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58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粘接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贮存粘接剂的贮存室 的布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布粘接装置不是用针和缝线来缝制布,而是用粘接剂来粘接布和布。布粘接装置 通过用粘接剂来粘接布和布,可消除缝线引起的缝制时布表面上产生的缝线凹凸。利用布 粘接装置时,加工后布的表面是平滑的。用该布制成的衣服在穿着时不会因缝线的凹凸而 让人感到不适。因此,布粘接装置可制作出穿着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的衣服。布粘接装置将液态的粘接剂从喷嘴排出。粘接剂附着在布上。之后操作者在附着 有粘接剂的布上重叠其它布。布粘接装置按压双方的布。粘接装置通过该方法来粘接布和 布。布粘接装置具有贮存室。贮存室贮存粘接剂。布粘接装置朝贮存室内供给气体, 藉此将粘接剂从贮存室压出。压出的粘接剂从喷嘴排出。日本特许公开平2-265670号公 报记载的装置根据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对供给到贮存室内的气体 进行控制。因此,该装置可将适量的粘接剂从贮存室压出。上述装置以贮存室内密闭为前提进行压力控制。贮存室未密闭时(例如贮存室的 盖敞开时),无法使贮存室内达到足够的气体压力。因此,该装置无法根据计测得到的气体 压力来进行贮存室内的压力控制,存在有时无法将适量的粘接剂从贮存室压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未对贮存室内施加足够的气体压力时禁止粘接剂 排出的布粘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1的布粘接装置包括贮存粘接剂的贮存室;朝 上述贮存室内供给气体、藉此将上述贮存室内的粘接剂朝下游侧压出的气体供给机构;对 上述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上述气体供给机构从上述贮存室内压出的 上述粘接剂朝喷嘴供给的供给部;以及控制上述供给部的供给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 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上述供给控制部控制上述供给部,停止上述粘接剂的供给。布 粘接装置获取由传感器检测出的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在所获取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 时,布粘接装置控制供给部,停止粘接剂的供给。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力时,布粘 接装置可禁止粘接剂的排出。布粘接装置可防止不能排出适量粘接剂的不良情况。技术方案2的布粘接装置还包括按压布、朝与来自上述喷嘴的粘接剂的排出方 向交叉的方向移送该布的移送部;驱动上述移送部的驱动部;以及控制上述驱动部的驱动 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上述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驱动部, 停止上述布的移送。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力时,布粘接装置可停止布的移送。布 粘接装置可防止在粘接剂不排出的状态下移送布并进行粘接作业。
技术方案3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气体供给机构包括将上述贮存室与供给气体 的气体供给源连接的供给路;以及设置在该供给路中、可通过开闭来控制上述贮存室内的 气体压力的阀,上述布粘接装置还包括控制上述阀的开闭的阀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 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上述阀控制部关闭上述阀。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力 时,布粘接装置通过关闭阀,可停止气体的供给。布粘接装置可防止在贮存室内未密闭的状 态下将气体朝贮存室持续供给。技术方案4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气体供给源由压缩机构成,上述布粘接装置还 包括控制上述压缩机的压缩机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上 述压缩机控制部对上述压缩机进行控制,以停止气体朝上述贮存室内供给。布粘接装置通 过控制压缩机,可停止气体朝贮存室内供给。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力时,布粘接装 置通过控制压缩机,可停止气体的供给。布粘接装置可防止在贮存室内未密闭的状态下将 气体朝贮存室持续供给。