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的切半去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0419发布日期:2020-04-24 20:58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梨的切半去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梨切半去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刺梨的切半去蒂装置。



背景技术:

刺梨(rosaroxbunghii)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是贵州、鄂西山区、湘西、凉山、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在贵州省和河南省开封市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

刺梨的收获期不足30天。刺梨为野生小灌木,4~6月开粉红色、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4厘米,8~9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单宁500毫克至1000毫克;含酸1克左右;总糖量一般4克左右。

工厂在刺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刺梨切半去蒂,人工单个对刺梨切半去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空间资源,而且容易伤手,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刺梨的切半去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刺梨的切半去蒂装置,包括底座、腔体及定位块,所述腔体及定位块设置在底座上,且定位块位于腔体内部,所述腔体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缓存装置,所述定位块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腔体内部设有适配定位槽的切削装置。

所述缓存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限位滑槽上的缓冲弹簧,及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的缓冲板。

所述缓冲板为弹性缓冲垫。

所述切削装置包括两所述限位滑槽上方对称设置的轴承,及两所述轴承内部设有的传动转轴,及所述传动转轴中部设置的皮带盘a,及皮带盘a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轮a,及腔体顶端设有的动力电机,及两所述限位滑槽内设有的滑杆,及滑杆中部下侧连接的切削刀装置,及滑杆中部上侧设有的提升杆,及提升杆顶部配合凸轮a设置的凸轮b,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盘b,所述皮带盘a与皮带盘b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切削刀装置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设置。

所述切削刀装置包括与滑杆连接的连接杆,及连接杆下端设置的刀片安装座,及安装座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切半刀,及切半刀两侧对称设置的去蒂刀,所述切半刀及去蒂刀下方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设置。

所述切半刀长度小于去蒂刀,且所述去蒂刀为凹弧形刀片结构,且两所述凹弧形刀片结构的凹弧面相对。

所述定位槽为v型结构。

所述刀片安装座内部底面两端开对称设有c形的刀片滑槽,所述刀片滑槽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去蒂刀外侧上部与复位弹簧连接,且所述去蒂刀与刀片滑槽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刺梨进行去蒂切半操作,而且,由于缓存装置的设置,有效的减少了滑杆与限位滑槽的冲击力度,有效的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同时,v型结构的定位槽、c形的刀片滑槽、复位弹簧及凹弧形刀片结构的去蒂刀的设置,有效的保障了刺梨去蒂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减少人工刺梨切割去蒂操作,有效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人员被刺梨刺伤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片安装座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蒂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刺梨的切半去蒂装置,包括底座1、腔体2及定位块3,所述腔体2及定位块3设置在底座1上,且定位块3位于腔体2内部,所述腔体2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4,所述限位滑槽4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缓存装置5,所述定位块3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6,所述腔体2内部设有适配定位槽6的切削装置。

所述缓存装置5包括一端连接在限位滑槽4上的缓冲弹簧8,及与缓冲弹簧8固定连接的缓冲板9。

所述缓冲板9为弹性缓冲垫。

缓存装置5的设置,主要是用于缓冲切削装置,避免切削装置上下运动切削的过程中因受撞击力过大而损坏。

所述切削装置包括两所述限位滑槽4上方对称设置的轴承11,及两所述轴承7内部设有的传动转轴12,及所述传动转轴12中部设置的皮带盘a13,及皮带盘a13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轮a14,及腔体2顶端设有的动力电机15,及两所述限位滑槽4内设有的滑杆16,及滑杆(16)中部下侧连接的切削刀装置17,及滑杆16中部上侧设有的提升杆19,及提升杆19顶部配合凸轮a14设置的凸轮b201,所述动力电机(15)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盘b20,所述皮带盘a13与皮带盘b20通过一皮带21传动连接,所述切削刀装置17与所述定位槽6相适配设置。

所述切削刀装置17包括与滑杆16连接的连接杆22,及连接杆22下端设置的刀片安装座23,及安装座23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切半刀24,及切半刀24两侧对称设置的去蒂刀18,所述切半刀24及去蒂刀18下方与所述定位槽6相适配设置。

所述切半刀24长度小于去蒂刀18,且所述去蒂刀18为凹弧形刀片结构,且两所述凹弧形刀片结构的凹弧面相对。切半刀24长度小于去蒂刀18,主要是保证在切半的过程中,刺梨蒂能率先被去掉。

所述定位槽6为v型结构。v型结构方便于刺梨的单向定位,进而便于去蒂及切半。

所述刀片安装座23内部底面两端开对称设有c形的刀片滑槽7,所述刀片滑槽7内部设有复位弹簧10,所述去蒂刀18外侧上部与复位弹簧10连接,且所述去蒂刀18与刀片滑槽7相适配。主要是便于刺梨的去蒂及切半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是:将刺梨放置在v形结构的定位槽6内部,启动切削装置,切削装置的动力电机15动作,并通过皮带盘b20及皮带21带动皮带盘a13动作,皮带盘a13带动传动转轴12转动,传动转轴12转动带动凸轮a14转动,凸轮a14转动就会间断性的作用在凸轮b201上,并使提升杆19间断性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滑杆16及连接杆22上下移动,连接杆22上下移动带动刀片安装座23上下移动,刀片安装座23带动切半刀24及去蒂刀18上下移动,进而对刺梨进行去蒂切半操作,在刺梨去蒂切半时,刺梨为扁球形结构,去蒂刀18与刺梨接触时,两去蒂刀18处于半开合状态,当随着去蒂刀18不断的下移,去蒂刀18受力并压缩复位弹簧10向刺梨边缘移动,当去蒂刀18移动到刺梨蒂根部时,去蒂刀18移动方向受阻,只能向下移动,进而对刺梨蒂进行去蒂操作,在去蒂的过程中,随着刀片安装座23的不断下移,切半刀24不断与刺梨接触,随后进行对刺梨的切半操作,进而实现刺梨的去蒂切半过程。本实用新型由于缓存装置5的设置,有效的减少了滑杆16与限位滑槽4的冲击力度,有效的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同时,v型结构的定位槽6、c形的刀片滑槽7、复位弹簧10及凹弧形刀片结构的去蒂刀18的设置,有效的保障了刺梨去蒂的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