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447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线材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材夹紧装置,更详细地,涉及通过简化结构且组装简单化,从而生产率及耐久性得到显著改善的线材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运动鞋等鞋子中,鞋带以紧贴于使用人员的角尺寸的方式以之字形形式连接,通过拉动所述鞋带来夹紧鞋,由此提高鞋子和使用人员脚的紧贴性,从而可进行适宜的步行。

但是,在从小学低年级至初中之前的小孩或老人的情况下,很难解开并夹紧鞋带,尤其,在进行如登山、赛车等运动的选手的人的情况下,若未被固定的鞋带的两端部或结扣因剧烈的移动或被外部物体扯上而被解开,则会引起记录下降、安全事故等并不优选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防止鞋带的解开。并且,在休息时间,只有简单解开仅仅夹紧的鞋带才可进行充分的休息,最为优选地,可简单夹紧鞋带,且在维持夹紧状态的同时还需要简单将鞋带解开。

为能够使所述相反的鞋带的夹紧和解开顺畅,已开发了多个能够简单夹紧鞋带的装置,在本申请人所申请的韩国授权专利第953398号中公开了利用棘轮齿轮的鞋带夹紧装置。

图1为安装鞋带夹紧装置的鞋子的立体图,图2为以往鞋带夹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以往的鞋带夹紧装置10设置于鞋子的鞋舌T,若使旋转盖51进行旋转,则中间部件53和卷绕部件55以相结合的方式一同旋转。此时,鞋带L卷绕于所述卷绕部件,且配合限制部53z受到外壳57的单方向棘轮57c的限制,从而不向逆向旋转而受到限制。

之后,若向上拉动所述旋转盖51,则旋转轴61的卡定部123通过以反弹的方式对弹性单元59施加压力来使其展开并向上侧移动,并使中间部件53上升。由此,所述中间部件53和卷绕部件55之间的结合状态被解除,由此使所述卷绕部件55自由旋转,因此通过拉动鞋带L的方式解开鞋带。

为此,通过薄金属额外制作成“U”字型弹性单元59,从而存在需要通过复杂的组装过程组装在所述鞋带夹紧装置10的问题。

并且,当重新解开鞋带时,当向上侧拉动旋转盖51时,在所述弹性单元59从原位置脱离的情况下,所述鞋带夹紧器10存在引起产品故障的问题,因此降低产品的耐久性及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使与所述弹性单元59相结合的外壳57的下部结构变得复杂的情况下,结构会变得复杂且部件数也会增加,从而存在产品生产率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3398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简化结构且组装简单化,从而生产率及耐久性得到显著改善的线材夹紧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线材夹紧装置,所述线材夹紧装置包括:外壳,在内周形成有圆周单方向棘轮型齿轮;卷绕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用于选择性地卷绕线材;支撑部,在结合轴的上部沿着半径方向突出而成,所述结合轴的下部与所述外壳相结合;以及中间部件,在以从本体部延伸的方式具有弹性支撑力的翼部的端部形成有配合限制部,所述配合限制部与所述棘轮型齿轮进行选择性配合,由此单方向旋转受到限制,在所述中间部件的中央部形成有弹性结合孔,在所述弹性结合孔的边缘形成有反弹限制部,随着以与所述卷绕部件的上部进行选择性结合的方式借助外力进行升降,借助所述支撑部的外周,所述反弹限制部的上升及下降状态得到支撑。

其中,优选地,所述反弹限制部包括在所述弹性结合孔的边缘沿着上下方向以多级方式配置来选择性地安插支撑部外周的第一安插部及第二安插部,所述第一安插部形成于弹性片的上部,随着向所述中间部件施加所述外力,所述弹性片使所述支撑部选择性地贯通并以反弹性展开的方式向上突出。

此时,优选地,在所述支撑部的外周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形成有越靠近下侧就越向半径方向外侧倾斜的引导部和越靠近下侧就越向半径方向内侧倾斜的卡止部,所述弹性片的内周以与所述引导部配合的方式倾斜。

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一安插部和所述第二安插部沿着圆周方向交替以放射状配置。

另一方面,在所述卷绕部件的上部及所述中间部件的下部形成有以相互选择性配合的方式相结合的卡止配合部及卡止结合部,在所述中间部件的上部结合有用于传递外力的旋转盖,所述旋转盖沿着旋转方向及上下方向以与所述中间部件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动作。

