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9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带的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如今,手表不仅仅停留在计时功能,也具有装饰功能。一般手表分为表面、表带及 表扣,其中表带分为金属表带和柔性材料表带(如皮革、橡胶、尼龙布)等,不同的表带必须配合不同的表扣。如图I所示,是现有用于扣接皮质表带的表扣的示意图。该表扣的扣环BI与表带Al的端部相连,并将扣针B2插入另一表带的扣眼(该表带穿入扣环BI)实现手表的佩戴。该表扣结构简单,但其容易损伤表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表扣过于简单且易损伤表带的问题,提供一种扣件及采用该扣件的手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扣件,包括扣架、第一扣舌及面盖,其中所述第一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面盖枢接到第一扣舌并可转动扣合到该第一扣舌,所述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所述扣架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所述面盖上设有锁紧栓,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弹性按钮及安装到所述弹性按钮并随所述弹性按钮一起相对于第一扣舌移动的第一钩块。在本发明所述的扣件中,所述的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扣件安装座且该第一^^扣件安装座具有通孔,所述弹性按钮包括螺丝及弹性件,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与第一钩块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及螺丝的螺丝帽。在本发明所述的扣件中,包括第二扣舌,所述第二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第二扣舌上设有固定表带的表带固定部且该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设有卡固结构。在本发明所述的扣件中,所述扣架为弧形,所述第一扣舌和第二扣舌分别枢接在所述扣架的两端并分别由枢接处向扣架的中央扣合。在本发明所述的扣件中,所述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的卡固结构包括位于第二扣舌表面的弹性顶针及位于扣架对应位置的凹穴。在本发明所述的扣件中,所述面盖包括两个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耳,所述弹性按钮的螺丝依次穿过所述安装耳的安装孔及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螺接到第一钩块的螺孔。在本发明所述的扣件中,所述第一扣舌扣合到扣架的方向与所述面盖扣合到第一扣舌的方向相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面、表带及表扣,其中所述表扣包括扣架、第一扣舌及面盖,所述第一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面盖枢接到第一扣舌并可转动扣合到该第一扣舌,所述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所述扣架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所述面盖上设有用于钉入表带上的扣眼的锁紧栓及表带孔,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弹性按钮及安装到所述弹性按钮并随弹性按钮一起相对于第一扣舌移动的第一钩块。在本发明所述的手表中,所述的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安装座且该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具有通孔,所述弹性按钮包括螺丝及弹性件,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与第一钩块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及螺丝的螺丝帽。在本发明所述的手表中,所述表扣还包括第二扣舌,所述第二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第二扣舌上设有固定表带的表带固定部且该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设有卡固结构。本发明的扣件及具有该扣件的手表,通过旋转第一扣舌实现扣件的扣合和松开,并通过面盖调节长度,从而便于扣合及长度调节。本发明不仅造型美观,不会损伤表带,特别适用于手表。


图I是现有表扣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扣件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扣件处于扣舌扣合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扣件A-A处的剖面图。图5是图3中扣件的侧面示的结构意图。图6是图3中扣件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2-6所示,是本发明扣件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扣件用于实现表带、皮带等的连接固定,具体包括扣架21、第一扣舌22、第二扣舌23及面盖24,其中第一扣舌22的第一端通过枢轴213枢接到扣架21并可绕枢轴213转动,从而该第一扣舌22可扣合到该扣架21 ;同样地,第二扣舌23的第一端通过枢轴212也枢接到扣架21并可绕枢轴212转动,从而该第二扣舌23也可扣合到扣架21。两段表带或皮带分别装配到第一扣舌22和第二扣舌23,从而实现两段表带或皮带的连接固定。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也将其中一段表带或皮带直接装配到扣架21,而省略第二扣舌23。上述第一扣舌22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扣架21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从而在第一扣舌22扣合到扣架21后,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可配合将第一扣舌22固定在扣架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件和第二卡扣件分别包括方向相对的第一钩块241和第二钩块211,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第一钩块241和第二钩块242相互配合将第一扣舌22固定到扣架21。上述第二钩块211固定在扣架21或与扣架21 —体。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二钩块211也可采用位于扣架21的凹穴代替。除了第一钩块241,第一^^扣件还包括弹性按钮242,其中第一钩块241安装到弹性按钮242并可随弹性按钮242 —起相对于第一扣舌22移动。具体地,第一卡扣件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第一扣舌22上设置第一卡扣件安装座221且该第一卡扣件安装座221具有通孔,弹性按钮242包括螺丝及弹性件(例如弹簧等),上述螺丝穿过第一卡扣件安装座221的通孔,第一钩块241通过螺钉固定到弹性按钮242的螺丝(螺钉垂直与螺丝)露出第一卡扣件安装座221的部分,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卡扣件安装座221及螺丝的螺丝帽。在弹性按钮242与第一扣舌22之间的弹性件,可使弹性按钮242没有外力按压时使第一^^扣件在弹力作用下勾住第二卡扣件,从而使第一扣舌22牢牢扣合在扣架21上。当然,第一钩块241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到弹性按钮242,例如在该第一钩块上设置与弹性 按钮的螺丝同向的螺孔,弹性按钮242的螺丝直接螺接到螺孔从而实现固定。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第一^^扣件和第二卡扣件可包括相对的两组,这样,通过向内按压弹性按钮242,可使第一钩块241向中间移动并脱离第二卡扣件的第二钩块211,从而打开第一扣舌22。面盖24通过枢轴枢接到第一扣舌22并可绕枢轴转动,从而扣合到该第一扣舌22。并且在面盖24上还设有锁紧栓243,该锁紧栓243用于钉入表带或皮带上的扣眼,从而实现表带或皮带的连接的固定。上述锁紧栓243配合表带或皮带上的扣眼,可实现表带或皮带等的长度调节。一旦长度调节完成,则以后无需开启锁紧栓243,而可直接通过第一扣舌22及第二扣舌23的扣合和松开实现手表的佩戴和摘除,或皮带的佩戴和摘除。