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17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呼吸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呼吸过滤装置,其具有一过滤模组、一连接弯部、一可调式弯部及一口罩本体。该过滤模组具有一壳体,该连接弯部及可调式弯部皆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连接弯部的连接端接设于该壳体的一侧,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则接设于该壳体的另一侧,且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与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依据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可藉由连接弯部与可调式弯部,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配戴于颈部或头部上,以方便携带此呼吸过滤装置进行各种工作。
【专利说明】呼吸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呼吸过滤装置,尤指一种可配戴于人们颈部或头部的呼吸过滤装置,以提升配戴呼吸过滤装置的便利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于卫生保健的重视,各类型的口罩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外出必备品之一。为了有效防止人们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例如:尘螨或病毒,各类型的口罩多半叠置有多层的过滤膜,以达到前述的目的。然而,人们配戴此种多层式的口罩易产生闷热感,反而会降低人们配戴口罩的意愿。
[0003]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转而开发一种结合口罩、过滤器及连通管的呼吸装置,该连通管用以连通该口罩及过滤器,故使用者得以经由连通管吸入被过滤器纯化的空气。
[0004]然而,传统呼吸装置无法直接配戴于使用者身上,使得人们手持呼吸装置进行其他工作时徒增许多不便,且若用以连接口罩及过滤器的连通管长度过长,使用者于活动过程中容易误勾连通管,而使连通管与过滤器或口罩相互分离,甚而降低现有技术的呼吸装置阻绝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呼吸装置所带来的不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可配戴于人们颈部或头部的呼吸过滤装置,以提升携带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的便利性。
[0006]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过滤装置,其具有:
[0007]—过滤模组,其具有一壳体及一过滤件,该壳体穿设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一出风口及一入风口,且该过滤件设置于该壳体上,并且位于该入风口及该出风口之间;
[0008]一连接弯部,其与该过滤模组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该连接弯部的连接端接设于该壳体的一侧,且该连接弯部内埋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具有相对的两端,该连通管的其中一端连接至该过滤模组的出风口 ;
[0009]一可调式弯部,其与该过滤模组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该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接设于该壳体的另一侧并与该连接弯部相对,且该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与该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以及
[0010]一 口罩本体,其与该连通管相连,该口罩本体具有一呼气空间,且该呼气空间系与该连通管的另一端相通;
[0011]其中,相互连接的连接弯部、过滤模组及可调式弯部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该间隙相连通。
[0012]优选地,该可调式弯部能转动地接设于该壳体的另一侧;更优选地,该可调式弯部及该连接弯部皆以能转动地方式分别接设于该过滤模组的相对两侧。
[0013]据此,当使用者欲配戴或移除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时,可通过转动可调式弯部及/或连接弯部的方式扩大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及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二者之间的间隙,以方便进行配戴或移除工作。
[0014]优选地,该可调式弯部具有由该连接端向外斜向延伸成型的一碗状连接件,该碗状连接件具有一周壁、多个长形穿孔及多个弧形凸块,所述长形穿孔间隔穿设于该周壁并且延伸至该周壁的壁缘,且所述弧形凸块沿着该周壁的壁缘排列,并且设置于所述长形穿孔之间;该过滤模组的壳体具有一穿孔及多个横向长条肋片,该穿孔穿设于该壳体的另一侦牝所述横向长条肋片自该穿孔向内横向延伸且并排而形成一弧面,且各横向长条肋片上凹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弧形凹孔;其中该碗状连接件的所述弧形凸块能选择性地卡固于其中一部分的弧形凹孔,该可调式弯部能转动地接设于该过滤模组的另一侧。
[0015]优选地,该过滤模组的壳体包含一上壳部、一下壳部及一连接壳,一风扇设置于该上壳部及该下壳部之间,且该入风口穿设形成于该上壳部,其中该上壳部及该下壳部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且该上开口及该下开口共同定义出该壳体的连接口,该上壳部及该下壳部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一上开孔及一下开孔,该上开孔及该下开孔共同定义出该壳体的穿孔,且该连接壳凹设于该连接口中。
[0016]优选地,该碗状连接件具有一圆形连接面,其紧邻于该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且该壳体的该穿孔大于该碗状连接件的圆形连接面。
[0017]优选地,该上壳部包含一上盖及一支撑壳,该上盖与该支撑壳枢接,且该上盖穿设形成有该入风口,该支撑壳穿设形成有一通口,且该出风口穿设于该连接壳,其中该入风口、该通口及该出风口相互连通。