发明的效果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线材夹紧装置提供如下效果。

第一,所述线材夹紧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因操作简单,可方便且稳定地夹紧或解开所述鞋带,因此不仅可显著提高产品的高级化及可靠性,而且,所述线材夹紧装置维持为用于选择性解除中间部件和卷绕部件之间结合的升降状态的单元,反弹限制部与所述中间部件形成为一体,因此减少了结构部件数量且组装作业简单,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及生产率。

第二,所述反弹限制部与形成于所述中间部件的中央部的反弹结合孔的边缘形成为一体,从而没有分离及脱离的忧虑,且显著改善耐久性。

第三,所述线材夹紧装置可附着于运动鞋及各种鞋子来使用,且因附着有所述线材夹紧装置,从而与其他产品存在差异,从而可确保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鞋带夹紧装置的鞋子的立体图。

图2为以往鞋带夹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图4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间部件与棘轮型齿轮的关系俯视图。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线材卷绕时侧视图。

图5b为从图5a的B-B'观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侧面投影图。

图6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线材解开时侧视图。

图6b为从图6a的C-C'观看线材夹紧装置的侧面投影图。

图中:

100:线材夹紧装置,151:旋转盖,153:中间部件,153a:弹性结合孔,153b:第一安插部,153c:弹性片,153d:第二安插部,153f:卡定结合部,153z:棘轮配合部,155:卷绕部件,155f:卡定配合部,157:外壳,157c:棘轮型齿轮,160:支撑部,160a:引导部,160b:卡定部,L: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分解侧视图。图4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间部件与棘轮型齿轮的关系俯视图。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线材夹紧装置100包括外壳157、卷绕部件155、支撑部160及中间部件153。

其中,优选地,在所述外壳157的内周上部形成圆周单方向棘轮型齿轮(图4的157c),在已设定的侧部形成贯通孔157d,贯通形成可被用成鞋带等的线材L,且所述线材L向外部露出。

而且,在所述外壳157的内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有选择性卷绕线材L的卷绕部件155,借助外力的作用,所述卷绕部件155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卷绕或解开所述线材L。并且,所述外壳157与结合轴161的下部相结合,在所述结合轴161的上部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向半径方向突出的支撑部160。

另一方面,以从所述中间部件153的本体部153e具有弹性支撑力的方式延伸的翼部153y的端部形成配合限制部153z,所述配合限制部153z与所述棘轮型齿轮157c选择性配合。

详细地,所述单方向为如下方向,与所述棘轮型齿轮157c相结合的配合限制部沿着斜面滑动,随着翼部153y沿着内侧反弹变形,中间部件153可进行旋转的方向,在图4中,对用虚线表示的外壳157的棘轮型齿轮157c形成配合限制部153z的中间部件153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即,设置于所述翼部153y的端部的配合限制部153z借助外力跟随所述棘轮型齿轮157c的齿轮齿旋转,此时,所述翼部153y先向内侧弯曲,之后,在齿轮齿借助弹性恢复力的作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因此,所述翼部153y反复如上所述的过程,由此,所述中间部件153给使用人员带来点击感并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所述翼部153y向逆时针方向恢复到原来的形态,由此,所述配合限制部153z与所述棘轮型齿轮157c完全配合并受到限制,因此,中间部件不会旋转。

如上所述,所述圆周单方向棘轮型齿轮157c使所述中间部件153向单方向旋转,但是相反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所述可旋转的单方向可通过调节棘轮型齿轮及配合限制部的形状来使中间部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还可以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而且,在所述卷绕部件155的上部及所述中间部件153的下部,相互选择性结合的卡定配合部155f及卡定结合部153f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其中,优选地,所述卡定配合部155f及卡定结合部153f中的至少一个呈突出的齿轮形态。因此,若所述中间部件153上升,则所述卡定配合部155f及卡定结合部153f之间的结合关系被解除,从而所述卷绕部件155可自由旋转。

为此,在所述中间部件153的中央部形成弹性结合孔153a,在所述弹性结合孔153a边缘形成反弹限制部。其中,随着所述中间部件借助外力升降,所述反弹限制部借助所述支撑部160的外周以维持上升及下降状态的方式被支撑,由此,所述中间部件153使所述卷绕部件相互选择性结合或分离。即,若所述中间部件153上升,则所述卡定配合部155f及卡定结合部153f之间的结合会解除,相反,若所述中间部件153下降,则所述卡定配合部155f及卡定结合部153f相互结合。

而且,优选地,在所述中间部件153的上部及外侧部结合有用于传递外力的旋转盖151,所述旋转盖151沿着旋转方向及上下方向以与所述中间部件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动作。

