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4147发布日期:2020-06-05 22:00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伞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日用伞具使用时需要使用者用双手拿住伞柄,当双手需要提拿物品时会很不方便,特别需要寒冷天气时,不但不方便,而且双手有可能冻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伞具需要双手进行握举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可拆卸式固定在双肩包的底部;支撑底板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倒置的l型的竖直支撑板;一对竖直支撑板后端面上升降设置有开口朝前设置的“凵”字形的升降底座;升降底座的一对纵向部后部之间成型有摆动连接板;摆动连接板的上端面中心球形连接有摆动底座;摆动底座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圆柱槽状的插设底槽;摆动底座的上端面上弹性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手柄限位杆;一对竖直支撑板的上部的纵行部之间前后移动设置有摆动前后移动板;摆动前后移动板的后端面左右移动设置有摆动左右移动块;摆动左右移动块的后端面上球形连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后端面上成型有上下贯穿的u型的上连接槽;上连接槽的后端左右滑行设置有移动封闭板;移动封闭板用于封闭上连接槽的后端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底板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后连接带、前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连接带;后连接带的另一端固定有上卡勾;前连接带的另一端固定有下卡勾;一对上卡勾勾在双肩包的一对背带的上端;一对下卡勾勾在双肩包的一对背带的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后连接带和前连接带为具有伸缩功能的织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竖直支撑板的后端面分别成型有倒置的t字形的升降导槽;升降底座的一对纵向部的前端分别成型有与升降导槽配合的升降导块;支撑底板的后端面中心成型有升降下支撑板;一对竖直支撑板的上部的纵行部靠近的端面的后下角之间成型有升降上支撑板;升降下支撑板和升降上支撑板之间枢接有升降驱动螺纹杆;升降底座的后侧的横向部螺接在升降驱动螺纹杆上;升降驱动螺纹杆的上端超出升降上支撑板并且成型有升降驱动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竖直支撑板的上部的纵行部靠近的端面成型有前后导槽;右侧的前后导槽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前后方向的前后导杆;左侧的前后导槽前后侧壁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摆动前后移动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前后滑行设置在一对前后导槽内;摆动前后移动板的右端套设在前后导杆上、左端螺接在前后驱动螺纹杆上;前后驱动螺纹杆的前端超出左侧的竖直支撑板的前端面并且成型有前后驱动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摆动前后移动板成型有前后贯穿的矩形槽状的左右移动槽;左右移动槽的上下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左右导向槽;摆动左右移动块左右滑行设置在左右移动槽内并且上下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左右导向槽配合的左右导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支撑板的前端面成型有球形状的连接块;连接块球形连接在摆动左右移动块的后端面中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连接槽的右侧壁后端成型有右连接槽、左侧壁后端成型有左连接槽;移动封闭板伸缩设置在左连接槽内;移动封闭板的左端面上成型有移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左右穿过左连接槽的左侧壁并且左端固定有移动手柄;移动连接杆的左部套设有拉簧;拉簧的左端固定在移动手柄的右端面、右端固定在上支撑板的左端面上;当移动封闭板处于最右端时,移动封闭板的右端插设到右连接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摆动底座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下限位支撑块;下限位支撑块的左右端面上成型有圆柱状的下移动导杆;下移动导杆远离下限位支撑块的一端成型有下移动止块;一对手柄限位杆分别左右方向套设有左侧和右侧的一对下移动导杆上;下移动导杆远离下限位支撑块的一端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手柄限位杆和下移动止块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伞具支撑,解放双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支撑单元20与背包10连接时的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单元20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单元20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摆动底座26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摆动左右移动块28和上支撑板281的连接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双肩包;11、背带;20、支撑单元;21、支撑底板;211、升降下支撑板;212、竖直支撑板;2120、前后导槽;2121、前后导杆;2122、升降导槽;213、升降上支撑板;22、后连接带;221、上卡勾;23、前连接带;231、下卡勾;24、升降底座;241、升降导块;242、摆动连接板;25、升降驱动螺纹杆;251、升降驱动旋钮;26、摆动底座;260、插设底槽;261、下限位支撑块;262、下移动导杆;263、下移动止块;264、手柄限位杆;265、压簧;27、摆动前后移动板;270、左右移动槽;271、左右导向槽;28、摆动左右移动块;281、上支撑板;2810、上连接槽;2811、右连接槽;2812、左连接槽;2813、移动封闭板;2814、移动连接杆;2815、移动手柄;2816、拉簧;29、前后驱动螺纹杆;291、前后驱动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单元20;支撑单元20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底板21;支撑底板21可拆卸式固定在双肩包10的底部;支撑底板21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倒置的l型的竖直支撑板212;一对竖直支撑板212后端面上升降设置有开口朝前设置的“凵”字形的升降底座24;升降底座24的一对纵向部后部之间成型有摆动连接板242;摆动连接板242的上端面中心球形连接有摆动底座26;摆动底座26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圆柱槽状的插设底槽260;摆动底座26的上端面上弹性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手柄限位杆264;一对竖直支撑板212的上部的纵行部之间前后移动设置有摆动前后移动板27;摆动前后移动板27的后端面左右移动设置有摆动左右移动块28;摆动左右移动块28的后端面上球形连接有上支撑板281;上支撑板281的后端面上成型有上下贯穿的u型的上连接槽2810;上连接槽2810的后端左右滑行设置有移动封闭板2813;移动封闭板2813用于封闭上连接槽2810的后端出口。

