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254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茶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茶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的含量较高,且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能化痰、消食、开胃,对人体有很大的助益。因此一种有利于红茶品质、口感提升的茶叶加工装置对红茶的生产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红茶加工过程中难以均匀发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加工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通气管和能够以通气管为轴上下翻转的罐体,所述通气管穿过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盖子;

所述通气管两端均固定有支架,位于所述罐体内部的通气管上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上设有通孔,所述网罩内的通气管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孔上覆盖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设置有缝隙。

本申请中的发酵罐在使用时,将待发酵的茶坯放置在罐体内,盖上盖子,然后通过控制通气管内气体的温度和含水量控制罐体内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发酵过程中罐体还能够以通气管为轴上下翻转,起到翻堆的作用。

网罩的设计可以将通气管内排出的气体打散,有利于气体和茶坯充分接触,使得茶坯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由于提高茶坯发酵的效果和效率。另外,自动翻堆代替手动翻堆,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另外,当通气管内排出的气体强度较大时,罐体内的物料可能会被吹起,在停止进气后物料可能会通过穿过通孔进入网罩内,会影响通气管的工作,因此设置弹性片,弹性片可以是橡胶或其他具有一定韧性且耐高温的材质,需要通气时气体可以在压力作用下从弹性片上的空隙处被挤压进罐体,当压力消失时,弹性片上的缝隙闭合,避免茶叶对通气管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的,所述网罩的罩壁向外凸起形成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上布满通孔。

搅拌部向外凸起,起到搅拌桨的作用,另外将搅拌部与鼓气装置合二为一,更能使罐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的,所述缝隙有两条以上,且两条以上所述缝隙相交于一点。

若只有一条缝隙,则气体进入所需要克服的压力过大,会增加生产的能耗。

作为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带料棱。

增加茶叶与罐体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茶叶在罐体内均匀发酵。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输送装置,当进料口运动到最高点时,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进料口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滚轴和由滚轴带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内传送带和外传送带,所述内传送带上设有两个以上挡料棒,所述挡料棒呈阵列排布且末端均穿过外传送带位于外传送带外侧,且挡料棒末端和外传送带之间设有能够沿挡料棒移动的限位块,所述外传送带和内传送带之间的挡料棒上套设有伸缩弹簧;

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与滚轴转动方向相反且表面沿径向设有拨料棒,所述拨料棒沿轴向设有两个以上,所述拨料棒与挡料棒相错设置,且拨料棒的长度与挡料棒末端和外传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现有技术中的茶叶传送装置茶叶无法比较均匀的散落在传送带上,可能造成进入加工设备的茶叶量不稳定,时多时少,从而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本申请中的茶叶输送装置上设置有挡料棒和拨料棒,拨料棒转动过程中,会将茶叶向传送带运行方向的后方拨动,部分茶叶会被挡料棒阻挡,通过控制挡料棒和拨料棒的长度以及滚筒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置可以粗略控制茶叶的输送速度。

本申请中的内传送带和外传送带以及二者之间的弹簧可以控制内外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伸出外传送带部分的长度。在传送带运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挡料棒伸出的部分越长,挡下的物料越多,茶叶输送的越快;反之异然。

作为优选的,每个挡料棒上设置有两个以上限位块,且沿滚轴轴线的方向:靠近外传送带的限位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

同一挡料棒上相邻限位块之间设有套设在挡料棒上的伸缩弹簧。

连接杆的设置可以增加被阻挡的茶叶的量,适用于茶叶输送量较大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所述拨料棒的末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能连接螺杆的内螺纹。

当需要调节拨料棒与外传送带距离时,可以调节滚筒的高度,但是这样比较麻烦,改变拨料棒的长度比较方便。

作为优选的,发酵后的茶坯进入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源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由滚轴带动旋转的烘干筒,所述烘干筒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所述出风端高于进风端且烘干筒内设有导向叶片,所述出风端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气体循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气体循环管的另一端对准进风端。

本申请中的烘干装置使用时,物料从进风端进入,烘干结束后再从进风端离开。烘干过程中,将设定温度的气体从烘干筒的进风端进入烘干筒,经过茶叶后,带出茶叶中的部分水分,从出风端离开,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气体循环管,然后再从气体循环管的另一端进入进风端。其中热源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只要能够实现对烘干筒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即可。

由于经过气体循环管的气体温度会降低,可能达不到预设的温度,所以可以在烘干筒内或是气体循环管出口处等位置设置加热装置,以保持烘干筒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值。

由于茶叶加工的工序会有些许的差异,因此,发酵后也不一定要立即烘干,在发酵和烘干之间可以联机其他装置,对茶叶加工的工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作为优选的,靠近烘干筒进风端处的气体循环管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最低端沿径向设置有集液网,所述气体循环管与导流管连通,且导流管的入口位于集液网下方。

气体在经过气体循环管时温度会下降,就会有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贴在管壁上,因此将管壁设置成倾斜的,液体会不断向低处流动,当流动到集液网所在处时,会受到集液网的阻挡沿集液网向下流动,然后进入导流管,离开气体循环管。

作为优选的,沿气体流动的方向,所述气体循环管中依次设置有集液网、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鼓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为准确控制烘干筒中的温度,使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循环气体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大小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温差越大,加热器的功率越大,温差越小,加热器的功率越小,当温差为零时,加热器停止工作。然后鼓风机为热风提供动力,将热风吹进烘干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发明使用发酵罐代替传统的发酵装置,除清洁、卫生、降低劳动效率外,还有利于降低生产能耗,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设计独特的发酵罐、传送装置和烘干装置,使各装置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控制进料量、提高发酵的均匀程度和控制烘干的温度,保证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缓冲片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缓冲片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挡料棒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通气管2和能够以通气管2为轴上下翻转的罐体1,所述通气管2穿过罐体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盖子;

