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0363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其主要以新鲜的茶树新芽作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红茶能辅助血糖调节,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可以红茶酌加黑糖、生姜片,趁温热慢慢饮用,有养胃功效,身体会比较舒服,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加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过多的盐分、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人在没吃饭的时候饮用绿茶会感到胃部不舒服,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重要物质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况下刺激性更强。而红茶就不一样了。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0003]传统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但是目前制备出来的红茶普遍存在香气单一、耐泡度差、味道干涩、茶汤不够鲜红、条索粗松、匀齐度差、色泽不一致、叶底花青的问题。中国茶区辽阔,茶树品种丰富,红茶加工工艺复杂,产品众多,特征各异。从种植区域与品种看,我国的南部地区种植生长的红茶品种大多为中大叶种,其产品特点是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高,芳香物质丰富,香气类型多,滋味浓厚;我国的东部地区种植生长的红茶品种大多为中小叶种,产品特点是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氨基酸含量高,香气清鲜甜,滋味鲜醇。区域、品种、工艺、技术参数的多重影响,使得初加工的红茶产品千变万化。单一产品品质内涵欠丰富、产量低、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香型红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茶香气单一、味道干涩的问题。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香型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07]凤庆3号15?25份
[0008]凤庆9号2?10份
[0009]清水3号5?15份
[0010]梅占5?15份
[0011]台茶12号5?15份
[0012]龙井43号2?10份
[0013]阿萨姆大叶种2?10份
[0014]大吉岭大叶种2?10份
[0015]黄旦2?10份。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高香型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17]凤庆3号18?22份
[0018]凤庆9号3?8份
[0019]清水3号8?12份
[0020]梅占8?12份
[0021]台茶12号8?12份
[0022]龙井43号3?8份
[0023]阿萨姆大叶种3?8份
[0024]大吉岭大叶种3?8份
[0025]黄旦3?8份。
[0026]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高香型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27]凤庆3号20份
[0028]凤庆9号5份
[0029]清水3号10份
[0030]梅占10份
[0031]台茶12号10份
[0032]龙井43号5份
[0033]阿萨姆大叶种5份
[0034]大吉岭大叶种5份
[0035]黄旦5份。
[0036]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I)鲜叶拼配:按以下重量份数比例配料:凤庆3号15?25份、凤庆9号2?10份、清水3号5?15份、梅占5?15份、台茶12号5?15份、龙井43号2?10份、阿萨姆大叶种2?10份、大吉岭大叶种2?10份、黄旦2?10份;
[0038](2)晒青:将拼配好的鲜叶摊放在竹筛中,摊放厚度为3?5cm,在日光下晒青2小时,中途翻拌一次,待叶片柔软,含水量降至68?70%,即可进入下一工序;
[0039](3)萎凋:将晒青叶摊放在萎凋帘中,自然萎凋,摊放厚度为3?5cm,室温15?18°C,时间8?12小时,含水量降至58?60%,即可进入下一工序;
[0040](4)揉捻: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加压方式进行揉捻,揉捻机的转速38?45转/分钟,揉捻时间为40?45分钟;
[0041](5)解块:将揉捻成型的茶胚用解块机解散团块,筛去碎末;
[0042](6)发酵:将解块后的茶胚摊放在发酵筛内,摊放厚度为8?10cm,然后将其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5?38°C、相对湿度为85%、时间5?6小时,当叶片由绿变为黄红色时即可进入下一工序;
[0043](7)造型:将发酵后的茶胚放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造型,理条机温度控制在90?105°C、时间40?45分钟,至茶条竖直,含水量20%左右即可进入下一工序;
[0044](8)摊凉:将经过理条的茶胚均匀摊放开,摊放厚度为3?5cm,温度降至室温;
[0045](9)烘焙:将摊凉后的茶胚放入烘干机中,温度控制在80?85°C、时间30?40分钟,烘焙至含水量为5?7%即制得成品;
[0046](10)包装储存:及时将烘焙后的茶叶放入茶箱封存,防止香气流失。
[0047]清水3号,在海拔2300米的凤庆大叶茶群体种茶园中按照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是滇红集团茶科院历经20余年精心选育的茶树良种之一,其茶多酚含量适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特殊的花香。
[0048]凤庆3号,在海拔1650米的凤庆大叶茶群体种茶园中按照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是滇红集团茶科院历经20余年精心选育的茶树良种,其芽叶黄绿色,生长期长,育芽率强,香气突出,具有独特的兰花香。
[0049]凤庆9号,在海拔1650米的凤庆大叶茶群体种茶园中按照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是滇红集团茶科院历经20余年精心选育的茶树良种,该品种芽毫特显,持嫩性强,单产高,其茶多酚含量丰富,是非常优秀的红茶品种。
[0050]梅占,安溪六大名种之一,发源于安溪芦田,无性系品种,植株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浓绿油光,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开花多,结实少。育芽能力强,嫩芽较翠绿,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一年生长期7个月左右。梅占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可制成白茶、红茶、绿茶与岩茶,且香气独特,品质极佳,氨基酸含量3.6%,茶多酚27.5%,儿茶素总量18.1 %,咖啡碱4.4%。制成红茶,香高似兰花香,味道浓厚。
[0051]台茶12号,九十年代台湾将缅甸大叶种的茶树与台湾野生山茶杂交后,选育出的优良红茶品种,具有特殊的肉桂香与淡淡的薄荷香,是台湾名优红茶的主栽品种。
[0052]阿萨姆种,产自印度东北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大叶种,当地日照强烈,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茶多酚含量高,滋味浓烈。
[0053]大吉岭种,产自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C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
[0054]龙井43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