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9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而水产饲料作为水产养殖时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产过程中,饲料往往会粘结在料斗内壁,影响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通过液压动力装置驱动十字交叉形的刮刀支架上的刮刀在料斗内壁运动,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水产饲料粘结在斗壁的内部,同时利用转轴连接的刮刀设计,使得刮刀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刮刀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减震弹簧装置的设计,能够减少液压动力装置在工作中的震动,从而延长对刮刀与料斗本体的使用时间,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可靠,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底部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减震弹簧装置,所述料斗本体底部贯穿所述工作台连接锥形出料腔,所述锥形出料腔正下方设有物料输送带,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设有液压动力装置,所述液压动力装置顶部通过液压杆连接刮刀支架,所述刮刀支架呈十字交叉形,所述刮刀支架由横向连接杆与纵向连接杆组成,所述横向连接杆与纵向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刮刀,所述转轴上设有螺纹限位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料斗本体呈长方形,设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料斗本体与锥形出料腔设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螺纹限位孔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螺纹限位销。

进一步而言,所述刮刀设为四个,所述刮刀大小设为与所述料斗本体结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动力装置驱动十字交叉形的刮刀支架上的刮刀在料斗内壁运动,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水产饲料粘结在斗壁的内部,同时利用转轴连接的刮刀设计,使得刮刀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刮刀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减震弹簧装置的设计,能够减少液压动力装置在工作中的震动,从而延长对刮刀与料斗本体的使用时间,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产饲料生产的防粘结料斗刮刀支架俯视图。

图中标号:1、料斗本体;2、工作台;3、支撑腿;4、减震弹簧装置;5、锥形出料腔;6、物料输送带;7、液压动力装置;8、液压杆;9、刮刀支架;10、横向连接杆;11、纵向连接杆;12、转轴;13、刮刀;14、螺纹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包括料斗本体1,所述料斗本体1底部设有工作台2,起到支撑固定料斗本体1与液压动力装置7的作用,所述工作台2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3,用于支撑工作台2,所述支撑腿3上设有减震弹簧装置4,能够起到减震作用,进而保护装置,所述料斗本体1底部贯穿所述工作台2连接锥形出料腔5,用于饲料的排出导向工作,所述锥形出料腔5正下方设有物料输送带6,用于饲料的输送工作,所述工作台2顶部一侧设有液压动力装置7,为刮刀13再料斗本体1内壁上运动提供了动力,所述液压动力装置7顶部通过液压杆8连接刮刀支架9,作为刮刀13的安装载体,所述刮刀支架9呈十字交叉形,所述刮刀支架9由横向连接杆10与纵向连接杆11组成,所述横向连接杆10与纵向连接杆11的两端均通过转轴12连接刮刀13,使得刮刀13的角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扩大了刮刀13的适用范围,所述转轴12上设有螺纹限位孔14,作为螺纹限位销的连接媒介。

所述料斗本体1呈长方形,设为不锈钢材质,强度高,耐腐蚀,有利延长料斗本体1的使用时间,所述料斗本体1与锥形出料腔5设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减少生产成本,所述螺纹限位孔14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螺纹限位销,用于对转轴12进行固定限位工作,所述刮刀13设为四个,所述刮刀13大小设为与所述料斗本体1结构相匹配,结构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饲料进入料斗本体1内,进一步加工时,控制液压动力装置7启动,驱动液压杆8带动刮刀支架9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刮刀13在料斗本体1内壁运动,若是刮刀13与料斗本体1内壁的角度不合适,可通过旋转转轴12,再通过螺纹限位销连接螺纹限位孔14实现限位固定工作,加工完毕后,可通过锥形出料腔5排入到物料输送带6上,即可。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