所述通气管2两端均固定有支架,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的通气管2上设置有网罩4,所述网罩4上设有通孔,所述网罩4内的通气管2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孔上覆盖有弹性片5,所述弹性片5上设置有缝隙。

本申请中的发酵罐在使用时,将待发酵的茶坯放置在罐体1内,盖上盖子,然后通过控制通气管2内气体的温度和含水量控制罐体1内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发酵过程中罐体1还能够以通气管2为轴上下翻转,起到翻堆的作用。

网罩4的设计可以将通气管2内排出的气体打散,有利于气体和茶坯充分接触,使得茶坯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由于提高茶坯发酵的效果和效率。另外,自动翻堆代替手动翻堆,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另外,当通气管2内排出的气体强度较大时,罐体1内的物料可能会被吹起,在停止进气后物料可能会通过穿过通孔进入网罩4内,会影响通气管2的工作,因此设置弹性片5,弹性片5可以是橡胶或其他具有一定韧性且耐高温的材质,需要通气时气体可以在压力作用下从弹性片5上的空隙处被挤压进罐体1,当压力消失时,弹性片5上的缝隙闭合,避免茶叶对通气管2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网罩4的罩壁向外凸起形成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上布满通孔。

搅拌部向外凸起,起到搅拌桨的作用,另外将搅拌部与鼓气装置合二为一,更能使罐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缝隙有两条以上,且两条以上所述缝隙相交于一点。

若只有一条缝隙,则气体进入所需要克服的压力过大,会增加生产的能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带料棱。

增加茶叶与罐体1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茶叶在罐体1内均匀发酵。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输送装置,如图4-5所示,当进料口运动到最高点时,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进料口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滚轴和由滚轴带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内传送带7和外传送带8,所述内传送带7上设有两个以上挡料棒71,所述挡料棒71呈阵列排布且末端均穿过外传送带8位于外传送带8外侧,且挡料棒71末端和外传送带8之间设有能够沿挡料棒71移动的限位块72,所述外传送带8和内传送带7之间的挡料棒71上套设有伸缩弹簧73;

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滚筒9,所述滚筒9与滚轴转动方向相反且表面沿径向设有拨料棒91,所述拨料棒91沿轴向设有两个以上,所述拨料棒91与挡料棒71相错设置,且拨料棒91的长度与挡料棒71末端和外传送带8表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现有技术中的茶叶传送装置茶叶无法比较均匀的散落在传送带上,可能造成进入加工设备的茶叶量不稳定,时多时少,从而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本申请中的茶叶输送装置上设置有挡料棒71和拨料棒91,拨料棒91转动过程中,会将茶叶向传送带运行方向的后方拨动,部分茶叶会被挡料棒71阻挡,通过控制挡料棒71和拨料棒91的长度以及滚筒9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置可以粗略控制茶叶的输送速度。

本申请中的内传送带7和外传送带8以及二者之间的弹簧可以控制内外传送带8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伸出外传送带8部分的长度。在传送带运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挡料棒71伸出的部分越长,挡下的物料越多,茶叶输送的越快;反之异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每个挡料棒7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限位块72,且沿滚轴轴线的方向:靠近外传送带8的限位块72之间通过连接杆74相连;

同一挡料棒71上相邻限位块72之间设有套设在挡料棒71上的伸缩弹簧73。

连接杆74的设置可以增加被阻挡的茶叶的量,适用于茶叶输送量较大的情况。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拨料棒91的末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能连接螺杆的内螺纹。

当需要调节拨料棒91与外传送带8距离时,可以调节滚筒9的高度,但是这样比较麻烦,改变拨料棒91的长度比较方便。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发酵后的茶坯进入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源和壳体10,如图6所示,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由滚轴带动旋转的烘干筒11,所述烘干筒11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所述出风端高于进风端且烘干筒11内设有导向叶片,所述出风端设置有抽风机12,所述抽风机12与气体循环管13的一端相连,所述气体循环管13的另一端对准进风端。

本申请中的烘干装置使用时,物料从进风端进入,烘干结束后再从进风端离开。烘干过程中,将设定温度的气体从烘干筒11的进风端进入烘干筒11,经过茶叶后,带出茶叶中的部分水分,从出风端离开,在抽风机12的作用下,进入气体循环管13,然后再从气体循环管13的另一端进入进风端。其中热源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只要能够实现对烘干筒1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即可。

由于经过气体循环管13的气体温度会降低,可能达不到预设的温度,所以可以在烘干筒11内或是气体循环管13出口处等位置设置加热装置,以保持烘干筒11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值。

由于茶叶加工的工序会有些许的差异,因此,发酵后也不一定要立即烘干,在发酵和烘干之间可以联机其他装置,对茶叶加工的工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靠近烘干筒11进风端处的气体循环管13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最低端沿径向设置有集液网,所述气体循环管13连通有导流管132,且导流管132的入口位于集液网下方。

气体在经过气体循环管13时温度会下降,就会有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贴在管壁上,因此将管壁设置成倾斜的,液体会不断向低处流动,当流动到集液网所在处时,会受到集液网的阻挡沿集液网向下流动,然后进入导流管132,离开气体循环管13。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沿气体流动的方向,所述气体循环管13中依次设置有集液网、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鼓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为准确控制烘干筒11中的温度,使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循环气体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大小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温差越大,加热器的功率越大,温差越小,加热器的功率越小,当温差为零时,加热器停止工作。然后鼓风机为热风提供动力,将热风吹进烘干筒11。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