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肠衣脉冲强光杀菌方法_2

文档序号:92791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杀菌强度 为4J/cm2,闪照距离为10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10s,每秒闪照3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 衣平铺不重叠;
[0050] (3)真空包装:将肠衣平铺,无重叠置入包装袋中真空包装;
[0051] (4)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杀菌强度 为4J/cm 2,闪照距离为10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10s,每秒闪照3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包 装平铺不重叠。
[0052] 脉冲强光杀菌的盐渍羊肠衣的储藏期达12个月。
[0053] 实施例5
[0054] 为了研究不同脉冲强光辐照强度对肠衣杀菌效果的影响,分别选用不同来源的新 鲜肠衣,其粗糙度为牛肠〉猪肠〉羊肠,并测定肠衣在各闪照强度、闪照距离、闪照时间以及 次数下的肠衣的杀菌率。
[0055] (1)原肠选择:选择未经过盐渍的新鲜牛、猪、羊肠衣,且各肠衣无杂物,无异味;
[0056] (2) -次闪照强度影响: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闪照距离 为8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s,每秒闪照5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衣平铺不重叠,调节 照射强度(0.5、l、2、3、4、5、6、7J/cm 2);
[0057] (3) -次闪照距离影响: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照射强度 为5J/cm2,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s,每秒闪照5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衣平铺不重叠,调 节闪照距离(6、8、10、12、14、16、18、20cm);
[0058] (4) -次闪照时间影响: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照射强度 为5J/cm2,闪照距离为8cm,每秒闪照4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衣平铺不重叠,调节闪照时 间(5、10、15、20、25、30、35、40s);
[0059] (5) -次闪照次数影响: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照射强度 为5J/cm2,闪照距离为8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s,,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衣平铺不重叠, 调节闪照次数(1、3、5、7、9、11次);
[0060] (6)杀菌率测定:参照GB4789. 2- 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测 定原肠衣及不同照射强度下肠衣的菌落总数,以各种类肠衣照射后的菌落数与未照射前各 种类肠衣菌落总数的比值作为杀菌率,如图1、2、3、4所示。
[0061] 根据上述实例结果,当闪照强度、距离、时间和次数达到临界值时,杀菌效果会趋 于恒定,此时可能会影响肠衣原本的品质。为了评估脉冲强光对肠衣品质的影响,此处以羊 肠衣为例,测定羊肠衣在各辐照强度下物化特性的变化,来说明选择合适脉冲强光杀菌条 件的重要性。
[0062] (1)原肠选择:选择未经过盐渍的新鲜羊肠衣,且各肠衣无杂物,无异味;
[0063] (2)闪照强度调节: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闪照距离为 8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s,每秒闪照5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衣平铺不重叠,调节照 射强度(〇. 5、l、2、3、4、5、6、7J/cm2),收集各辐照强度下的羊肠衣样品进行后续测定;
[0064] (3)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参照GBT5009. 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 法,分别测定羊肠衣不同强度照射后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如图5所示;
[0065] ⑷抗拉强度和穿刺力测定:采用物性测试仪(TA. XT2i,Lloyd instruments, U. K)分别选择拉升及穿刺模式,测定羊肠衣在不同强度照射后的抗拉强度及穿刺力,如图 6所示;
[0066] (5)色度测定:采用UltraScan Proll66高精度分光测色仪测定不同强度照射后 羊肠衣的颜色,结果表示为AL和ΔΕ,分别为亮度差及色差,如图7所示。
[0067]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猪、牛肠衣需要较大的照射强度、较短的闪照距离、较长的 闪照时间和较多的闪照次数,而羊肠衣需要的照射强度则较低、距离较长、时间较短以及较 少的次数。同时,当以羊肠衣为例时,照射强度影响着肠衣的物化特性,在照射强度小于4J/ cm2时,相较于未经照射的羊肠衣,脉冲强光对肠衣机械性能无明显影响,而对抗氧化特性 及色泽有一定的改善;但当照射强度大于4J/cm 2时,对羊肠衣的机械性能、对抗氧化特性及 色泽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脉冲强光杀菌时有必要根据杀菌效果及对肠衣物化特 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照射强度。
[0068] 实施例6
[0069] 为了评估脉冲强光杀菌的可行性及优势,选用盐渍羊肠衣及未盐渍的新鲜羊肠衣 脉冲杀菌真空包装后进行储藏,测定肠衣的菌落总数及过氧化值,并与盐渍装桶储藏的盐 渍羊肠衣进行比较。
[0070] 脉冲强光杀菌肠衣:
[0071] (1)原肠选择:选择经过盐渍、沥卤之后的盐渍羊肠衣和未经过盐渍的新鲜羊肠 衣,且羊肠衣无杂物,无异味;
[0072] (2) -次脉冲强光杀菌: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杀菌强度 为4J/cm2,闪照距离为8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s,每秒闪照4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肠 衣平铺不重叠;
[0073] (3)真空包装:将肠衣平铺,无重叠置入包装袋中真空包装;
[0074] (4)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将肠衣输送到脉冲强光杀菌设备中,脉冲强光杀菌强度 为4J/cm2,闪照距离为8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s,每秒闪照4次,且确保杀菌过程中包 装平铺不重叠。
