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含碳冷饮水的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42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含碳冷饮水的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含碳冷饮水的方法及设备,属于食品酿造机械领域。
目前生产含碳冷饮水的方法,大多采用在含碳水贮罐中供给冷却水和二氧化碳气,通过对盛装含碳水贮罐的继续冷却,来达到产出含二氧化碳气倍数为4~5,温度为5~6℃低温的冷饮水。其所用设备的结构,则采用盛装含碳水贮罐置于载冷体槽中,供水管穿过载冷体部份作成可充分进行热交换的蛇形管,以及含碳冷饮水和糖浆具有单独输出管路等结构。日本食品设备实用总览和软饮料技术的发展“Development in Soft dninks TeChnology 1981”所述的生产含碳冷饮水方法及设备,即属此例。
但是,上述方法及其设备,由于借助中间载冷体与含碳水进行热交换,进而使含碳水获得较大的含二氧化碳气倍数及低温,因此耗能较多,设备体积也较大,含碳冷饮水生产周期长。
本发明涉及的生产方法和设备,解决了常用冷饮机构的耗能大,产成品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等不足。新的生产方法是在供气系统开通情况下,闭路循环喷淋增压含碳水方法,在喷淋循环中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采取致冷器(蒸发器)直接和含碳冷饮水进行热交换,不再利用中间载体,本冷饮机是采取将冷却器(蒸发器)直接布置在含碳冷饮水的贮液罐中,同时采用电磁阀及循环泵组成的含碳水闭路增压循环系统及采用控制整机电磁阀顺序动作的液位传感器,糖浆贮罐和含碳冷饮水贮罐贯通的结构。
由于采取冷却器和含碳水直接进行热交换、在供气管路开通情况下,进行含碳水闭路循环喷淋、混合糖浆后再次循环吸收二氧化碳气的方法及相应结构,使本机具有耗能少,体积小及冷饮水生产周期短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冷饮水的工艺方法如下1.向贮液罐泵常温水,罐满后,停泵;
2.供气系路开通,向贮液罐输入二氧化碳气,排出罐中多余的水;
3.循环泵启动,在供气情况下含碳水进行第一次增压喷淋循环;
4.停泵、糖浆混入含碳水;
5.供气情况下,含碳水进行第二次循环;
6.输出冷饮水。
图1.图2是闭路循环式含碳冷饮机最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含碳冷饮水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常有安全、排气阀〔2〕的贮液罐〔4〕、安装在底架〔11〕上部,二氧化碳气瓶〔13〕附装在底架上。当启动电机〔12〕、带动输液泵〔10〕运转时,安装在底架底部的水箱〔14〕中的水经开启的电磁阀〔9〕,伸入贮液罐〔4〕的主供水管〔17〕上的喷头,喷入贮液罐〔4〕中。当水位上升到所需高度时,液位传感器〔3〕动作,电磁阀〔9〕关闭,电动机〔12〕停转。液位传感器〔3〕使供气管路上电磁阀〔15〕开启,二氧化碳气通过管〔16〕输入到贮液罐〔4〕中,与电磁阀〔15〕同时开启的还有排水管道上的电磁阀〔7〕。由于输入二氧化碳气而使罐〔4〕中水经排水管输回水箱〔14〕。随着二氧化碳气的输入,贮液罐中水位逐渐下降,当罐〔4〕中水位下降到预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3〕关闭电磁阀〔7〕,开通电磁阀〔6〕、启动输液泵〔10〕。含碳水经开启的电磁阀〔6〕的循环支路,输液泵〔10〕,关闭的电磁阀〔9〕的主供水管路〔17〕,贮液罐〔4〕,进行供气状态下的第一次闭路增压循环,完成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过程,安装在贮液罐〔4〕中的致冷器(蒸发器)〔5〕同时与冷饮水进行热交换。第一次闭路循环后,液位传感器〔3〕使电磁阀〔6〕、关闭,输液泵〔10〕停转,贯通贮液罐〔4〕与其上的糖浆罐〔1〕的两条支管路上的电磁阀〔18〕、〔19〕开启,糖浆受自重力作用下泄入贮液罐〔4〕。混糖后,电磁阀〔18〕、〔19〕关闭,混糖后的冷饮水再次进行循环,经进一步溶解二氧化碳和冷却后的成品冷饮水,从给水阀〔8〕输出装瓶或直接饮用。
冷饮机的贮液罐、进水管、进气管、糖罐、水箱、蒸发器、接头可用不锈钢制造。电磁阀可采用DF-10型,输液泵可采用流量0.2升/秒扬程40米的泵,电机功率可选用0.5Kw,液位传感器的集成块可选用7474、7400,采用自制漆皮线接触液面。制冷机选用650大卡全封闭型,安全阀可选用CAF10型。
二氧化碳输入气压可选用4~5个大气压,第一次闭路循环时间可选定为10~20分钟。混入糖浆后,进行第二次闭路循环时间可为2~10分钟。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设备,即适合制造含碳冷饮水用,也适合小规模生产汽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含碳冷饮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含碳水多次致冷,吸气的闭路循环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常温供水,以及含碳冷饮水增压吸气闭路循环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
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对含碳水直接致冷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首先向贮液罐〔4〕泵送常温水,水满后,向贮罐〔4〕输入二氧化碳气排出多余水,然后在供气情况下进行第一次闭路循环,混入糖浆后,在供气情况下进行第二次闭路循环后,即可输出冷饮水;
5.一种由给水装置、贮液罐、二氧化碳供气装置、冷却装置所构成的适用制造含碳冷饮水的闭路循环冷饮机,其特征在于给水装置具有安装在供水管路中的电磁阀〔9〕及输液泵〔10〕和电动机〔12〕组成供水的主管路,以及一端和贮液罐〔4〕相通,另一端和连接输液泵〔10〕、电磁阀〔9〕的管路相通的装有电磁阀〔6〕的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冷饮机,其特征在于贮液罐〔4〕中,按装有致冷器的蒸发器〔5〕,以及控制冷饮机电磁阀启闭的液位传感器〔3〕;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冷饮机,其特征在于装在贮液罐〔4〕上的糖浆罐〔1〕具有两个由电磁阀〔18〕、〔19〕控制通断的与贮液罐〔4〕相通的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冷饮机,其特征在于贮罐〔4〕安装有排气及安全阀〔2〕;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冷饮机,其特征在于贮罐、蒸发器及管路可用不锈钢及玻璃钢制造。电磁阀可选用DF-10,输液泵的流量为0.2升/秒,扬程40米,电机功率0.5Kw,转速1440转/分液位传感器所用集成块型号7474,7400,制冷机为650大卡全封闭型,配套电机500w,安全阀型号CAF10。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含碳冷饮水的方法及设备。它包括致冷器直接和含碳冷饮水进行热交换及在输入二氧化碳气情况下,闭路循环喷淋碳酸水的方法;其设备则为将冷却器直接布置在含碳冷饮水的贮液罐中,以及采取由电磁阀及输液泵组成的含碳冷饮水闭路循环系统,同时还采用控制整机电磁阀顺序动作的液位传感器,糖浆贮罐和含碳水贮罐贯通等结构。
文档编号A23L2/40GK87100592SQ87100592
公开日1988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6日
发明者蔡级升, 沈芬, 王毓伟, 孟祥戎, 孙海礁 申请人:沈阳市食品酿造机械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