技术方案5的布粘接装置包括贮存粘接剂的贮存室;通过供给路朝上述贮存室 内送出气体、藉此朝上述贮存室内供给气体压力的压缩机;对上述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进 行检测的传感器;将用上述压缩机供给的气体压力从上述贮存室内压出的上述粘接剂朝喷 嘴供给的供给部;以及控制上述供给部的供给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 规定值小时,上述供给控制部控制上述供给部,停止上述粘接剂的供给。布粘接装置获取由 传感器检测出的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在所获取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布粘接装置控 制供给部,停止粘接剂的供给。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力时,布粘接装置可禁止粘接 剂的排出。布粘接装置可防止不能排出适量粘接剂的不良情况。技术方案6的布粘接装置还包括按压布、朝与来自上述喷嘴的粘接剂的排出方 向交叉的方向移送该布的移送部;驱动上述移送部的驱动部;以及控制上述驱动部的驱动 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上述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驱动部, 停止上述布的移送。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力时,布粘接装置可停止布的移送。布 粘接装置可防止在粘接剂不排出的状态下移送布并进行粘接作业。技术方案7的布粘接装置包括压缩机控制部,在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 规定值小时,上述压缩机控制部对上述压缩机进行控制,以停止气体朝上述贮存室内供给。 布粘接装置通过控制压缩机,可停止气体朝贮存室内供给。在贮存室内未达到规定气体压 力时,布粘接装置通过控制压缩机,可停止气体的供给。布粘接装置可防止在贮存室内未密 闭的状态下将气体朝贮存室持续供给。


图1是从前斜上方观察布粘接装置1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从前斜上方观察粘接机2的立体图。图3是粘接机2的主视图。图4是粘接机2的左视图。图5是贮存室18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6是从前斜上方观察粘接机2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7是图2的I-I线的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8是图2的II-II线的向视方向剖视图。图9是表示粘接作业时喷嘴17附近形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0是表示布粘接装置1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11是表示作业准备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后续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粘接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从前斜上方观察布粘接装置5整体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布粘接装置5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业准备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后续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布粘接装置1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4,对布粘接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面,将图3所示的粘接机2 的纸面上侧、下侧、右侧、左侧、表面侧、背面侧分别定义为粘接机2的上侧、下侧、右侧、左 侧、前侧、后侧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布粘接装置1包括粘接机2和使用台220。使用台220固定粘接机 2。粘接机2在相对配置的两层布之间附着粘接剂,按压并移送布。两层布通过粘接机2的 上述动作而粘接。粘接机2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说明。粘接机2固定于使用台220所包括的台板211上侧。台板211呈将左右方向作为 长边方向的俯视大致长方形。使用台220包括台板211、左右脚部212、213、左右支撑部214、215以及登架216。 台板211在俯视时呈将左右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矩形板状。台板211的左右方向长度是粘 接机2的左右方向长度的大致三倍。台板211的前后方向长度是粘接机2的前后方向长度 的大致两倍。台板211在粘接机2右侧包括操作面板210。操作面板210包括液晶显示部207 和多个键209。液晶显示部207显示各种信息。键209进行各种输入。操作者一边观察液 晶显示部207 —边操作键209,藉此设定布粘接装置1的各种动作。板状左脚部212从台板211左端朝铅垂方向的下方延伸。板状右脚部213从台板 211右端朝铅垂方向的下方延伸。左支撑部214与左脚部212下端连接。右支撑部215与 右脚部213下端连接。