由此,使用人员可通过使所述旋转盖151向单方向旋转来夹紧线材L,相反,为了解开线材L,通过使所述旋转盖151上升来解除所述中间部件155和卷绕部件155的结合之后,可通过拉动线材L的两端来简单解开。

另一方面,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线材卷绕时侧视图。图5b为从图5a的B-B'观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侧面投影图。

如图5a及图5b所示,所述反弹限制部包括在所述弹性结合孔153a的边缘沿着上下方向以多级方式配置,由此,以选择性安插所述支撑部160的外周的方式向上下方向隔开配置的第一安插部153b及第二安插部153d。优选地,当制作中间部件155时,所述反弹限制部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被注塑成型。

如上所述,所述旋转盖151及所述中间部件153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下降,由此,在支撑部160安插于第一安插部153b的上部面的状态下,所述中间部件153的卡定结合部153f和所述卷绕部件155的卡定配合部(图6b的155f)相互结合,从而所述卷绕部件155也进项单方向旋转,且向相反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因此,使用人员使旋转盖151向单方向旋转,以此将线材L卷绕于卷绕部件155,并简单夹紧线材L。

参照图4,优选地,所述第一安插部153b和所述第二安插部153d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并以放射状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安插部153b形成于以反弹展开的方式向上突出的弹性片(图5b的153c)的上部,随着所述外力通过所述旋转盖151向中间部件153传递,所述弹性片153c可使所述支撑板160选择性通过。

图6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材夹紧装置的线材解开时侧视图。图6b为从图6a的C-C'观看线材夹紧装置的侧面投影图。

如图6a及图6b所示,随着向所述旋转盖151施加外力,若所述旋转盖151及所述中间部件153向上侧施加压力,则与所述第一安插部153b相连接的弹性片153c与所述支撑部160的外周相接触及对其施加压力,从而向外侧以反弹的方式展开。由此,随着所述弹性片153c的展开,所述支撑部160贯通所述第一安插部153b之间空间并安插在配置于下侧的第二安插部153d的上部面。

如上所述,所述旋转盖151及所述中间部件153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上升,由此,在所述支撑部160安插于第二安插部153d的上部面的状态下,解除所述中间部件153的卡定结合部153f和所述卷绕部件155的卡定配合部155f之间的结合关系,从而所述卷绕部件155处于可自由旋转的状态。因此,若使用人员拉动向外部露出的线材L,则卷绕部件155在进行自由旋转的过程中可简单解开线材L。

另一方面,优选地,在所述支撑部160的外周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形成有越靠近下侧就越向半径方向外侧倾斜的引导部160a和越靠近下侧就越向半径方向内侧倾斜的卡止部160b,从而,在整体上,外周面呈“<>”形状。

因此,借助通过使用人员操作的外力,当所述旋转盖151及所述中间部件153再次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下降时,所述引导部160a使所述弹性片153c及第一安插部153b向内侧弯曲并使其通过,从而所述卡定部160b安插与所述第一安插部153b的上部面。

此时,优选地,所述弹性片153c的内周以与所述引导部160a配合的方式倾斜,从而保障基于滑动接触的稳定移动。

另一方面,在所述卡定部160b安插于第二安插部153d的状态下,所述引导部160a与弹性片153c的内周面配合,因此,借助外部流动,中间部件153不向上下晃动,而是维持稳定地安插状态,从而可防止噪音发生。相反,在所述卡定部160b安插于第一安插部153b的状态下,所述中间部件153的下部紧贴于卷绕部件155,借助外部流动,中间部件153不向上下晃动,而是维持稳定地状态,从而可防止噪音发生。

如上所述,所述线材夹紧装置100为维持用于选择性解除中间部件153和卷绕部件155之间结合的升降状态的单元,反弹限制部与所述中间部件153形成为一体,因此,减少结构部件数量且操作作业简单,从而不仅可提供生产率,而且还可提供耐久性。

进而,因对所述线材夹紧装置100的操作简单,因而,方便且稳定地夹紧或松开被用成鞋带等的线材L,因此,不仅可显著提高产品的高级化及可靠性,而且还可将其附着于需要夹紧运动鞋及各种线材的物品来使用,因附着有所述线材夹紧装置,从而与其他产品存在差异,从而可确保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线材夹紧装置100并非仅用于夹紧鞋带,且还可用于夹紧其他绳子的多个装置,同时,所述线材夹紧装置在适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其他装置的适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进行变形实施,所述变形实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