[0018]优选地,该连接弯部与可调式弯部是由一软性材料所制成的连接弯部与可调式弯部,以提供使用者配戴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时的舒适性。
[0019]优选地,该可调式弯部具有一连接弯件及一接合弯件,该接合弯件与该连接弯件相互枢接,且该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与自由端分别形成于该连接弯件上与该接合弯件上。更佳的,该连接弯件的一侧还凹设形成有一凹耳,且该接合弯件的一侧还凸设形成有一凸耳,该凸耳的形状对应于该凹耳的形状,该接合弯件的凸耳能选择性地卡固于该连接弯件的凹耳。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耳与凹耳可交换形成于该连接弯件与该接合弯件上,且该凹耳及凸耳设置于相对该接合弯件与该连接弯件的枢接处的位置。
[0020]优选地,该过滤模组的过滤件为一过滤膜,该过滤膜覆盖该壳体的入风口,且该过滤模组具有一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且位于该出风口及该入风口之间。
[0021]优选地,该过滤模组还具有一电源供应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该电源供应单元与该风扇电性连接,且该控制单元与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
[0022]优选地,该风扇为一鼓风式风扇或一离心式风扇。
[0023]优选地,该风扇及该电源供应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该风扇与该电源供应单元。
[0024]据此,当使用者欲配戴或移除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时,可将接合弯件相对于连接弯件向外侧枢转,以扩大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与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二者间的间隙,以方便进行配戴或移除工作;当使用者欲携带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时,可再固接该连接弯件与接合弯件,使接合弯件的凸耳卡固于该连接弯件的凹耳,藉此缩小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与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二者间的距离,使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能稳固地套设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以方便携带。[0025]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的优点在于:
[0026](I)由于过滤模组接设于该连接弯部及该可调式弯部之间,该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与该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且相互连接的连接弯部、过滤模组及可调式弯部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故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可直接套设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上,以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进行各种工作;
[0027](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的连接弯部接设于该过滤模组的壳体的一侦牝且连通管埋设于该连接弯部内,故能确保流通管与过滤模组间的接合牢固性,避免呼吸过滤装置于活动过程中意外掉落;以及
[0028](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配戴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故能缩短连通管的长度,从而降低使用者进行其他工作时误勾连通管而带来的不便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外观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支撑壳的平面图。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下壳部的平面图。
[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003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局部剖面图。
[00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调式弯部于转动前的状态图。
[004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调式弯部于转动后的状态图。
[004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调式弯部与壳体分离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43]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配戴于人们颈部或头部的呼吸过滤装置,该呼吸过滤装置具有一过滤模组10、一连接弯部20、一可调式弯部30及一口罩本体40。
[0044]所述过滤模组10具有一壳体11、一过滤件12、一风扇13、一电路板14、一电源供应单元15及一控制单元16。
[0045]该壳体11穿设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一出风口 111及一入风口 112。
[0046]该过滤件12设置于该壳体11上,并且位于该出风口 111及该入风口 112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过滤件12为一过滤膜,且该过滤膜覆盖该壳体11的入风口 112。据此,该过滤膜用以滤除通过该入风口 112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获得纯化后的空气。[0047]该风扇13设置于该壳体11内,并且位于该出风口 111及该入风口 112之间,该风扇13的旋转轴131的轴向平行于该入风口 112的通口方向,并且垂直于出风口 111的通口方向,该风扇13及该电源供应单元15之间设置有该电路板14,且该风扇13依序电性连接该电路板14、该电源供应单元15及该控制单元16。
