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317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除了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之外还面临着家庭和生活上的压力,这样常常导致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自主调节功能失调,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造成体内脂肪积聚、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过食甘肥、醇酒不节等导致的高血脂等疾病以及人体肠道病变也已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融为一体的研究,使食品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成为食品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人们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集科技、时尚、健康、营养于一体的益生菌饮料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209023.8公开了一种木瓜豆乳益生菌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1)先制木瓜汁和大豆豆浆,将木瓜汁与大豆豆浆按比例调配,于50-60℃完全酶解后过滤得到木瓜豆乳;(2)向木瓜豆乳中加入蔗糖、乳粉、乳化剂和增稠剂制得木瓜豆乳复合饮料;(3)再向木瓜豆乳复合饮料中加入占木瓜豆乳复合饮料质量2-5%的益生菌,在40-45℃下培养2-4h,然后在0~4℃后熟10-15h,即得到产品。该发明虽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功能比较单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益生菌复合饮料,其不但能有效防止腹泻、便秘,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降胆固醇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益生菌复合饮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益生菌12-15份,水苏糖20-25份,水溶性膳食纤维10-13份,甜味剂8-11份,稳定剂1-2份,槐糖脂2-3份,增稠剂1-1.5份,抗结剂0.5-1份。进一步地,所述水苏糖的制备步骤为:1)将罗汉果洗净后60℃下烘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罗汉果粉,将罗汉果粉加入30倍重量的水中,65℃下提取50分钟后过滤得到提取液,用乳酸菌对提取液发酵后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得到水苏糖粗品;2)将水苏糖粗品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进行压力为0.02mpa的超滤处理,将得到的透过液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后得到水苏糖。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步骤为:1)将新鲜的凸顶柑的表皮剥下,置于烘箱中100℃下烘2小时,转入4倍重量的乙醚中,室温下浸泡4小时,取出后风干,研磨后过80目筛得到凸顶柑皮粉;2)将凸顶柑皮粉加入1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5℃后调节ph值为5.0,用蛋白酶酶解后45℃下超声提取30分钟,离心分离后得到滤液,将滤液用4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2小时,离心分离后得到滤渣,冷冻干燥至恒重后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进一步地,所述益生菌为双歧杆菌。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为麦芽糖。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海藻酸钠。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进一步地,所述抗结剂为磷酸三钙。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益生菌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益生菌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各组分后送入洁净区内,将各组分分别过80目筛,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组分,边搅拌边送入搅拌机中,搅拌至色泽均一无色差为止得到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进行内包分装,转出洁净区后进行外包封装得到益生菌复合饮料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益生菌的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其具有较强的防止腹泻、便秘性能,因此本发明能有效防止腹泻、便秘。2)罗汉果为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本发明将罗汉果洗净粉碎后通过水提法得到提取液,再用乳酸菌发酵后脱色得到水苏糖粗品,然后将水苏糖粗品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水苏糖,其是一种多功能性低聚糖,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性能,此外,本发明所述水苏糖还能有效防止便秘,并与双歧杆菌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防便秘性能。3)凸顶柑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本发明将其表皮剥下后用乙醚进行脱脂预处理,研磨过筛后得到凸顶柑皮粉,然后将其用超声辅助蛋白酶酶解法将凸顶柑表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有效提取出来,该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能大大提高本发明的抗氧化性能,而且其还具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能与水苏糖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降胆固醇性能。