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84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体外温度 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严冬或酷暑时节,人们都会呆在房间里来保暖或避暑,而在 野外工作时,却无法避免寒冷或酷热带给人们的影响,因此,有 一件可调节人体外温度的服装是所向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发出了一种半导体冷热件,其是依据"N、 P型半导体材料以金属片链接,当电流由N型半导体材料 通过P型半导体材料时,电场使N型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和P型 半导体材料中的空穴反向流动,所需能量来自晶格的热能,于是 就需在金属片上吸热,而在另一端放热,从而在金属片和另一端 之间产生温差"这一理论而制造的电子元件。它由许多N型和P 型半导体材料相间排列成方阵,再以金属片将这些N型和P型半 导体材料从两端单个地链接,两面以两片陶瓷片相夹而成,电流 方向由N型半导体材料至P型半导体材料的金属片上致冷,电流 方向由P型半导体材料至N型半导体材料的金属片上致热。当切 换电流方向时,同一面就可分别产生致冷和致热的效果。利用这种半导体冷热件,人们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调节人体外 温度的衣服。如中国专利99222649. X提出了 一种"电子空调服", 它是由复合层面料、中间一层保温棉、半导体冷热件均匀排布成 的里层以及贴在里层上的里面料构成,在服装的底边部内藏高能 量蓄电池,并设有可调整高、低温度的调温开关和冷热转换开关。 前述的这种电子空调服使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冷热件,成本高,而且这一结构还使温度不均匀,半导体致冷致热元件的散热问题也 不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 置存在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温度均匀、保温散热好、能够实现 降温和升温以适应不同的气候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保暖防 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复层的服装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服装本体内设有两端能制热或者制冷的冷热产生机构,该 冷热产生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独的液体循环机构相连接,所 述的每个液体循环机构分别覆盖服装本体全身且其中一个液体循 环机构包覆于另一个液体循环机构的外侧,所述两个液体循环机 构之间设置绝热层。
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衣服上,穿上设 有本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衣服后可以改变体外温度来实现保温或 者防暑。冷热产生机构工作后,其一端对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加热, 加热的液体介质通过循环把输送到服装本体的全身,另一端对另 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制冷,将制冷的液体介质通过循环输送到服装 本体的全身,由于两个液体循环机构之间设置有绝热层,两个液 体循环的热量不会发生交换。在严冬时节,里层的液体循环机构
被冷热产生机构加热,使人体外衣服内的温度保持在较高的温度; 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被冷热产生机构制冷,由于设置有绝热层, 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不会对里层的液体循环产生热交换。酷暑时 节,里层的液体循环机构被冷热产生机构制冷,使人体外衣服内 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被冷热产生机构 制热,由于设置有绝热层,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不会对里层的液 体循环产生热交换,而且外层的热量由于液体循环使得散热的面
5积增大,更加容易散发出去。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体外温度 调节装置包括储液盒,储液盒内设有两个单独的用于存储液体介 质的储液腔,冷热产生机构设置在储液盒中,且冷热产生机构的 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述的储液腔中。将储液腔、冷热产生机构都整 合到一个储液盒中,缩小了本装置的体积,使得本装置更加轻便。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液体循环 机构包括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的储液腔、与出液口连接的出液总 管和与进液口连接的进液总管,在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之间设有 均匀布满服装本体的分管,在出液口和出液总管之间设有带动液 体介质循环的工作泵。工作泵工作,将液体介质从储液腔中流出, 经总管和分管流回到储液腔中。制热或者制热的液体介质流经支 管道时与人体进行热交换,实现保温或防暑的效果。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每根分管 弯折后按竖直方向铺设在服装本体的底部到顶部之间,分管的一 端设置在服装本体扣合处底部的一边,分管的另一端绕着服装本 体一周设置在服装本体扣合处底部的另一边。