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环形野生有机绿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41407发布日期:2021-06-04 18:2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香环形野生有机绿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3.炒青绿茶是绿茶中产量最庞大的,典型炒青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这些传统炒青方法在面对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叶茎长粗的野生茶青时,要么失去白毫、要么茶条长粗、或者圆粗墨绿,很难炒制成白毫显现条索紧结而翠绿的高品质绿茶,同时香型多以豆香或栗香为主,很难实现花香型绿茶。
4.传统的绿茶制作,大致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或理条、干燥)等步骤,在茶叶加工的后期,通常会将茶叶在高温环境下翻炒,使茶叶中香味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挥发出来,使茶叶具有浓郁的香味,这样不仅影响茶叶的成型,还会导致白毫损失、色泽发暗,导致成品茶叶品质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香环形野生有机绿茶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炒青绿茶技术白毫损失、茶条成型不好、色泽发暗,影响成品茶叶质量的问题。
6.一种花香环形野生有机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a、采摘:摘取嫩绿色或绿色的鲜茶叶,并进行摊青失水;
8.b、杀青:将采摘的鲜茶叶投入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并将杀青后的茶叶取出进行摊晾,杀青的温度为280℃

300℃,杀青时间为5分钟,摊晾时间为20分钟;
9.c、揉捻:将摊晾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初揉,当成条率达到90%以上后取出,进行解团和摊晾20分钟;
10.d、定型:将揉捻、解团、摊晾后的茶叶投入杀青机中内进行再次炒焙定型后,取出定型的茶叶进行摊晾20分钟至茶条内外常温,其中,炒焙定型温度为270℃

280℃,炒焙定型时间为10

12分钟,茶条显毫、成环形状;
11.e、烘干:将定型后茶条摊薄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以使花香外溢、白毫显现,烘干温度为92

95℃,烘干时间为25分钟;
12.f、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摊晾15分钟后,放入提香机内进行加热提香,提香温度为72

75℃,时间为25分钟。
13.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在杀青前,对鲜茶青进行了摊青、均衡失水,以平衡茶青采摘、运输中损伤导致的失水不均衡;
15.2、在揉捻至烘干步骤间增加定型炒焙,通过炒制温度和时间控制,实现茶条环形
形状及花香香型的固定,保持茶条白毫,保持原有茶青营养成分,提高成品茶内质和外形品质。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茶叶选取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茶叶,摊青失水8

10%。选取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鲜茶叶不仅茶叶相对鲜嫩,而且富含茶多酚,制作的茶叶品质较高,摊青使得茶青进一步恢复静态均衡,利于炒青制作。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杀青机采用平式杀青机。采用平式杀青机进行杀青较人工翻炒或其它杀青机进行杀青,利于所有茶青均衡、同温炒制。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揉捻后的茶叶成条率90%以上。揉捻中达到高成条率,利于保证茶条高度一致的定型效果,也有利于定型环节温度和时间掌控。
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定型时间为10

12分钟,环形可以为银环、翠环或绿环。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烘干机温度为89

92℃,25分钟。使环形形状得到固定而花香外溢,一方面使茶条保持统一环形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使茶条保持更浓郁的花香香型。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中,提香机温度为72

75℃,时间为25分钟。充分时长的提香让香气更加浓郁,也使得茶条均匀失水,利于长期保持。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实施例一
25.花香环形野生有机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a、采摘:摘取一芽一叶初展的鲜茶叶,其中一芽一叶初展即茶树的树梢第一片叶子刚展开的茶叶,茶叶颜色要求为嫩绿色或绿色,摊青2cm厚度,均衡失水8

10%。
27.b、杀青:将摊青失水后的鲜茶叶(叶表无水)投入平式杀青机中,无水叶的杀青温度为280℃,杀青时间为5分钟;当杀青后茶叶的颜色变为暗绿、茎折而不断、青气消失后,取出茶叶进行摊晾20分钟。
28.c、揉捻:将冷却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初揉,条索紧结、成条率达到90%以上后取出,解团并摊晾20分钟;
29.d、定型:将揉捻、解团、摊晾后的茶叶投入平式杀青机中内进行再次炒焙定型,温度为270℃

280℃,时间为10

12分钟;取出茶叶并摊晾20分钟至茶条内外常温。茶条显毫、成环形状。
30.e、烘干:将定型后茶条摊薄在烘干机中,温度为92

95℃,25分钟。花香外溢,白毫显现,色泽翠绿。
31.f、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摊晾15分钟后,将茶叶放入提香机内,进行加热,提香温度为72

75℃,时间为25分钟。
3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33.步骤a中摘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茶叶,其中一芽二叶初展即茶树的树梢第二片叶子刚展开的茶叶,茶叶要求为嫩绿或绿色,摊青厚度2cm,均衡失水8

10%。
34.步骤b中杀青温度选择300℃,杀青时间选择5分钟,当杀青后茶叶的颜色变为暗绿,茎折而不断、青气消失后,取出茶叶进行摊晾25分钟。
35.步骤c中成条率在85%以上。
36.步骤d中的定型炒焙时间为12

15分钟,摊晾时间在30分钟。
37.步骤e中烘干时间为35分钟,
38.步骤f中摊晾时间为25分钟,提香时间为35分钟。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