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葵叶凉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5164发布日期:2018-06-19 05:4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凉茶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秋葵叶生产凉茶的方法,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熬制凉茶的材料,一般为金银花、桑叶、菊花、夏枯草,竹叶、茅根、岗梅根、车前草、紫苏、薄荷、布渣叶、山秋葵、火碳母、木棉花、鸡骨草、金钱草等中草药。但是这些凉茶大都是清热、祛火、祛燥的,且凉茶的苦味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目前市场上的凉茶饮品口感较好,但是凉茶饮品中加入了大量的添加剂,其功效大打折扣。

秋葵叶性平、寒、味苦,具有滋阴润燥、健脾的功效。适于病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并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耐力,对恶疮、痈疖有疗效,而且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研究表明:黄秋葵叶(以干基计)中灰分含量为15.32%,粗蛋白含量为27.58%,粗脂肪含量为2.27%,总糖含量为12.06%;典型的高蛋白高糖低脂。黄秋葵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3.24mg/100g(其中:赖氨酸128.64mg/100g、苯丙氨酸87.79mg/100g、蛋氨酸15.22mg/100g、苏氨酸22.13mg/100g、异亮氨酸25.73mg/100g、亮氨酸28.43mg/100g、缬氨酸25.30mg/100g),占总氨基酸的40.63%,均衡性好,易于消化吸收,人体利用率高;9种药效氨基酸总量为647.3mg/100g(其中天冬氨酸77.66mg/100g、谷氨酸150.86mg/100g、甘氨酸59.44mg/100g、蛋氨酸15.22mg/100g、亮氨酸28.43mg/100g、络氨酸30.5mg/100g、苯丙氨酸87.79mg/100g、赖氨酸128.64mg/100g、精氨酸68.76mg/100g),占氨基酸总量的78.94%;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75.75mg/100g(其中天冬氨酸77.66mg/100g、谷氨酸150.86mg/100g、甘氨酸59.44mg/100g、丙氨酸87.79mg/100g),占总氨基酸的45.82%,口味鲜美。黄秋葵叶中所含矿物元素中钾元素最高,为1143.375mg/100g,其它依次为Ca(478.164mg/100g)、Mg(162.163mg/100g)、Na(77.371mg/100g)、Fe(22.757mg/100g)、Mn(17.502mg/100g)、Se(5.278mg/100g)、Zn(4.756mg/100g)。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铁等元素;活性成分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36%和4.70%,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黄秋葵叶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56.8mg/L和674.5mg/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秋葵叶的营养丰富,但是目前对其利用不足,大多数秋葵叶在地里干枯,白白浪费掉。本发明将其制作为凉茶,基于秋葵叶的主要营养和保健成分,为秋葵叶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秋葵叶凉茶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鲜味氨基酸、多糖、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也比鲜叶明显增加,具有秋葵清香、酸甜可口、绵延、黄中略泛红的特征。本发明生产的凉茶中黄酮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秋葵叶凉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洗净杀菌

将采摘的秋葵叶采用NaClO溶液浸泡后,再用臭氧水漂洗1-2次;

2)护色

将步骤1)杀菌后的秋葵叶在护色液中浸泡3-10分钟护色,捞出滤干;所述护色液的组分及含量为:植酸钠0.2-0.3wt%,碳酸氢钠0.05-0.12wt%,其余为水;

3)水漂烫、烘干

90±2℃热水漂烫0.5-1.5分钟,再捞出用凉水冷却后低温烘干得到干秋葵叶;

4)酶解

按照质量比,干秋葵叶:纯净水:复合酶=1:25-35:0.005-0.02进行混合,用柠檬酸调节pH为4.0-5.0,在反应锅中55±5℃蒸煮60-120分钟;冷却后板框过滤,得滤液;所述复合酶按酶活力计,纤维素酶:胃蛋白酶:果胶酶=1:0.5-1.5:0.1-0.5,复合酶活力≥0.5万U/g;

5)浓缩

滤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3000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25-40%;

6)复配

按照浓缩液:甜菊糖:柠檬酸:稳定剂=100:0.001-0.05:0.1-1.0:0.1-0.3的质量比混匀,再经除菌过滤及分装后得到秋葵叶凉茶。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秋葵叶为:在秋葵生长中后期采摘的新鲜、无病虫害的秋葵成叶。

优选的,所述步骤1)NaClO溶液的Cl-浓度为10-80mg/L(优选50mg/L),采用NaClO溶液浸泡减菌5-15min后,再用2.0-3.0mg/L臭氧水漂洗。

