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4651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及其制备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竹编工艺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产竹的大国,中国的竹林面积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四分之一,中国竹的品种有500多种,约占世界竹类的二分之一。

竹编就是将竹子剖成篾,编织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艺术品和收藏品,人们统称为竹编,传统竹编工艺主要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混合竹编三大类;经过长时间改进和发展,后来发展成为以下五种竹编工艺:一、仿编法,按照编成的成品,依序照着编;二、改编法:按已有的样,用不同的方式或花样,编出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粗细不同的新的竹编制品;三、心编法:按心里的设计样,依序编出成品;四、坐标填充图数编法和五、看图编织法。

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自从有了人类的足迹,就有了竹和竹编的应用。从古人定居生活开始就用竹材搭棚避雨,用竹做成弓箭打猎,用竹编成篱笆圈养幼禽和动物。有了农耕文化,古人就用竹编制成工具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竹编的应用和传承源远流长,当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竹制品和竹编艺术品的60多个门类,将渗透到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为保护青山绿水而大量的种竹、伐竹、用竹,享受绿色、环保、低碳的美好社会环境。

将中国传统的竹编艺术,不断地创新出适应新时代人民生活所需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是当代竹编大师和艺术家们的责任和义务,将竹编制品开拓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中,如手提包等制品中,即美观大方,又轻便实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编织的结构简单,美观实用的手拿包。

本发明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它包括竹编结构、皮质结构和拉链,所述拉链含有拉头,所述竹编结构四周包裹有皮质结构,所述皮质结构与拉链的拉布缝合在一起,所述手拿包通过拉链闭合。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其还包括手提带,所述手提带通过金属环与设置在手拿包背侧的皮质结构上的皮质扣相连。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所述金属环呈d形状。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还包括内层,所述内层设置在所述竹编结构内部,并与皮质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所述内层为多层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手拿包十字形编织工艺。

上述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竹编结构的编织;

b、皮质结构的制作:选用人造革或真皮革,按照所需形状进行剪切,并与竹编结构四周固定连接;

c、内层的制作:根据手拿包的形状和大小,选用布料或皮料进行内层缝制,并与皮质结构固定连接;

d、手提带的制作:在手拿包背侧的皮质结构上部缝制皮质扣,皮质扣连接金属环,手提带与金属环相连;

e、手拿包的制作:将上述竹编结构对称形成三面开口手拿包形状,并用拉链将三面开口连接,形成封闭手拿包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所述竹编结构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竹子的选择:选择竹笋长成成竹后100天内的竹材;

s2、竹篾的制作: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分筒锯竹,保证竹表皮不会撕裂;

s22、将竹筒的表面进行刮青处理,得到表面光洁无毛绒的竹筒;

s23、按照编织要求,分层启出用篾层;

s3、化学处理:将用篾层用双氧水进行蒸煮,蒸煮后用水淘洗,干燥,得到洁净、透亮的竹篾;所述双氧水的体积百分比为8%~12%;

s4、刮篾处理:按照竹纤维脉络走向,将s3化学处理后的竹篾进行抛光处理,得到光洁的篾条;

s5、编织: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将s4得到的篾条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编织成所需结构,即得。

进一步的,上述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所述十字形编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取数根s4得到的宽度相同的篾条,分成四组,分别为篾条组ⅰ、篾条组ⅱ、篾条组ⅲ和篾条组ⅳ;

b、按照一组篾条在上,一组篾条在下的交织编法,将四组篾条组编织成十字形交叠结构;

c、重复a、b步骤,根据需要长度和宽度,按照捡一压一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竹编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所述十字形交叠结构的编织具体为:将篾条组ⅰ和篾条组ⅱ平行放置,篾条组ⅲ依次从篾条组ⅰ的上部和篾条组ⅱ下部穿过,篾条组ⅳ依次从篾条组ⅰ的下部和篾条组ⅱ上部穿过。

进一步的,上述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所述篾条组ⅰ是由1根篾条构成,所述篾条组ⅱ是由2根篾条构成,所述篾条组ⅲ是由3根篾条构成,所述篾条组ⅳ是由1根篾条构成

本发明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编织的手拿包结构简单,采用竹编结构为主体结构,竹编结构上连接有皮质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皮质结构用材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平衡和动物,增加了包包美感,减轻了包包重量,其制备工艺简单,编制方法独特,竹编结构材料易得,篾条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化学工艺处理,得到的篾条能够防腐、防虫、防麻斑,不易折断,不变色,抗拉强度增加,韧性更高,包包更加耐久实用,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编织的手拿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编织的手拿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示意图;

