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60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和中部活动轮: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扶手连接支架和套管,所述箱体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和一对中部活动轮,所述箱体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卡位机构,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一对后支撑轮、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一对脚踏板、一对脚踏板连接杆和一端齿轮,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轴底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连接架上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将行李箱与脚踏机构相结合,该行李箱车除了可作为正常行李箱使用外,人可双脚站在脚踏板上实现行李箱车前行,还可以放下通过活动扶手拖动行李箱前行。
【专利说明】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越来越多,行李箱作为最常用的出行工具由于携带方便易于放置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传统行李箱底部有轮子,行李箱上有收缩式拉杆,通过拉动拉杆实现行李箱行走,放置时将拉杆收起即可,但是这样的行李箱不但行走速度有限,而且承载量非常有限,且功能非常单一,因此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专利号为CN201210558257X,专利名称为的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将行李箱与滑板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可将滑板放下,这样大大提高了运送速度,并且可利用滑板空间放置东西增加行李箱的物品携带量,但是其功能仅仅限于普通行李箱和带滑板的行李车使用极其有限,而且作为带滑板的行李车操作非常困难,而且无法实现转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该实用新型将行李箱与脚踏机构相结合,该行李箱车除了可作为正常行李箱使用外,人可双脚站在脚踏板上手扶住扶手,双脚进行开闭运动实现行李箱车前行,并可通过行李箱车上扶手实现转向,还可以放下通过活动扶手拖动行李箱前行,因此该行李箱车操作极为方便,而且可扩展性强,功能极为丰富,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和中部活动轮:
[0004]所述箱体底部一端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固定在箱体底部活动槽内;
[0005]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扶手连接支架和套管,所述扶手连接支架为T型或者Y型,所述箱体内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在箱体内空腔的底面上,所述扶手连接支架下端插接在套管内,所述扶手连接支架上端分支各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扶手主体下端两个连接杆,所述箱体顶部有两个槽,所述扶手主体下端的两个连接杆插在箱体的槽内,所述扶手主体下端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扶手连接支架上端分支的连接端相连;
[0006]所述箱体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和一对中部活动轮,所述每个前支撑轮对应一个中部活动轮,所述前支撑轮通过前轮安装旋转支架安装在箱体底部,所述前轮安装旋转支架为斜支架,所述中部活动轮通过安装轴固定在中轮固定支架下端;
[0007]所述箱体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固定架,所述箱体底部有一对底部固定架,所述侧固定架和底部固定架端部有卡装凸台,所述侧固定架和底部固定架的卡装凸台一侧有卡槽,所述卡装支架上端有卡部,所述卡装支架上端的卡部内槽与侧固定架和底部固定架的卡装凸台形状相对应,所述底部固定架在前支撑轮和对应的中部活动轮之间,所述中轮固定支架固定在卡装支架下端,所述卡装支架的卡部的一侧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所述底部固定架底部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另一端有定位件,所述连接杆插接在底部固定架底部通孔内,所述卡装支架的卡部的另一侧有通孔,所述卡装支架的卡部的通孔内有插接定位杆,所述插接定位杆包括抓握部、旋转杆和卡舌,所述卡舌小于侧固定架或底部固定架的卡装凸台一侧卡槽的槽型,所述抓握部从卡装支架一侧伸出,所述旋转杆上套有回位弹簧;
[0008]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一对后支撑轮、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一对脚踏板、一对脚踏板连接杆和一端齿轮,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轴底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连接架上端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架内有一对齿轮,所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每个齿轮通过一个脚踏板连接杆与一个脚踏板相连,所述每个脚踏板对应一个后支撑轮,所述后支撑轮通过后轮安装旋转支架安装在脚踏板底部,所述后轮安装旋转支架为斜支架。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撑架为F型连接支撑架或斜连接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连接支撑架可使用F型连接支撑架也可使用斜连接支撑架,使用斜连接支撑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安装较为困难,而使用F型连接支撑架成本稍微高点但是安装更为简单。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踏板上有防滑纹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脚踏空可在脚踏板上设置防滑纹路,以提高防滑性。