左支撑部214和右支撑部215分别是将前后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 致方柱状构件。细长板状的登架216将左支撑部21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与右支撑部215的前 后方向中央部分彼此相连。踏板208设置于登架216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操作者为了 调整布的移送速度而使用踏板208。控制箱3固定于台板211下侧。控制箱3收纳安装有 CPU201 (参照图10)等的控制基板。控制箱3与粘接机2、操作面板210和踏板206电连接。参照图2至图4,对粘接机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粘接机2包括 基座部11、立柱部12和臂部13。基座部11呈将左右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状。基座部11固定于台板211 (参照图1)。立柱部12从基座部11右端沿铅垂方向延伸。臂 部13与立柱部12的上端连接,并朝立柱部12左侧面的左方突出。臂部13的左右方向长 度是基座部11的左右方向长度的大致三分之一。基座部11在其内部包括下移送滚筒25 (参照图6)、第三马达93 (参照图6)等。 下移送滚筒25与后述的上移送滚筒22 —起按压并移送布。第三马达93驱动下移送滚筒 25。基座部11作为支撑立柱部12的基座起作用。立柱部12支撑臂部13。如图2所示,臂部13左端部从前方起依次对泵壳体14、贮存室18和梁部19予以 支撑。臂部13在其内部包括第一马达91 (参照图6)和第二马达92(参照图6)等。第一 马达91驱动齿轮泵124(参照图6)。第二马达92驱动上移送滚筒22。下面对泵壳体14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泵壳体14包括第一泵壳体31和 第二泵壳体32。第一泵壳体31是大致立方体状的构件。第一泵壳体31固定于臂部13左 侧面。第一泵壳体31在其内部包括齿轮泵124(参照图6)等。齿轮泵124将适量的粘接 剂高精度地朝喷嘴17供给。第二泵壳体32是大致长方体状的构件。第二泵壳体32从第 一泵壳体31左下端面朝下方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泵壳体31的上下方向长度与臂部13 的上下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第二泵壳体32的左右方向位置与基座部11的左右方向中央位 置大致相同。第二泵壳体32在其左侧包括轴部45 (参照图3)。轴部45与支撑部16的上端部 42右侧连接,将支撑部16支撑成能绕轴部45摆动。泵壳体14包括后述的供给路81 (参照 图7)和供给路82(参照图7)。供给路81将粘接剂从贮存室18朝齿轮泵124引导。供给 路82将粘接剂从齿轮泵124朝支撑部16引导。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16的形状呈将上下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 状。在支撑部16的下端部44与基座部11之间存在极小的间隙。支撑部16在其内部包括 供给路83 (参照图8)。供给路83将粘接剂从泵壳体14朝喷嘴17引导。支撑部16在其下 端部44包括喷嘴17。喷嘴17从支撑部16沿着布朝左侧延伸。支撑部16在其上端部42 包括驱动传递部41。驱动传递部41对气缸24的可动部75前端部予以支撑。气缸24具有空气注入口。在空气注入口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吸排气用软管。布粘 接装置1对流向空气注入口的压缩空气的吸气/排气进行控制。气缸24在其主体部74内 具有活塞。该活塞位置通过吸气/排气的控制进行移动。可动部75与活塞连接。因此,活 塞移动时,可动部75前端部前后移动。通过气缸24的可动部75前后移动,支撑部16以轴部45为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 摆动。随着支撑部16的摆动,喷嘴17在进行布的粘接作业时的位置(使用位置)与进行 维修时的位置(维修位置)之间移动。喷嘴17呈圆筒形。喷嘴17在其下侧包括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 86 (参照图8)。操 作者进行布的粘接作业时,排出口 86与基座部11相对。操作者进行粘接作业时,在相对配 置的两层布之间插入喷嘴17。齿轮泵124通过支撑部16内部的供给路83将粘接剂朝喷嘴 17供给。喷嘴17从排出口 86朝布排出粘接剂。粘接剂附着在位于喷嘴17下方的布的表 面上。如图2和图3所示,贮存室18呈将上下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状。贮存 室18从臂部13左侧的泵壳体14后方部分朝上方延伸。贮存室18包括主体部46、盖部47、盖轴部48和锁定机构部70。主体部46的形状是上部开口的有底筒状。盖部47覆盖主体 部46上部开口。贮存室18将热熔性的粘接剂(未图示)贮存在主体部46内。贮存室18 包括使粘接剂液化的加热器。贮存室18根据需要将所贮存的粘接剂朝齿轮泵124和喷嘴 17供给。热熔性的粘接剂在加热到规定温度时液化,在比该规定温度低的温度下固化。如图5所示,设置于主体部46左侧上端部分的盖轴部48将盖部47支撑成能开闭。 盖部47能以盖轴部48为轴,在覆盖主体部46上部开口的状态(盖部47关闭的状态)与 不覆盖主体部46上部开口的状态(盖部47打开的状态)之间移动。