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232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籽,是鱼卵腌制或干制品的统称。鱼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卵清蛋白、球蛋白、卵类粘蛋白和鱼卵鳞蛋白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味道鲜美。

鱼籽每100克含有水分63.85~85.29克;脂肪0.63~4.19克;粗蛋白质12.08~33.01克;粗灰分1.24~2.06克(粗灰分又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和石灰质,其中磷酸盐的平均含量达到了46%以上,是人脑及骨髓的良好滋补品)。

鱼籽这一海产品一直都是人们的最爱,而且食用史也有了一定的年月了,首先从鱼子酱的出现开始。鱼子酱一词源自土耳khavyar,首先出现在中英文印刷1591。

现有技术中能够应用到工业上生产的只有鱼子酱,其他做法均需要现场烹饪后才能食用,并没有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其他工业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鱼籽在即食型工业化生产中仅仅只做鱼子酱,做法单一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工艺、配比的优化,能有效生产出一种新的即食型产品,丰富即食型鱼籽的做法,且制作出的成品具有味道鲜美、口感独特、营养丰富等效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包括虾尾壳,填充入虾尾壳内的鱼籽料;

所述鱼籽料包括鱼籽,和鱼籽重量5%-7%的鱼籽调味料;

所述鱼籽调味料包括:

食盐8-12份、白砂糖4-6份、生抽2-3份、白酒2-3份、鸡精3-4份、花椒粉3-5份、辣椒粉5-7份、大蒜泥2-3份、姜汁2-3份、葱粉0.4-0.6份、黑胡椒粉0.3-0.5份、紫苏汁0.4-0.6份、柠檬汁0.1-0.2份、酵母提取物0.2-0.3份。

本发明通过上述鱼籽调味料的设置,与鱼籽混合均匀后填充入虾尾壳内,其能保证鱼籽在处理过程中不会松散掉落,并且能有效抑制鱼籽中存在的腥味,并提高鲜味。

上述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的制备方法,包括:

(1)鱼籽的处理:将鱼籽预处理后放入容器中,往容器中加入鱼籽重量5%-7%的鱼籽调味料,拌匀后于4-8℃的温度下腌制2-3小时,每小时搅拌一次,腌制结束后备用;

(2)获取虾尾壳,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备用;

(3)将步骤(1)处理后的鱼籽填入经步骤(2)处理后的虾尾壳中,经125-135℃真空低温油炸30-50秒;

(4)冷却后包装即可。

本发明通过工艺和配比的优化,能有效提供鱼籽另一种即食方式,增加鱼籽的处理方法。由于通常的虾尾壳均是直接丢弃或是再加工后制成生物饲料,造成后期原料的浪费或后期加工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方式的优化,还能有效将虾尾壳利用起来,后期与鱼籽一起加工操作,解决了虾尾壳的原料浪费或加工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

同时,本发明巧妙的将虾尾壳作为容器,不仅仅能有效避免鱼籽散开,方便食用;并且还能有效为鱼籽提供浓郁的龙虾的香味,通过鱼籽调味料的处理,能有效将鱼籽本身的鲜香和龙虾的香味更好地结合到一起,提供一种味觉享受。

并且,通过本发明中的虾尾壳包裹鱼籽,然后通过真空低温油炸的方式,能使制成的成品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口感。同时,由于虾尾壳包覆结合真空低温油炸的方式,能有效保证鱼籽的处理不会过度,也能避免产品因油脂氧化而发生酸败的情况,使鱼籽中的有效成份能更好的保留下来,营养价值不会被破坏,也能为产品提供更好的风味,效果更加显著。

本发明处理后的鱼籽疏松且入味,有效解决了鱼籽板结不易入味的问题,同时由于工艺的优化,使得产品在灭菌后能保持较好的质地和独特的口感。

进一步,所述鱼籽预处理过程为:先将鱼籽剥去外层囊衣并打散后,放入3-4wt%的食盐水中浸泡1.5-2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完成预处理。

更进一步,所述虾尾壳的获取过程为:取合格的鲜活龙虾,蒸煮后正常除去虾头和虾仁,将虾尾壳尾部中部连接虾线的部位去除,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获得虾尾壳。