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低温烘干,烘干温度≤50℃。

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胃蛋白酶的酶活要求≥3000U/g,纤维素酶(酸性)酶活要求≥1万U/g,果胶酶酶活要求≥1万U/g。

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纯净水是经过石英砂过滤、膜过滤、RO过滤、阴离子和阳离子树脂交换和除菌过滤后的纯净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5)截留的是浓缩液,透析水可以在步骤4)代替部分纯净水使用,不仅减少了废水排放,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透析水中的少量小分子物质。所述步骤5)的超滤膜可以是醋酸纤维素超滤膜、聚酰胺复合膜、聚砜等。

优选的,所述步骤6)的稳定剂优选为:CMC-Na和卡拉胶,二者的质量比1:1.5-2.5,优选1:2.0。优选的,按照浓缩液:甜菊糖:柠檬酸:稳定剂=100:0.02:0.5:0.2的质量比混匀。

所述步骤6)凉茶如果长期保存(6个月以上),可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加入0.01-0.04%的防腐剂亚硫酸钠。

本发明首先对秋葵叶进行杀菌处理,以消除秋葵叶表面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以及农药等残留。传统的灭菌消毒方法,无论是紫外线,还是化学熏蒸法,都有不彻底、有死角、工作量大、有残留污染或有异味等缺点,并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本发明采用低浓度NaClO溶液快速杀菌和臭氧水漂洗,其中NaClO溶液为化学杀菌,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乙肝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杀菌效果好,但有残留;臭氧属氧化杀菌,对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效果明显,对微生物杀菌效果一般,且处理后无残留;NaClO溶液与臭氧杀菌相结合,杀菌剂不残留,不仅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比较彻底,还可以消除农药残留,具有杀菌效果全面、彻底、无残留的特性。

本发明护色后水漂烫(杀青),不仅可以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护色是秋葵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加热、调酸、破碎等都可能引起变色。本发明前期杀菌和后期杀青都起到一定的护色作用。同时本发明在护色步骤采用植酸钠+碳酸氢钠护色,碳酸氢钠的加入使叶绿素在弱碱性条件下形成皂化物,使秋葵叶为鲜绿色,并可延缓脱镁叶绿素的形成;植酸钠能有效减缓酶性褐变和非酶性褐变,起到护色的作用;植酸钠+碳酸氢钠护色起到保护叶绿色和防止褐变的双重效果,护色效果较好。

本发明采用复合酶酶解,其中纤维素酶、胃蛋白酶和果胶酶为分解转化酶,分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果胶,使有效成分游离出来,提高多肽、氨基酸、黄酮、茶儿素等物质的提出效率。上述复合酶综合利用,不仅产生了鲜味氨基酸、多糖、茶黄素、茶红素等茶儿素新成分,香气物质也比鲜叶明显增加,还提高了黄酮和多酚的提取效率。本发明还采用超滤浓缩、板框过滤等,进一步提高了提高浓度、含量和风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目前,凉茶的品种比较单一,本发明新开发了一种秋葵叶凉茶,本发明生产的凉茶具有秋葵清香、酸甜可口、绵延、黄中略泛红的特征,因此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2、传统的凉茶都是采用蒸煮的方法,方法单一。本发明采用酶解法,具有以下优势:

1)酶解过程中产生了鲜味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茶儿素新成分,香气物质也比鲜叶明显增加;

2)通过酶解提高了黄酮和氨基酸的提取效率。该方法生产的凉茶中总黄酮含量≥0.54mg/g、总氨基酸含量≥1.0mg/g,比普通蒸煮法提取率明显提高。

3、本发明的秋葵叶凉茶的特点是:

1)营养、保健:黄酮含量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氨基酸含量高,营养好。

2)风味好:秋葵叶本身具有秋葵的清香味,酶解还产生了鲜味氨基酸、多糖、茶黄素、茶红素等茶儿素新成分,香气物质也比鲜叶明显增加,同时加入稳定剂、甜菊糖和柠檬酸,增强了绵延和酸甜味;其总体风味是:具有秋葵清香、酸甜可口、绵延、黄中略泛红的特征;

3)使用方便;本发明直接制成适合饮用的凉茶产品,且可以长期保存,非常的方便、快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纯净水是经过石英砂过滤、膜过滤、RO过滤、阴离子和阳离子树脂交换和除菌过滤后的纯净水。

实施例1

1、采摘:在秋葵生长中后期采摘新鲜、无病虫害的秋葵成叶;

