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系列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35873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苦丁茶系列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丁茶系列饮品,特别是具有生物活性成份群抽提和香型富集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工业中的饮品制作领域。
在中国南方具有传统引用苦丁茶之习惯一是具有独特的风味及品质;二是具有特定之保健功能。曾有学者高度给予苦丁茶的评价为“苦丁茶成为当今畅销国际市场的珍贵天然药用保健饮料,享有‘绿色黄金’的美育”。同时,文献记载“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区之一巴玛瑶族自治乡,百岁老人近百人能照常耕作。经国际自然医学会组织专家考证,除与气候有关外,常饮苦丁茶是长寿秘诀之一”(贵州茶叶,1996,(3)38)。
由于苦丁茶的特定保健成分及其特殊之色、香、味,促使形成茶、咖啡、可可以外的又一大宗饮品,导致苦丁茶更新换代。近年来更发展为传统苦丁茶、苦丁袋泡茶、苦丁复合袋泡茶、单方及复合速溶茶,以及液体苦丁茶。作者经学术期刊文献及专利文献(学术期刊与苦丁茶相关文献200余篇,密切相关文献24篇,专利文献20项)研究认为学术论著、发明专利文献等其生产技术参数等导致产品褐变、沉淀、产品品质与风味严重的偏离了苦丁茶自身的色、香、味。经产品市场调查尚未发现苦丁茶纯天然饮品。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苦丁茶饮品有以下问题1.袋装的苦丁茶泡剂较松散,包装密封性差,给贮存和运输带来不便,并容易受微生物污染。
2.袋装的苦丁茶泡剂导致有效成份(保健成份)的浪费,每袋用水量、温度和浸泡次数无可控指标,故而不能充分利用资源。
3.现有的速溶苦丁茶即无保健成份之定性和定量,甚至加有矫味剂,不仅失去了苦丁茶原有的色、香、味之独特风味,而且会导致糖尿病、肥胖病和心血管病之患者加重病情。
4.现有的液态苦丁茶饮品不能将生物活性成份(保健成份)抽提完全,也不能确保原有苦丁茶之香型和品质,同时产品易于氧化变质(褐变),导致沉淀,其货架期极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苦丁茶系列饮品包括淡型苦丁茶、浓型苦丁茶、减肥苦丁茶、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根据苦丁茶的生物活性成份(保健成份),经专用设备抽提和香型富集制备成苦丁茶的活性成份群和苦丁茶香料,以及苦丁茶苦味素三类原料;再以不同的工艺方法,使用不同的上述原料和配比制备成淡型苦丁茶、浓型苦丁茶和减肥苦丁茶,以及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该工艺方法一旦进入工业化生产,可减少野生苦丁茶的资源浪费。
2.由于使用专用设备抽提,可将苦丁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充分抽提出来,同时苦丁茶经增香处理后,能“富集”香料,确保了饮品之风味和品质。
3.本系列品种的口感可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消费者的需要。
4.用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精制苦丁茶香料和苦丁茶苦味素也可调配碳酸型饮料和果汁饮料等。
5.本系列饮品具有降脂、降压和降胆固醇的药效作用,又具有生津止渴、防暑降温之功效。
6.可抽提90%的生物活性成份,对活性成份中的香味能100%富集。
7.工艺方法易于掌握,设备投资少,适于工业化生产。
原料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优质苦丁茶或野生苦丁茶,依照茶叶加工工艺——杀青、搓、干燥,并在特定条件下增香处理。
(2)称取一定量的增香苦丁茶并置入专用设备(生物活性抽提和香型富集器),加入1%诱导剂,促进生物活性群快速抽提,以1∶8加入矿泉水。
(3)启动生物活性抽提和香型富集器,生物活性成份群进入液体,苦丁茶香型富集进入接收器,生物活性成份群以黄酮为代表,取样定性几乎为阴性,说明生物活性成份已抽提完毕(一般时间为1~2小时),进行渣液分离,液体进一步精制得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具有一定得折光率、PH值、黄酮类等化合物)原料。
(4)将苦丁茶香型富集接收器中的苦丁茶香料进一步精制处理至具有一定折光率的精制苦丁茶香料。
(5)将前述精制苦丁茶有效成份群过程中的残渣加入7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渣弃(制作农业肥料)、乙醇回收得稠膏物质干燥,粉碎得苦丁茶苦味素粉。系列饮品制备方法如下(1)淡型苦丁茶取一定量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原料置于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原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标准)一定量,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调配器,加入相当于原苦丁茶重量的精制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至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空气净化100级灌装,即为淡型苦丁茶。
(2)浓型苦丁茶依照浓型苦丁茶之风味及品质,加入相当于淡型苦丁茶1.5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置于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一定量,搅拌溶解,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相当于该苦丁茶原料重的精制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配制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空气净化100级灌装,即为浓型苦丁茶。
(3)减肥苦丁茶取淡型苦丁茶之1.2倍苦丁茶生物活性群置于配料容器中,加苦丁茶专用矿泉水、特定量的酸味剂、甜味剂溶解,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苦丁茶香料(相当于苦丁茶重量),特定用矿泉水至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空气净化至100级进行灌装,即为减肥苦丁茶。