[0048]所述连接弯部20与该过滤模组10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21及一自由端22,该连接弯部20的连接端21固设于该壳体11的一侧,且该连接弯部20内埋设有一连通管23,该连通管23具有相对的两端,该连通管23的其中一端连接至该过滤模组10的出风Π 111。
[0049]所述可调式弯部30与该过滤模组10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31及一自由端32,该可调式弯部30的连接端31固设于该壳体11的另一侧并与该连接弯部20相对,该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靠近于该连接弯部20的自由端22,并且相互分离,且该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与该连接弯部20的自由端22之间形成一间隙D,该间隙D的长度小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的宽度,且依序相连的连接弯部20、过滤模组10及可调式弯部30之间形成一与间隙D相通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供穿设一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
[0050]于本实施例中,可调式弯部30具有一连接弯件33及一接合弯件34,该接合弯件34与该连接弯件33相互枢接。其中,该可调式弯部30的连接端31形成于该连接弯件33上,且该连接端31远离该接合弯件34 ;该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形成于该接合弯件34上,且该自由端32远离该连接弯件33。该电路板14及电源供应单元15装设于该连接弯件33内,且该控制单元16装设于该连接弯件33上。
[0051]由于该接合弯件34与该连接弯件33相互枢接,故该接合弯件34可相对于该连接弯件33枢转,藉以调整连接弯部20的自由端22与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 二者间的间隙D的长度。此外,该连接弯件33更凹设形成有一凹耳331,该接合弯件34更凸设形成有一凸耳341,由于该凸耳341的形状对应于该凹耳331的形状,当欲缩小连接弯部20的自由端22与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 二者间的间隙D的长度时,可将接合弯件34的凸耳341卡固于该连接弯件33的凹耳331,以使接合弯件34稳固地接设于该连接弯件33上。该连接弯部20及该可调式弯部30由一软性材料所制成。
[0052]所述口罩本体40与该连通管23相连,该口罩本体40具有一呼气空间41,该呼气空间41与该连通管23的另一端相通。
[0053]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于使用时,该口罩本体40罩设于使用者的口鼻上,由于该口罩本体40藉由该连通管23与过滤模组10相互连通,故经由入风口 112通入的空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得以被过滤膜所滤除,藉以确保使用者所吸入的气体为纯化后的空气。
[0054]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示,当使用者欲配戴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时,可将接合弯件34相对于连接弯件33向外侧枢转,以扩大连接弯部20的自由端22与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 二者间的间隙D,方便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配戴于颈部或头部;待其悬挂于颈部或头部后,再将连接弯件33的凹耳331卡固于接合弯件34的凸耳341,即可缩小连接弯部20的自由端22与可调式弯部30的自由端32 二者间的间隙D,顺利将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套设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
[0055]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呼吸过滤装置的连接弯部20固设于该过滤模组10的壳体11的一侧,且连通管23埋设于该连接弯部20内,故能大幅提升流通管23与过滤模组10间的接合牢固性,有效避免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于活动过程中意外掉落。
[0056]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可藉由连接弯部20及可调式弯部30方便悬挂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故能有效缩短连通管23的长度,进而避免使用者携带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进行其他工作时,因连通管23所带来的不便利性。
[0057]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配戴于人们颈部或头部的呼吸过滤装置,该呼吸过滤装置具有一过滤模组50、一连接弯部60、一可调式弯部70及一口罩本体80。
[0058]请合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过滤模组50具有一壳体51、一过滤件52、一鼓风式风扇53、一电源供应单元54及一控制单元55。请合并参阅图4至图6所示,该壳体51包含一上壳部511、一下壳部512及一连接壳513,该上壳部511包括一支撑壳5111及一上盖5112,该上盖5112枢接于该支撑壳5111,且该上盖5112穿设形成有一入风口 5141,该支撑壳5111穿设形成有一通口 5142、上开口 5151及一上开孔5161,该上盖5112的入风口5141与该支撑壳5111的通口 5142相互连通。该下壳部512开设形成有一下开口 5152及一下开孔5162,该下开口 5152对应设置于该上开口 5151,并与该上开口 5151共同定义出壳体51的一连接口 515,且该下开孔5162对应设置于该上开孔5161,并与该上开孔5161共同定义出一穿孔516 ;该连接壳513具有相互连通的一接合口 5131及一出风口 5132,该连接壳513穿设于该连接口 515中。其中,该支撑壳5111与该上盖5112、下壳部512及该连接壳513相连接而构成该壳体51,藉此使该上盖5112的入风口 5141与该连接壳513的出风口 5132相互连通。