2、洗净杀菌:采用NaClO溶液(Cl-浓度为50mg/L),浸泡减菌10min后,再用2.6mg/L臭氧水漂洗1-2次;

3、护色:将步骤2)杀菌后的秋葵叶放入护色液(100g水中加入0.25g植酸钠和0.1g碳酸氢钠,配制成0.25%植酸钠+0.1%碳酸氢钠的护色液)中浸泡5-7分钟护色,捞出滤干;

4、水漂烫:90℃热水漂烫1分钟,再捞出用凉水冷却;

5、烘干:使用低温低压烘干箱,烘干温度40℃,压力为0.5大气压,烘干4小时,水分低于6%;

6、室温冷却,干燥贮藏;

7、按照质量比,干秋葵叶:纯净水:复合酶=1:30:0.01进行混合,用柠檬酸调节pH为4.6,在反应锅中维持55℃进行蒸煮,维持80分钟。其中100g复合酶为:胃蛋白酶(酶活0.3万U/g)85g,酸性纤维素酶(酶活2万U/g)12.75g,果胶酶(酶活5万U/g)2.25g,复合酶活力为0.6225万U/g。

8、冷却后板框过滤,得滤液;

9、浓缩:把滤液装入超过滤装置,在空气或氮气压力下(5.0×105Pa),通过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醋酸纤维素超滤膜超滤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透析水可以在下一批料中在步骤7中代替约2/3的纯净水使用;

10、复配:滤液注入不锈钢搅拌罐,按照质量比浓缩液:甜菊糖:柠檬酸:稳定剂:防腐剂=100:0.02:0.5:0.2:0.04,加入甜菊糖、柠檬酸、稳定剂(CMC-Na:卡拉胶质量比1:2)和防腐剂(亚硫酸钠),搅拌5分钟,混匀。

11、除菌:使用0.45μm薄膜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

12、分装:在百级净化室分装,即得秋葵叶凉茶。

对比例:步骤7中采用蒸煮法,即:按照质量比,干秋葵叶:纯净水为1:30进行混合,在反应锅中蒸煮至100℃,维持80分钟。其余同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例的方法制备的秋葵叶凉茶的品质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与对比例的秋葵叶凉茶品质比较

备注:步骤5)制备的干秋葵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3.6mg/g,总氨基酸含量为8.23mg/g。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经过酶解后其香味更浓,秋葵叶凉茶中总黄酮和总氨基酸含量明显上升。

实施例2

1、采摘:在秋葵生长中后期采摘新鲜、无病虫害的秋葵成叶;

2、洗净杀菌:采用NaClO溶液(Cl-浓度为50mg/L),浸泡减菌8min后,再用2.5mg/L臭氧水漂洗2次;

3、护色:将步骤2)杀菌后的秋葵叶放入护色液(100g水中加入0.2g植酸钠和0.12g碳酸氢钠,配制成0.2%植酸钠+0.12%碳酸氢钠的护色液)中浸泡6分钟护色,捞出滤干;

4、水漂烫:90℃热水漂烫1分钟,再捞出用凉水冷却;

5、烘干:使用低温低压烘干箱,烘干温度42℃,压力为0.5大气压,烘干4小时,水分低于6%;

6、室温冷却,干燥贮藏;

7、按照质量比,干秋葵叶:纯净水:复合酶=1:30:0.01进行混合,用柠檬酸调节pH为4.5,在反应锅中维持50℃进行蒸煮,维持90分钟。其中100g复合酶为:胃蛋白酶(酶活0.3万U/g)84g,酸性纤维素酶(酶活2万U/g)12.6g,果胶酶(酶活3万U/g)3.4g,复合酶活力为0.537万U/g。

8、冷却后板框过滤,得滤液;

9、浓缩:把滤液装入超过滤装置,在空气或氮气压力下(5.0×105Pa),通过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醋酸纤维素超滤膜超滤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透析水可以在下一批料中在步骤7中代替部分纯净水使用;

10、复配:滤液注入不锈钢搅拌罐,按照质量比浓缩液:甜菊糖:柠檬酸:稳定剂=100:0.02:0.4:0.25,加入甜菊糖、柠檬酸、稳定剂(CMC-Na:卡拉胶质量比1:2),搅拌5分钟,混匀。

11、除菌:使用0.45μm薄膜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

12、分装:在百级净化室分装,即得秋葵叶凉茶。

上述方法生产的凉茶具有秋葵清香、酸甜可口、绵延、黄中略泛红。总黄酮含量0.54mg/g,总氨基酸含量0.91mg/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