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

文档序号:547051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保鲜法为保鲜剂保鲜法,该方法所用保鲜剂大多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并对红枣营养成份有不利影响,其保鲜期与未经保鲜剂处理的结果无明显差别,如红枣用此法保鲜的保鲜时间仅约15天左右,无实用价值。另一种常用保鲜方法是果蔬裸露辐照保鲜法,由于这种单纯辐照保鲜方法有一系列相关技术难以解决,现大多只在实验阶段,技术尚不成熟,保鲜效果很不明显,保鲜期仅有10—20天,无法进入实用阶段。单纯裸露辐照保鲜法的主要原理是以γ射线辐照果蔬的形式杀灭果蔬携带的微生物和改变其原分子结构,以期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但实际存在以下明显缺陷1、辐照作用形成的无菌状态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储、运、销过程中很快被再污染,辐照形成的无菌状态不能长期保持,再污染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果蔬会在很短时间内变质腐败,从而失去了辐照的作用和意义;2、单纯辐照虽改变了果蔬的原分子结构,新陈代谢、呼吸虽受到一定抑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但对一些果实个体较小(如红枣,单果重5—15克;葡萄,单果重约5克)的果蔬来说,纵然不烂,也会因自然界温度、湿度因素影响及空气对流作用在很短时间内自然风干,变为干果。其保鲜时间很短,与未辐照果蔬保存时间无明显差别,没有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和工艺实现1、该发明方案和工艺的主要特征是“密封+辐照”及先密封后辐照;2、该方案的实施办法是选出采摘的新鲜完好无机械损伤、无虫蛀的鲜枣(分检去劣),然后清洗、低温定时烘干清洗时附着在鲜枣表面的水份,分级后装入无毒无害能起到密封作用的袋、(盒或罐)内密封,密封距采摘日应≤6天。密封后的鲜枣用以钴-60为辐照源的γ射线作定量辐照处理,辐照完毕距密封日应≤4天,鲜枣吸收的有效、安全剂量为0.5KGY-4.0KGY,当吸收剂量达到总剂量的二分之一时,将被辐照鲜枣作180度旋转,使其吸收剂量均匀、准确。
3、该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如下鲜枣→初选→清洗→低温定时烘干清洗时附着在鲜枣表面的水份→精选去劣→分级装袋(盒、罐)→单件计量→密封→检验密封效果→γ射线定量辐照→检验辐照剂量的有效、安全性→成品→入库。
该发明的原理一、γ射线辐照的功能及作用1、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物质的能力,可以穿透包装材料及其内装物品的表面和物质内部,并能对其产生作用。
2、γ射线辐照鲜枣,能对其产生电离、激发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改变鲜枣的原分子结构,从而能够抑制呼吸、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和降低成熟速度,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
3、一定剂量的γ射线穿过物质时,可以有效的杀灭鲜枣表面及内部的致病菌、细菌、霉菌、其它微生物和虫卵,具有很好的消毒灭菌和防腐作用。
二、密封的作用1、具有隔离鲜枣与外部卫生环境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辐照消毒灭菌后的再污染。
2、密封使鲜枣与外界空气隔绝,袋(盒或罐)内的鲜枣处在一定的、较稳定的气态(氧及二氧化碳)环境,这种环境具有抑制鲜枣呼吸、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及减慢成熟速度的作用。
3、它还具有防潮及防止自然风干的作用。
三、“密封+辐照”及先密封后辐照的作用“密封+辐照”及先密封后辐照技术方案的最根本作用是使被保鲜物品在辐照后不再存在重复污染的机会和条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保鲜时间长、效果好,将红枣辐照保鲜技术从理论、实验阶段提高完善到实用阶段,经该发明技术方案处理过的鲜枣在180天内仍具有鲜果原有的品质、口味、物理特征、营养成份。辐照后第254天检测时,其水份含量为61.6%、总糖20.05%、VC96.0mg/100g、Ca55.55mg/100g、Fe0.215mg/100g、蛋白质1.68%;二是工艺简单,可大范围、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和加工;三是对储藏环境、条件无特殊要求,可在常温下储藏,不受储藏环境中的湿度及卫生条件的影响;四是无毒、细菌不超标,辐照保鲜后第254天检测结果为“细菌菌落总数(个/g)<10、大肠菌群(个/100g)<30、致病菌未检出”,干净卫生,且未加化学防腐剂,未受污染,可保持其纯天然绿色食品的特点,符合当今食品消费主流特征;五是设备简单(辐照设备除外)、投资小、投入产出比大、增值幅度大(可使鲜枣增值66.24%以上)。应用该技术,可以以初加工的投资,生产出高技术含量、高品位的产品,获得深加工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选采摘的新鲜完好无机械损伤及无虫蛀的鲜枣清洗后,以≤55℃的低温,在≤5分钟时间范围内烘干清洗时附着在红枣表面的水份,从采摘之起算起,在4天内装入袋(盒或罐)内密封,密封后在2天内用以钴-60γ射线为辐照源对密封后的被保鲜枣连袋(盒或罐)作定量辐照,当辐照吸收剂量达到总剂量的二分之一时将被辐照的鲜枣作180度旋转,以便使辐照剂量分布均匀、准确,其能达到最佳保鲜效果的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0.9KGY-20KGY。经以上方法处理后的保鲜枣在常温下保鲜期可达9个半月。
权利要求
1.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a、“密封+辐照”及先密封后辐照;b、工艺流程为鲜枣→初选→清洗→低温定时烘干清洗时附着在鲜枣表面的水份→精选去劣→分级装袋(盒或罐)→单件计量→密封→检验密封效果→γ射线定量辐照→检验辐照剂量的有效、安全性→成品→入库;c、鲜枣吸收γ射线辐照的有效、安全剂量为0.5KGY—40KGY;d、密封距采摘日应≤6天,辐照完毕距密封日应≤4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定时烘干温度应≤55℃,烘干时间应≤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能达到最佳保鲜效果的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0.95KGY-2.0KGY。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保鲜新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先密封后辐照,即将经精选、清洗、低温定时烘干附在表面的水份的鲜枣密封后,用以钴-60为辐照源的r射线进行有效、安全辐照。本发明的优点是保鲜工艺简单,成本低,在不使用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可使鲜枣在常温、任何湿度及卫生条件下能长期保持其鲜果的原有品质,且干净卫生,无毒副作用。该方法是迄今为止的最佳红枣保鲜方案,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和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23B7/015GK1124575SQ9511372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14日
发明者郭玉栋, 钱德丰 申请人:郭玉栋,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辐照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