图中,1-竹编结构,2-皮质结构,3-拉链,4-手提带,11-篾条组ⅰ,12-篾条组ⅱ,13-篾条组ⅲ,14-篾条组ⅳ,31-拉头,41-金属环,42-皮质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含有十字形编织结构的手拿包,它包括竹编结构1、皮质结构2和拉链3,所述拉链3含有拉头31,所述竹编结构1四周包裹有皮质结构2,所述皮质结构2与拉链3的拉布缝合在一起,所述手拿包通过拉链3闭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提带4,所述手提带4通过金属环41与设置在手拿包背侧的皮质结构2上的皮质扣42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环41呈d形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层,所述内层设置在所述竹编结构1内部,并与皮质结构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为多层结构。

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竹编结构1的编织;

b、皮质结构2的制作:选用人造革或真皮革,按照所需形状进行剪切,并与竹编结构1四周固定连接;

c、内层的制作:根据手拿包的形状和大小,选用布料或皮料进行内层缝制,并与皮质结构2固定连接;

d、手提带4的制作:在手拿包背侧的皮质结构2上部缝制皮质扣42,皮质扣42连接金属环41,手提带4与金属环41相连;

e、手拿包的制作:将上述竹编结构1对称形成三面开口手拿包形状,并用拉链3将三面开口连接,形成封闭手拿包结构。

手拿包的十字形编织工艺,所述竹编结构1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竹子的选择:选择竹笋长成成竹后100天内的竹材;选择的竹材为竹质柔软、拉力强、不易折断的优质竹作为竹编包的特用材料,优选慈竹和单竹;

s2、竹篾的制作: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分筒锯竹,挪过伸长节,锯出真实厚度,锯口要平,保证竹表皮不会撕裂;

s22、将竹筒的表面进行刮青处理,刮出厚度一致,得到表面光洁无毛绒的竹筒;

s23、按照编织要求,分层启出用篾层;

s3、化学处理:将用篾层用双氧水进行蒸煮,按厚度不同的篾层,采用不同的蒸煮时间,实现竹篾的脱脂、脱糖和去氧的目的,蒸煮后用清水反复淘洗,自然晾干,得到洁净、透亮的竹篾;所述双氧水的体积百分比为8%~12%;

s4、刮篾处理:按照竹纤维脉络走向,将s3化学处理后的竹篾进行抛光处理,得到光洁的篾条;在启篾的过程中会有少许的竹纤维随竹篾的启开而分离出游丝吸附在篾层上,为了使实用的竹篾光洁如缎,生产过程中常用利刀刮篾的方法,刮出洁净、发亮、透明的用篾层;刮篾的方法:用锋钢做成专用刮篾刀,磨出锋利的刃口,用表面覆膜的书本等绑在腿上,作刮篾的底垫;刮篾是先重后轻,开始几刀用力重一些,每次平直地从头刮到尾,一起拉通,最好中途不停刀。双面刮篾的次数基本一致,后几刀用力要轻,不刮出竹绒为准,是竹篾在底垫和刀刃中滑过,起到为竹篾抛光的作用,得到洁净、光亮的用篾层;

s5、编织: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将s4得到的用篾层ⅱ采用十字形编织工艺编织成所需结构,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形编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取数根s4得到的宽度相同的篾条,分成四组,分别为篾条组ⅰ11、篾条组ⅱ12、篾条组ⅲ13和篾条组ⅳ14;

b、按照一组篾条在上,一组篾条在下的交织编法,将四组篾条组编织成十字形交叠紧密结构;

c、重复a、b步骤,根据需要长度和宽度,按照捡一压一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竹编结构(1)。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形交叠结构的编织具体为:将篾条组ⅰ11和篾条组ⅱ12平行放置,篾条组ⅲ13依次从篾条组ⅰ11的上部和篾条组ⅱ12下部穿过,篾条组ⅳ14依次从篾条组ⅰ11的下部和篾条组ⅱ12上部穿过,并收紧4组篾条,使得最终得到的竹编结构紧密,篾条与篾条之间没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篾条组ⅰ11是由1根篾条构成,所述篾条组ⅱ12是由2根篾条构成,所述篾条组ⅲ13是由3根篾条构成,所述篾条组ⅳ14是由1根篾条构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