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9739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解酒饮料,特别是一种含有药物的即能快速解酒又兼有保健功效的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欢聚饮酒已成为人们经常性的活动,但由此而带来的饮酒过量、身体的不适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目前解除酒醉的常用方法为保温、洗胃、肌肉注射兴奋剂如苯甲酸钠咖啡因或苯丙胺,尼可刹米及麻黄碱等,还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及维生素B等,这些治疗均要到医院才能进行,即手续繁琐,贻误病情,又使饮酒者倍感失态,因此很少为过量饮酒者接受。
现有的醒酒茶、醒酒口服液等饮料,虽能解决酒精氧化过程问题,但作用单一,缺乏保健疗效,特别是解酒效果慢,售价高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快速解酒,又具有保健疗效的解酒饮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解酒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酒饮料的原料包括葛花、五味子、维生素B1、维生素B2、灰菜、甘草、食用防腐剂和水,其中所述各种成份的重量份数配比如下葛花 13~16份 五味子8~10份维生素B10.2~0.4份维生素B20.2~0.4份灰菜 7~9份甘草 8~14份食用防腐剂 0.05~0.15份适量水本发明的解酒饮料中还可以含有适量食用糖,优选为蔗糖。
所述五味子具有解热、排汗之功效,优选为北五味子;所述灰菜可选用干品;所述食用防腐剂优选用苯甲酸钠;水量可视醉酒者的酒醉程度及口味的不同而不同,即可浓可淡。
本发明的解酒饮料特点是配方科学,成本低,口味正,无毒副作用,即能促进酒精快速氧化,又能中和酒精,作用显著,使用方便。同时该配方还兼有止咳、健胃、润 肺、补虚之疗效,且服后不吐泻,特别适用于过量饮酒者及成年人保健之用。
本发明的解酒饮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葛花、五味子、甘草及灰菜经筛选、清洗后、粉碎、分别煎制后过滤,将滤液混合并加入维生素B1和B2,搅拌均匀后加食用防腐剂,冷却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解酒饮料的制备方法中还可适量充入CO2气体,成为充气解酒饮料。
所述筛选过程是将葛花、五味子、甘草及灰菜按配方称重后,要求保证纯净、无虫、无霉变。
所述煎制是将葛花放入水中,水量淹没药物即可,加热煎制至溶液呈深颜色时撤火,加适量水,再加热至沸腾即可。五味子、灰菜和甘草的煎制过程同上。
所述配制过程还可以包括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食用糖,并充分溶解。
本发明的解酒饮料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解酒汽水,原料包括葛花、北五味子、维生素B1和B2、灰菜、甘草、苯甲酸钠和适量的水和蔗糖,其中所述各种成份的重量配比如下葛花 15克 北五味子 9克 维生素B10.2克维生素B20.2克灰菜 7克 甘草12克苯甲酸钠 0.1克蔗糖3克和水适量制备时,先将葛花、北五味子、甘草和灰菜分别筛选后,用清水淋透,置阴凉通风处凉干,然后分别粉碎后进行煎制,煎制时,先加入少量水,至淹没药物即可,加热煎制至水呈深颜色时撤火加水,然后,在葛花的煎汤中加水至187.5ml在北五味子的煎汤中加水至112.5ml,在甘草的煎汤中加水至10ml,在灰菜的煎汤中加水至40ml,然后再加热至沸腾;将各种煎汤澄清、过滤后待配;配制时,将上述四种煎汤混合后,加入维生素B1和B2及蔗糖充分混合后滴入已溶化好的苯甲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充入适量的CO2气体即为解酒汽水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解酒饮料,其特征是原料包括葛花、五味子、维生素B1、维生素B2、灰菜、甘草、食用防腐剂和水。
2.如权利要求1的饮料,其特征是所述各种成份的重量份数配比如下葛花 13~16份 五味子8~10份维生素B10.2~0.4份维生素B20.2~0.4份灰菜 7~9份甘草 8~14份食用防腐剂 0.05~0.15份适量水。
3.如权利要求1的饮料,其特征是含有适量食用糖,优选为蔗糖。
4.如权利要求1的饮料,其特征是所述五味子具有解热、排汗之功效,优选为北五味子。
5.如权利要求1的饮料,其特征是所述食用防腐剂优选用苯甲酸钠。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的解酒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葛花、五味子、甘草及灰菜经筛选、清洗后、粉碎、分别煎制后过滤,将滤液混合并加入维生素B1和B2,搅拌均匀后加食用防腐剂,冷却即为成品。
7.如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适量充入CO2气体。
8.如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食用糖,并充分溶解。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解酒饮料的原料包括葛花、北五味子、甘草、灰菜等,制备时,只需将原料经筛选、粉碎、煎汤、配制等过程即为成品。本解酒饮料口味正,既能促进酒精快速氧化,又能中和酒精,作用显著,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特别是还具有止咳、健胃、润肺、补虚之疗效,因此既具有解酒作用又具有保健功效。
文档编号A23L2/38GK1176819SQ9711687
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日
发明者王树生 申请人:王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