如图1所示,支撑底板21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后连接带22、前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连接带23;后连接带22的另一端固定有上卡勾221;前连接带23的另一端固定有下卡勾231;一对上卡勾221勾在双肩包10的一对背带11的上端;一对下卡勾231勾在双肩包10的一对背带11的下端。

后连接带22和前连接带23为具有伸缩功能的织带。

如图1~图3所示,一对竖直支撑板212的后端面分别成型有倒置的t字形的升降导槽2122;升降底座24的一对纵向部的前端分别成型有与升降导槽2122配合的升降导块241;支撑底板21的后端面中心成型有升降下支撑板211;一对竖直支撑板212的上部的纵行部靠近的端面的后下角之间成型有升降上支撑板213;升降下支撑板211和升降上支撑板213之间枢接有升降驱动螺纹杆25;升降底座24的后侧的横向部螺接在升降驱动螺纹杆25上;升降驱动螺纹杆25的上端超出升降上支撑板213并且成型有升降驱动旋钮251。

如图1、图2所示,一对竖直支撑板212的上部的纵行部靠近的端面成型有前后导槽2120;右侧的前后导槽2120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前后方向的前后导杆2121;左侧的前后导槽2120前后侧壁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29;摆动前后移动板27的左右两端分别前后滑行设置在一对前后导槽2120内;摆动前后移动板27的右端套设在前后导杆2121上、左端螺接在前后驱动螺纹杆29上;前后驱动螺纹杆29的前端超出左侧的竖直支撑板212的前端面并且成型有前后驱动旋钮291。

如图2所示,摆动前后移动板27成型有前后贯穿的矩形槽状的左右移动槽270;左右移动槽270的上下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左右导向槽271;摆动左右移动块28左右滑行设置在左右移动槽270内并且上下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左右导向槽271配合的左右导向块。

如图2、图5所示,上支撑板281的前端面成型有球形状的连接块282;连接块282球形连接在摆动左右移动块28的后端面中心。

如图2、图5所示,上连接槽2810的右侧壁后端成型有右连接槽2811、左侧壁后端成型有左连接槽2812;移动封闭板2813伸缩设置在左连接槽2812内;移动封闭板2813的左端面上成型有移动连接杆2814;移动连接杆2814左右穿过左连接槽2812的左侧壁并且左端固定有移动手柄2815;移动连接杆2814的左部套设有拉簧2816;拉簧2816的左端固定在移动手柄2815的右端面、右端固定在上支撑板281的左端面上;当移动封闭板2813处于最右端时,移动封闭板2813的右端插设到右连接槽2811内。

如图4所示,摆动底座26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下限位支撑块261;下限位支撑块261的左右端面上成型有圆柱状的下移动导杆262;下移动导杆262远离下限位支撑块261的一端成型有下移动止块263;一对手柄限位杆264分别左右方向套设有左侧和右侧的一对下移动导杆262上;下移动导杆262远离下限位支撑块261的一端套设有压簧265;压簧26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手柄限位杆264和下移动止块263上。

双肩包组合式伞具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

支撑单元20通过一对上卡勾221勾在双肩包10的一对背带11的上端、一对下卡勾231勾在双肩包10的一对背带11的下端;这样支撑单元20的安装方便;

初始状态;升降底座24处于最下端,上支撑板281处于摆动底座26的正上方;

使用时,首先打开雨伞,然后使得一对手柄限位杆264远离,然后把雨伞把手竖直插设在插设底槽260内,然后使得一对手柄限位杆264放开,这样一对手柄限位杆264靠近限制住雨伞把手,接着向左移动封闭板2813露出上连接槽2810的后端出口,这样雨伞伞柄可以插设到上连接槽2810内,然后左移动封闭板2813向右移动复位,这样雨伞被限制,接着根据雨水或者阳光,驱动升降底座24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摆动前后移动板27前后移动使得雨伞向前或者向后倾斜,摆动左右移动块28左右移动使得雨伞支撑到合适位置遮挡雨水或者阳光。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