4)槐糖脂是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提高本发明各组分的分散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各项优异性能;此外,槐糖脂还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能,因此还能有效提高本发明的耐寒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4按照表1比例(以重量份数计)制备益生菌复合饮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双歧杆菌12151314水苏糖25202321水溶性膳食纤维13101112麦芽糖118910海藻酸钠211.51.8槐糖脂322.52.8黄原胶1.511.41.3磷酸三钙10.50.60.8表1实施例1-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罗汉果洗净后60℃下烘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罗汉果粉,将罗汉果粉加入30倍重量的水中,65℃下提取50分钟后过滤得到提取液,用乳酸菌对提取液发酵后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得到水苏糖粗品;2)将水苏糖粗品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进行压力为0.02mpa的超滤处理,将得到的透过液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后得到水苏糖;3)将新鲜的凸顶柑的表皮剥下,置于烘箱中100℃下烘2小时,转入4倍重量的乙醚中,室温下浸泡4小时,取出后风干,研磨后过80目筛得到凸顶柑皮粉;4)将凸顶柑皮粉加入1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5℃后调节ph值为5.0,用蛋白酶酶解后45℃下超声提取30分钟,离心分离后得到滤液,将滤液用4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2小时,离心分离后得到滤渣,冷冻干燥至恒重后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5)选取各组分后送入洁净区内,将各组分分别过80目筛,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组分,边搅拌边送入搅拌机中,搅拌至色泽均一无色差为止得到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进行内包分装,转出洁净区后进行外包封装得到益生菌复合饮料成品。参比实施例1组分中不包括水苏糖,其他组分以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参比实施例2组分中不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他组分以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参比实施例3组分中不包括槐糖脂,其他组分以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对比例是申请号为cn201510209023.8的中国专利的实施例1。实验例一:防便秘性能测试测试方法为:选取100名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3次的便秘患者,每天饮用各饮料1次,1周后统计患者次周的排便次数,计算出防便秘有效率,防便秘有效率=次周排便次数大于等于5次的人数/总人数×100%,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由表2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的防便秘有效率均远高于对比例,表明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防便秘性能,其中实施例4的防便秘性能最好。参比实施例1-3的部分组分与实施例4不同,其中参比实施例1的防便秘有效率有小幅度降低,说明水苏糖能有效提高防便秘性能;参比实施例2的防便秘有效率与实施例1-4持平,说明水溶性膳食纤维对防便秘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参比实施例3的防便秘有效率的降幅比参比实施例1稍大,说明槐糖脂能有效提高双歧杆菌、水苏糖的分散性。实验例二:抗氧化性能测试通过frap法测定各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越高表明抗氧化功效越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总抗氧化能力(mmoltrolox/100ml)实施例10.1377实施例20.1370实施例30.1360实施例40.1388参比实施例10.1374参比实施例20.0099参比实施例30.1212对比例0.0095表3由表3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的总抗氧化能力均远高于对比例,表明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其中实施例4的抗氧化性能最好。参比实施例1-3的部分组分与实施例4不同,其中参比实施例1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实施例1-4持平,说明水苏糖对抗氧化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参比实施例2的总抗氧化能力大幅下降,说明水溶性膳食纤维是大幅提高抗氧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参比实施例3的总抗氧化能力有小幅度下降,说明槐糖脂能有效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分散性。实验例三:降胆固醇性能测试量取3.2ml浓度为2g/l的胆酸盐溶液,分别加入5mg各饮料,37℃下水浴保温1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以5000rpm的速度离心分离8分钟,将上清液吸取2ml参考糠醛显色法测出吸光度,依照标准曲线计算出上清液中胆酸盐的浓度,计算抑制率:抑制率=(胆酸盐溶液初始浓度-上清液中胆酸盐浓度)/胆酸盐溶液初始浓度×100%。抑制率越高表明降胆固醇性能越好,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抑制率(%)实施例142.37实施例242.16实施例342.22实施例442.44参比实施例140.45参比实施例240.59参比实施例337.48对比例0.22表4由表4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的抑制率均远高于对比例,表明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性能,其中实施例4的降胆固醇性能最好。参比实施例1-3的部分组分与实施例4不同,其中参比实施例1、2的抑制率均有小幅度下降,说明水苏糖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均能有效提高降胆固醇性能;参比实施例3的抑制率的下降幅度稍大于参比实施例1、2,说明槐糖脂能有效提高水苏糖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分散性。实验例四:耐寒性测试将各饮料置于0℃的冷藏库中,20天后取出并观测饮料的结块情况,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表5由表5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均未出现结块情况,表明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参比实施例1-3的部分组分与实施例4不同,其中参比实施例1、2未出现结块情况,说明水苏糖、水溶性膳食纤维对耐寒性没有影响;参比实施例3则与对比例一样出现结块情况严重的现象,说明槐糖脂是提高耐寒性的关键因素。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