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滋补调味浆豆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829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滋补调味浆豆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滋补调味浆豆粉。
现有浆豆大多制成湿式的,为适应不同人的不同口味,有甜、辣、麻辣等多种味道,它们存在下列缺点①湿式制法携带不甚方便;②打开后余料保存困难,易变质;③一般只具有调味佐餐功能,对人体无滋补调养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调味功能又有滋补调养作用的滋补调味浆豆粉。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滋补调味浆豆粉,用黄豆经煮熟、晾半干、食用黄蒿覆盖发酵,浸中药液、干燥、粉碎而成,每40-47.5Kg大豆所用中药包括八角300-500克,良姜100-180克、生干姜30-80克、花椒210-280克、草果192-280克、丁香187-280克、小茴410-480克、油桂387-480克、毕泼96-130克、白芷410-480克、陈皮312-380克、山楂387-430克、山奈15-30克、白胡椒30-80克、黑胡椒45-80克、辛夷193-280克、内豆蔻310-380克、砂仁192-330克。
中药还有韭籽120-227克、莱服子140-227克、大蒜100-187克、大葱210-477克、辣椒100-477克、胡荽150-180克。
浆豆粉生产工艺,包括煮黄豆、晾半干、用食用黄蒿覆盖发酵,本发明特征在于,发酵后的黄豆经干燥、中药液浸煮吸收、干燥、粉碎制成成品。
中药液浸煮吸收过程为①按配方量称取中药经煎煮过滤,滤液浸煮黄豆,完全吸收后把黄豆晒干;②上述滤渣加水继续煎煮再过滤,滤液再浸煮①所得黄豆,完全吸收后晒干;③上述滤渣加水继续煎煮,再过滤,滤液再煎煮②所得黄豆,至完全吸收,滤渣弃去。
每40-47.5千克黄豆选用15-35千克食用黄蒿覆盖发酵5-7天;选用中药包括八角300-500克,良姜100-180克、生干姜30-80克、花椒210-280克、草果192-280克、丁香187-280克、小茴410-480克、油桂387-480克、毕泼96-130克、白芷410-480克、陈皮312-380克、山楂387-430克、山奈15-30克、白胡椒30-80克、黑胡椒45-80克、辛夷193-280克、内豆蔻310-380克、砂仁192-330克。第一次煎煮中药至滤液7500-10000ml;第二次煎煮药渣至滤液6000-8000ml;第三次煎煮药渣至滤液为5000-7000ml。
选用中药还包括韭籽120-227克、莱服子140-227克、大蒜100-187克、大葱210-477克、辣椒100-477克、胡荽150-180克。
本发明产品具体制作过程为按配方量称取黄豆,加水煮熟晾半干后,每40-47.5千克黄豆用15-35千克食用蒿覆盖发酵5-7天,晒干得熟黄豆(1)。按配方称取中药,加水煎煮至滤取液7500-10000ml,保留药渣,把黄豆(1)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得黄豆(2)。上述药渣加水煎煮至滤取液6000-8000ml,保留药渣,把黄豆(2)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得黄豆(3)。上述药渣再加水煎煮至滤取液5000-7000ml,把黄豆(3)加入药液至吸干药液,晒干得黄豆(4)。把黄豆(4),制成粉状,即成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产品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不同适当添加食盐、辣椒、味精等。
本发明产品所用中药中,小茴、陈皮具有理气功能,生姜、良姜具温胃理中发散功效,毕泼温中,山渣健胃,八角、丁香、白芷芳香化湿,砂仁、草果、豆蔻健胃醒脾,油桂、辛夷芳香开窍,其与大豆合理配伍滋补脾胃,具浓香风味,同时富含人体必要之氨基酸、蛋白质和矿物质。与现有豆瓣酱、浆豆相比,尚具有卫生、便于携带、开包食用后余料易于保存、不易变质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精选大豆40千克,用水煮熟晾半干后,用15千克食用黄蒿覆盖发酵5天,晒干备用。称取八角350克,良姜120克、生干姜50克、花椒240克、草果250克、丁香200克、小茴420克、油桂400克、毕泼100克、白芷420、陈皮320克、山楂390克、山奈20克、白胡椒45克、黑胡椒60克、辛夷210克、内豆蔻350克、砂仁197克、韭籽180克、莱服子200克、大蒜150克、大葱350克、辣椒200克、胡荽150加水煮至滤取液7500ml,保留药渣。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黄豆。药渣再加水煮至滤取液6000ml,保留药渣。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黄豆。药渣再加水煮至滤取液5000ml,药渣弃去,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煮至吸干药液,黄豆晒干,磨成粉末,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2,精选大豆43千克,用水煮熟晾半干后,用20千克食用黄蒿覆盖发酵6天,晒干备用。