盖部47关闭时,贮存 室18内(由主体部46和盖部47覆盖的空间)成为密闭状态。锁定机构部70设置于主体部46右侧上端。锁定机构部70包括第二气缸71。位 于第二气缸71内的活塞位置通过压缩空气相对于未图示的空气注入口进行吸气/排气而 移动。可动部72与活塞连接。活塞移动时,可动部72前端左右(图5中)移动。移动到 左方时,可动部72从第二气缸71朝左方突出。移动到右方时,可动部72进入第二气缸71 内部。盖部47在其右侧端面包括键孔73。键孔73的直径比可动部72的直径稍大。可 动部72在移动到左方的状态下嵌入键孔73。可动部72嵌入键孔73时,盖部47成为不能 打开的状态。因此,布粘接装置1通过移动第二气缸71的活塞,可在盖部47能打开的状态 与盖部47不能打开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软管61的一端与盖部47连接,另一端与作为气体供给源的压缩机(未图示)连 接。阀60设置于软管61。阀60通过开闭,可调节流过软管61内部的气体量。压缩机通过 软管61将气体朝贮存室18内送出。压缩机通过软管61可朝贮存室18内供给气体压力。 压缩机将主体部46内的粘接剂从设置于主体部46下方的供给路81朝外部压出。压出的 粘接剂经由齿轮泵124到达喷嘴17。压力传感器65设置于软管61上,且设置于软管61与 盖部47连接的连接部分附近。压力传感器65可检测软管61内的气体压力。因此,压力传 感器65可检测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CPU201 (参照图10)进行设置于软管61的阀60的开闭。在盖部47关闭的状态下 CPU201使阀60打开时,贮存室18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加。如图2所示,梁部19包括主体部51、弹簧支撑部53和柱部52。主体部51是从臂 部13左侧后端部朝左方水平延伸的构件。主体部51的左右方向长度是基座部11的左右 方向长度的大致三分之一。弹簧支撑部53呈板状,从主体部51左侧端部朝前方水平延伸。 弹簧支撑部53的前后方向长度是基座部11的前后方向长度的大致二分之一。如图2和图 4所示,柱部52相对于水平面以大致45度的角度,从主体部51朝前斜下方延伸。柱部52 下端部从基座部11离开。如图2所示,弹簧支撑部53在其前端部上具有孔。弹簧支撑部53将轴部61支撑 成能上下移动。轴部61插通于弹簧21。轴部61上端部分插通于弹簧支撑部53的孔内。 柱部52在其下端部分左侧具有左右延伸的轴部62。轴部62对滚筒保持部20后端部予以 支撑。滚筒保持部20以轴部62为摆动中心使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摆动。主体部51在弹 簧支撑部53右侧包括气缸24。气缸24切换支撑部16的位置。下面对滚筒保持部20进行说明。滚筒保持部20前端部将圆柱状的上移送滚筒22 支撑成能旋转。上移送滚筒22位于从支撑部16延伸出的喷嘴17后方附近。滚筒保持部20在其中央的稍前方的上表面上具有轴支撑部59。轴支撑部59对插通于弹簧21的轴部 61下端予以支撑。弹簧21位于弹簧支撑部53与轴部61下端之间。弹簧21朝下方对轴部 61施力,藉此朝下方对与轴部61连接的滚筒保持部20施力。如图2所示,基座部11在上移送滚筒22的下方部分设置有孔部23。下移送滚筒 25(参照图6)的一部分从孔部23朝上方稍微突出。下移送滚筒25与上移送滚筒22—起 旋转。下移送滚筒25和上移送滚筒22夹持布,将该布从前方朝后方移送。参照图6,对粘接机2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粘接机2在其内部包括第一马达91、
第二马达92、第三马达93等。第一马达91通过转轴121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齿轮泵124,藉此驱动齿轮泵124。 齿轮泵124包括驱动齿轮122和从动齿轮123。驱动齿轮122固定于转轴121的左侧前端 部。驱动齿轮122与转轴121 —起旋转。从动齿轮123与驱动齿轮122啮合。第一马达91 位于臂部13内部,且位于泵壳体14与臂部13连接的部分右方。转轴121在泵壳体14内 从第一马达91的转轴朝左方延伸。驱动齿轮122和从动齿轮123将适量的粘接剂朝喷嘴 17供给。第二马达92通过转轴126、127、128和皮带129、130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上移送 滚筒22,藉此驱动上移送滚筒22。第二马达92位于臂部13内部,且位于梁部19与臂部13 连接的部分右方。转轴126从第二马达92的转轴朝左方延伸,在主体部51内贯穿。转轴 126左侧前端部位于柱部52内。转轴126左侧前端部支撑带轮。转轴127右侧前端部延 伸到柱部52下侧端部内,转轴127左侧前端部延伸到滚筒保持部20后端部内。转轴127 右侧前端部和左侧前端部分别支撑带轮。转轴128是上移送滚筒22的转轴。转轴128左 侧端部延伸到滚筒保持部20前端部的内部,支撑带轮。转轴128右侧前端部从滚筒保持部 20前端部突出,支撑上移送滚筒22。皮带129在柱部52内张设于转轴126左侧端部的带 轮与转轴127右侧端部的带轮之间。皮带130在滚筒保持部20内张设于转轴127左端部 的带轮与转轴128左端部的带轮之间。上移送滚筒22随着第二马达92的旋转而旋转。第三马达93通过转轴141和皮带142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下移送滚筒25,藉此 驱动下移送滚筒25。下移送滚筒25呈圆柱形状,固定于转轴141。下移送滚筒25位于上 移送滚筒22下方,且位于基座部11内。基座部11在其内部具有支撑基座4。