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面粉,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
消化不良的常见症状有上腹痛,早饱,腹胀,嗳气,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其中,上腹痛多无规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0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
而目前诸多研究证实,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中药具有根治性强、不易反复、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效果较好,同时传统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末,往往营养和口味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营养和预防某些常见疾病的需求,因此,将中药应用于面粉中,生产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小麦粉中按照中医理论加入中药原料,使制得的面粉不仅可以饱腹,还具有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300-400份、枸橘15-25份、茯苓13-15份、荔枝核5-10份、佛手6-9份、娑罗子5-8份、酸枣仁3-6份、秫米3-5份、合欢皮2-4份、干姜1-2份。
枸橘,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枸棘子、野橙子、唐橘、钢橘子、枸甏李、野梨子、苦桶子、枳实、铁篱笆、臭枳子、臭刺、青旦旦、土枳实。味辛、苦,温性,归胃、肝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之效。主治胸腹胀满,胃痛,疝气,睾丸肿胀,乳房结核,子宫下垂,跌打损伤,解酒毒。
茯苓,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等,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味淡、甘,平性,入心、肺、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荔枝核,别名荔仁、枝核、大荔核、荔核等,来源于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本品味甘、涩,温性,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效,主治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佛手,别名佛手柑、手柑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味辛、酸、苦,温性,归肝、肺、脾经,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主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娑罗子,别名梭罗子、莎婆子、武吉、苏罗子、开心果、索罗果、梭椤子、天师栗、娑婆子、仙栗等,来源于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的种子。味甘,温性,归胃、肝经,有理气宽中,和胃止痛之效。主治胸腹胀闷,胃脘疼痛。
酸枣仁,别名山枣仁、山酸枣、枣仁、酸枣核,来源于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本品味甘,平性,归心、胆、肝经,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之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本品还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秫米,别名糯秫、糯粟、黄糯、黄米。本味甘,寒性,归胃、肺、大肠经,有祛风除湿;和胃安神;解毒敛疮之效。主治疟疾寒热;筋骨挛急;泄泻痢疾;夜寐不安;肿毒;漆疮;冻疮;犬咬伤。
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夜台皮等,来源于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味甘,平性,归心、肝经,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之效。主治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
干姜,别名白姜、均姜、干生姜,来源于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味辛,热性,归脾、胃、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320-380份、枸橘17-23份、茯苓13.5-14.5份、荔枝核6-9份、佛手6.5-8.5份、娑罗子5.5-7.5份、酸枣仁3.5-5.5份、秫米3.5-4.5份、合欢皮2.5-3.5份、干姜1.3-1.8份。
优选地,枸橘、茯苓的重量比为18-22:13.5-14。
优选地,荔枝核、佛手、娑罗子的重量比为7-8:7.5-8:6.5-7。
优选地,酸枣仁、秫米、合欢皮的重量比为4-5:4-4.5:3-3.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中药原料混合,得初混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6-1.27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69-1.82g/ml的稠膏,在90-95℃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加入小麦粉,混合均匀即可。
优选地,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6-12倍量。
优选地,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4-7倍量。
优选地,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3-5h。
优选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25wt%。
本发明在小麦粉中按照中医理论加入中药原料,使制得的面粉不仅可以饱腹,还具有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本发明选用枸橘、茯苓为君药,疏肝和胃、止痛,利水健脾,帮助机体消除因消化不良而出现的腹胀、早饱、上腹痛等症状;以荔枝核、佛手、娑罗子为臣药,行气散结,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协助君药帮助机体消除因消化不良而出现的腹胀、早饱、上腹痛等症状,同时帮助机体消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嗳气症状;以酸枣仁、秫米、合欢皮为佐药,镇静催眠,和胃安神,协助君药和臣药,进一步帮助机体消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早饱等症状,同时帮助机体消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以干姜为使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协助诸药到达经位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消除各类病症的效果,加快消化不良的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300份、枸橘25份、茯苓13份、荔枝核10份、佛手6份、娑罗子8份、酸枣仁3份、秫米5份、合欢皮2份、干姜2份。
所述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中药原料混合,得初混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7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69g/ml的稠膏,在95℃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加入小麦粉,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400份、枸橘15份、茯苓15份、荔枝核5份、佛手9份、娑罗子5份、酸枣仁6份、秫米3份、合欢皮4份、干姜1份。
所述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中药原料混合,得初混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6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82g/ml的稠膏,在90℃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加入小麦粉,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350份、枸橘20份、茯苓14份、荔枝核7份、佛手8份、娑罗子7份、酸枣仁5份、秫米4份、合欢皮3份、干姜1.5份。
所述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中药原料混合,得初混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5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6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5g/ml的稠膏,在93℃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加入小麦粉,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6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7倍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320份、枸橘23份、茯苓13.5份、荔枝核9份、佛手6.5份、娑罗子7.5份、酸枣仁3.5份、秫米4.5份、合欢皮2.5份、干姜1.8份。
所述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中药原料混合,得初混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8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5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g/ml的稠膏,在91℃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加入小麦粉,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4倍量;
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3h;
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wt%。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小麦粉380份、枸橘17份、茯苓14.5份、荔枝核6份、佛手8.5份、娑罗子5.5份、酸枣仁5.5份、秫米3.5份、合欢皮3.5份、干姜1.3份。
所述治疗消化不良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将中药原料混合,得初混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3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8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8g/ml的稠膏,在94℃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加入小麦粉,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9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初混物重量为基准的5倍量;
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5h;
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wt%。
试验例1
随机选择60例患有消化不良的志愿者,病程1-2年。
试验方法:60位志愿者均以实施例5制得的面食作为主食,每人每天食用量相同,食用12个月后回访情况。
疗效标准:治愈:上腹痛,腹胀,嗳气消失,无失眠,焦虑等症状;显效:上腹痛,腹胀,嗳气明显减轻,无失眠,焦虑等症状;好转:上腹痛,腹胀,嗳气有所减轻,偶有失眠,焦虑等症状;无效:诸症无明显变化。
回访结果:按试验方法连续食用,治愈48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