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7800发布日期:2019-02-01 19:2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炒青,作为茶叶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主要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炒青的目的有以下几种:1、炒青最主要的作用是迅速、彻底破坏酶的活性;2、继续散失水份,准备茶叶塑型,炒青青叶,叶温迅速增高,叶细胞受热膨胀,部分液泡破裂,结合水释出并蒸发,部分细胞液粘附叶表,叶组织卷缩柔软,物理性状改善;3、促进了内质的一系列良好的变化比如做青中剩余的低沸点芳香物质进一步挥发,减少了青味,如β、γ烯醇,A、B已烯醛和顺型青叶醇,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如苯甲醇等显露,部分反型青叶醇和微量的二甲硫结合,呈现出新茶香,还有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有所增加。

炒青机械,也就是茶叶炒干机,一般选用以加热滚筒的圆筒方式。青叶在筒中翻炒均匀,每次投叶量多,工效高,使用上应掌握:投叶量适当,太多则翻炒不均,升温慢,炒制时间长,太少则升温快,散失水份多,叶易焦灼,进出叶要快,使炒青程度一致,吸风散热要保持适量的水份结合,含水量多,发酵不足和投叶量多时宜适当吸风,含水量少,投叶量少和发酵充足的炒青叶要少吸风或不吸风。但目前市场上的茶叶炒干机街结构复杂,使用便捷性低,安全性能差,生产效率低,炒干速度慢,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茶叶炒干比较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通过双锥模式上下反转,并将抽出的空气输送到蒸汽层中进行热量再利用,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包括主体、左立柱、右立柱,所述左立柱设置在所述主体左侧,所述主体两侧设置有旋转轴,左侧的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左立柱内部,所述左立柱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右立柱设置在所述主体右侧,所述主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体壁外侧设置有蒸汽层,所述主体上右侧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右立柱内部,所述右立柱上方设置有蒸汽泵,所述蒸汽泵连接有进气管,右侧所述旋转轴外侧设置有真空管和蒸汽管,所述进气管连接在蒸汽管上,所述真空管右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管左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四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真空泵右侧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上端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侧的所述旋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为两个对称锥台长底相合形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管伸入到所述主体内部,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正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管与所述蒸汽层和所述蒸汽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接触处均设置有旋转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汽层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其中填充有以石棉为主的保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茶叶炒干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茶叶炒干更加快速,炒干时间更短,一次炒干容纳的茶叶更多,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炒干效率,缩短了茶叶炒干的周期,加快了生产速度,并且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茶叶的炒干工序,不再因为不同种类的茶叶炒干而准备多种器械,极大的节省了企业的设备成本投入,同时,能够将热量循环利用,节省大量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结构图。

图中:1、进料口;2、转动电机;3、右立柱;4、搅拌杆;5、蒸汽层;6、蒸汽泵;7、进气管;8、气管;9、蒸汽管;10、挡板;11、旋转轴;12、真空泵;13、左立柱;14、主体;15、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包括主体14、左立柱13、右立柱3,左立柱13设置在主体14左侧,主体14两侧设置有旋转轴11,左侧的旋转轴11设置在左立柱13内部,左立柱13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通过皮带连接旋转轴11,右立柱3设置在主体14右侧,主体14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主体14壁外侧设置有蒸汽层5,主体14上右侧旋转轴11设置在右立柱3内部,右立柱3上方设置有蒸汽泵6,蒸汽泵6连接有进气管7,右侧旋转轴11外侧设置有真空管15和蒸汽管9,进气管7连接在蒸汽管9上,真空管15右端连接有真空泵12,真空管15左端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四周设置有搅拌杆4,真空泵12右侧连接有气管8,气管8上端连接在进气管7上,两侧的旋转轴11分别转动连接在左立柱13和右立柱3上,主体14为两个对称锥台长底相合形状设置,真空管15伸入到主体14内部,挡板10设置在主体14正中,真空管15与蒸汽层5和蒸汽管9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旋转轴11与左立柱13和右立柱3接触处均设置有旋转轴承,蒸汽层5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其中填充有以石棉为主的保温材料。

具体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料口1将待炒干的茶叶倒入主体14内部,当转动电机2开始转动,带动旋转轴11,旋转轴11的转动带动主体14上下翻滚,主体14内的搅拌杆4将主体14内的茶叶进行适当的搅拌,同时,通过真空管15连接的真空泵12,将主体14内的空气向外排出,而蒸汽泵6通过蒸汽管7向主体14外侧的蒸汽层5内通入高温水蒸气,于是,主体14内的温度随之升高,不断将内部茶叶的水份蒸发出来,通过蒸汽泵6的压力将主体14内部水蒸气抽到气管8中,因此能够将主体14内部的蒸汽热量循环利用,起到节能的效果。

本茶叶炒干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茶叶炒干更加快速,炒干时间更短,一次炒干容纳的茶叶更多,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炒干效率,缩短了茶叶炒干的周期,加快了生产速度,并且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茶叶的炒干工序,不再因为不同种类的茶叶炒干而准备多种器械,极大的节省了企业的设备成本投入,同时,能够将热量循环利用,节省大量能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