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8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用于食品制品加工后的保鲜。
所谓保鲜,是指保持食品的色、香、味。众所周知,烧好的食品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质,为了保鲜食品,一般采用回烧(锅)、冷藏和制成罐头。食品回烧(锅),很难保证食品原来的色、香、味,用回烧(锅)法保鲜食品,效果差,时间短,花费劳力及燃料。用冷藏法保鲜食品,保鲜时间与电费成正比,该法一般用于保存半成品食物。制成罐头及软罐头食品的办法,一般只适用于专业工厂,家庭和饭店一般很难办到,食用市售该类食品会涉及经济、口味及市场供应等问题,罐头食品也很难保持原来食品的外观,所以通常仅能满足一般性食用,而不用于正式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食品加工及保鲜,经该装置加工的食品,不需任何其它处理,在一定时期内,能保持该食物的色、香、味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加工及保鲜装置,包括壳体和壳体上的盖子,壳体与壳体上的盖子接触部位之间有一种当装置处于负压状态时起密封作用的弹性体,壳体上的盖子上有排气孔,排气孔中有一个当装置处于负压状态时起密封作用的塞子。当食品放入该装置后,以通常的方法加工食品,加工完毕后,乘热盖上壳体上的盖子和用塞子将盖子上的排气孔塞住,随着温度的下降,根据气体定律,装置内部会产生一定的负压,该负压将壳体上的盖子及塞子紧紧吸牢,被加工的食品由于处于减压状态下而得到保鲜。
本实用新型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保鲜过程容易实施,保存食物不消耗燃料和电能,保存期比回烧(锅)方法或一般的冰箱长得多,食用时食物有良好的外观,使用方便,费用很低,可反复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还可加工和运输用于边防、海岛、地质等特殊用途的食品。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食物保鲜锅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中一种日期指示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另一种日期指示器的俯视图。
图1所示的食品保鲜锅包括壳体(1)和壳体上的盖子(2),壳体是基锅子状,可以直接放在炉子上加工食品,锅子口部位有翻边,壳体上的盖子翻边部位应与锅子口上翻边的角度一玫,以保证二者很好吻合,壳体上的盖子四周翻边上有一层橡胶圈(8),以使壳体上的盖子与锅子之间在装置处于负压状态时有良好的密封性,壳体上的盖子上有柱状物组件(3)。本例中该组件是带外螺纹(11)的圆柱状物,中间有一个与壳体上的盖子上的孔相通并呈倒圆台状的孔,孔内有一个于孔形状相配的塞子(7),当装置处于负压时,可阻止锅外空气从孔中漏入锅子中,小盖(5)的内螺纹与圆形柱状物的外螺纹一致,小盖(5)上面具有日期指示器盘(6),日期读数可印在小盖(5)的顶部,盘上如图2所示开一个相应的孔(10),转动盘可使孔对准与食品加工日期相同的读数,也可如图3所示将日期读数印在盘上,在小盖(5)上刻一条上盘垂直的线作为基准线,以类似于前述的方法指示食品加工日期。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时,食物放入量不要超过壳体容积的90%,以免食品沸腾时水份溢出及影响今后食物的保存期。
按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加工的食物后,装置内的真空度约为420毫米汞柱,食物保鲜期在室温30℃-36℃时,约一个月,15℃-30℃时,约二个月,15℃以下约3个月,但食品未烧透、操作时所用器具不洁或保鲜装置因受外力作用而使其真空度降低等情况除外。
当装置仅用于保鲜目的时,可采用装置加热的方法,以使冷却后装置达到所需的真空度。
本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的壳体、盖子可由金属或搪瓷或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当采用陶瓷材料时,壳体与壳体上的盖子的翻边部位及圆柱状物孔都应有良好的圆度及上釉以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塞子可采用金属或橡胶或高分子材料或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容积和形状的壳体,得到相应的保鲜桶和保鲜罐。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和壳体上的盖子(2),其特征在于壳体与壳体上的盖子接触部位间有一种当装置处于负压时起密封作用的弹性体(8),壳体上的盖子上的排气孔(9)中有一个当装置外于负压时起密封作用的塞子(7)。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和壳体上的盖子是用金属或搪瓷或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
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塞子是用金属或橡胶或玻璃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
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小盖[5]上有一个带有日期指示器(6)。
专利摘要
一种食物加工及保鲜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及带塞子的壳体上的盖子,当装置内处于负压时,壳体上的盖子和壳体之间、塞子和壳体上的盖子之间有良好密封性,用本装置将食物加工好后,乘热盖上壳体上的盖子并将塞子塞紧,装置内会产生约420毫米汞柱的真空度,从而达到食物保鲜的目的。
文档编号A23L3/00GK86208192SQ86208192
公开日1987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8日
发明者吴宗豪 申请人:吴宗豪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