(4)速溶苦丁茶取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淀粉,适量之苦丁茶苦味素粉末、制备软材、制粒于60℃以下干燥,经干燥的速溶苦丁茶料以0.1%苦丁茶香料喷洒均匀,让颗料充分吸附香料后,即为速溶苦丁茶。
(5)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取淡型苦丁茶生物活性群之量置于配制容器中,加入银杏黄酮(含量应为0.04%),加入苦丁茶特定用矿泉水一定量溶解,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调配容器,加入相当于苦丁茶重量的精制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至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空气净化至100级的条件下灌装,即为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
权利要求
1.苦丁茶系列饮品,包括淡型苦丁茶、浓型苦丁茶、减肥苦丁茶、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其特正是所述的淡型苦丁茶包含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专用矿泉水,以及与苦丁茶原料重量相同的精制苦丁茶香料;所述的浓型苦丁茶包含相当于淡型苦丁茶1.5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专用矿泉水,以及与苦丁茶原料重量相同的精制苦丁茶香料;所述的减肥苦丁茶包含相当于淡型苦丁茶之1.2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群、专用矿泉水、酸味剂、甜味剂,以及苦丁茶香料;所述的速溶苦丁茶包含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可溶性淀粉、苦丁茶苦味素粉末,以及苦丁茶香料;所述的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包含相当于淡型苦丁茶同量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银杏黄酮(含量应为0.04%)、专用矿泉水,以及相当于苦丁茶原重量的精制苦丁茶香料。
2.苦丁茶系列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制备方法和饮品制备方法所述的原料制备方法(A)取苦丁茶,经杀青、搓、干燥,并作增香处理;(B)取增香苦丁茶,置入专用设备,加入1%诱导剂,促进生物活性群快速抽提,以1∶8加入矿泉水;(C)启动该专用设备,生物活性群进入液体,苦丁茶香型富集进入接收器,生物活性成份群以黄酮为代表,取样定性为阴性,生物活性成分已抽提完毕(一般为1~2小时),进行渣液分离,液体进一步精制得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D)将苦丁茶香型富集接收器中的“苦丁茶香料”进一步精制处理至具有一定折光率的精制苦丁茶香料;(E)将精制苦丁茶生物活性群过程中的残渣加入7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弃渣,回收乙醇得稠膏物质,经干燥粉碎得苦丁茶苦味素粉。所述的饮品制备方法(A)淡型苦丁茶取一定量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原料置于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原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标准)一定量,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调配器,加入相当于原苦丁茶重量的精制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至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罐装,即为淡型苦丁茶;(B)浓型苦丁茶依照浓型苦丁茶之风味及品质,加入相当于淡型苦丁茶1.5倍的苦丁茶生物活性成份群,置于配料容器中,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一定量,搅拌溶解,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相当于该苦丁茶原料重的精制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配制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灌装,即为浓型苦丁茶;(C)减肥苦丁茶取淡型苦丁茶之1.2倍苦丁茶生物活性群置于配料容器中,加苦丁茶专用矿泉水、特定量的酸味剂、甜味剂溶解,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配料容器,加入苦丁茶香料(相当于苦丁茶重量),特定用矿泉水至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灌装,即为减肥苦丁茶;(D)速溶苦丁茶取苦丁茶生物活性群,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淀粉,适量之苦丁茶苦味素粉末、制备软材、制粒于60℃以下干燥,经干燥的速溶苦丁茶料以0.1%苦丁茶香料喷洒均匀,让颗料充分吸附香料后,即为速溶苦丁茶;(E)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取淡型苦丁茶生物活性群之量置于配制容器中,加入银杏黄酮(含量应为0.04%),加入苦丁茶特定用矿泉水一定量溶解,经一级滤过、杀菌、二级滤过进入二次调配容器,加入相当于苦丁茶重量的精制苦丁茶香料,再加入苦丁茶专用矿泉水至总量,再经三级滤过,灌装,即为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
全文摘要
苦丁茶系列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根据苦丁茶的生物活性成份(保健成份)经专用设备抽提和香型富集成苦丁茶的活性成份群和苦丁茶香料,以及苦丁茶苦味素三类原料;再以不同的工艺方法,使用不同的上述原料和配比制备成淡型苦丁茶、浓型苦丁茶和减肥苦丁茶,以及速溶苦丁茶和苦丁茶银杏黄酮饮料。
文档编号A23L2/38GK1466910SQ03122180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3日
发明者冯文静 申请人:冯文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