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206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行李箱手推车。
一般做为运行李箱或是手提箱的手推车构造,大部分都是利用两条交叉的松紧带固定行李箱或是手提箱,但是松紧带的捆绑固定效果较差,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更容易因为丧失弹性而失去固定力,径而导致行李箱或是手提箱倾斜、掉落的情形,并且藉由松紧带捆绑行李箱或是手提箱的方式,既不雅观又不牢固,为其既存的缺失舆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制造一种具有弹压固定结构的行李箱手推车。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李箱手推车,该手推车上方可以调整高低位置的活动座以及下方的固定座其同夹设固定行李箱或是手提箱,其中活动座主要系利用弹压开关底部的两个斜锥面压按推动左、右两个定位块,使得定位块的定位杆向内收缩,藉以调整活动座至适当的高低位置,另外两个定位块之间系套设一压缩弹簧,做为径向弹复令该定位杆卡固于两侧对应的定位孔中,达到夹设固定行李箱或是手提箱的功能效益。该手推车的外套管两侧位置处贯穿设制若干个对应的定位孔,让设置于活动座内部左、右两个定位块的定位杆伸出并弹复卡固于适当高低位置处的定位孔中,使用者仅需压按活动座中央的弹压开关,即可藉由弹压开关底部的两侧斜锥面推挤左、右定位块的相对斜锥面、造成定位杆向内收缩脱离舆定位孔卡固的定位状态,方能调整活动座在夹设行李箱或是手提箱时的适当高低位置;具有操作简便、坚固牢靠的实用性功效,又能保持固定时的美观,达到进步性效益。
为便于深入了解本创作的构造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图1系本创作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系本创作之断面组合图。
图3系本创作之实施示意图。
图号说明10手推车11内套管12外套管121定位孔
13握把 14滑轮20活动座 21冂型凹槽22容纳空间 221轨道222通孔 223透孔224卡槽 23弹压开关231平坦面232限位块233作动部234斜锥面24左定位块 241斜锥面242容置槽243柱体244定位杆25右定位块251斜锥面252柱体253定位杆26压缩弹簧27盖板 271卡块30固定座 31凵型凹槽40行李箱或是手提箱
图1系本创作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手推车10的基本构造主要系由可以伸缩的内、外套管11、12以及握把13、滑轮14等元件所组合而成的托架型态者;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管11上方套设一活动座20,外套管11下方则套设一固定座30,同时分别在活动座20舆固定座30上设制开口相对的冂、凵型凹槽21、31,其中固定座30固定不动,而活动座20则可以顺着外套管11的管壁滑移调整到适当的高抵位置,方能利用活动座20舆固定座30的冂、凵型凹槽21、31共同夹设固定于行李箱或是手提箱40背面的边缘处;然该活动座20内部为一容纳空间22,并于容纳空间22的中央设制两个轨道221,且在对应于轨道221的顶部位置处贯穿一个通孔222,做为轴向装弹压开关23之用,该弹压开关23两侧的平坦面231,嵌设于轨道221中,令该弹压开关23刚好可发穿出通孔222,并于平坦面231底部向外弯折二限位块232,做为限制弹压开关23最大的弹出距离,且在弹压开关23中间延伸一作动部233,另于作动部233底部的两侧位置处设制两个斜锥面234,藉以压按推挤左、右二定位块24、25,然而左、右两个定位块24、25的侧边都设制有相对的斜锥面241、251,方能在弹压开关23在压按之下,因为受到作动部233两侧斜锥面234的推挤作用而互相排开移位,其中一个定位块24内部系镂空呈容置槽242,让另外一个定位块25恰可衔置于容置槽242中,使得左、右定位块25形成仅能径向移位的活动状态,又分别在定位块24、25之间的壁面上突立二柱体243、252,系供套设一压缩弹簧26,令该左、右两个定位块24、25的斜锥面241、251,因为受到压缩弹簧26的弹复作用而挤压于弹压开关23两侧的斜锥面234上,促使弹压开关23显露于活动座20表面的通孔222中,可供使用者压按之用,再于左、右定位块24、25外部的壁面上各延伸一定位杆244、253,并且在活动座20的容纳空间22两侧壁面上贯穿透孔223,让定位杆244、253恰可伸出活动座20至外套管12中,同时配合在外套管12的内侧壁面上对应贯穿若干个定位孔121,方能在弹压开关23的压按作用之下,利用左、右定位块24、25之定位杆244、253,卡合或是脱离于外套管12的定位孔121中,形成定位或是调整的状态,最后在于活动座20的容纳空间22两侧适当位置处设制卡槽224,系供另一盖板27两侧的卡块271,刚好可以扣合固定组合成一体。
藉由上述各元件构造所组合而成之本创作,系在提供一种行李箱手推车之弹压固定构造,如图2所示系本创作之断面组合图。在实际应用上,使用者可以直接压按活动座20上弹压开关23,方能藉由弹压开关23的作动部233两侧斜锥面234向下推挤并且顺著斜锥面241、251排开左、右两个定位块24、25,造成定位块24、25的定位杆244、253向内缩入,径而脱离舆外套管12管壁上定位孔121的卡合定位关系,使得活动座20可以沿著外套管12任意调整至适当的高低位置;又如图3所示系本创作之实施示意图。再配合活动座20舆固定座30的冂、凵型凹槽21、31其同夹设固定于行李箱或是手提箱40背面的边缘处,同时放开弹压开关23,让左、右两个定位块24、25的定位杆244、253藉由压缩弹簧26的弹复张力重新卡固于外套管12内壁适当的定位孔121中;俾能提供使用者在托运行李箱或是手提箱40时,可以随著行李箱或是手提箱40的高低、大小,轻易地调整活动座20舆固定座30之间的夹设固定距离,具有操作简单、牢固不易脱落、外型美观的功能。
权利要求一种行李箱手推车,主要由内、外套管握把、滑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手推车的外套管上、下位置处分别设有活动座及固定座,其中活动座的内部为容纳空间,并于容纳空间中间及顶部处设有轨道及贯穿通孔;内部设置弹压开关,且在弹压开关底部延伸一作动部,该作动部两侧设制成两个斜锥面,左、右设有定位块,而左、右两个定位块侧边设制成相对的斜锥面,又在其中一个定位块内部设置成一容置槽,让另外一个定位块恰可衔置于容置槽中,同时分别在定位块之间的壁面上突立二柱体,并套设一压缩弹簧,再于定位块外部壁面各伸出一定位杆,与活动座两侧贯穿透孔相配合,使定位杆刚好可以伸出活动座,直接卡合固定于定位孔中,再在活动座的容纳空间外面盖设一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手推车,其特点是在手推车之内、外套管上下设有活动座、固定座及轨道、贯穿孔、定位块、压缩弹簧等结构,借且于弹压开关的设置、调整高低位置、卡固行李箱等,使操作方便,运输稳固安全。
文档编号A45C13/00GK2302695SQ9722578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2日
发明者张文贞 申请人:张文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