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果保鲜装置。
背景技术:
水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买回家的水果如果不能马上吃完,需要使用保鲜设备才能延长其保鲜期,现有的各种保鲜设备,如冷库、冰箱、真空保鲜装置等,需花费较大的成本,操作都较为复杂,且部分保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还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水果保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和设在箱体旁侧的侧箱;箱体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盖、冰层、水层、水果层、收集槽和工具层;上盖的背面设有冷风扇;冰层内设有冰块;水层上设有若干条均匀排布的滴水管;水果层由若干条半圆槽构成;水果层的层数不少于2层;收集槽的底部为锥形;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延伸至侧箱内;排水管靠近排水口处设有排水泵和水压传感器;排水泵和水压传感器设在工具层内;侧箱内设有吸水管;吸水管上设有吸水泵;吸水管与滴水管连接;吸水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的上盖铰接在箱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冰层和水层的底部均设有水平不锈钢纱网,冰块和滴水管均平铺在不锈钢纱网上;
优选地,所述的水果层为左侧拉结构;水果层通过滑轨与箱体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半圆槽为不锈钢纱网半圆槽;半圆槽的下方设有网状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的排水管上设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的吸水管与滴水管通过分流管连接;分流管的一侧设有吸水管接口,另一侧设有若干个滴水管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滴水管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小滴水孔;
优选地,所述的侧箱与工具层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果保鲜装置,通过冷藏和保湿,起到延长水果保鲜时间的目的,整个装置简单实用,水源重复利用,而且保鲜效果明显,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水管与滴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冷风扇;3、侧箱;4、吸水泵;5、吸水管;6、排水泵;7、排水管;8、工具层;9、收集槽;10、网状支撑架;11、水果层;12、半圆槽;13、水层;14、滴水管;15、冰层;16、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1和设在箱体1旁侧的侧箱3;箱体1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盖、冰层15、水层13、水果层11、收集槽9和工具层8;上盖的背面设有冷风扇2;冰层15内设有冰块;水层13上设有若干条均匀排布的滴水管14;水果层11由若干条半圆槽12构成;水果层11的层数不少于2层;收集槽9的底部为锥形;收集槽9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7连接;排水管7延伸至侧箱3内;排水管7靠近排水口处设有排水泵6和水压传感器;排水泵6和水压传感器设在工具层8内;侧箱3内设有吸水管5;吸水管5上设有吸水泵4;吸水管5与滴水管14连接;吸水管5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的上盖铰接在箱体1上;
优选地,所述的冰层15和水层13的底部均设有水平不锈钢纱网,冰块和滴水管14均平铺在不锈钢纱网上;
优选地,所述的水果层11为左侧拉结构;水果层11通过滑轨与箱体1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半圆槽12为不锈钢纱网半圆槽;半圆槽12的下方设有网状支撑架10;
优选地,所述的排水管7上设有止回阀;
参看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的吸水管5与滴水管14通过分流管16连接;分流管16的一侧设有吸水管接口,另一侧设有若干个滴水管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滴水管14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小滴水孔;
优选地,所述的侧箱3与工具层8连通。
使用时,侧箱3内装有水,将冰箱内冰好的冰块放置在冰层15上,水果放置在水果层11内的半圆槽12内,半圆槽12能防止水果滚动,由于水果层11是抽拉式的,水果的取放方便快捷;冷风扇2将冰块的凉气吹入并充满整个水果层11,水果处于低温环境中,保鲜效果好;同时滴水管14不时地滴出凉水,起到保湿的作用,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吸水泵4先从侧箱内吸入水,经过排水管7的上半段流入滴水管14,滴水管14从小滴水孔中滴出水,洒在水果上;滴出的水流入收集槽9并流入排水管7,水压传感器感应到排水管7中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时,排水泵6启动,将收集槽9中的水排入侧箱3中。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