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0293发布日期:2021-02-03 18:1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的制作方法
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


背景技术:

[0002]
荔枝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是著名的岭南佳果,素有“中华之珍果”的美誉,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水果之一。
[0003]
荔枝果皮由内、中、外三层构成,最外层为含花色素苷的栅状组织细胞,组织孔隙极多;中层是细胞间隙极大的海绵状组织,占果皮大部分;而最内层则为数层组织较密的薄壁细胞,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生理特性,采摘后容易受病原菌侵染、果皮褐变、品质裂变,致使采后荔枝果实品质、食用价值及商业价值快速下降。因此,开发合适的安全的采后保鲜技术对维持荔枝果实采后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具有重要意义。
[0004]
在荔枝不经任何处理在室温下放置的过程中,发现荔枝的腐坏腐烂都伴随着侵染病原菌菌丝的生长与果皮的褐变,因此我们认为导致荔枝果实采后品质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病原菌侵染;(2)果皮褐变。
[0005]
荔枝腐烂变质主要由腐烂病菌引起,包括黑曲霉、黄曲霉、两型壳曲霉、四脊曲霉、无冠构巢曲霉、柱孢属、可可球二孢属、青霉属、盘长孢状刺盘孢和盘多毛孢属等14种真菌。真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或采收前后期潜伏在果皮表面或从虫孔伤口侵入伤害果实。此外,一些酵母菌、细菌也会在果皮表面繁殖并深入果肉,使果肉变酸、腐烂变质。
[0006]
荔枝在采摘、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变化、果皮ph改变、机械损伤、果皮失水、病原菌污染等都会引起荔枝不同程度的褐变。
[0007]
目前国内外大约有10种荔枝保鲜方法,这些保鲜方法主要有化学保鲜剂保鲜、杀菌剂保鲜、成膜剂保鲜、生物保鲜、植物保鲜、气调保鲜、速冻冷藏保鲜等。荔枝速冻冷藏保鲜方法已能保证果品贮存半年或更长时间。然而在出冷库后,货架上品质的保持及常温保鲜方面,尚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药剂保鲜技术,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一般需要与其他保鲜方法配合使用。然而,化学药剂往往存在药物残留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
[0009]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0]
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由以下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而成:1%壳聚糖的含量为54.05%-57.14%、乙醇的含量为8.11%-8.57%、vc的含量为1.35%-1.43%、d-柠檬烯的含量为2.70%-2.86%、柠檬酸的含量为2.70%-2.86%、1%海藻酸钠的含量为5.41%-5.71%、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为0.54%-0.57%、去离子水的含量为20.86%-25.14%,所述1%壳聚糖包含1.08%-1.14%的冰醋酸。
[0011]
其中,所述vc纯度为99.0%,所述v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具有绿色、安全、无公害的特点,vc的结构式如下:
[0012][0013]
其中,所述d-柠檬烯纯度为98%,所述d-柠檬烯为水果、蔬菜及香料中存在的天然成分,d-柠檬烯的结构式如下:
[0014][0015]
其中,所述柠檬酸纯度≥99.5%,所述柠檬酸是一种食用酸、植物源抗菌活性物质,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中,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柠檬酸的结构式如下:
[0016][0017]
其中,所述乙醇、所述去离子水、所述冰醋酸为溶剂。
[0018]
其中,所述海藻酸钠、所述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
[0019]
其中,所述冰醋酸的ph<6.5。
[0020]
其中,所述1%壳聚糖具有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壳聚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溶于水为水凝胶,壳聚糖的结构式如下:
[0021][0022]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0023]
