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麦酱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3695发布日期:2018-11-16 23:39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猪饲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豆麦酱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2017年,中国畜牧业产值达3.6万亿元,生猪出栏6.89亿头。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商业饲料产量达到2.05亿吨。其中,全价饲料1.79亿吨,浓缩饲料2151万吨,预混料690万吨,包括猪料产量8974万吨,禽料产量9000万吨,水产饲料5300万吨,牛羊饲料850万吨,兔貉宠物等饲料350万吨,全国仔猪饲料600多万吨。预计到2020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将达到2.2亿吨以上,其中仔猪饲料将达到950多万吨以上。众所周知,饲料产品的开发、研制的难点在于乳仔猪饲料,如何提高幼龄畜禽饲料适口性、消化率和降低或减少抗营养因子成为近年来动物营养学家积极探讨的课题。就乳仔猪而言,其代谢机能旺盛,相对生长迅速,对日粮营养物质的要求高,但其消化道的功能不健全,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积较小且发肓不完全,胃酸分泌不足,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易变,消化酶系发肓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乳仔猪蛋白质消化不良,蛋白质易在后肠产生一些腐败产物,例如尸胺、腐胺、组胺等,会刺激肠粘膜,损害小肠绒毛膜,引起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肠道脱水导致腹泻。对植物蛋白过敏,8周龄以前的仔猪,对植物蛋白易过敏引起肠粘膜受损,影响对养分的吸收,细菌容易入侵导致腹泻。为了提高乳仔猪饲料的适口性和采食量,长期以来现有技术多是以香味剂和甜味剂来掩盖其中的异味和不良口感。香味剂作为一种诱食剂,对饲料的适口性和畜禽的采食量基本影响不大;甜味剂主要组成还是以糖精钠为主,对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有金属苦味,同时还具有后苦味道,没有营养功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效果和使用范围。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麦酱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使制备得到的饲料在不添加香味剂和甜味剂的前提下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吸收,能够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豆麦酱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小麦和水混合,研磨,均质,得到豆麦均质浆;2)向所述步骤1)的豆麦均质浆中接种复合菌种,在28~32℃下有氧发酵36~48h,得到发酵浆;所述复合菌种为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所述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为100:20~30:10~20:2~5;3)将食盐与所述步骤2)的发酵浆混合,在38~42℃条件下无氧发酵12~18d后,将得到的厌氧加盐发酵浆固液分离,得豆麦酱稀液和酱渣湿基;4)将所述步骤3)的酱渣湿基与豆粕粉混合,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菌种,在28~32℃条件下有氧发酵48~72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5)将所述步骤3)的豆麦酱稀液与所述步骤4)的酱渣固体发酵物混合,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有氧发酵的控制方式为:以0.20~0.30m3/min的速度通入无菌空气,以80~100r/min的转速搅拌。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2)中复合菌种的接种量为3%~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大豆、小麦和水的质量比为100:5~10:200~300。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4)中米曲霉菌种的接种量为2%~6%。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酱渣湿基与豆粕粉的质量比为100:20~3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食盐与发酵浆的质量比为1:10~12。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豆麦酱稀液与酱渣固体发酵物混合前将豆麦酱稀液进行浓缩;按质量分数计,得到的浓缩液的含水量为38%~4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或所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在饲喂仔猪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麦酱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豆麦均质浆进行有氧发酵,在复合菌种的作用下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将黄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呈味氨基酸,可使饲料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黄豆中含有丰富的磷脂、胆碱,还能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同时发酵可以降低黄豆中的抗性因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富含有机铁、氨基酸、乳酸、可溶性糖、益生菌和维生素,酵香浓郁、适口性好。