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有侧卡位机构的端面上有一对定位机构,每个定位机构对应一个脚踏板连接杆,当行李箱车为拖车状态时可将脚踏板连接杆卡在定位机构内以防止脚踏板连接杆松动。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机构主体、卡珠和支撑弹簧,所述定位机构主体内有U型槽,所述定位机构主体的U型槽的内侧壁有一对孔,所述定位机构主体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对称设置,所述定位机构主体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内有卡珠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固定在定位机构主体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内,所述支撑弹簧另一端固定有卡珠,当行李箱车为拖车状态时脚踏板连接杆压下卡珠将脚踏板连接杆卡死,从而可防止脚踏板连接杆松动。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端有2-3排防滑垫,当本实用新型处于车子状态时小孩可坐在箱体上,设置防滑垫可防止小孩滑落。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主体下端两个连接杆之间有靠带,所述箱体顶部两个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当本实用新型处于车子状态时小孩可坐在箱体上,此时小孩可以靠在靠带,这样小孩坐起来更为舒适,此外箱体顶部两个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当扶手主体收起时靠带可通过箱体顶部两个槽之间连接槽收起。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下端面靠外一侧均有槽,所述箱体上下端面有2个槽,所述箱体上下端面的两个槽对称设置,所述每个槽对应一个旋转连接板,所述旋转连接板一端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上下端面的槽内,所述旋转连接板的侧端面与护栏相连,所述护栏有2个,每个护栏对应上下2个旋转连接板,当箱体处于拖行状态,小孩坐在箱体上两侧有护栏可防止小孩掉下,不用时可将护栏收起。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端面有两个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中部有调节扣,所述安全带端部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卡钩卡扣和卡槽卡扣,所述两个安全带一个端部有带卡钩卡扣,所述两个安全带另一个端部有卡槽卡扣,所述箱体两侧分别有一个卡扣,所述带卡钩卡扣的安全带的一侧卡扣为卡槽卡扣,所述带卡槽卡扣的安全带的一侧卡扣为卡扣,在背箱状态时安全带卡扣卡在两侧卡扣上,人将箱子背起即可,在行车状态时,可将安全带绕过肩膀再在腰前扣紧。
[0017]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和中部活动轮:
[0018]所述箱体底部一端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固定在箱体底部活动槽内;
[0019]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扶手连接支架和套管,所述扶手连接支架为T型或者Y型,所述箱体内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在箱体内空腔的底面上,所述扶手连接支架下端插接在套管内,所述扶手连接支架上端分支各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扶手主体下端两个连接杆,所述箱体顶部有两个槽,所述扶手主体下端的两个连接杆插在箱体的槽内,所述扶手主体下端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扶手连接支架上端分支的连接端相连;
[0020]所述箱体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和一对中部活动轮,所述每个前支撑轮对应一个中部活动轮,所述前支撑轮通过前轮安装旋转支架安装在箱体底部,所述前轮安装旋转支架为斜支架,所述中部活动轮通过安装轴固定在中轮固定支架下端;
[0021]所述箱体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卡位机构,所述箱体底部有一对底部卡位机构,所述底部卡位机构在前支撑轮和对应的中部活动轮之间,所述箱体底部靠活动槽一端有一对旋转铰链,所述旋转铰链在活动槽两侧,所述旋转铰链一端通过一个固定件固定在箱体有侧卡位机构的端面上,所述旋转铰链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中轮固定支架与旋转铰链活动端相连;
[0022]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一对后支撑轮、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一对脚踏板、一对脚踏板连接杆和一端齿轮,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轴底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连接架上端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架内有一对齿轮,所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每个齿轮通过一个脚踏板连接杆与一个脚踏板相连,所述每个脚踏板对应一个后支撑轮,所述后支撑轮通过后轮安装旋转支架安装在脚踏板底部,所述后轮安装旋转支架为斜支架。
[002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该实用新型将行李箱与脚踏机构相结合,脚踏机构可折叠,折叠后可作为正常行李箱使用或设置安全带背起来作为背箱使用,也可将脚踏机构放下,人双脚站在脚踏板上手扶住扶手,双脚不断开合,实现行李箱车快速前行,该实用新型脚踏机构的固定连接架,与行李箱底部转轴相连,手握住扶手即可在运行中实现行李箱车的转向,这种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可在行李箱顶部设置防滑垫,婴儿可坐在上面,由父母推动从而大大减少父母的工作量,此外本实用新型扶手可抽出,可将行李箱放下通过活动扶手拖行,此时可在行李箱上放置物品,以提高行李箱的运输量,或让婴儿坐在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扩展功能极为丰富,因此具有极好市场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李车状态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箱状态示意图;[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行李车状态底部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部行车支架示意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底部行车支架局部示意图;