[0075] 盐渍装桶储藏肠衣:
[0076] 将经过盐渍、沥卤之后的盐渍羊肠衣,放入先前铺有肠衣专用盐的聚丙烯塑料桶 中储藏。
[0077] 菌落总数测定:
[0078] 参照GB4789. 2- 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储存 时间取出的各肠衣的菌落总数,如图8所示;
[0079] 过氧化值测定:
[0080] 参照GBT5009. 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储存时间 取出的各肠衣的过氧化值,如图9所示 [0081 ] 感官品质测定:
[0082] 感官品质测定指标包括色泽、气味、质地,由30名经过训练的评价人员来进行评 定,检验结果为不同储藏期与新制备肠衣比较有无显著变化,如无显著变化则以正常表示, 反之则标为变化,如表1、表2、表3所不,分别为盐渍羊肠衣、盐渍+脉冲强光杀菌羊肠衣、 新鲜+脉冲强光杀菌羊肠衣。
[0083] 表1不同储藏期下,盐渍羊肠衣感官品质

[0090]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盐渍羊肠衣,脉冲杀菌真空包装的盐渍羊肠衣及未 经盐渍的新鲜羊肠衣具有较优的储藏特性,微生物、物化特性及感官特性均具有明显的优 势;同时,未经盐渍的新鲜肠衣与盐渍肠衣经过脉冲强光杀菌后获得相当的储藏特性,因 此,脉冲强光杀菌可有效降低或避免盐的大量使用。
[0091] 综上,由此可见,本发明中选用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对天然肠衣进行杀菌,杀菌效果 显著,控制了肠衣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了肠衣保质期,特别地,大大降低或避免了肠 衣生产过程中盐的使用,尤其是肠衣储藏阶段,经过脉冲强光杀菌的盐渍肠衣存储期大大 提高,且未经盐渍的新鲜肠衣光杀菌后能获得相当的储藏期。本发明依托于脉冲强光具有 红外、可见、紫外波长光协同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性,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核酸结构,从而 杀灭微生物;同时,脉冲强光杀菌在合适的照射强度下对天然肠衣的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 都无显著影响,且其具有杀菌处理时间短,残留少,对环境污染小,不用与物料和器械直接 接触,操作易控制等特点。
[0092]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 一种天然肠衣脉冲强光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肠衣进行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后,再对真空无菌包装后的肠衣进行第二次脉冲强光 杀菌;其中, 所述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3~7J/cm2,闪照距离为8~15cm,闪照时间为正反 面各20~30s,每秒闪照5~7次; 所述第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1~3J/cm2,闪照距离为20~30cm,闪照时间为正反 面各5~10s,每秒闪照2~4次。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肠衣脉冲强光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肠衣为非盐渍 新鲜牛肠衣,其中, 所述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5~6J/cm2,闪照距离为8~10cm,闪照时间为正反 面各25~30s,每秒闪照6~7次; 所述第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3J/cm2,闪照距离为20~22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 8~10s,每秒闪照3~4次。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肠衣脉冲强光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肠衣为非盐渍 新鲜猪肠衣,其中, 所述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4~5J/cm2,闪照距离为10~12cm,闪照时间为正反 面各22~25s,每秒闪照5~6次; 所述第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2J/cm2,闪照距离为23~25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 7~8s,每秒闪照3~4次。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肠衣脉冲强光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肠衣为非盐渍 新鲜羊肠衣,其中, 所述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3~4J/cm2,闪照距离为13~15cm,闪照时间为正反 面各20~22s,每秒闪照5次; 所述第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lj/cm2,闪照距离为27~30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 5~6s,每秒闪照2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然肠衣脉冲强光杀菌方法,其是将肠衣进行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后,再对真空无菌包装后的肠衣进行第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其中,所述第一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3~7J/cm2,闪照距离为8~15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20~30s,每秒闪照5~7次;所述第二次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1~3J/cm2,闪照距离为20~30cm,闪照时间为正反面各5~10s,每秒闪照2~4次。本发明首次将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应用于天然肠衣生产中,依托于脉冲强光的红外、可见、紫外波长光之间的协同作用,杀菌效果显著。
【IPC分类】A22C17/14, A22C17/16
【公开号】CN104996534
【申请号】CN201510386579
【发明人】杜大雪, 杜晓辉, 李强, 刘飞, 钟芳
【申请人】北京秋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