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61321发布日期:2019-10-14 15:5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属于发酵饲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棉花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皮棉总产量占世界皮棉总产量的27%左右。其中新疆的棉花种植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大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其中南疆的棉花种植面积所占比重更大,因而棉籽、棉籽壳和棉花秸秆等棉副产品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棉秆产量居首。大部分的棉副产品特别是棉秸秆以焚烧处理或深埋的方式作为肥料还田,例如,在新疆,农村生活燃料大约有25%是由棉秸秆提供的,更有73%左右的棉秸秆被粉碎后用作肥料的和焚烧废弃,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加重次年的田间耕作的劳力及财力的支出。

棉副产品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质和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但棉田采摘后直接放牧的方式对饲料利用率极低,而且棉副产品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fg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从而导致了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等,因此有效利用率很低。

另一方面,我国畜牧业现在正面临饲料短缺问题,饲料资源的不足且质量较差将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处理利用棉副产品,不仅可以解决饲料短缺的问题,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制得的发酵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将棉副产品粉碎后与棉粕粉、玉米粉、食盐、矿石粉和磷酸氢钙混合均匀,并加水调整含水率为65-75%,得到基础发酵原料,然后加入复合酶菌制剂,混合均匀后装入到发酵罐中,压实密封,进行发酵,30d后即得到发酵饲料;

所述棉副产品为棉籽壳和棉秸秆;

所述复合酶菌制剂由1×109cfu/ml的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组成。乳酸菌可提供营养物质,直接促进动物生长,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环境,调节消化道免疫系统,酶制剂的添加可以提高dm的含量,使动物采食量增加,降低纤维素含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进一步,所述棉籽壳和棉秸秆的重量比为50:(9-10)。

进一步,所述棉副产品、棉粕粉、玉米粉、食盐、矿石粉、磷酸氢钙的重量比为:(55-65):(22-26):(12-19):1:1:1。

进一步,每1.5kg基础发酵料中加入5g复合酶菌制剂。

进一步,所述复合酶菌制剂中,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的重量比为1:1。所述乳酸菌制剂为屎肠球菌,所述酶制剂为纤维素降解酶。

进一步,所述发酵温度为25-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本发明以棉秸秆和棉籽壳为主要粗饲料,利用乳酸菌和酶制剂来对其进行发酵处理,确定最优的发酵添加剂或组合,从而使棉副产品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制得的发酵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乳酸菌制剂的菌种为屎肠球菌,来自于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草食家畜营养研究室;酶制剂为纤维素降解酶(木聚糖酶的活力≥10000u/g、纤维素酶的活力≥300u/g、甘露聚糖酶的活力≥30u/g、β-葡聚糖酶的活力≥1500u/g、中性蛋白酶的活力≥500u/g、葡萄糖氧化酶的活力≥20u/g),购自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将57.33份棉副产品(棉籽壳和棉秸秆,质量比为50:9.33)粉碎后与24.67份棉粕、15份玉米粉、1份食盐、1份矿石粉、1份磷酸氢钙混合均匀,加水调整含水率为70%,得到基础发酵原料,然后按每1.5kg基础发酵料中加入5g复合酶菌制剂的计量加入复合酶菌制剂(由1×109cfu/ml的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组成,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的重量比为1:1,所述乳酸菌制剂为屎肠球菌,所述酶制剂为纤维素降解酶),混合均匀后装入到发酵罐中,压实密封,26℃进行发酵,30d后即得到发酵饲料。

实施例2

一种利用棉副产品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将60份棉副产品(棉籽壳和棉秸秆,质量比为50:10)粉碎后与25份棉粕、12份玉米粉、1份食盐、1份矿石粉、1份磷酸氢钙混合均匀,加水调整含水率为70%,得到基础发酵原料,然后按每1.5kg基础发酵料中加入5g复合酶菌制剂的计量加入复合酶菌制剂(由1×109cfu/ml的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组成,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的重量比为1:1,所述乳酸菌制剂为屎肠球菌,所述酶制剂为纤维素降解酶),混合均匀后装入到发酵罐中,压实密封,28℃进行发酵,30d后即得到发酵饲料。

对比例1

将复合酶菌制剂改为去离子水,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将复合酶菌制剂改为1×109cfu/ml的乳酸菌制剂(屎肠球菌),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将复合酶菌制剂改为酶制剂(纤维素降解酶),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测试:

将实施例及对比例1-3制得的发酵饲料进行ph、干物质(dm)含量、粗蛋白(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氨态氮(nh3-n)含量、有机酸含量、游离棉酚(fg)含量等的测定,其中,粗蛋白(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采用vansoest的方法进行测定,氨态氮(nh3-n)含量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有机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u3000))法测定,游离棉酚(fg)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法测定,dm、cp、fg、ndf、adf含量的测试结果见表1,ph、nh3-n及有机酸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的发酵饲料均比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干物质含量低,粗蛋白含量高,这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酵饲料发酵效果好;还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发酵饲料均比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游离棉酚含量、ndf含量和adf含量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降低发酵原料中游离棉酚和纤维含量。

表2

注:“-”表示未检测到。

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发酵饲料的ph均低于对比例1,对比例2和3,并且nh3-n的含量均低于对比例1,实施例1、实施例2的发酵饲料的乳酸含量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3,乙酸含量低于对比例1,这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利用氨氮并产生乳酸。

综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实施例中,复合酶菌制剂的添加使发酵饲料中cp含量和乳酸含量增加,使adf、ndf、fg、ph、nh3-n、乙酸降低,这说明本发明的发酵饲料发酵效果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