[0059]请合并参阅图4至图6所示,该壳体51更具有多个横向长条肋片517,其中一部分横向长条肋片517自该上开孔5161的内壁面向内横向延伸成型于支撑壳5111上,另一部分横向长条肋片517则自该下开孔5162的内壁面向内横向延伸成型于下壳部512上,且各横向长条肋片517凹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弧形凹孔5171。
[0060]请合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过滤件52设置于该支撑壳5111上,且过滤件52包含一过滤膜521以及环绕该过滤膜521周围并且夹持该过滤膜521的一承载部522。其中,该承载部522设置于该上壳部511的支撑壳5111及上盖5112之间,藉以使该过滤膜521位于该入风口 5141及该通口 5142之间。据此,该过滤膜521能用以滤除通过该入风口5141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获得纯化后的空气。
[0061]该风扇53设置于该壳体51内,并且位于该上壳部511、下壳部512及连接壳513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风扇53为一鼓风式风扇,其具有相互连通的一进风口 531、一排风口 532,该鼓风式风扇的进风口 531与该上盖5112的入风口 5141、支撑壳5111的通口 5142相通,而鼓风式风扇的排风口 532连接至该连接壳513的接合口 5131,且该风扇53电性连接该电源供应单元54及该控制单元55。此外,该风扇53也可为一离心式风扇。
[0062]该连接弯部60与该过滤模组50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61及一自由端62,该连接弯部60的连接端61接设于该壳体51的一侧,且该连接弯部60内埋设有一连通管63,该连通管63具有相对的两端,该连通管63的其中一端连接至该连接壳513的出风口5132,藉以通过该连接壳513与鼓风式风扇的排风口 532相连通。
[0063]该可调式弯部70与该过滤模组50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71及一自由端72,该可调式弯部70的连接端71固设于该壳体51的另一侧并与该连接弯部60相对,且该电源供应单元54及该控制单元55装设于该可调式弯部70上。于此,该可调式弯部70的自由端72与该连接弯部60的自由端62之间形成一间隙D,该间隙D的长度小于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的宽度,且依序相连的连接弯部60、过滤模组50及可调式弯部70之间形成一与间隙D相通的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可供穿设一使用者的颈部或头部。
[0064]于本实施例中,该可调式弯部70具有一碗状连接件73,其由该可调式弯部70的连接端71向外斜向延伸所成型,且该碗状连接件73具有紧邻于该可调式弯部70的连接端71的一圆形连接面,且该可调式弯部70通过该碗状连接件73而接设于该壳体51的另一侧。请合并参阅图4及图7所示,该碗状连接件73具有一周壁731、多个长形穿孔732及多个弧形凸块733,该周壁731呈一弧形结构,所述长形穿孔732间隔穿设于该周壁731并且延伸至该周壁731的壁缘;所述弧形凸块733沿着该周壁731的壁缘排列,并且设置于所述长形穿孔732之间。
[0065]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凸块733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横向长条肋片517上的弧形凹孔5171的形状,藉以使该碗状连接件73的所述弧形凸块733可选择性地卡固于其中一部分的弧形凹孔5171中,进而使该可调式弯部70可转动地接设于该过滤模组50的另一侦U。请再参阅图8及图9所示,当上壳部511的支撑壳5111及下壳部512组装成一体时,所述横向长条肋片517相互并排而形成一弧面,该弧面的形状与该碗状连接件73的周壁731的形状相对应,且所述弧形凸块733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横向长条肋片517上的弧形凹孔5171的形状。据此,当可调式弯部70接设于该壳体51时,可调式弯部70的碗状连接件73装设于该壳体51的穿孔516中,且碗状连接件73的所述弧形凸块733可选择性地卡固于部分弧形凹孔5171中,藉以使该可调式弯部70可转动地接设于该壳体51的另一侧,并且通过相互卡固的弧形凸块733及弧形凹孔5171,使碗状连接件73能稳固定接设在该壳体51的另一侧。
[0066]于此,凹设于横向长条肋片517的弧形凹孔5171亦可与凸设于碗状连接件73的周壁731的弧形凸块733相互置换,亦即,于另一实施方式中,该弧形凹孔可凹设于碗状连接件的周壁,且该弧形凸块可凸设于该横向长条肋片上。
[0067]请合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口罩本体80具有一呼气空间81,该连通管63的其中一端连接至连接壳513的出风口 5132,且该出风口 5132与该排风口 532、进风口 531、通口 5142及入风口 5141相连通,且该连通管63的另一端与该口罩本体80的呼气空间81相通。于使用时,该口罩本体80罩设于使用者的口鼻上,由于该口罩本体80藉由该连通管63与过滤模组50相互连通,故经由入风口 5141通入的空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得以先被过滤膜521所滤除,再依序通过通口 5142、进风口 531、排风口 532、接合口 5131、出风口 5132及连通管63通入该呼气空间81,藉以确保使用者所吸入的气体为纯化后的干净空气。
[0068]当使用者欲配戴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时,可调式弯部70可沿着该碗状连接件73的轴心作定点转动,藉此调整连接弯部60的自由端62与可调式弯部70的自由端72 二者间的间隙D,方便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配戴于颈部或头部。
[0069]比较图5及图6所示,该支撑壳5111的上开孔5161由侧边延伸至前缘,故该支撑壳5111的上开孔5161大于该下壳部512的下开孔5162 ;又如图10及图11所示,该穿孔516大于该碗状连接件73的圆形连接面,故该可调式弯部70可往靠近或远离上壳部511的方向转动,藉此调整连接弯部60的自由端62与可调式弯部70的自由端72 二者间的间隙D,方便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配戴于颈部或头部。
[0070]依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该碗状连接件73穿设形成有多个长形穿孔732,且该碗状连接件73具有弹性,故当碗状连接件73受到外力挤压时,该碗状连接件73能产生形变而套入该壳体51的穿孔516中,使碗状连接件73接设于该壳体51的另一侧,藉此确保该呼吸过滤装置能稳固地悬挂在使用者身上;请再参阅图12所示,当欲将呼吸过滤装置自使用者的身上拆卸下来时,亦可藉由外力拉扯使碗状连接件73产生形变,进而将该可调式弯部70自穿孔516中拉出,而与壳体51分离。据此,使用者能依据不同使用需求自行组装或分离该壳体51及该可调式弯部70,进而提升使用者将呼吸过滤装置配戴于颈部或头部的便利性。