1、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壳聚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具
有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
[0024]
2、本发明的有效成分v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d-柠檬烯是多种水果(主要为柑橘类)、蔬菜及香料中存在的天然成分,在柑橘类水果(特别是其果皮)、香料和草药的精油中含量较高,橙皮精油中柠檬烯含量高达90%-95%(w/w);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也是食用酸类,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糖果、点心、等食品的制造,同时具有杀菌作用;本发明的三个有效成分都是绿色、安全、无公害的植物源抗菌活性物质;
[0025]
3、本发明所用交联剂为三聚磷酸钠,化学结构为一类无定形水溶性线状聚磷酸盐,常用于食品中;
[0026]
4、本发明的荔枝保鲜喷剂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无难闻有毒气味,对眼睛皮肤刺激极小,生产过程不存在易燃易爆现象;
[0027]
5、本发明的荔枝保鲜喷剂属于化学药剂保鲜技术,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原料与有效成分都是安全高效的、可用于食品加工的无公害药剂,避免了药剂残留带来的危害,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运输、使用者与食用者的安全性;
[0028]
6、本发明的荔枝保鲜喷剂稀释后呈淡乳白色,使用后不影响荔枝表面成色,不影响其商业价值;
[0029]
7、本发明的荔枝保鲜喷剂可延缓或抑制荔枝表皮褐变与病原菌侵染,延长其保存时间,为荔枝采后长途运输及远销海外过程提供了更好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1]
实施例1
[0032]
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由54.05%的1%壳聚糖(包含1.08%的冰醋酸)、8.11%的乙醇、1.35%的vc、2.70%的d-柠檬烯、2.70%的柠檬酸、5.41%的1%海藻酸钠、0.54%的三聚磷酸钠、25.14%的去离子水组成。
[0033]
实施例2:
[0034]
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由55.55%的1%壳聚糖(包含1.11%的冰醋酸)、8.33%的乙醇、1.39%的vc、2.78%的d-柠檬烯、2.78%的柠檬酸、5.56%的1%海藻酸钠、0.55%的三聚磷酸钠、23.06%的去离子水组成。
[0035]
实施例3:
[0036]
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由57.14%的1%壳聚糖(包含1.14%的冰醋酸)、8.57%的乙醇、1.43%的vc、2.86%的d-柠檬烯、2.86%的柠檬酸、5.71%的1%海藻酸钠、0.57%的三聚磷酸钠、20.86%的去离子水组成。
[0037]
实施例4:
[0038]
一种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的荔枝保鲜喷剂,由55.55%的1%壳聚糖(包含1.11%的冰醋酸)、8.33%的溶剂乙醇、1.39%的vc、2.78%的d-柠檬烯、2.78%的柠檬酸、5.56%的1%海藻酸钠、0.55%的三聚磷酸钠、23.06%的去离子水组成。
[0039]
将合成药剂使用去离子水溶解、离心2-3次,再按原有1%壳聚糖的体积与去离子
水按1:5的比例溶解后,稀释为一定浓度使用。
[0040]
根据实施例4,对荔枝保鲜喷剂壳聚糖包封vc、d-柠檬烯与柠檬酸使用的不同稀释浓度对荔枝腐烂率与褐变指数的影响的比较结果如表1与表2所示。
[0041]
从表1与表2中可以看出该保鲜喷剂稀释浓度为25ml/l时,在药后前三天能较好地抑制荔枝表皮褐变,有较低的腐烂率,在稀释浓度为50ml/l时,在药后5天能较好地抑制荔枝表皮褐变,控制腐烂率,表现出较好保鲜效果。
[0042]
表1保鲜剂不同稀释浓度对荔枝腐烂率的影响比较
[0043][0044]
表2保鲜剂不同稀释浓度对荔枝褐变指数的影响比较(单位:级)
[0045][0046][0047]
果皮褐变程度评级:将荔枝褐变程度分为5个等级
[0048]
1级果-褐变面积小于果皮面积1/4的荔枝果实;
[0049]
2级果-褐变面积大于等于果皮面积1/4小于果皮面积1/2的荔枝果实;
[0050]
3级果-褐变面积大于等于果皮面积1/2小于果皮面积3/4的荔枝果实;
[0051]
4级果-褐变面积大于等于果皮面积3/4的荔枝果实;
[0052]
5级果-完全褐变的荔枝果实。
[0053]
褐变指数=∑(褐变级数
×
各级褐变果数)/调查总果数。
[005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
此而理解为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