分管弯折后,其弯 折重叠的部分设置在服装本体的底部到顶部之间为与人体进行热 量交换,这一位置的热量不易与外界连通,设置弯折重叠的部分 即可。分管的两端均朝向底部, 一端设置在服装本体扣合处底部 的一边,分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服装本体扣合处底部的另一边每根 分管按此方式铺设后可以将服装本体均匀覆盖。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服装本体 的底部由分管均布后形成网格状,且出液总管、进液总管、和分 管均用塑料软管制作。由于分管有一段是绕着服装本体一周,因 此,在服装本体的底部部分为交错的网格状,这样此处的热量可 以较多的交换,有效防止因服装本体的底部与外界畅通而无法得 到保暖防暑的效果。采用塑料软管可以减轻本装置的。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储液盒独 立于服装本体外,每根分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服装本体,且每根分 管一端均汇总连接在出液总管上,每根分管另一端均汇总连接在 进液总管上,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均与储液盒设置快速接头。
作为液体循环机构的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 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液体循环机构包括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 的储液腔和一根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述的 出液口和进液口上,在出液口和主管道之间设有带动液体介质循 环的工作泵,所述的主管道上设有防止倒流的单向阀,在服装本 体内覆盖有若干根支管道,每根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单向阀 的两边的主管道上。工作泵工作后,液体介质从储液腔中流出, 经主管道和支管道流回到储液腔中。设置单向阀可以保证液体循 环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制热或者制热的液体介质流经支管道时与 人体进行热交换,实现保温或防暑的效果。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主管道对 折后围成一圈形成出液环和进液环,上述的单向阀设置在对折处, 上述的每组支管道对折后沿着服装本体的上下方向布置,且该支 管道一端连接在出液环上,另一端连接在进液环上。衣服是一个 环形体,围成一圈的主管道围绕身体的周围,同时不会妨碍衣服 的敞开和扣合。多根支管道上下方向设置,使支管道遍布衣服的 周身,使得服装本体内的温度均匀。此外,可以在部分支管道作 适当延伸至衣袖处。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冷热产生 机构包括半导体冷热件和控制半导体冷热件电流方向的电路控制 机构,在电路控制机构上设有开启关闭电源的总开关。
在上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中,所述的电路控制 机构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冷热转换开关、蓄电池和调节电流大小的 调节开关,上述的半导体冷热件和工作泵串联在电路控制机构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具有以下 的优点
1、 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具有两个液体循环机构, 且其中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包覆于另一个液体循环机构的外侧,在 两个液体循环机构之间设有绝热层,使得在里面一层的液体循环 机构具有可以保持较稳定的温度,防止与外界有大面接的热交换, 能够快速的降温和升温,且节省电源,延长使用的时间。
2、 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外层也使用循环来散 热,增加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
3、 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可以将制冷或者制热的液
体介质通过液体循环机构均匀地输送到身体全身。
4、 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采用储液盒,同时将冷热 产生机构、工作泵、蓄电池等都集中在储液盒中,主管道设置在 服装本体的底部,使得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更加轻便。
5、 在服装本体的底部部分为交错的网格状,这样此处的热量 可以较多的交换,有效防止因服装本体的底部与外界畅通而无法 得到保暖防暑的效果。


图1是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液体循环机构的展开图。
图3是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电路控制机构的结
构示意图。
图4是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种方案的结构
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液体循环机构的展开图。
图中,本体l;绝热层2;储液盒3;储液腔31;出液口32;进液口33;主管道4;出液环41;进液环42;工作泵5;支管道 6;拉链7;单向阀8;半导体冷热件9;总开关10;冷热转换开 关ll;蓄电池12;调节开关13;出液总管14;进液总管15;分