支撑基座4 将转轴141支撑成能旋转。皮带142在基座部11内张设于第三马达93转轴的带轮与转轴 141右端的带轮之间。下移送滚筒25通过第三马达93的旋转而旋转。参照图7和图8,对粘接机2的粘接剂供给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主体部46在由周壁和底壁包围的空间内贮存粘接剂。供给路81是 在泵壳体14侧的周壁下端朝泵壳体14侧延伸的贯穿孔。供给路81是用于将主体部46所 贮存的粘接剂朝齿轮泵124引导的通路。供给路81从贮存室18到达泵壳体14的第一泵壳体31内中央。供给路81在第一 泵壳体31中央部分朝右方直角折弯,到达驱动齿轮122与从动齿轮123的啮合部分上端。如图8所示,供给路82是将经过齿轮泵124后的粘接剂朝支撑部16的供给路83 引导的通路。供给路82从驱动齿轮122与从动齿轮123 (参照图7)的啮合部分下端朝左 方延伸。该延伸到左方的供给路82朝下方折弯,在其下端朝左方折弯,经由轴部45到达支 撑部16内的供给路83。
供给路83是将流过供给路82的粘接剂朝喷嘴17引导的通路。供给路83在支撑部16内部从上端部42延伸至下端部44,到达喷嘴17内的供给路84。供给路84是将流过供给路83的粘接剂朝排出口 86引导的通路。排出口 86设置 于喷嘴17左端部的下方部分。供给路84在喷嘴17内部从右端延伸至左端,与排出口 86 连接。粘接剂从排出口 86朝外部排出。参照图7和图8,对从贮存室18经由泵壳体14和支撑部16到达喷嘴17的排出口 86的粘接剂的流动进行说明。第一马达91对驱动齿轮122进行驱动,驱动齿轮122和从动齿轮123旋转。齿轮 泵124将液体状态的粘接剂从供给路81朝供给路82送出。粘接剂从供给路82朝供给路 83流动,到达供给路84,并从排出口 86朝外部排出。参照图9,对粘接上布151与下布152的粘接作业时粘接机2的形态进行说明。进行粘接作业时,粘接机2使气缸24(参照图2)的可动部75(参照图2)朝前方 移动,使支撑部16朝使用位置移动。操作者重叠配置上布151和下布152。操作者在粘接 布的部分配置喷嘴17。上移送滚筒22和下移送滚筒25在喷嘴17后方夹持上布151和下 布 152。布粘接装置1关闭盖部47 (参照图5),打开阀60 (参照图5)。压缩机朝贮存室 18(参照图5)内供给气体压力。压缩机将贮存于主体部46 (参照图5)的粘接剂经由供给 路81 (参照图5)朝齿轮泵124(参照图7)压出。在上述状态下操作者踩下踏板208 (参照图1)时,齿轮泵124(参照图7)驱动。粘 接剂流过供给路81 83 (参照图7、图8),从喷嘴17排出,附着于下布152。上移送滚筒 22和下移送滚筒25朝着将上布151和下布152从前方朝后方移送的方向旋转。弹簧21对 上移送滚筒22朝下方施力。因此,上移送滚筒22和下移送滚筒25将上布151和下布152 压紧而使其粘接。参照图10,对布粘接装置1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布粘接装置1包括CPU201、 R0M202.RAM203和存储装置29。CPU201执行接收处理和控制处理。接收处理是从键209和 踏板208等接收输入信息的处理。接收处理也是接收由各种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信息的处 理。控制处理是控制马达等的处理。R0M202存储CPU201所执行的程序和各种初始设定参 数等。RAM203临时存储计时、计数、标志等。存储装置29存储操作者所输入的各种设定信 息。CPU201 分别与 R0M202、RAM203、存储装置 29 电连接。CPU201 可对 R0M202、RAM203 禾口 存储装置29的存储区域进行存取。踏板208与CPU201电连接。操作者在调节布的移送速度时使用踏板208。CPU201 可识别踏板208的踩下量。CPU201根据识别出的踏板208的踩下量来确定上移送滚筒22 和下移送滚筒25的旋转速度以及驱动齿轮122和从动齿轮123的旋转速度。键209与CPU201电连接。操作者在输入各种动作设定信息时使用键209。CPU201 识别操作者对键209的按下状态。CPU201根据识别出的键209的按下状态,将各种动作设 定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29内。显示驱动用驱动器205与CPU201电连接。显示驱动用驱动器205与液晶显示部 207电连接。CPU201通过显示驱动用驱动器205将期望的信息显示于液晶显示部207。马达驱动用驱动器206与CPU201电连接。马达91 93分别与马达驱动用驱动器206电连接。CPU201通过马达驱动用驱动器206来控制马达91 93。空气驱动用驱动器204与CPU201电连接。空气驱动用驱动器204与气缸24、71 电连接。CPU201通过空气驱动用驱动器204对送入气缸24、71的空气注入口的空气压力进 行控制。支撑部16根据气缸24的动作而朝使用位置或维修位置移动。锁定机构部70根 据气缸71的动作,在盖部47能打开的状态与盖部47不能打开的状态之间切换。阀60与CPU201电连接。CPU201可开闭阀60。压力传感器65与CPU201电连接。CPU201可识别由压力传感器65检测出的压力值。参照图11 图13,对布粘接装置1的各种处理(作业准备处理、粘接处理)进行 说明。压缩机(未图示)始终在动作。下面对CPU201使用的标志进行说明。许可标志表 示是否许可齿轮泵124的驱动。许可齿轮泵124的驱动时,CPU201在许可标志中存储“1”。 禁止齿轮泵124的驱动时,CPU201在许可标志中存储“0”。将CPU201在许可标志中存储 “ 1,,称作“使许可标志开启”。将CPU201在许可标志中存储“0”称作“使许可标志关闭”。 RAM203存储许可标志。