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5656发布日期:2019-01-14 18:23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类茶,其总产量约占茶叶总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约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50%左右。我国的红茶有小种红茶、功夫红茶、红碎茶三大种。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传统的红茶冲泡两次左右茶水则清淡下来,无法接收多次的冲泡,影响饮茶的体验和茶叶的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在上午10点后对红茶茶叶进行采摘,采摘为嫩芽,如下雨则不采摘;

(2)蒸发:将采摘的茶叶利用萎凋机进行蒸发工序,将茶叶均匀平铺在萎凋机的顶部,下部萎凋机包括的风机对茶叶自然吹风,时间7-9小时,室内温度为自然温度;

(3)筛选:将蒸发完毕的茶叶进行初步筛选,挑拣出残次的茶叶丢弃;

(4)揉捻:将筛选后的茶叶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包括的揉捻箱内揉捻18-22分钟;

(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采用多层纱布包裹,包裹后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5-7小时,发酵温度28℃-32℃;

(6)打碎: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打碎分散;

(7)烘烤:将打碎完毕的茶叶放入烘烤箱进行烘烤工序,烘烤过程中将茶叶平铺,并进行旋转烘烤,烘烤时间3-4小时,烘烤温度120℃-130℃;

(8)培火:茶叶烘烤完毕后放入培火箱内培火,培火温度90℃-110℃,培火时间4-6小时之后取出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萎凋机包括有矩形机体,所述机体顶部水平连接有一连接网,茶叶平铺于所述连接网上进行蒸发,所述机体的一端设置有一风机,所述机体的底面设置有一斜板,所述斜板的最低点的一端为于所述风机的底部,所述风机朝向所述斜板吹风,通过斜板将风引到机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采用6-8层纱布对茶叶进行包裹。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对茶叶的打碎工序中,采用机械打碎或者人工手动打碎分散。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所述烘烤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中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侧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容置腔的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至上而下水平套接有多个等距的烘烤板,茶叶则均匀平铺于烘烤板上接收烘烤,烘烤过程中,旋转杆旋转带动烘烤板旋转实现旋转烘烤。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茶叶平铺的厚度为0.8cm-1.8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采用采摘、蒸发、筛选、揉捻、发酵、打碎、烘烤及培火的制作工艺来进行红茶的加工,加工完毕后红茶可以冲泡多次,且冲泡过程中茶的色泽越来越红,茶的口感越来越好,从而增加饮茶的情趣和品味;利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贡山红红茶色泽光亮、滋味甘甜清香、提高了茶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萎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烘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包括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在上午10点后对红茶茶叶进行采摘,采摘为嫩芽,如下雨则不采摘;

(2)蒸发:将采摘的茶叶利用萎凋机进行蒸发工序,将茶叶均匀平铺在萎凋机的顶部,茶叶平铺的厚度为0.8cm,下部萎凋机包括的风机12对茶叶自然吹风,时间7小时,室内温度为自然温度;所述萎凋机包括有矩形机体1,所述机体1顶部水平连接有一连接网11,茶叶平铺于所述连接网11上进行蒸发,所述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风机12,所述机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斜板13,所述斜板13的最低点的一端为于所述风机12的底部,所述风机12朝向所述斜板13吹风,通过斜板13将风引到机体1顶部;

(3)筛选:将蒸发完毕的茶叶进行初步筛选,挑拣出残次的茶叶丢弃;

(4)揉捻:将筛选后的茶叶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包括的揉捻箱内揉捻18分钟;

(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采用6层纱布进行包裹,包裹后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5小时,发酵温度28℃;

(6)打碎: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打碎分散;对茶叶的打碎工序中,本实施例中采用人工手动打碎分散;

(7)烘烤:将打碎完毕的茶叶放入烘烤箱进行烘烤工序,烘烤过程中将茶叶平铺,并进行旋转烘烤,烘烤时间3小时,烘烤温度120℃;所述烘烤箱包括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中部设置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的两侧面设置有加热器22,容置腔2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一散热板25,所述容置腔2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旋转杆23,所述旋转杆23上至上而下水平套接有多个等距的烘烤板24,茶叶则均匀平铺于烘烤板24上接收烘烤,烘烤过程中,旋转杆23旋转带动烘烤板24旋转实现旋转烘烤;旋转杆23通过上下两端的轴承26连接箱体2,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一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用于驱动旋转杆23的旋转;

(8)培火:茶叶烘烤完毕后放入培火箱内培火,培火温度90℃,培火时间4小时之后取出完成。

实施例2:

