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降解烟叶淀粉的工艺方法_2

文档序号:8517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湿球温度34°C,干湿差2°C,风机为1440转/分条件下运转3h左 右,随后调低风机档位至960转每分钟,使顶层烟叶边缘变黄达到5成,且青黄斑点密集。
[0048] 变黄中期:
[0049] 干球温度以0. 5°C /h升温至38°C,(上部叶一般到39°C ),湿球温度37°C,干湿差 1°C,稳温10~14h后排湿至湿球温度34~35°C,稳温至全房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青筋。
[0050] 变黄后期:
[0051] 干球温度以0. 5°C /h升温至41~43°C,湿球温度36- 37°C,干湿差5~6°C,稳 温至顶层4成黄片黄筋,剩余的黄片白筋,全房烟叶勾尖、叶边缘微卷。
[0052] 定色期:
[0053] 干球温度以0. 5 °C /h升温至45~47 °C,湿球温度37~38 °C,稳温至全房烟叶9 成以上黄片黄筋。干球温度以〇. 5°c /h升温至52~54°C,湿球温度38~39°C,稳温至全 房烟叶叶片干燥,主脉干约1/2以上后开始进入干筋阶段。
[0054] 干筋期:
[0055] 干筋其需快速升温,球温度以I°C /h升温至68°C,湿球温度40~41 °C。稳温至全 房烟叶干片干筋。在此过程中干球温度不宜超过70°C,湿球温度不宜超过42°C。温度太高 一方面会使烟叶香气物质挥发太多,降低了烟叶香吃味;另一发面会使烟叶烤红,影响烟叶 色泽。
[0056] 干筋全程 15 -30h〇
[0057] 4.对比实验
[0058] 烘烤过程中取样:相同时间点(前72h,3h/次,后期6h/次)在实验烤房和对照烤 房里相同位置各采集两片烟叶,去筋、保鲜膜包裹、标记、液氮速冻保藏。
[0059] 回潮结束后,对烟叶按国家42级制烤烟标准分级并分堆放置。对各级烟叶称重, 并计算其占全房烟叶的比重。
[0060] 评吸样品:分别从实验烤房和对照烤房中随机采集烟叶1kg,装于样品袋中,排 气、封口、标记、保藏。
[0061] 烟叶中淀粉含量采用碘显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采用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测定;对烟叶组织进行碘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烟叶感观评吸委托红云红河烟草(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评吸分析;利用EXCEL和SPSS-19数据统计软件对所测定 数据进行分析。
[0062] 5.高温激发酶活处理改变细胞、淀粉颗粒结构
[0063] 对烘烤3h后的烟叶组织进行制片和碘液染色,进行显微观察。从图1可见,对照 工艺烘烤3h后,细胞结构较完整,在胞外可清楚的看到少数膨胀泛白被染成浅蓝的淀粉颗 粒,但整体而言,胞内外淀粉颗粒被染色程度很低;从图2可见,较对照烘烤工艺,高温激 发酶活处理后烟叶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结构不规则,其中淀粉颗粒明显大量外溢被碘液 染成蓝色;相比而言,对照烘烤工艺对烟叶结构影响甚微,而高温激发酶活处理能更高效、 强烈地刺激烟叶,改变细胞结构和淀粉颗粒的形态以及所处环境。
[0064] 烘烤3h后,对照工艺使淀粉酶活比鲜烟提高了 0. 06个单位,期间淀粉含量降低了 1. 6%,占淀粉降解总量的7. 3% ;本发明方法在完成高温激发酶活处理后使淀粉酶活相对 鲜烟提高了 0. 24个单位,期间淀粉含量降低了 4. 21%,占淀粉降解总量的18. 1% ;综上可 知,本发明方法较对照工艺能提前提高淀粉酶活,促进淀粉的降解。
[0065] 6.淀粉降解趋势与酶活动态变化的关系
[0066] 结合烘烤参数,从图5可知:对于对照工艺,其淀粉降解速度在烘烤36h内为最快, 在60h和90h左右淀粉降解速度较快,但在36-IOOh内淀粉总体降解速度逐渐放缓;烘烤后 期淀粉含量维持稳定;在烘烤36h内淀粉酶活由0. 25mg/g. min上升到5. 13mg/g. min,淀粉 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〇. 886,达到0. 01极显著水平;在36-100h 内淀粉酶活出现两次峰值,第一峰值对淀粉降解速度有一定影响,第二次峰值的出现对淀 粉降解作用不大;烘烤后期淀粉酶活急速下降。
[0067] 对于本发明方法,烘烤前24h淀粉急速降解;在烘烤24_48h,淀粉降解速度平稳, 但24-80h内淀粉总体降解速度较前24h降低明显,淀粉含量呈缓慢降低;同时,在烘烤36h 内淀粉酶活从〇. 25mg/g. min上升到6. 46mg/g. min,并在烘烤36h时出现第一个峰值,期间 淀粉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〇. 929,达到0. 01极显著水平;在烘烤 122h时淀粉酶活出现第二个峰值。但是由图可知,在烘烤60-132h内淀粉降解量很少,淀 粉酶活对淀粉降解速度作用甚微;烘烤后期,同对照工艺一样,淀粉酶活急速下降。相比之 下,在烘烤前期,本发明方法淀粉降解速度更快,淀粉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变化相关性更强; 淀粉酶活第一峰值出现和淀粉降解基本结束的时间更靠前。