具体地,面盖24可通过以下方式安装到第一扣舌22 :在面盖24上设置两个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耳243,弹性按钮242的螺丝依次穿过安装耳243的安装孔及第一^^扣件安装座221的通孔螺接到钩块241的螺孔,即面盖24的枢轴为弹性按钮242。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面盖24也可独立于弹性按钮242并通过独立的枢轴安装到第一扣舌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舌22扣合到扣架21的方向与面盖24扣合到第一扣舌22的方向相反。例如图3中第一扣舌22从右向左扣合到扣架21,而面盖24则从左向右扣合到第一扣舌22。上述第二扣舌23上设有固定表带或皮带的固定部231,该固定部231位于第二扣舌23的上表面(该第二扣舌23的下表面扣合到扣架231)。在具体应用中,固定部231凸出于第二扣舌23的表面且靠近该第二扣舌23的第二端(即远离枢接扣架2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31由螺丝通和螺丝杆螺接而成。在第二扣舌23的第二端与扣架21之间设有卡固结构,以在第二扣舌23扣合到扣架21时实现固定。具体地,上述卡固结构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第二扣舌23的第二端设置弹性顶针232,并在扣架21的对应位置凹穴。上述弹性顶针232通过弹簧的弹力突出于第二扣舌23两侧的表面,并抵靠在扣架的凹穴内。弹性顶针232的端部为球形或圆锥形,从而可在外力按压下缩进第二扣舌23的表面,便于第二扣舌23扣合到扣架21 ;在弹性顶针232移动到扣架21的凹穴位置时弹出第二扣舌23的表面,将第二扣舌23固定在扣架21上。在上述的扣件中,扣架21为弧形,例如与手腕的弧度相匹配或与腰部的弧度匹配,从而可用作表带扣或腰带扣。而第一扣舌22和第二扣舌23分别枢接在扣架21的两端并分别由枢接处向扣架21的中央扣合。上述的扣件可用作表扣,并直接应用到手表,连接两端皮质表带。具体地,该手表包括表面、表带及表扣,其中表扣包括扣架、第一扣舌及面盖,第一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面盖枢接到第一扣舌并可转动扣合到该第一扣舌,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扣架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面盖上设有用于钉入表带上的扣眼的锁紧栓及供表带穿过的表带孔。上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弹性按钮及安装到所述弹性按钮并随弹性按钮一起相对于第一扣舌移动的第一钩块,而第二卡扣件则包括固定在扣架或与扣架一体的第二钩块。 具体地,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安装座且该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具有通孔,弹性按钮包括螺丝及弹性件,螺丝穿过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与第一钩块固定,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及螺丝的螺丝帽。在上述的手表中,表扣还可包括第二扣舌,该第二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扣架,且第二扣舌上设有固定表带的表带固定部。上述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设有卡固结构。在上述的手表中,扣架为弧形,第一扣舌和第二扣舌分别枢接在扣架的两端并分别由枢接处向扣架的中央扣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扣架、第一扣舌及面盖,其中所述第一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面盖枢接到第一扣舌并可转动扣合到该第一扣舌,所述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所述扣架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所述面盖上设有锁紧栓,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弹性按钮及安装到所述弹性按钮并随所述弹性按钮一起相对于第一扣舌移动的第一钩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安装座且该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具有通孔,所述弹性按钮包括螺丝及弹性件,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与第一钩块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及螺丝的螺丝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扣舌,所述第二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第二扣舌上设有固定表带的表带固定部且该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设有卡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架为弧形,所述第一扣舌和第二扣舌分别枢接在所述扣架的两端并分别由枢接处向扣架的中央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的卡固结构包括位于第二扣舌表面的弹性顶针及位于扣架对应位置的凹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包括两个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耳,所述弹性按钮的螺丝依次穿过所述安装耳的安装孔及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螺接到第一钩块的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舌扣合到扣架的方向与所述面盖扣合到第一扣舌的方向相反。
8.—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表带及表扣,其中所述表扣包括扣架、第一扣舌及面盖,所述第一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面盖枢接到第一扣舌并可转动扣合到该第一扣舌,所述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所述扣架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所述面盖上设有用于钉入表带上的扣眼的锁紧栓及供表带穿过的表带孔,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弹性按钮及安装到所述弹性按钮并随弹性按钮一起相对于第一扣舌移动的第一钩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安装座且该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具有通孔,所述弹性按钮包括螺丝及弹性件,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的通孔与第一钩块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座及螺丝的螺丝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扣还包括第二扣舌,所述第二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第二扣舌上设有固定表带的表带固定部且该第二扣舌的第二端与扣架之间设有卡固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扣件,包括扣架、第一扣舌及面盖,其中所述第一扣舌的第一端枢接到所述扣架并可转动扣合到该扣架,所述面盖枢接到第一扣舌并可转动扣合到该第一扣舌,所述第一扣舌上设有第一卡扣件且所述扣架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所述面盖上设有锁紧栓,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弹性按钮及安装到所述弹性按钮并随所述弹性按钮一起相对于第一扣舌移动的第一钩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扣件的手表。本发明通过旋转第一扣舌实现扣件的扣合和松开,并通过面盖调节长度,从而便于扣合及长度调节。
文档编号A44C5/18GK102697257SQ20121012120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裘里斯杨 申请人:裘里斯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