19由表2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胸肌的l*值差异不明显,试验组胸肌的a*值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试验组胸肌的b*值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因此试验组胸肌的品质优于其他3组对照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配方:蝗虫50kg、银杏树皮20kg、桑树叶15kg、麦麸5kg、大豆油6kg、氯化胆碱4kg、麦饭石粉10kg、食盐1kg、植酸酶0.03kg、碳酸氢钠0.1kg、中药添加剂5kg;制备方法:(1)将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得混合粉;(2)将中药添加剂各组分按照配比混匀,粉碎过100目筛,加入6倍水量蒸煮2h,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滤渣加入4倍水量蒸煮1h,过滤后得到第二滤液,合并滤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处理10min,冷却后加入3倍体积的8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1d,取上清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喷雾干燥,得中药粉;(3)将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步骤(1)混合粉和步骤(2)中药粉混合,置于搅拌机中处理20min,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所述步骤(1)混合粉为200目。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100℃。该饲料的粒径为0.1mm。所述中药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附子1kg、合欢皮1kg、诃子2kg、海风藤0.2kg、天麻0.8kg。实施例2配方:蝗虫70kg、银杏树皮40kg、桑树叶25kg、麦麸10kg、大豆油10kg、氯化胆碱8kg、麦饭石粉15kg、食盐3kg、植酸酶0.07kg、碳酸氢钠0.5kg、中药添加剂10kg;制备方法:(1)将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得混合粉;(2)将中药添加剂各组分按照配比混匀,粉碎过200目筛,加入8倍水量蒸煮2~3h,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滤渣加入6倍水量蒸煮2h,过滤后得到第二滤液,合并滤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处理20min,冷却后加入5倍体积的9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2d,取上清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喷雾干燥,得中药粉;(3)将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步骤(1)混合粉和步骤(2)中药粉混合,置于搅拌机中处理30min,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所述步骤(1)混合粉为300目。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120℃。该饲料的粒径为1mm。所述中药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附子2kg、合欢皮3kg、诃子2kg、海风藤1kg、天麻2kg。实施例3配方:蝗虫64kg、银杏树皮27kg、桑树叶19kg、麦麸6kg、大豆油8kg、氯化胆碱5kg、麦饭石粉11kg、食盐2kg、植酸酶0.06kg、碳酸氢钠0.4kg、中药添加剂7kg;制备方法:(1)将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得混合粉;(2)将中药添加剂各组分按照配比混匀,粉碎过180目筛,加7倍水量蒸煮3h,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滤渣加入5倍水量蒸煮2h,过滤后得到第二滤液,合并滤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处理15min,冷却后加入4倍体积的8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2d,取上清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喷雾干燥,得中药粉;(3)将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步骤(1)混合粉和步骤(2)中药粉混合,置于搅拌机中处理25min,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所述步骤(1)混合粉为260目。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110℃。该饲料的粒径为0.6mm。所述中药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附子1kg、合欢皮2kg、诃子2kg、海风藤1kg、天麻1kg。实施例4配方:蝗虫55kg、银杏树皮35kg、桑树叶20kg、麦麸9kg、大豆油7kg、氯化胆碱7kg、麦饭石粉12kg、食盐2kg、植酸酶0.06kg、碳酸氢钠0.4kg、中药添加剂9kg;制备方法:(1)将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得混合粉;(2)将中药添加剂各组分按照配比混匀,粉碎过120目筛,加入6倍水量蒸煮3h,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滤渣加入4倍水量蒸煮2h,过滤后得到第二滤液,合并滤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处理10min,冷却后加入5倍体积的80%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1d,取上清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喷雾干燥,得中药粉;(3)将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步骤(1)混合粉和步骤(2)中药粉混合,置于搅拌机中处理22min,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所述步骤(1)混合粉为280目。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65℃,出风温度为105℃。该饲料的粒径为0.3mm。所述中药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附子2kg、合欢皮2kg、诃子2kg、海风藤1kg、天麻2kg。实施例5配方:蝗虫70kg、银杏树皮20kg、桑树叶15kg、麦麸10kg、大豆油6kg、氯化胆碱4kg、麦饭石粉11kg、食盐3kg、植酸酶0.06kg、碳酸氢钠0.2kg、中药添加剂6kg;制备方法:(1)将蝗虫、银杏树皮、桑树叶、麦麸混合后进行粉碎处理,得混合粉;(2)将中药添加剂各组分按照配比混匀,粉碎过150目筛,加入6倍水量蒸煮3h,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滤渣加入5倍水量蒸煮2h,过滤后得到第二滤液,合并滤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处理18min,冷却后加入4倍体积的82%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放置2d,取上清液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喷雾干燥,得中药粉;(3)将大豆油、氯化胆碱、麦饭石粉、食盐、植酸酶、碳酸氢钠、步骤(1)混合粉和步骤(2)中药粉混合,置于搅拌机中处理24min,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所述步骤(1)混合粉为230目。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75℃,出风温度为115℃。该饲料的粒径为0.6mm。所述中药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附子1kg、合欢皮1kg、诃子2kg、海风藤0.5kg、天麻1.5kg。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