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风式小米锅巴拌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139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拌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回风式小米锅巴拌料装置。



背景技术:

小米锅巴制作主料:小米、面粉。辅料:孜然、食盐。做法:(1)小米洗净泡4小时,淋干水后用擀面杖稍压,与面粉混合揉成略硬的面团擀薄片。(2)热油锅中炸熟(中火炸成金黄色)。(3)捞出后依个人口味撒上食盐和孜然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喜麻辣可换花椒面辣椒面)。凉后密封保存以免返潮影响口感。

其中小米锅巴由于是油炸食品,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其拌料有比较困难的,既需要保证拌料均匀、又要防止小米锅巴破碎影响其品相,现有的拌料装置大多采用低速旋转来防止小米锅巴破碎,但是拌料效率低、且拌料不均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回风式小米锅巴拌料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内部通过隔板依次分割成进料搅拌过渡室、吹风室、缓冲室、回风室和出料过渡室,将搅拌桶桶身位于吹风室内和回风室内的部位设置成网格筒结构,在拌料装置工作的时,通过吹风室和网格筒结构对搅拌桶内部进行鼓风、通过回风室和网格筒结构对搅拌桶内部进行吸风,在其内部形成一个完成的风循环,在拌料装置低速旋转时,风将调味料扬起、使其与小米锅巴混合,从而起到辅助拌料作用,具有拌料效率高和拌料均衡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风式小米锅巴拌料装置,包括支撑腿、机箱、中间搅拌桶、驱动装置和鼓风机,所述的中间搅拌桶通过轴承卧式安装在机箱内、且二端均延伸至机箱外、其中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腿上、通过齿轮结构驱动中间搅拌桶旋转,所述的中间搅拌桶包括外部圆柱筒和设置在圆柱筒内部的螺旋叶片,所述的机箱内部通过若干个隔板依次分割成进料搅拌过渡室、吹风室、缓冲室、回风室和出料过渡室,所述的进料搅拌过渡室位于进料口一侧,所述的出料过渡室位于出料口一侧,所述的吹风室底部为锥形结构、且设有二个相对的吹风罩,所述的吹风罩通过管道与鼓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回风室上部设有吸风罩,所述的吸风罩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进风口连接,所述的圆柱筒上仅位于吹风室内和回风室内的部位为网格筒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与中间搅拌桶外部配合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的圆孔内部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的二个吹风罩对称且倾斜安装、呈倒V字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吸风罩和鼓风机连接管上设有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混在空气中的调味料。

进一步,所述的锥形结构底部设有翻转式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回风式小米锅巴拌料装置,内部通过隔板依次分割成进料搅拌过渡室、吹风室、缓冲室、回风室和出料过渡室,将搅拌桶桶身位于吹风室内和回风室内的部位设置成网格筒结构,在拌料装置工作的时,通过吹风室和网格筒结构对搅拌桶内部进行鼓风、通过回风室和网格筒结构对搅拌桶内部进行吸风,在其内部形成一个完成的风循环,在拌料装置低速旋转时,风将调味料扬起、使其与小米锅巴混合,从而起到辅助拌料作用,具有拌料效率高和拌料均衡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回风式小米锅巴拌料装置,包括支撑腿1、机箱2、中间搅拌桶3、驱动装置4和鼓风机7,所述的中间搅拌桶3通过轴承卧式安装在机箱2内、且二端均延伸至机箱外、其中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的驱动装置4设置在支撑腿1上、通过齿轮结构41驱动中间搅拌桶旋转,所述的中间搅拌桶3包括外部圆柱筒和设置在圆柱筒内部的螺旋叶片,所述的机箱2内部通过若干个隔板5依次分割成进料搅拌过渡室21、吹风室22、缓冲室23、回风室24和出料过渡室25,所述的进料搅拌过渡室位于进料口一侧,所述的出料过渡室位于出料口一侧,所述的吹风室22底部为锥形结构6、且设有二个相对的吹风罩71,所述的吹风罩71通过管道与鼓风机7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回风室上部设有吸风罩72,所述的吸风罩72通过管道与鼓风机7进风口连接,所述的圆柱筒上仅位于吹风室内和回风室内的部位为网格筒结构31;所述的隔板5上设有与中间搅拌桶3外部配合的圆孔;所述的圆孔内部设有密封环51;所述的二个吹风罩71对称且倾斜安装、呈倒V字型结构;所述的吸风罩72和鼓风机7连接管上设有过滤装置8、用于过滤混在空气中的调味料;所述的锥形结构底部设有翻转式密封盖6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