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具有复层的服装本体1、设置在服装本体1内两端能制热或者制 冷的冷热产生机构和两个液体循环机构,该冷热产生机构的两端 分别与两个单独的液体循环机构相连接,所述的每个液体循环机 构分别覆盖服装本体1全身且其中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包覆于另一 个液体循环机构的外侧,所述两个液体循环机构之间设置绝热层
2,实现改变体外温度来实现保温或者防暑。
冷热产生机构工作后,其一端对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加热,加 热的液体介质通过循环把输送到服装本体1的全身,另一端对另 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制冷,将制冷的液体介质通过循环输送到服装
本体1的全身,由于两个液体循环机构之间设置有绝热层2,两
个液体循环的热量不会发生交换。
具体来说,服装本体l为复层,里层和外层均为普通的衣服 布料,本实施例中的服装本体1为拉链式衣服。在衣服拉链处的
底部设有一个储液盒3,储液盒3内设有两个单独的用于存储液 体介质的储液腔31,本实施例中液体介质为水,冷热产生机构设 置在储液盒3中,且冷热产生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储液腔31 中。这样可以縮小了本装置的体积,使得本装置更加轻便。
每个液体循环机构包括具有出液口 32和进液口 33的储液腔31和一根主管道4,主管道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出液口 32和进液 口 33上,在出液口 32和主管道4之间设有带动液体介质循环的 工作泵5,工作泵5的电机与电路控制机构相连接,在主管道4 上均布若干组将服装本体1覆盖的支管道6,主管道4和支管道6 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
主管道4设置在服装本体1的底部,支管道6与主管道4垂 直设置且均布在主管道4上。主管道4对折,对折的一端位于拉 链7的一边,两个管口绕衣服一圈位于拉链7的另一侧,这样, 拉合衣服或者敞开衣服均不会对循环装置产生影响。主管道4对 折后围成一圈形成出液环41和进液环42,每组支管道6对折后 沿着服装本体1的上下方向布置,且该支管道6—端连接在出液 环41上,另一端连接在进液环42上。此外,可以在部分支管道 6作适当延伸至衣袖处。为了保证液体循环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主管道4对折处设有防止倒流的单向阀8。
工作泵5工作后,液体介质从储液腔31中流出,经主管道4 和支管道6流回到储液腔31中。制热或者制热的液体介质流经支 管道6时与人体进行热交换,实现保温或防暑的效果。
如图3所示,冷热产生机构包括半导体冷热件9和控制半导 体冷热件9电流方向的电路控制机构,在电路控制机构上设有开 启关闭电源的总开关10。电路控制机构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冷热转 换开关ll、蓄电池12和调节电流大小的调节开关13,半导体冷 热件9和工作泵5串联在电路控制机构中。其中,冷热转换开关 11和调节开关13均可以由市场上购得。
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在严冬时节,打开总开关 10,冷热转换开关11拨到里层液体循环加热的状态,里层的液体 循环机构被冷热产生机构加热,使人体外衣服内的温度保持在较 高的温度;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被冷热产生机构制冷,由于设置 有绝热层2,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不会对里层的液体循环产生热
10交换。如果里层的温度偏高,可以调整调节开关13,调节加热的 温度。酷暑时节,反向拨动冷热转换开关11,里层的液体循环机 构被冷热产生机构制冷,使人体外衣服内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温 度;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被冷热产生机构制热,由于设置有绝热
层2,外层的液体循环机构不会对里层的液体循环产生热交换,
而且外层的热量由于液体循环使得散热的面积增大,更加容易散
发出去。同时通过调节开关13调节温度。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内容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液体 循环机构包括具有出液口 32和进液口 33的储液腔31、与出液口 32连接的出液总管14和与进液口 33连接的进液总管15,在出液 总管14和进液总管15之间设有均匀布满服装本体1的分管16, 出液总管14、进液总管15、和分管16道均用塑料软管制作。
储液盒独立于服装本体1夕卜,每根分管16的两端分别穿出服 装本体1,且每根分管16 —端均汇总连接在出液总管14上,每 根分管16另一端均汇总连接在进液总管15上,进液总管15和出 液总管14均与储液盒设置快速接头。
在出液口 32和出液总管14之间设有带动液体介质循环的工 作泵5,每根分管16弯折后按竖直方向铺设在服装本体1的底部 到顶部之间,分管16的一端设置在服装本体1扣合处底部的一边, 分管16的另一端绕着服装本体1 一周设置在服装本体1扣合处底 部的另一边,服装本体1的底部由分管16均布后形成网格状。本 例中的扣合处为拉链。
储液盒3可挂在腰间的皮带上,通过快速接头将进液总管15 和出液总管14连接到储液盒3中,这样就可以启动使用了。工作 泵5工作,将液体介质从储液腔3中流出,经出液总管14、分管 16和进液总管15流回到储液腔31中。
分管16弯折后,其弯折重叠的部分设置在服装本体1的底部
ii到顶部之间为与人体进行热量交换,这一位置的热量不易与外界 连通,设置弯折重叠的部分即可。分管16的两端均朝向底部,一 端设置在服装本体1扣合处底部的一边,分管16的另一端设置在 服装本体l扣合处底部的另一边每根分管16按此方式铺设后可以 将服装本体1均匀覆盖。里层的液体循环机构和外层的液循环机
构对应叠合,两者之间用绝热层2隔开。且由于分管16有一段是