[007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过滤装置具有: 一过滤模组,其具有一壳体及一过滤件,所述壳体穿设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一出风口及一入风口,且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且位于所述入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一连接弯部,其与所述过滤模组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所述连接弯部的连接端接设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弯部内埋设有一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连通管的其中一端连接至所述过滤模组的出风口 ; 一可调式弯部,其与所述过滤模组相连,并且具有相对的一连接端及一自由端,所述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接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连接弯部相对,且所述可调式弯部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弯部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有一间隙;以及 一口罩本体,其与所述连通管相连,所述口罩本体具有一呼气空间,所述呼气空间与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相通; 其中,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弯部、过滤模组及可调式弯部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弯部能转动地接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式弯部具 有由所述连接端向外斜向延伸成型的一碗状连接件,所述碗状连接件具有一周壁、多个长形穿孔及多个弧形凸块,所述长形穿孔间隔穿设于所述周壁并且延伸至所述周壁的壁缘,且所述弧形凸块沿着所述周壁的壁缘排列,并且设置于所述长形穿孔之间; 所述过滤模组的壳体具有一穿孔及多个横向长条肋片,所述穿孔凹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横向长条肋片自所述穿孔向内横向延伸且并排而形成一弧面,且各所述横向长条肋片上凹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弧形凹孔; 其中所述碗状连接件的所述弧形凸块能选择性地卡固于其中一部分的所述弧形凹孔,所述可调式弯部能转动地接设于所述过滤模组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组的壳体包含一上壳部、一下壳部及一连接壳,一风扇设置于所述上壳部及所述下壳部之间,且所述入风口穿设形成于所述上壳部,其中所述上壳部及所述下壳部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且所述上开口及所述下开口共同定义出所述壳体的连接口,所述上壳部及所述下壳部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一上开孔及一下开孔,所述上开孔及所述下开孔共同定义出所述壳体的穿孔,且所述连接壳凹设于所述连接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状连接件具有一圆形连接面,其紧邻于所述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且所述壳体的穿孔大于所述碗状连接件的圆形连接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部包含一上盖及一支撑壳,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壳枢接,且所述上盖穿设形成有所述入风口,所述支撑壳穿设形成有一通口,且所述出风口穿设于所述连接壳,其中所述入风口、所述通口及所述出风口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弯部具有一连接弯件及一接合弯件,所述接合弯件与所述连接弯件相互枢接,且所述可调式弯部的连接端与自由端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弯件上与所述接合弯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件的一侧还凹设形成有一凹耳,且所述接合弯件的一侧还凸设形成有一凸耳,所述凸耳的形状对应于所述凹耳的形状,所述接合弯件的凸耳能选择性地卡固于所述连接弯件的凹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部及所述可调式弯部是由一软性材料所制成的连接弯部及可调式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组的过滤件为一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覆盖所述壳体的入风口,且所述过滤模组具有一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及所述入风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组还具有一电源供应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电源供应单元与所述风扇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一鼓风式风扇或一离心式风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及所述电源供应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电路 板,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供应单元。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3709324SQ20142006418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陈玉虎 申请人:陈玉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