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的水分含量在12%以下,粗蛋白在30%以上,粗脂肪在0.8%,粗纤维小于18%,游离氨基酸大于3.0mg/kg,营养价值高。同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豆麦酱发酵饲料分别饲料仔猪,相较于对照组1~3,日增重分别提高9.09%~10.98%、8.26%~10.14%和7.36%~9.22%,采食量分别提高9.17%~9.89%、9.11%~9.82%和8.97%~9.69%,腹泻率分别降低72.59%~76.99%、86.30%~88.49%、66.66%~72.01%。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豆麦酱发酵饲料能够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麦酱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小麦和水混合,研磨,均质,得到豆麦均质浆;2)向所述步骤1)的豆麦均质浆中接种复合菌种,在28~32℃下有氧发酵36~48h,得到发酵浆;所述复合菌种为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所述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为100:20~30:10~20:2~5;3)将食盐与所述步骤2)的发酵浆混合,在38~42℃条件下无氧发酵12~18d后,将得到的厌氧加盐发酵浆固液分离,得豆麦酱稀液和酱渣湿基;4)将所述步骤3)的酱渣湿基与豆粕粉混合,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菌种,28~32℃条件下有氧发酵48~72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5)将所述步骤3)的豆麦酱稀液与所述步骤4)的酱渣固体发酵物混合,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本发明将大豆、小麦和水混合,研磨,均质,得到豆麦均质浆。本发明中,所述大豆、小麦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00:5~10:200~300,更优选为100:8:250。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将三者添加到一起即可。本发明中,在研磨前,优选将大豆、小麦和水的混合物放置1~3h,可以使大豆和小麦浸泡吸收,利于研磨。本发明中,所述研磨时的转速优选为10000~20000r/min,更优选为15000r/min。所述均质时的压力优选为25~35mpa,更优选为30mpa,均质的次数优选为1~3次,更优选为2次。本发明中,在均质后优选还进行灭菌;所述灭菌的温度优选为95~105℃,更优选为100℃;所述灭菌的时间优选为20~40min,更优选为30min。本发明均质后进行灭菌,可以杀灭豆麦均质浆中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污染;同时高温可以降低或消除大豆中一些抗营养因子,特别是降低或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本发明对所述大豆、小麦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即可。本发明对所述研磨、均质所用的仪器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仪器即可。得到豆麦均质浆后,本发明向所述豆麦均质浆中接种复合菌种,在28~32℃下有氧发酵36~48h,得到发酵浆;所述复合菌种为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所述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为100:20~30:10~20:2~5。本发明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菌种的接种量优选为3%~8%,更优选为5%。所述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优选为100:25:15:4。所述有氧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0℃。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优选为40~44h,更优选为42h。所述有氧发酵的控制方式优选为:以0.20~0.30m3/min的速度通入无菌空气,以80~100r/min的转速搅拌。所述通入无菌空气的量优选为0.25m3/min。所述搅拌速度优选为90r/min。本发明对所述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优选为将米曲霉、根霉、高大毛霉和黑曲霉分别接种到豆粕麸皮培养基中在28~32℃条件下发酵培养36h制备得到。按重量份计,所述米曲霉的接种量优选为3~8%,更优选为5%;所述根霉的接种量优选为3~8%,更优选为5%,所述高大毛霉的接种量优选为3~8%,更优选为5%;所述黑曲霉的接种量优选为3~8%,更优选为5%。