CPU201分别以规定的周期(例如1ms)来执行作业准备处理和粘接处理。在一个 处理的执行中,当另一处理的执行时刻到来时,CPU201中断执行中的处理。上述情况下, CPU201执行另一处理。在执行中的处理中断、之后执行时刻到来时,CPU201从中断时刻重 新开始处理。因此,CPU201可并行地执行双方的处理。参照图11和图12,对作业准备处理进行说明。操作者通过键209来进行开始布的 粘接作业的操作时,CPU201执行作业准备处理。CPU201移动第二气缸71的活塞,使可动部72朝左方移动。可动部72从第二气缸 71朝左方突出。可动部72嵌入键孔73。盖部47成为不能打开的状态(S11)。CPU201打开阀60 (S13)。压缩机送出的气体经由软管61进入贮存室18内。CPU201 获取由压力传感器65检测出的气体压力(S15)。CPU201对所获取的气体压力和规定的第 一阈值进行比较(S17)。在盖部47关闭、贮存室18内为密闭状态时,所获取的气体压力达到规定的第一阈 值以上(S17 是)。压缩机供给的气体压力将贮存于主体部46的粘接剂朝供给路81压出。 齿轮泵124处于可将适量的粘接剂供给到喷嘴17的状态。CPU201使许可标志开启(S19)。CPU201判断操作者是否通过键209进行了粘接作业的结束操作(S27)。操作者 进行了结束操作时(S27 是),CPU201执行后续处理(S29,参照图12)。后续处理结束后, CPU201结束作业准备处理。操作者没有进行结束操作时(S27 否),CPU201返回到S15的 处理。CPU201反复执行上述处理。参照图12,对后续处理进行说明。CPU201使许可标志关闭(S41)。CPU201关闭阀 60 (S43),停止气体压力朝贮存室18内供给。CPU201获取由压力传感器65检测出的气体压 力(S44)。CPU201对所获取的气体压力和规定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S45)。由于在S43的处理中将阀60关闭,因此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慢慢下降。在获 取的气体压力为规定的第二阈值以上时(S45 否),CPU201监视将阀60关闭后经过的时间 (S49)。在经过时 间不到规定时间时(S49 否),CPU201返回到S44的处理。在S49中,当 经过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时(S49 是),CPU201使通知操作者产生异常的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207 (S51)。CPU201结束后续处理。CPU201返回到作业准备处理(参照图11)。在所获取的气体压力比规定的第二阈值小时(S45 是),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已下降。CPU201使可动部72朝右方移动。可动部72成为进入第二气缸71的状态。盖部 47成为能打开的状态(S47)。CPU201结束后续处理。CPU201返回到作业准备处理(参照 图 11)。如图11所示,所获取的压力比规定的第一阈值小时(S17 否),压缩机供给的气 体压力无法将贮存在主体部46内的粘接剂朝供给路81压出。即使齿轮泵124驱动,也不 能从喷嘴17排出适量的粘接剂。因此,CPU201关闭阀60(S21)。CPU201使许可标志关闭 (S23)。CPU201使可动部72朝右方移动。可动部72进入第二气缸71。盖部47成为能打 开的状态(S25)。CPU201结束作业准备处理。如上所述,贮存室18内为密闭状态时,布粘接装置1许可齿轮泵124的驱动,禁止 盖部47的打开。因此,布粘接装置1可防止盖部47在粘接作业中打开而使气体压力下降。 布粘接装置1可防止无法将足够的气体压力供给到贮存室18内、无法将适量的粘接剂从贮 存室18排出的不良情况。在盖部47未关闭、未将足够的气体压力供给到贮存室18内时, 布粘接装置1禁止齿轮泵124的动作。因此,布粘接装置1可实现在盖部47打开的状态下 不朝贮存室18内供给气体压力。参照图13,对粘接处理进行说明。操作者接通布粘接装置1的电源时,CPU201执 行粘接处理。CPU201对操作者是否踩下踏板208进行判断(S31)。操作者未踩下踏板208时 (S31 否),CPU201使齿轮泵124停止驱动(S37)。粘接剂不从喷嘴17排出。上移送滚筒 22和下移送滚筒25的旋转停止,布的移送停止(S38)。CPU201返回到S31的处理。CPU201 继续监视踏板208的状态。操作者在粘接机2上配置布,踩下踏板208。CPU201检测到踏板208的踩下(S31 是)。CPU201对许可标志是否开启进行判断(S33)。许可标志关闭时(S33 否),CPU201停 止齿轮泵124的驱动(S37)。粘接剂不从喷嘴17排出。上移送滚筒22和下移送滚筒25的 旋转停止,布的移送停止(S38)。CPU201返回到S31的处理。许可标志开启时(S33 是),齿轮泵124驱动而将粘接剂朝喷嘴17供给,可从喷嘴 17排出粘接剂。CPU201根据踏板208的踩下量来确定齿轮泵124的旋转速度。CPU201驱 动第一马达91旋转。CPU201驱动齿轮泵124 (S35)。CPU201驱动第二马达92和第三马达 93旋转。上移送滚筒22和下移送滚筒25旋转,移送布(S36)的CPU201返回到S31的处理。齿轮泵124将粘接剂朝喷嘴17输送。粘接剂从排出口 86排出。排出的粘接剂附 着在布上。上移送滚筒22和下移送滚筒25从上下方向按压布,将其从前方朝后方移送。因 此,布进行粘接。如上所述,在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为规定的第一阈值以上时,第一实施方式的 布粘接装置1许可齿轮泵124的驱动。在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不到第一阈值时,布粘接 装置1禁止齿轮泵124的驱动,可禁止粘接剂的排出。因此,布粘接装置1可防止在气体压 力朝贮存室18内的供给不足的状态下从喷嘴17排出粘接剂的不良情况。布粘接装置1可 防止不能排出适量粘接剂的不良情况。