[0068] 7.本发明方法烘烤烟叶淀粉全程降解规律
[0069] 利用SPSS 19数学统计软件对全程淀粉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得到:随着时间得 变化淀粉降解呈三次曲线趋势(见图6)。曲线方程参数估计见表1。
[0070] 淀粉降解过程中淀粉含量随时间变化的三次曲线方程为:
[0071] Y =-14. 668Τ3+1· 286T2-0· 036T+61. 073 ①
[0072] 对①求导得到:
[0073] Y7= -44. 004Τ 2+2. 572Τ - 0. 036 ②
[0074] 方程②在烘烤时间0-15Τ内单调递减,其单调性与淀粉降解趋势一致,表明此过 程烟叶内部生化环境受烘烤温湿度的影响明显。方程①中R 2为0.952,趋势线吻合度在 95%以上,表明趋势线可用于对烟叶中淀粉含量变化进行数学分析,同时可以通过方程对 本发明方法不同烘烤阶段的淀粉含量进行数学估计。
[0075] 表1淀粉降解模型和参数估计值
[0076]
【主权项】
1. 一种烟叶中淀粉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高温诱导激发酶活处理: 烟叶装房后,检查烤房气密性,设置干球温度42~44°C、湿球温度41~43°C,干湿差 为1~2°C,快速升温至设置的温度,打开风机,风速为900~960转/分条件下,高温处理 时间0. 5h- 3h,当烟叶出汗,将风机转速调至1400~1460转/分,缓慢避火使温度在1一 2h内降至36°C; 变黄前期: 干球温度35~36°C,湿球温度33~34°C干湿差为2°C,以风速为1440转/分条件下, 风干2. 5~3. 5h后,调低风机为960转/分,顶层烟叶边缘变黄达到5成,且青黄斑点密 集; 变黄中期: 干球温度以0. 5°C/h的速度升温至干球38~39°C,湿球温度37°C,保温10~14h至 后排烟叶湿至湿球温度34~35°C,保温至所有的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青筋; 变黄后期: 干球温度以0. 5°C/h的速度升温至干球温度41~43 °C,湿球温度36~37 °C,干湿差 5~6°C,保温至顶层4成的烟叶呈黄片黄筋,剩余的烟叶为黄片白筋,全部烟叶勾尖、叶边 缘微卷; 定色期: 干球温度以0. 5°C/h升温至45~47 °C,湿球温度37~38 °C,保温至全部烟叶9成以 上黄片黄筋,干球温度以〇. 5°C/h升至52~54°C,湿球温度38~39 °C,保温至全部烟叶叶 片干燥,主脉干多1/2后开始进入干筋阶段; 干筋期: 以rc/h快速升温升温至干球温度68°C,湿球温度40-41°C,稳温至全房烟叶干片干 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激发酶活处理前将烟叶进行编烟后, 再进烤房,其编烟的具体操作为:烟杆分上、中、下三层每根烟杆编烟120-140片,上层杆 距13cm、中层杆距15cm、下层杆距17cm(杆距指烟杆之间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激发酶活处理的全程为2. 5~5h。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变黄前期风干时的风速为960转/分钟。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筋全程的时间为15 - 30h。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降解烟叶淀粉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在是鲜烟叶经过高温诱导处理激发酶活、经过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变黄后期、定色期、干筋期得到干片干筋的烟叶,达到降解烟叶中淀粉的目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在高温诱导激发酶活处理阶段,通过激发酶活使大分子物质提前加速降解,优化温湿度和稳温时间达到降低烟叶淀粉含量,进一步分析烤烟调制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淀粉酶活力和淀粉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调控烟叶内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转化提供依据,对生产安全高品质烟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IPC分类】A24B3-10, A24B15-20
【公开号】CN104839884
【申请号】CN201510127370
【发明人】王万能, 张潇骏
【申请人】重庆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