本发明对所述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菌株类型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所熟知的菌株即可。按重量份计,所述豆粕麸皮培养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豆粕粉11份、麸皮8份和水9份。本发明对所述豆粕麸皮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配制方法即可。本发明将豆麦均质浆进行有氧发酵,在复合菌种的作用下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将黄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呈味氨基酸,可使饲料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黄豆中含有丰富的磷脂、胆碱,还能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同时发酵可以降低黄豆中的抗性因子。得到发酵浆后,本发明将食盐与所述发酵浆混合,在38~42℃条件下无氧发酵12~18d后,将得到的厌氧加盐发酵浆固液分离,得豆麦酱稀液和酱渣湿基。本发明中,所述食盐与发酵浆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2,更优选为1:11。所述食盐优选为无碘食盐。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5min,更优选为3min。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2000~5000r/min,更优选为3500r/min。所述无氧发酵的温度优选为40℃。所述无氧发酵的时间优选为14~16d,更优选为15d。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优选为过滤。所述过滤时的滤网孔径优选为100~200目,更优选为150目。得到酱渣湿基后,本发明将所述酱渣湿基与豆粕粉混合,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菌种,在28~32℃条件下有氧发酵48~72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本发明中,所述酱渣湿基与豆粕粉的质量比优选为100:20~30,更优选为100:25。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5min,更优选为3min。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2000~5000r/min,更优选为3500r/min。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米曲霉菌种的接种量优选为2%~6%,更优选为4%。所述有氧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0℃。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优选为55~65h,更优选为60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后,本发明将所述豆麦酱稀液与所述酱渣固体发酵物混合,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本发明中,在混合前,优选将豆麦酱稀液进行浓缩,按质量分数计,得到的浓缩液的含水量为38%~42%。所述浓缩的方式优选为蒸发浓缩。所述蒸发浓缩时的温度优选为45~50℃,更优选为48℃。本发明中,所述蒸发浓缩时采用的仪器为三效蒸发器。本发明对所述三效蒸发器的型号和厂家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三效蒸发器即可。所述浓缩液与酱渣固体发酵物的质量比为1:0.8~1.2,更优选为1:1。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5min,更优选为3min。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2000~5000r/min,更优选为3500r/min。混合后,本发明优选对得到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为烘干。所述烘干的温度优选为50~60℃,更优选为5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的水分在12%以下,粗蛋白在30%以上,粗脂肪在0.8%,粗纤维小于18%,游离氨基酸大于3.0mg/kg。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案所述豆麦酱发酵饲料或上述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在饲喂仔猪中的应用。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称取大豆500kg、小麦50kg和水1500kg浸泡1h后,利用胶体磨以20000r/min的转速研磨后将得到的研磨液在25mpa下均质3次,得到豆麦均质浆。将得到的豆麦均质浆在95℃下灭菌40min。得到灭菌后的豆麦均质浆。按3%的接种量将复合菌种(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为100:20:20:2)接种到灭菌后的豆麦均质浆中,在28℃下有氧发酵48h(发酵过程中,以0.20m3/min通无菌空气,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得到发酵浆。将得到的发酵浆中添加食盐(食盐与发酵浆的质量比优选为1:10),以5000r/min的转速搅拌2min,在42℃条件下无氧发酵12d后,采用孔径为200目的滤网过滤,得豆麦酱稀液和酱渣湿基。将酱渣湿基与豆粕粉按质量比100:30混合,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5min,接种2%的米曲霉菌种在32℃条件下有氧发酵48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将豆麦酱稀液采用三效蒸发器在50℃下进行浓缩,使浓缩液的含水量为38%。