绕着服装本体l一周,因此,在服装本体1的底部部分为交错的 网格状,这样此处的热量可以较多的交换,有效防止因服装本体 1的底部与外界畅通而无法得到保暖防暑的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绝热层2;储液盒3;储液腔 31;出液口 32;进液口 33;主管道4;出液环41;进液环42; 工作泵5;支管道6;拉链7;单向阀8;半导体冷热件9;总开 关10;冷热转换开关H;蓄电池12;调节开关13等术语,但并 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
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
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复层的服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装本体(1)内设有两端能制热或者制冷的冷热产生机构,该冷热产生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独的液体循环机构相连接,所述的每个液体循环机构分别覆盖服装本体(1)全身且其中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包覆于另一个液体循环机构的外侧,所述两个液体循环机构之间设置绝热层(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储液盒(3),储液盒(3) 内设有两个单独的用于存储液体介质的储液腔(31),冷热产生机 构设置在储液盒(3)中,且冷热产生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述的 储液腔(31)中。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循环机构包括具有出液口 (32)和进液口 (33)的储液腔(31)、与出液口 (32)连接的出液总管(14)和与进 液口 (33)连接的进液总管(15),在出液总管(14)和进液总管(15) 之间设有均匀布满服装本体(1)的分管(16),在出液口(32)和 出液总管(14)之间设有带动液体介质循环的工作泵(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分管(16)弯折后按竖直方向铺设在服装 本体(1)的底部到顶部之间,分管(16)的一端设置在服装本体(1)扣合处底部的一边,分管(16)的另一端绕着服装本体(1) 一周设置在服装本体(i)扣合处底部的另一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服装本体(1)的底部由分管(16)均布后形成 网格状,且出液总管(14)、进液总管(15)、和分管(16)均用 塑料软管制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盒(3)独立于服装本体(1)夕卜,每根分管(16)的两端分别穿出服装本体(1),且每根分管(16) —端均汇总连接在出液总管(14)上,每根分管(16)另一端均汇总连 接在进液总管(15)上,进液总管(15)和出液总管(14)均与 储液盒(3)设置快速接头。
7、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循环机构包括具有出液口 (32)和进液口 (33)的储液腔(31)和一根主管道(4),所述的主管道(4)的两端分 别连接在上述的出液口 (32)和进液口 (33)上,在出液口 (32)和主 管道(4)之间设有带动液体介质循环的工作泵(5),所述的主管道 (4)上设有防止倒流的单向阀(8),在服装本体(1)内覆盖有若干 根支管道(6),每根支管道(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单向阀(8)的两边 的主管道(4)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道(4)对折后围成一圈形成出液环(41)和进 液环(42),上述的单向阀(8)设置在对折处,上述的每组支管道(6) 对折后沿着服装本体(1)的上下方向布置,且该支管道(6)—端 连接在出液环(41)上,另一端连接在进液环(42)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热产生机构包括半导体冷热件(9)和控制半 导体冷热件(9)电流方向的电路控制机构,在电路控制机构上设有 开启关闭电源的总开关(10)。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控制机构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冷热转换开 关(11)、蓄电池(12)和调节电流大小的调节开关(13),上述 的半导体冷热件(9)和工作泵(5)串联在电路控制机构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冷热件所产生的成本高,温度不均匀,散热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本保暖防暑的体外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复层的服装本体,服装本体内设有两端能制热或者制冷的冷热产生机构,该冷热产生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独的液体循环机构相连接,每个液体循环机构分别覆盖服装本体全身且其中一个液体循环机构包覆于另一个液体循环机构的外侧,两个液体循环机构之间设置绝热层。工作时两个循环机构可分别制冷或制热。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快速的降温和升温,节省电源,延长使用的时间,散热效果好。
文档编号A41D13/005GK201398486SQ20092011471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4日
发明者黄立兵 申请人:黄立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