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糖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67536发布日期:2020-11-19 21:4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糖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高糖膳食在此慢性病的发病及进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固体饮料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饮用方便的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使得人们在饮用的同时,摄入了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糖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固体饮料含糖量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所述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控糖制剂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桑叶提取物的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将桑叶切丝,加水煎煮提取两次,其中第一次加10~13倍桑叶丝重量的水并煮沸,煎煮提取1.0~1.5小时,过滤分得煎滤液和一煮桑叶,第二次加8~10倍一煮桑叶重量的水并煮沸,煎煮提取1.0~1.5小时,过滤分得煎滤液和二煮桑叶,合并两次煎煮的煎滤液,通过350目筛网过滤,得初滤液;

取初滤液过孔径为0.01~0.02微米的微孔滤膜,得精滤液;

取精滤液过孔径为0.0001~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浓缩到含固率为15~18%的浓缩初液;

取浓缩初液,在60℃以下真空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浸膏,将浸膏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所述桑叶提取物。

进一步的,所述咀嚼颗粒物选自膨化颗粒物、冻干豆类、冻干水果中的一种或几种。

另一方面,所述控糖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然后过80目的震动筛过滤,得到滤料;

s2、将滤料投入混料筒,混合20分钟,使其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s3、将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包装机中,按生产规格需求进行罐装,封口,得到所述控糖固体饮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控糖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控糖固体饮料包括咀嚼颗粒物和控糖制剂,咀嚼颗粒物丰富了产品的口感;控糖制剂有效地起到控糖减重的作用,且对身体代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淀粉和蔗糖的分解和吸收,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控糖制剂,它是从多维度的去控制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的转化;首先用赤藓糖醇替代蔗糖,抗性糊精和聚葡萄糖作为水溶性纤维吸附小分子糖类物质,减慢小分子糖类吸收;再用白芸豆和桑叶提取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从而减少淀粉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最后用l-阿拉伯糖抑制蔗糖酶活性,减少蔗糖的吸收;同时还能延缓碳水化合水解中间产物-麦芽糖的消化吸收;通过以上功能性物质,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本发明提供的控糖固体饮料能够实现在享受固体饮料所带来美味的同时,控制或减少人体对蔗糖、淀粉、葡萄糖等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一方面,所述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所述咀嚼颗粒物选自膨化颗粒物、冻干豆类、冻干水果中的一种或几种,丰富所述控糖固体饮料的口感。

所述菊粉、圆苞车前子壳粉和魔芋粉能够增加固体饮料的稠度和膳食纤维含量,膳食纤维可以在肠胃中充分吸水、溶胀,形成数十倍的凝胶团,增强饱腹感,延缓胃肠的排空时间,减少热量摄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糖制剂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其中,赤藓糖醇是唯一一款零热量糖醇,其甜度是蔗糖的60-70%,入口清凉,口味纯正,没有后苦感。80%的赤藓糖醇被人体食用后进入血液之中,但不能被人体内酶分解代谢,不为机体提供能量,不参加糖代谢,只能通过尿液从人体排出,其他部分则在大肠内被微生物发酵所利用。

抗性糊精属于低热量葡聚糖,利用烘烤糊精的难消化成分用工业技术提取处理精炼而成,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味道为低甜味(大概蔗糖甜度的十分之一),无其他异味,易溶于水,耐热、耐酸、耐冷冻。抗性糊精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人体胃排空,在胃肠中形成粘膜,使食物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减慢,同时也能通过吸附葡萄糖而减慢其吸收,这样,血液中的糖分只能缓慢增加,不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其中l-阿拉伯糖作为天然的蔗糖酶抑制剂,在人的肠道内对蔗糖的代谢转化具有阻断作用,从而抑制人体对蔗糖的吸收,进而降低蔗糖的血糖负荷,减少因摄入蔗糖而导致的肥胖。

白芸豆提取物含有α-淀粉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人体内唾液和肠道中α-淀粉酶活力,阻碍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消化,从而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由此减少热量和糖类物质摄入。它的作用机理是白芸豆中含有的α-淀粉酶抑制剂会和α-淀粉酶结合,使α-淀粉酶无法切断淀粉,从而使部分淀粉以完整的分子形态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不释放任何热量。