将浓缩液与酱渣固体发酵物按1:1.2的质量比混合,以3000r/min的转速搅拌2min后,在60℃下烘干,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实施例2称取大豆500kg、小麦100kg和水1000kg浸泡3h后,利用胶体磨以10000r/min的转速研磨后将得到的研磨液在35mpa下均质1次,得到豆麦均质浆。将得到的豆麦均质浆在105℃下灭菌20min。得到灭菌后的豆麦均质浆。按3%的接种量将复合菌种(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为100:30:10:5)接种到灭菌后的豆麦均质浆中,在32℃下有氧发酵36h(发酵过程中,以0.30m3/min通无菌空气,以80r/min的转速搅拌),得到发酵浆。将得到的发酵浆中添加食盐(食盐与发酵浆的质量比优选为1:12),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5min,在38℃条件下无氧发酵18d后,采用孔径为100目的滤网过滤,得豆麦酱稀液和酱渣湿基。将酱渣湿基与豆粕粉按质量比100:20混合,以5000r/min的转速搅拌2min,接种6%的米曲霉菌种在28℃条件下有氧发酵72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将豆麦酱稀液采用三效蒸发器在45℃下进行浓缩,使浓缩液的含水量为42%。将浓缩液与酱渣固体发酵物按1:0.8的质量比混合,以5000r/min的转速搅拌2min后,在60℃下烘干,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实施例3称取大豆500kg、小麦80kg和水1250kg浸泡2h后,利用胶体磨以15000r/min的转速研磨后将得到的研磨液在30mpa下均质2次,得到豆麦均质浆。将得到的豆麦均质浆在100℃下灭菌30min。得到灭菌后的豆麦均质浆。按5%的接种量将复合菌种(米曲霉菌种、根霉菌种、高大毛霉菌种和黑曲霉菌种的质量比为100:25:15:4)接种到灭菌后的豆麦均质浆中,在30℃下有氧发酵42h(发酵过程中,以0.25m3/min通无菌空气,以90r/min的转速搅拌),得到发酵浆。将得到的发酵浆中添加食盐(食盐与发酵浆的质量比优选为1:11),以3500r/min的转速搅拌3min,在40℃条件下无氧发酵15d后,采用孔径为150目的滤网过滤,得豆麦酱稀液和酱渣湿基。将酱渣湿基与豆粕粉按质量比100:25混合,以3500r/min的转速搅拌3min,接种4%的米曲霉菌种在30℃条件下有氧发酵60h,得到酱渣固体发酵物。将豆麦酱稀液采用三效蒸发器在48℃下进行浓缩,使浓缩液的含水量为40%。将浓缩液与酱渣固体发酵物按1:1的质量比混合,以3500r/min的转速搅拌3min后,在55℃下烘干,得到豆麦酱发酵饲料。分别测定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豆麦酱发酵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色泽形态黄褐色黄褐色浅黄色水分/%≤12.0≤12.0≤12.0粗蛋白/%≥30.0≥30.0≥30.0粗脂肪/%≥0.8≥0.8≥0.5粗纤维/%≤18.0≤18.0≤18.0游离氨基酸(mg/kg)≥3.0≥3.0≥3.0总有机酸(以乳酸计)/%≤5.0≤5.0≤5.0可溶性糖/%≥0.5≥0.5≥0.5总钙/%≥0.15≥0.15≥0.15总磷/%≥0.10≥0.10≥0.10赖氨酸/%≥0.85≥0.85≥0.85蛋氨酸/%≥0.50≥0.50≥0.50苏氨酸/%≥0.65≥0.65≥0.65色氨酸/%≥0.03≥0.03≥0.03益生菌总数cfu/g≥1.0×104≥1.0×104≥1.0×104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的水分在12%以下,粗蛋白在30%以上,粗脂肪在0.8%,粗纤维小于18%,游离氨基酸大于3.0mg/kg,营养价值高。实施例4选取6.8±0.5kg、2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断奶仔猪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8个重复,1个重复10头猪,作为对照组1~3和实验组1~3。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使用豆麦酱发酵饲料,对照组1添加3%的发酵豆粕饲料,对照组2添加3%的膨化大豆饲料,对照组3添加3%的发酵豆粕+膨化大豆饲料,实验组1~3分别添加3%实施例1~3制备的豆麦酱发酵饲料,仔猪为25天断奶仔猪,试验期30天,测定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和腹泻率。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不同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日增重(g)日采食量(g)腹泻率(%)料肉比对照组1432.77614.5324.341.42对照组2436.1614.9048.671.41对照组3439.75615.6520.011.4实施例1479.21670.896.671.4实施例2472.13671.136.41.42实施例3480.30675.315.61.41由表2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豆麦酱发酵饲料分别饲料仔猪,相较于对照组1~3,日增重分别提高9.09%~10.98%、8.26%~10.14%和7.36%~9.22%,采食量分别提高9.17%~9.89%、9.11%~9.82%和8.97%~9.69%,腹泻率分别降低72.59%~76.99%、86.30%~88.49%、66.66%~72.01%,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豆麦酱发酵饲料能够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