[00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局部内部示意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侧视图;
[0032]图9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底部意图;
[00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35]图中的构件为:
[0036]1、箱体;2、扶手主体;3、前支撑轮;
[0037]4、前轮安装旋转支架;5、中部活动轮;6、中轮固定支架;
[0038]7、定位机构;7-1、定位机构主体;7-2、卡珠; [0039]7-3、支撑弹簧;8、侧卡位机构;9、旋转铰链;
[0040]10、F型连接支撑架;11、连接件;12、固定连接架;
[0041]13、后支撑轮;14、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5、脚踏板;
[0042]16、脚踏板连接杆;17、扶手连接支架;18、旋转连接板;
[0043]19、护栏;20、靠带;21、防滑垫;
[0044]22、卡扣;23、安全带;24、底部卡位机构;
[0045]25、齿轮;26、转轴;27、斜连接支撑架;
[0046]28、调节扣;29、侧固定架;30、卡装支架;
[0047]31、L型连接杆; 32、连接杆;33、定位件;
[0048]34、插接定位杆; 34-1、抓握部;34-2、旋转杆;
[0049]34-3、卡舌;35、回位弹簧;36、底部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005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该实用新型将行李箱与脚踏机构相结合,该行李箱车除了可作为正常行李箱使用外,人可双脚站在脚踏板上手扶住扶手,双脚进行开闭运动实现行李箱车前行,并可通过行李箱车上扶手实现转向,还可以放下通过活动扶手拖动行李箱前行,因此该行李箱车操作极为方便,而且可扩展性强,功能极为丰富。
[005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行李车状态如图2推箱状态如图3行李车状态底部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3和中部活动轮5:
[0053]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底部一端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上端固定在箱体I底部活动槽内;
[0054]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2、扶手连接支架17和套管,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为T型或者Y型,所述箱体I内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在箱体I内空腔的底面上,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下端插接在套管内,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各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所述箱体I顶部有两个槽,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的两个连接杆插在箱体I的槽内,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的连接端相连;
[0055]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3和一对中部活动轮5,所述每个前支撑轮3对应一个中部活动轮5,所述前支撑轮3通过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安装在箱体I底部,所述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为斜支架,由于小车需要转向因此前轮支架必需为旋转支架安装支架必需为斜支架,所述中部活动轮5通过安装轴固定在中轮固定支架6下端;
[0056]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 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卡位机构8,所述箱体I底部有一对底部卡位机构24,所述底部卡位机构24在前支撑轮3和对应的中部活动轮5之间,所述箱体I底部靠活动槽一端有一对旋转铰链9,所述旋转铰链9在活动槽两侧,所述旋转铰链9 一端通过一个固定件固定在箱体I有侧卡位机构8的端面上,所述旋转铰链9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中轮固定支架6与旋转铰链9活动端相连,变形时可将卡位机构旋转将中轮固定支架6随旋转铰链9固定端固定件旋转至相应的位置,再旋转相应的卡位机构进行固定;
[0057]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12、一对后支撑轮13、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一对脚踏板15、一对脚踏板连接杆16和一端齿轮25,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26相连,所述转轴26底端通过连接件11与固定连接架12上端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架12内有一对齿轮25,所述两个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每个齿轮25通过一个脚踏板连接杆16与一个脚踏板15相连,所述每个脚踏板15对应一个后支撑轮13,所述后支撑轮13通过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安装在脚踏板15底部,所述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为斜支架,行车状态时双脚站在脚踏板上不断合拢行李箱车就会前进,所述脚踏板15上有防滑纹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脚踏空可在脚踏板上设置防滑纹路,以提高防滑性。
