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49603阅读:1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近年来,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因此食疗和饮疗逐渐受到人们之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带保健性的天然保健茶在市场上不断涌现,苦丁茶便是其中的一种。苦丁茶主要为冬青科植物之枸骨(Ilex cornuta Lindl)和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以及属于木樨科植物的紫茎女贞(Ligustrum purpurascens)等的叶子。根据有关中药典介绍,苦丁茶中含有熟果酸、B-香树脂醇、蛇麻脂醇、蒲公英赛醇、丝果醇和B-谷甾醇,此外还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及各种有益的水浸出物。经医家应用和医学临床实践证实,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止咳化痰、健胃消积、提神醒脑、明目益思、防癌、抗辐射、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降胆固醇等功效。传统方法加工的苦丁茶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碎片状苦丁茶,另一种是袋泡苦丁茶。碎片状苦丁茶由于产品形状不好看,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档次;袋泡苦丁茶是粉状的,人们担心其中参有假而影响了市场销售。而苦丁茶最大的缺点是味特别苦,使许多人喝时难以下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苦丁茶切成丝状的苦丁茶新的加工方法。用此法加工的苦丁茶,产品色度好,味甘甜,清香可口,大人和小孩皆宜饮用。
本发明之方法是这样实现的1.晒采集回来的苦丁茶,其含水量为60-70%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通过离心机将冲洗干净的苦丁茶沥干水;2.将冲洗干净并沥干水的苦丁茶用切丝机切成丝;3.把切成丝的苦丁茶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00-140℃的温度下炒制2-6分钟倒出罩住堆放,经自然发酵4-6小时再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00-160℃的温度下进行炒干3-8分钟倒出将自然冷却后装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内。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晒采集回来的苦丁茶,其含水量达60%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离心机将其沥干水;(2)将冲洗干净并沥干水的苦丁茶用切丝机切成丝;(3)把切成丝的苦丁茶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20℃的温度下炒制2分钟倒出罩住堆放,经自然发酵4小时再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30℃的温度下进行炒干3分钟倒出待自然冷却后装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内。
实施例2(1)晒采集回来的苦丁茶,其含水量达65%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离心机将其沥干水;(2)把洗干净并沥干水的苦丁茶用切丝机切成丝;(3)将切成丝的苦丁茶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35℃的温度下炒制4分钟倒出罩住堆放,经自然发酵6小时再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40℃的温度下进行炒制5分钟倒出待自然冷却后装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内。
实施例3(1)晒采集回来的苦丁茶,其含水量达70%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离心机将其沥干水;(2)把冲洗干净并沥干水的苦丁茶用切丝机切成丝;(3)将切成丝的苦丁茶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35℃的温度下炒制6分钟倒出罩住堆放,经自然发酵6小时再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50℃的温度下炒干8分钟倒出待自然冷却后装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晒采集回来的苦丁茶,其含水量达60-70%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通过离心机将冲洗干净的苦丁茶沥干水;将冲洗干净并沥干水的苦丁茶用切丝机切成丝;把切成丝的苦丁茶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00-140℃的温度下炒制2-6分钟倒出罩住堆放,经自然发酵4-6小时再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00-160℃的温度下进行炒干3-8分钟倒出待自然冷却后装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它的实现是先晒采集回来的苦丁茶,其含水量达60—70%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将之切成丝放进滚筒式炒干机内在100—140℃的温度下炒制2—6分钟倒出罩住堆放,经自然发酵4—6小时再放进上述炒干机内在100—160℃的温度下炒干3—8分钟倒出待自然冷却后装袋。用本法加工成的苦丁茶,产品色度好,味甘甜,清香可口,老少皆宜饮用。
文档编号A23F3/00GK1207249SQ9711288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日
发明者马莉 申请人:马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