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味油辣椒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2188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调味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味油辣椒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油辣椒也称油辣子,可以长时间保存。用于和粉、面以及制作火锅沾碟都可以增加食物入口的滋味,具有浓郁的香辣口感,促进食欲,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区,例如贵州,经常吃油辣椒还有助于预防寒湿之邪,避免身体被寒湿侵袭,因此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油辣椒传统的配方就是干辣椒粉、食盐、味精和菜籽油,制作方法是将菜籽油倒入锅中烧沸,目的是将菜籽油烧熟,去除菜籽油的生腥味,然后再待其温度降低至90℃左右,倒入干辣椒粉,翻炒,加入食盐和味精即可。后来人们的味觉上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各种调味料的出现,在油辣椒中还可以加入大蒜瓣、花椒、花生、芝麻等甚至还加入鸡肉等肉食,使油辣椒的口感更丰富。

但是现有的油辣椒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和粉面时,如果要使和出的粉面辣味和香味浓郁,那么就需要放较多的辣椒,但是这样又会导致粉面很油腻,吃到最后都会感觉很糊口,吃不下去,但是如果少放一点,虽然不那么油腻了,但是香辣味又不够,一开始就影响到粉面的口感。另外还有在使用油辣椒制作沾碟时,同样的道理,辣椒的量多蔬菜上附一层辣椒油,就会油腻;如果量少,没沾几口菜味道就淡了,所以上述现象就是现在的油辣椒普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作为调味料时,香辣味浓郁又不油腻,具有独特风味的油辣椒及其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4~6份、豆腐渣3~6份、食用油4~6份、食盐0.05~0.1份、味精0.05~0.1份、蒜泥1~2份、姜末1~2份、花椒1~2份。

优化方案一,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6份、干豆腐渣3份、食用油6份、食盐0.1份、味精0.1份、蒜泥1份、姜末2份、花椒2份。

优化方案二,基于上述方案之一:一种风味油辣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锅中加水,然后将干辣椒放入其中煎煮45~60min,然后捞出控干水分,将辣椒放入石臼中舂至稀烂,得到融辣椒;

步骤二、在清洁干净的炒锅中加入豆腐渣加热,翻炒至豆腐渣含湿量为10~13%时,取出摊开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炒锅再次清洁后,加入食用油,加热至油温在120~130℃,加入融辣椒翻炒至辣椒开始皮卷曲后,加入豆腐渣、蒜泥和姜末,维持温度在110~115℃翻炒25~35min,停止加热,冷却至50~80℃时,加入食盐、味精和花椒继续翻炒10~15min即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1、原料中加入的豆腐渣,是制作豆腐时,豆子研磨后得到的生豆浆,经过过滤后留下的残渣,一般用来炒了吃或者作为动物饲料。在本方案中加入豆腐渣,打破了传统的食用方式和食用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吸附辣椒素,将辣椒的的辣味和鲜红的色泽吸附在豆腐渣中,制成的油辣椒在食用时,可以将辣椒的色香味带入到食物当中。

2、选用豆腐渣作为吸附辣椒色香味的成分,是因为豆腐渣是经过豆子浸泡膨胀后,加水研磨或粉碎而得,这样得到的豆腐渣和其他的细碎食物渣相比,颗粒细小,入口细腻,不但没有影响食物的口感,还增加了食物的滑腻感,同时,豆腐渣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制作在油辣椒中增加了油辣椒的营养价值。

3、干辣椒先经过水煮,煮45~60min后,辣椒皮基本变得柔软,经过在石臼中舂至稀烂,这样的状态有助于辣椒中的香味、颜色成分和辣味成分溶出,增加了豆腐渣与辣椒中这些成分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这些成分融入到豆腐渣中,增强了豆腐渣具有辣椒的浓郁口味。

4、豆腐渣先经过加热翻炒除去水分至含湿量为10~13%后,其颗粒间的间隙会逐渐增大而容易松散开,这样再经过110~115℃翻炒25~35min后,其含湿量基本会降到5%左右,既不会煎糊而变味,也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不易保存。水分的进一步挥发,使得豆腐渣更松散,这样制成的油辣椒在使用时,有利于食用油从豆腐渣的间隙中流出,进而减少了和粉、面或者制沾碟时食物中的含油高,避免吃起来油腻。

综上,本方案的油辣椒中加入豆腐渣,经过对干辣椒的煎煮舂融,和豆腐渣的加热脱水处理后,再混合油煎,基于这样的原料搭配再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制作工艺,使得到的油辣椒在作为调味料时,取出辣椒油的干料部分就会因为豆腐渣的分散间隙而促进食用油流出,减少带入到食物中的食用油的量,进而避免食物吃到最后感觉油腻不利于入口。同时,豆腐渣吸附了辣椒的色香味,可以代替辣椒增加食物的香辣口感,使食物香辣味浓郁而不油腻,而且豆腐渣颗粒细小,附着在食物表面还可以增加食物的滑腻和浓稠感,使食物的口感更佳。

优化方案三,基于优化方案二:所述蒜泥和姜末混合均匀后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在舂融辣椒时加入到辣椒中,另一份在步骤三中同豆腐渣一起加入。在舂融辣椒时,向干辣椒中加入蒜泥和姜末,可以促进蒜泥和姜末的香味融合每一片辣椒中,制成的油辣椒的香味更持久。

优化方案四,基于优化方案三:步骤三中加入融辣椒前,食用油的温度为125~128℃。

优化方案五,基于优化方案四:步骤三中加入加入食盐、味精和花椒前,温度冷却至65~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400g、豆腐渣600g、食用油400g、食盐5g、味精10g、蒜泥200g、姜末200g、花椒100g。

实施例2:

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600g、干豆腐渣300g、食用油600g、食盐10g、味精10g、蒜泥100g、姜末200g、花椒200g。

实施例3:

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500g、豆腐渣500g、食用油500g、食盐10g、味精50g、蒜泥200g、姜末100g、花椒200g。

实施例4:以实施例1为例,对风味油辣椒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的准备:秤取完整的干辣椒400g、食用油400g、食盐5g、味精10g、蒜泥200g、姜末200g、花椒100g;将蒜泥和姜末混合后均分成两份;

在锅中加水,然后将干辣椒放入其中煎煮45~60min,然后捞出控干水分,将辣椒放入石臼中,同时也将其中一份蒜泥和姜末的混合物加入一起舂至稀烂,得到融辣椒;

步骤二、在清洁干净的炒锅中加入豆腐渣进行加热,翻炒至豆腐渣含湿量为10~13%时,取出摊开冷却至室温,秤取晾凉后的豆腐渣600g;

步骤三、炒锅再次清洁后,加入食用油,加热至油温在120~130℃,加入融辣椒翻炒至辣椒开始皮卷曲后,加入豆腐渣、剩余的另一份蒜泥和姜末混合物,维持温度在110~115℃翻炒25~35min,停止加热,冷却至50~80℃时,加入食盐、味精和花椒继续翻炒10~15min即可。

本发明在步骤三中,优选的方案是:炒锅再次清洁后,加入食用油,加热至油温在125~128℃,加入融辣椒翻炒至辣椒开始皮卷曲后,加入豆腐渣、剩余的另一份蒜泥和姜末混合物,维持温度在110~115℃翻炒30min,停止加热,冷却至65~70℃时,加入食盐、味精和花椒继续翻炒13min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