在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不到第一阈值时,布粘接装置1不驱动上移送滚筒17 和下移送滚筒25旋转,因此,可禁止布的移送。布粘接装置1可防止在粘接剂不排出的状 态下移送布并进行粘接作业。在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不到第一阈值时,布粘接装置1通过关闭阀60,可停止 气体的供给。布粘接装置1可防止在贮存室内未密闭的状态下持续供给气体。另外,第一 阈值和第二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值。气体供给源也可以是利用配管设置于工厂的空气源。在朝贮存室18内供给气体压力的状态下,布粘接装置1禁止盖部47打开。因此, 布粘接装置1可实现操作者在粘接作业中无法打开盖部47。〈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并 省略其说明。参照图14,对布粘接装置5的结构进行说明。布粘接装置5包括压缩机75。压缩 机75的形状是将上下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致圆筒形。压缩机75设置于使用台220的脚 212左侧。软管61 —端侧与压缩机75上部连接。软管61另一端侧与贮存室18的盖部47 连接。压缩机75通过软管61将气体朝贮存室18送出。压缩机75通过软管61可朝贮存 室18内供给气体压力。CPU201可电性控制压缩机75的动作。阀60设置于软管61上。阀60通过开闭,可调节流过软管61内的气体量。压力 传感器65可检测软管61内的气体压力。压力传感器65设置于软管61上,且设置于软管 61与盖部47连接的部分附近。因此,压力传感器65可检测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参照图15,对布粘接装置5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 包括压缩机75。压缩机75与CPU201电连接。CPU201可控制压缩机75的动作。参照图16和图17,对布粘接装置5的作业准备处理进行说明。图16与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Sll与S13之间追加S71的处理、以及在S21与 S23之间追加S73的处理。S71中,在盖部47成为不能打开的状态后,CPU201开始压缩机 75的动作(S71)。S73中,在压力传感器65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的第一阈值小时(S17 : 否),CPU201关闭阀60(S21),停止压缩机75的动作(S73)。图17与图1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S41与S43之间追加停止压缩机75的动作的处 理(S75)。S75中,在许可标志关闭后(S41),CPU201停止压缩机75的动作(S75)。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5进行阀60的开闭控制和压缩机75的动 作控制。布粘接装置5通过控制压缩机75,可停止气体朝贮存室18内供给。在贮存室18 内的气体压力不到第一阈值时,布粘接装置5通过控制压缩机75,可停止气体的供给。即使 阀60发生故障,布粘接装置5也可通过控制压缩机75来控制贮存室18内的气体压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上述实 施方式中,第二气缸71通过移动可动部72来使盖部47在能打开的状态与不能打开的状态 之间切换。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方法。例如,也可将气缸71设置于盖部47,并使气缸 71的活塞与键孔连接,布粘接装置1通过使设置于盖部47的气缸71的活塞移动来使盖部 47在能打开的状态与不能打开的状态之间切换。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布粘接装置5通过控制阀60的开闭和压缩机75的动作来 控制气体压力朝贮存室18内的供给。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结构和方法。布粘接装置5也可以是不包括阀60的结构。即使只控制压缩机75的动作,也能控制贮存室18内的气 体压力,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图14的压缩机75相当于本发明的“气体供给源”。图14的压缩机75、图7的供给 路81、82、图8的供给路83、84相当于本发明的“气体供给机构”。图2的压力传感器65相 当于本发明的“传感器”。图6的齿轮泵124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部”。进行图13的S35 处理的CPU201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控制部”。图6的上移送滚筒17、下移送滚筒25相当 于本发明的“移 送部”。图6的第二马达92、第三马达93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部”。进行 图13的S36、S38处理的CPU201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控制部”。图11的S13、S21、图12 的S43相当于本发明的“阀控制部”。进行图16的S71、S73、图17的S75处理的CPU201相 当于本发明的“压缩机控制部”。