称取中药八角450克,良姜150克、生干姜33克、花椒260克、草果270克、丁香265克、小茴450克、油桂400克、毕泼100克、白芷460、陈皮350克、山楂400克、山奈20克、白胡椒72克、黑胡椒70克、辛夷210克、内豆蔻370克、砂仁250克、韭籽200克、莱服子150克、大蒜150克、大葱250克、辣椒250克、胡荽170克加水煮至滤取液8500ml,保留药渣。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黄豆。药渣再加水煮至滤取液7000ml,保留药渣。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黄豆。药渣再加水煮至滤取液6000ml药渣弃去,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煮至吸干药液,黄豆晒干,磨成粉末,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3,精选大豆47.5千克,用水煮熟晾半干后,用30千克食用黄蒿覆盖发酵7天,晒干备用。称取中药八角400克,良姜150克、生干姜32克、花椒267克、草果260克、丁香225克、小茴430克、油桂390克、毕泼100克、白芷410、陈皮360克、山楂396克、山奈18克、白胡椒50克、黑胡椒65克、辛夷196克、内豆蔻340克、砂仁230克加水煮至滤取液10000ml,保留药渣。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黄豆。药渣再加水煮至滤取液8000ml,保留药渣。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中煮至吸干药液,晒干黄豆。药渣再加水煮至滤取液7000ml药渣弃去,把上述黄豆加入药液煮至吸干药液,黄豆晒干,磨成粉末,即得本发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滋补调味浆豆粉,本发明特征在于,用黄豆经煮熟、晾半干、食用黄蒿覆盖发酵,浸中药液、干燥、粉碎而成,每40-47.5Kg大豆所用中药包括八角300-500克,良姜100-180克、生干姜30-80克、花椒210-280克、草果192-280克、丁香187-280克、小茴410-480克、油桂387-480克、毕泼96-130克、白芷410-480克、陈皮312-380克、山楂387-430克、山奈15-30克、白胡椒30-80克、黑胡椒45-80克、辛夷193-280克、内豆蔻310-380克、砂仁192-330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豆粉,其特征在于,中药还有韭籽120-227克、莱服子140-227克、大蒜100-187克、大葱210-477克、辣椒100-477克、胡荽150-180克。
3.权利要求1所述浆豆粉生产工艺,包括煮黄豆、晾半干、用食用黄蒿覆盖发酵,本发明特征在于,发酵后的黄豆经干燥、中药液浸煮吸收、干燥、粉碎制成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浆豆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中药液浸煮吸收过程为①按配方量称取中药经煎煮过滤,滤液浸煮黄豆,完全吸收后把黄豆晒干;②上述滤渣加水继续煎煮再过滤,滤液再浸煮①所得黄豆,完全吸收后晒干;③上述滤渣加水继续煎煮,再过滤,滤液再煎煮②所得黄豆,至完全吸收,滤渣弃去。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浆豆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每40-47.5千克黄豆选用15-35千克食用黄蒿覆盖发酵5-7天;选用中药包括八角300-500克,良姜100-180克、生干姜30-80克、花椒210-280克、草果192-280克、丁香187-280克、小茴410-480克、油桂387-480克、毕泼96-130克、白芷410-480克、陈皮312-380克、山楂387-430克、山奈15-30克、白胡椒30-80克、黑胡椒45-80克、辛夷193-280克、内豆蔻310-380克、砂仁192-330克。第一次煎煮中药至滤液7500-10000ml;第二次煎煮药渣至滤液6000-8000ml;第三次煎煮药渣至滤液为5000-7000m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浆豆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选用中药还包括韭籽120-227克、莱服子140-227克、大蒜100-187克、大葱210-477克、辣椒100-477克、胡荽150-180克。
全文摘要
一种滋补调味浆豆粉,属调味品领域。用黄豆经煮熟晾半干、食用黄蒿覆盖发酵、浸吸中药液、干燥、粉碎而成。中药包括八角、良姜、生干姜、花椒、草果、丁香、小茴、油桂、荜拨、白芷、陈皮、山楂、山奈、白胡椒、黑胡椒、辛夷、肉豆蔻、砂仁。具有滋补、调味双重功效,且携带方便、食用卫生,不易变质。
文档编号A23L1/20GK1182550SQ97119798
公开日1998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2日
发明者骆书勋, 骆向田, 骆阳田, 骆小果, 骆亚历, 郑美勤, 骆小利, 骆广兴 申请人:骆书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