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伞的收伞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087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伞的收伞卡合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晴雨伞,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折叠伞的收伞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折叠伞的中棒包括套装的一根以上内管和一根外管。位于最内部的内管的底部固定连接一个外牙,中棒通过外牙安装于伞柄。相邻的管件通过弹珠限位,以三折伞的内管和中管为例,内管上部固定有弹珠,中管下部设有开伞定位孔、上部开有收伞定位孔,通过内管的弹珠卡入中管的开伞定位孔或收伞定位孔,使内管和中管卡合在一起,锁定于开伞或收伞状态。上述结构中,除了加工开伞定位孔外,还需要额外加工收伞定位孔,加工费时,组装难度也大大提高,而且还会破坏中棒本身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伞卡合牢固的折叠伞的收伞卡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折叠伞的收伞卡合结构,包括一节内管、n节中管和一节外管,n≥0;内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外牙;内管和中管都固定设有一弹珠、及供弹珠弹出的弹珠孔;中管和外管都开有开伞定位孔;外管的下部有一沟槽,沟槽的下方有一中棒凸点;外牙的上方有两个导正凸台,其中一个导正凸台的内侧有一外牙凸点;中棒凸点与外牙凸点相卡合将各节管件固定于收伞折叠状态。

优选的,沟槽与中棒凸点之间有过渡的上斜面,中棒凸点的下方有过渡的下斜面。

优选的,外牙、导正凸台及外牙凸点采用塑料一体成型。

优选的,外管、沟槽、中棒凸点、上斜面和下斜面是一体的。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中棒凸点与外牙凸点相卡合,使在收伞状态下各节管件能够牢固地扣合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无需额外加工收伞定位孔,减少了加工成本,简化了组装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避免对中棒强度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A部的局部放大图;

(1、内管;2、中管;3、外管;31、沟槽;32、中棒凸点;33、上斜面;34、下斜面;4、外牙;41、导正凸台;42、外牙凸点;5、弹珠;6、弹珠孔;7、开伞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折叠伞的收伞卡合结构,包括中棒、中棒凸点32和外牙凸点42,中棒凸点32和外牙凸点42相卡合将各节管件固定于收伞折叠状态。

如图1所示,中棒包括一节内管1、n节中管2(n≥0)和一节外管3,内管1和中管2上端都固定设有一弹珠5、及供弹珠5弹出的弹珠孔6;中管2和外管3都开有开伞定位孔7。

如图2和3所示,中棒凸点32位于外管3的下部,中棒凸点32正上方有一沟槽31,沟槽31和中棒凸点32之间有一过渡的上斜面33,中棒凸点32的下端则有一过渡的下斜面34;上述沟槽31、中棒凸点32、上下斜面(33、34)可直接采用管状的外管33压制而成,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几乎不对现有伞业加工产生影响。

外牙4的上端有两个导正凸台41,外牙凸点42设于与中棒凸点32相对应的导正凸台41的内侧,外牙4、导正凸台41及外牙凸点42采用塑料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