权利要求
一种布粘接装置,包括贮存室,该贮存室贮存粘接剂;气体供给机构,该气体供给机构朝所述贮存室内供给气体,藉此将所述贮存室内的粘接剂朝下游侧压出;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所述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进行检测;供给部,该供给部将所述气体供给机构从所述贮存室内压出的所述粘接剂朝喷嘴供给;以及供给控制部,该供给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供给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部,停止所述粘接剂的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送部,该移送部按压布,朝与来自所述喷嘴的粘接剂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移送该布;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所述移送部;以及 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停 止所述布的移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供给机构包括供给路,该供给路将所述贮存室与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源连接;以及 阀,该阀设置在所述供给路中,能通过开闭来控制所述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 所述布粘接装置还包括阀控制部,该阀控制部控制所述阀的开闭, 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阀控制部关闭所述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供给源由压缩机构成,所述布粘接装置还包括压缩机控制部,该压缩机控制部控制所述压缩机, 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 控制,以停止气体朝所述贮存室内供给。
5.一种布粘接装置,包括贮存室,该贮存室贮存粘接剂;压缩机,该压缩机通过供给路朝所述贮存室内送出气体,藉此朝所述贮存室内供给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所述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进行检测;供给部,该供给部将用所述压缩机供给的气体压力从所述贮存室内压出的所述粘接剂 朝喷嘴供给;以及供给控制部,该供给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供给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给部,停止所述粘接剂的供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送部,该移送部按压布,朝与来自所述喷嘴的粘接剂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移送该布;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所述移送部;以及 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停 止所述布的移送。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控制部,在所述传感 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所述压缩机控制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控制,以停止气 体朝所述贮存室内供给。
全文摘要
一种布粘接装置,包括阀。阀对供给到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进行控制。贮存室贮存粘接剂。布粘接装置的CPU禁止贮存室的盖部打开(S11),并打开阀(S13)。CPU使气体经由阀流到贮存室内,朝贮存室内供给气体压力。CPU获取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贮存室内的气体压力(S15),在所获得的气体压力比规定值小时(S17否),关闭阀(S21)。CPU禁止齿轮泵的旋转,停止布的移送(S23)。布粘接装置可防止无法将足够的气体压力供给到贮存室18内、无法将适量粘接剂从贮存室排出的不良情况。
文档编号A41H43/04GK101843380SQ20101014355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
发明者吉本直树, 多田悟, 大村义和, 山浦宏贵, 岩越弘恭, 梅田和俊, 盐谷哲司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