[0058]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9所示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3和中部活动轮5:
[0059]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底部一端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上端固定在箱体I底部活动槽内;
[0060]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2、扶手连接支架17和套管,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为T型或者Y型,所述箱体I内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在箱体I内空腔的底面上,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下端插接在套管内,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各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所述箱体I顶部有两个槽,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的两个连接杆插在箱体I的槽内,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的连接端相连;
[0061]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3和一对中部活动轮5,所述每个前支撑轮3对应一个中部活动轮5,所述前支撑轮3通过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安装在箱体I底部,所述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为斜支架,由于小车需要转向因此前轮支架必需为旋转支架安装支架必需为斜支架,所述中部活动轮5通过安装轴固定在中轮固定支架6下端;
[0062]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底部如图10所示局部如图11所示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固定架29,所述箱体I底部有一对底部固定架36,所述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端部有卡装凸台,所述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的卡装凸台一侧有卡槽,所述卡装支架30上端有卡部,所述卡装支架30上端的卡部内槽与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的卡装凸台形状相对应,所述底部固定架36在前支撑轮3和对应的中部活动轮5之间,所述中轮固定支架6固定在卡装支架30下端,所述卡装支架30的卡部的一侧有L型连接杆31,所述L型连接杆31 —端与连接杆32相连,所述底部固定架36底部有通孔,所述连接杆32另一端有定位件33,所述连接杆32插接在底部固定架36底部通孔内,所述卡装支架30的卡部的另一侧有通孔,所述卡装支架30的卡部的通孔内有插接定位杆34,所述插接定位杆34包括抓握部34-1、旋转杆34-2和卡舌34-3,所述卡舌34_3小于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的卡装凸台一侧卡槽的槽型,卡舌34-3不宜过大不然卡装支架30不容易卡死,所述抓握部34-1从卡装支架30 —侧伸出,所述旋转杆34-2上套有回位弹簧35,设置,回位弹簧35主要用于插接定位杆34回位,变形时可将抓握部34-1向外拔,让卡舌34-3从卡槽出来卡装支架30松开再随旋转杆34-2旋转移动至另一侧合上卡舌34-3卡紧卡槽即可;
[0063]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12、一对后支撑轮13、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一对脚踏板15、一对脚踏板连接杆16和一端齿轮25,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26相连,所述转轴26底端通过连接件11与固定连接架12上端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架12内有一对齿轮25,所述两个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每个齿轮25通过一个脚踏板连接杆16与一个脚踏板15相连,所述每个脚踏板15对应一个后支撑轮13,所述后支撑轮13通过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安装在脚踏板15底部,所述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为斜支架,行车状态时双脚站在脚踏板上不断合拢行李箱车就会前进,所述脚踏板15上有防滑纹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脚踏空可在脚踏板上设置防滑纹路,以提高防滑性。
[0064]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有侧卡位机构8的端面上有一对定位机构7,每个定位机构7对应一个脚踏板连接杆16,当行李箱车为拖车状态时可将脚踏板连接杆卡在定位机构内以防止脚踏板连接杆松动。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机构7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定位机构主体7-1、卡珠7-2和支撑弹簧7-3,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内有U型槽,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有一对孔,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对称设置,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内有卡珠7-2和支撑弹簧7-3,所述支撑弹簧7-3 一端固定在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内,所述支撑弹簧7-3另一端固定有卡珠7-2,当行李箱车为拖车状态时脚踏板连接杆压下卡珠将脚踏板连接杆卡死,从而可防止脚踏板连接杆松动。