进一步,所述冷却后经过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冷却、贴标、打码后制成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提供鱼籽另一种即食方式,增加鱼籽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能有效将虾尾壳利用起来,后期与鱼籽一起加工操作,解决了虾尾壳的原料浪费或加工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虾尾壳作为容器,不仅仅能有效避免鱼籽散开,方便食用;并且还能有效为鱼籽提供浓郁的龙虾的香味,通过鱼籽调味料的处理,能有效将鱼籽本身的鲜香和龙虾的香味更好地结合到一起,提供一种味觉享受;

3、本发明成品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同时能有效保留鱼籽中的有效成份,效果更加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的制备方法,包括:

(1)鱼籽的处理:将已去除鱼肠、血水的鱼籽剥去外层囊衣并打散,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食盐水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往容器中加入鱼籽重量6%的鱼籽调味料,拌匀后于7℃的温度下腌制2小时,每小时搅拌一次,腌制结束后的鱼籽备用;

(2)龙虾壳的处理:取合格的鲜活龙虾,蒸煮后正常除去虾头和虾仁后,将虾尾壳尾部中部的连接虾线的部位去除,将虾尾壳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3)将步骤(1)处理后的鱼籽分别填满经步骤(2)处理后的虾尾壳中,经130℃真空低温油炸40秒,捞出冷却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塞入鱼籽的虾尾壳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冷却、贴标、打码后即得即食调味虾壳鱼籽成品。

其中,鱼籽调味料为:食盐10份、白砂糖5份、生抽2份、白酒2份、鸡精3份、花椒粉3份、辣椒粉6份、大蒜泥3份、姜汁3份、葱粉0.5份、黑胡椒粉0.4份、紫苏汁0.5份、柠檬汁0.1份、酵母提取物0.2份。

原鱼籽中,每100克包含水分74.31克,脂肪2.19克,粗蛋白质23.01克;粗灰分2.03克;粗灰分中磷酸盐平均含量达到61%。本实施例成品中每100克鱼籽包含水分61.31克,脂肪3.05克,粗蛋白质34.87克;粗灰分3.11克;粗灰分中磷酸盐平均含量达到5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腌制的方式,油炸温度和时间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具体设置如下:

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的制备方法,包括:

(1)鱼籽的处理:将已去除鱼肠、血水的鱼籽剥去外层囊衣并打散,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食盐水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往容器中加入鱼籽重量6%的鱼籽调味料,拌匀后于25℃的温度下腌制1.5小时,每半时搅拌一次,腌制结束后的鱼籽备用;

(2)龙虾壳的处理:取合格的鲜活龙虾,蒸煮后正常除去虾头和虾仁后,将虾尾壳尾部中部的连接虾线的部位去除,将虾尾壳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3)将步骤(1)处理后的鱼籽分别填满经步骤(2)处理后的虾尾壳中,经160℃真空低温油炸30秒,捞出冷却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塞入鱼籽的虾尾壳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冷却、贴标、打码后即得即食调味虾壳鱼籽成品。

本实施例成品中每100克鱼籽包含水分53.12克,脂肪5.21克,粗蛋白质38.72克;粗灰分4.15克;粗灰分中磷酸盐平均含量达到39%。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腌制的方式,油炸温度和时间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具体设置如下:

一种即食调味虾壳鱼籽的制备方法,包括:

(1)鱼籽的处理:将已去除鱼肠、血水的鱼籽剥去外层囊衣并打散,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食盐水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往容器中加入鱼籽重量6%的鱼籽调味料,拌匀后于25℃的温度下腌制0.5小时,每半时搅拌一次,腌制结束后的鱼籽备用;

(2)龙虾壳的处理:取合格的鲜活龙虾,蒸煮后正常除去虾头和虾仁后,将虾尾壳尾部中部的连接虾线的部位去除,将虾尾壳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3)将步骤(1)处理后的鱼籽分别填满经步骤(2)处理后的虾尾壳中,经90℃真空低温油炸2min,捞出冷却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塞入鱼籽的虾尾壳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冷却、贴标、打码后即得即食调味虾壳鱼籽成品。

本实施例中口感较粗,味道相对于实施例1的成品而言更差;并且,粗灰分中磷酸盐平均含量仅仅只达到32%,营养物质流失较大,效果不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