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在上午10点后对红茶茶叶进行采摘,采摘为嫩芽,如下雨则不采摘;

(2)蒸发:将采摘的茶叶利用萎凋机进行蒸发工序,将茶叶均匀平铺在萎凋机的顶部,茶叶平铺的厚度为1.3cm,下部萎凋机包括的风机12对茶叶自然吹风,时间8小时,室内温度为自然温度;所述萎凋机包括有矩形机体1,所述机体1顶部水平连接有一连接网11,茶叶平铺于所述连接网11上进行蒸发,所述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风机12,所述机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斜板13,所述斜板13的最低点的一端为于所述风机12的底部,所述风机12朝向所述斜板13吹风,通过斜板13将风引到机体1顶部;

(3)筛选:将蒸发完毕的茶叶进行初步筛选,挑拣出残次的茶叶丢弃;

(4)揉捻:将筛选后的茶叶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包括的揉捻箱内揉捻18-22分钟;

(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采用8层纱布进行包裹,包裹后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5-7小时,发酵温度30℃;

(6)打碎: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打碎分散;对茶叶的打碎工序中,本实施例中采用采用机械打碎;

(7)烘烤:将打碎完毕的茶叶放入烘烤箱进行烘烤工序,烘烤过程中将茶叶平铺,并进行旋转烘烤,烘烤时间3.5小时,烘烤温度125℃;所述烘烤箱包括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中部设置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的两侧面设置有加热器22,容置腔2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一散热板25,所述容置腔2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旋转杆23,所述旋转杆23上至上而下水平套接有多个等距的烘烤板24,茶叶则均匀平铺于烘烤板24上接收烘烤,烘烤过程中,旋转杆23旋转带动烘烤板24旋转实现旋转烘烤;旋转杆23通过上下两端的轴承26连接箱体2,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一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用于驱动旋转杆23的旋转;

(8)培火:茶叶烘烤完毕后放入培火箱内培火,培火温度100℃,培火时间5小时之后取出完成。

实施例3:

一种贡山红红茶加工制作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在上午10点后对红茶茶叶进行采摘,采摘为嫩芽,如下雨则不采摘;

(2)蒸发:将采摘的茶叶利用萎凋机进行蒸发工序,将茶叶均匀平铺在萎凋机的顶部,茶叶平铺的厚度为1.8cm,下部萎凋机包括的风机12对茶叶自然吹风,时间9小时,室内温度为自然温度;所述萎凋机包括有矩形机体1,所述机体1顶部水平连接有一连接网11,茶叶平铺于所述连接网11上进行蒸发,所述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风机12,所述机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斜板13,所述斜板13的最低点的一端为于所述风机12的底部,所述风机12朝向所述斜板13吹风,通过斜板13将风引到机体1顶部;

(3)筛选:将蒸发完毕的茶叶进行初步筛选,挑拣出残次的茶叶丢弃;

(4)揉捻:将筛选后的茶叶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包括的揉捻箱内揉捻22分钟;

(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采用6-8层纱布进行包裹,包裹后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7小时,发酵温度32℃;

(6)打碎: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打碎分散;对茶叶的打碎工序中,本实施例中采用采用机械打碎分散;

(7)烘烤:将打碎完毕的茶叶放入烘烤箱进行烘烤工序,烘烤过程中将茶叶平铺,并进行旋转烘烤,烘烤时间4小时,烘烤温度130℃;所述烘烤箱包括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中部设置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的两侧面设置有加热器22,容置腔2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一散热板25,所述容置腔2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旋转杆23,所述旋转杆23上至上而下水平套接有多个等距的烘烤板24,茶叶则均匀平铺于烘烤板24上接收烘烤,烘烤过程中,旋转杆23旋转带动烘烤板24旋转实现旋转烘烤;旋转杆23通过上下两端的轴承26连接箱体2,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一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用于驱动旋转杆23的旋转;

(8)培火:茶叶烘烤完毕后放入培火箱内培火,培火温度110℃,培火时间6小时之后取出完成。

运用本发明的贡山红红茶品质具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的特点,本发明和祁门红茶以及滇红工夫茶做了对比试验(如下表1),本发明的贡山红红茶在冲泡4-5次后仍能具有清香的茶味。

本发明和祁门红茶以及滇红工夫茶的成分做了对比试验(如下表2),结果显示,本发明所制茶样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均比其他两种要高,而茶黄素与茶红素是红茶发酵中的主要氧化产物,是形成红茶特点等的基础物质,对红茶的浓度、鲜度等品质起重要作用,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形成。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