桑叶提取物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是α、β-葡萄糖甙酶、α-淀粉酶、β-乳糖酶抑制剂,能够通过竞争抑制,减少碳水化合物消化,降低从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的葡萄糖。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回肠,引发“回肠刹车”机制传递饱腹信号给大脑,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

所述桑叶提取物的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将桑叶切丝,加水煎煮提取两次,其中第一次加10~13倍桑叶丝重量的水并煮沸,煎煮提取1.0~1.5小时,过滤分得煎滤液和一煮桑叶,第二次加8~10倍一煮桑叶重量的水并煮沸,煎煮提取1.0~1.5小时,过滤分得煎滤液和二煮桑叶,合并两次煎煮的煎滤液,通过350目筛网过滤,得初滤液;

取初滤液过孔径为0.01~0.02微米的微孔滤膜,得精滤液;

取精滤液过孔径为0.0001~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浓缩到含固率为15~18%的浓缩初液;

取浓缩初液,在60℃以下真空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浸膏,将浸膏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所述桑叶提取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糖制剂可有效地起到控糖减重的作用,且对身体代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淀粉和蔗糖的分解和吸收。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控糖制剂,它是从多维度的去控制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的转化;首先用赤藓糖醇替代蔗糖,抗性糊精和聚葡萄糖作为水溶性纤维吸附小分子糖类物质,减慢小分子糖类吸收。再用白芸豆和桑叶提取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从而减少淀粉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最后用l-阿拉伯糖抑制蔗糖酶活性,减少蔗糖的吸收;同时还能延缓碳水化合水解中间产物-麦芽糖的消化吸收。通过以上功能性物质,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另一方面,所述控糖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然后过80目的震动筛过滤,得到滤料;

s2、将滤料投入混料筒,混合20分钟,使其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s3、将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包装机中,按生产规格需求进行罐装,封口,得到所述控糖固体饮料。

实施例1:

一种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所述控糖制剂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实施例2:

一种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所述控糖制剂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实施例3:

一种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所述控糖制剂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实施例4:

一种控糖固体饮料,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所述控糖制剂所包含的组分以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均通过试食测定来检测受试者的血糖值,受试人群要求如下:

(1)受试人群不少于12人,健康成年人(18~60岁),男女各半,非孕妇及乳母;

(2)体质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18.5kg/m2~24kg/m2;

(3)无糖尿病史(或糖耐量受损),无其它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等;

(4)无对待测食物过敏史和不耐受史;

(5)近3个月未服用影响糖耐量的营养素补充剂,以及未口服避孕药、乙酰水杨酸、类固醇、蛋白酶抑制剂和抗精神病药等药物。

(6)能够耐受至少10h的空腹状态。

试食测定操作程序如下:

(1)选取20名受试者,共分为4组,每组5名受试者。测定前三日受试者规律作息,正常饮食;测定前一日晚餐避免高膳食纤维及高糖食物,22:00前开始禁食;测定当日清晨避免剧烈运动,受试者静坐10min后开始试食测定。

(2)间隔5min采集2次空腹血样。

(3)开始试食测定,将所有实施例中的控糖固体饮料加水冲泡200ml,冲泡时严格按照1g:8ml水的比例,冲泡完成后受试者在3min内进食完全部受试物,从第一口进食时间开始计时。其中,第一组受试者试用实施例1中控糖固体饮料,第二组受试者试用实施例2中控糖固体饮料,第三组受试者试用实施例3中控糖固体饮料,第四组受试者试用实施例4中控糖固体饮料。

(4)分别于餐后15min、30min、45min、60min、90min和120min采集血样;如必要,可延长采血时间(如180min)。保证采血时间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测出四组受试者在不同时间下的血糖值如下表所示(结果取平均值):

由检测结果可得知,健康人群在服用此款固体饮料后,血糖浓度升高幅度很低,说明本发明对人群控制血糖浓度有很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