[0065]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上端有2-3排防滑垫21,当本实用新型处于车子状态时小孩可坐在箱体上,设置防滑垫21可防止小孩滑落。
[0066]本实用新型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之间有靠带20,所述箱体I顶部两个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当本实用新型处于车子状态时小孩可坐在箱体上,此时小孩可以靠在靠带,这样小孩坐起来更为舒适,此外箱体顶部两个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当扶手主体收起时靠带可通过箱体顶部两个槽之间连接槽收起。
[0067]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上下端面靠外一侧均有槽,所述箱体I上下端面有2个槽,所述箱体I上下端面的两个槽对称设置,所述每个槽对应一个旋转连接板18,所述旋转连接板18 —端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I上下端面的槽内,所述旋转连接板18的侧端面与护栏19相连,所述护栏19有2个,每个护栏19对应上下2个旋转连接板18,当箱体处于拖行状态,小孩坐在箱体上两侧有护栏可防止小孩掉下,不用时可将护栏收起。
[0068]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I上端面有两个安全带23,所述安全带23中部有调节扣28,所述安全带23端部有卡扣22,所述卡扣22包括卡钩卡扣和卡槽卡扣,所述两个安全带23一个端部有带卡钩卡扣,所述两个安全带23另一个端部有卡槽卡扣,所述箱体I两侧分别有一个卡扣22,所述带卡钩卡扣的安全带23的一侧卡扣22为卡槽卡扣,所述带卡槽卡扣的安全带23的一侧卡扣22为卡扣,在背箱状态时安全带卡扣卡在两侧卡扣上,人将箱子背起即可,在行车状态时,可将安全带绕过肩膀再在腰前扣紧。
[0069]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支撑架为如图5所示F型连接支撑架10或如图6所示斜连接支撑架27,本实用新型连接支撑架可使用F型连接支撑架10也可使用斜连接支撑架27,使用斜连接支撑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安装较为困难,而使用F型连接支撑架成本稍微高点但是安装更为简单。
[007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3)和中部活动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底部一端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有转轴(26 ),所述转轴(26 )上端固定在箱体(1)底部活动槽内; 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2)、扶手连接支架(17)和套管,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为T型或者Y型,所述箱体(1)内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在箱体(1)内空腔的底面上,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 )下端插接在套管内,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 )上端分支各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扶手主体(2 )下端两个连接杆,所述箱体(1)顶部有两个槽,所述扶手主体(2 )下端的两个连接杆插在箱体(1)的槽内,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的连接端相连; 所述箱体(1)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3)和一对中部活动轮(5),所述每个前支撑轮(3)对应一个中部活动轮(5),所述前支撑轮(3)通过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安装在箱体(1)底部,所述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为斜支架,所述中部活动轮(5)通过安装轴固定在中轮固定支架(6)下端; 所述箱体(1) 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固定架(29),所述箱体(1)底部有一对底部固定架(36),所述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端部有卡装凸台,所述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 )的卡装凸台一侧有卡槽,所述卡装支架(30 )上端有卡部,所述卡装支架(30 )上端的卡部内槽与侧固定架(29)和底部固定架(36)的卡装凸台形状相对应,所述底部固定架(36)在前支撑轮(3)和对应的中部活动轮(5)之间,所述中轮固定支架(6)固定在卡装支架(30)下端,所述卡装支架(30)的卡部的一侧有L型连接杆(31),所述L型连接杆(31) —端与连接杆(32 )相连,所述底部固定架(36 )底部有通孔,所述连接杆(32 )另一端有定位件(33),所述连接杆(32)插接在底部固定架(36)底部通孔内,所述卡装支架(30)的卡部的另一侧有通孔,所述卡装支架(30 )的卡部的通孔内有插接定位杆(34),所述插接定位杆(34)包括抓握部(34-1)、旋转杆(34-2 )和卡舌(34-3 ),所述卡舌(34-3 )小于侧固定架(29 )或底部固定架(36)的卡装凸台一侧卡槽的槽型,所述抓握部(34-1)从卡装支架(30) —侧伸出,所述旋转杆(34-2)上套有回位弹簧(35); 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12)、一对后支撑轮(13)、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一对脚踏板(15)、一对脚踏板连接杆(16)和一端齿轮(25),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26)相连,所述转轴(26)底端通过连接件(11)与固定连接架(12)上端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架(12)内有一对齿轮(25),所述两个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每个齿轮(25)通过一个脚踏板连接杆(16)与一个脚踏板(15)相连,所述每个脚踏板(15)对应一个后支撑轮(13),所述后支撑轮(13)通过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安装在脚踏板(15)底部,所述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为斜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为F型连接支撑架(10 )或斜连接支撑架(27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5)上有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有侧卡位机构(8)的端面上有一对定位机构(7),每个定位机构(7)对应一个脚踏板连接杆(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定位机构主体(7-1)、卡珠(7-2)和支撑弹簧(7-3),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内有U型槽,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有一对孔,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对称设置,所述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内有卡珠(7-2 )和支撑弹簧(7-3),所述支撑弹簧(7-3)—端固定在定位机构主体(7-1)的U型槽的内侧壁的孔内,所述支撑弹簧(7-3 )另一端固定有卡珠(7-2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有2-3排防滑垫(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之间有靠带(20),所述箱体(1)顶部两个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下端面靠外一侧均有槽,所述箱体(1)上下端面有2个槽,所述箱体(1)上下端面的两个槽对称设置,所述每个槽对应一个旋转连接板(18),所述旋转连接板(18) 一端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箱体(1)上下端面的槽内,所述旋转连接板(18)的侧端面与护栏(19)相连,所述护栏(19)有2个,每个护栏(19)对应上下2个旋转连接板(18)。
9.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面有两个安全带(23),所述安全带(23)中部有调节扣(28),所述安全带(23)端部有卡扣(22),所述卡扣(22)包括卡钩卡扣和卡槽卡扣,所述两个安全带(23) —个端部有带卡钩卡扣,所述两个安全带(23 )另一个端部有卡槽卡扣,所述箱体(1)两侧分别有一个卡扣(22 ),所述带卡钩卡扣的安全带(23)的一侧卡扣(22)为卡槽卡扣,所述带卡槽卡扣的安全带(23)的一侧卡扣(22)为卡扣。
10.一种自行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活动扶手、脚踏机构、前支撑轮(3)和中部活动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底部一端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有转轴(26 ),所述转轴(26 )上端固定在箱体(1)底部活动槽内; 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扶手主体(2)、扶手连接支架(17)和套管,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为T型或者Y型,所述箱体(1)内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固定在箱体(1)内空腔的底面上,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下端插接在套管内,所述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各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扶手主体(2 )下端两个连接杆,所述箱体(1)顶部有两个槽,所述扶手主体(2 )下端的两个连接杆插在箱体(1)的槽内,所述扶手主体(2)下端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扶手连接支架(17)上端分支的连接端相连; 所述箱体(1)底部有一对前支撑轮(3)和一对中部活动轮(5),所述每个前支撑轮(3)对应一个中部活动轮(5),所述前支撑轮(3)通过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安装在箱体(1)底部,所述前轮安装旋转支架(4)为斜支架,所述中部活动轮(5)通过安装轴固定在中轮固定支架(6)下端; 所述箱体(1) 一侧端面有一对侧卡位机构(8),所述箱体(1)底部有一对底部卡位机构(24),所述底部卡位机构(24)在前支撑轮(3)和对应的中部活动轮(5)之间,所述箱体(I)底部靠活动槽一端有一对旋转铰链(9),所述旋转铰链(9)在活动槽两侧,所述旋转铰链(9) 一端通过一个固定件固定在箱体(1)有侧卡位机构(8)的端面上,所述旋转铰链(9)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中轮固定支架(6)与旋转铰链(9)活动端相连; 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架(12)、一对后支撑轮(13)、一对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一对脚踏板(15)、一对脚踏板连接杆(16)和一端齿轮(25),所述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转轴(26)相连,所述转轴(26)底端通过连接件(11)与固定连接架(12)上端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架(12)内有一对齿轮(25),所述两个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每个齿轮(25)通过一个脚踏板连接杆(16)与一个脚踏板(15)相连,所述每个脚踏板(15)对应一个后支撑轮(13),所述后支撑轮(13)通过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安装在脚踏板(15)底部,所述后轮安装旋转支架(14)为斜 支架。
【文档编号】A45C13/00GK203709448SQ20142005260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王超, 王典 申请人:王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