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联锁型的布制面搭扣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8462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丝纱也可以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酯系聚酯的复丝中包含少数的其他丝纱。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钩状联锁元件的高度优选1. 5~3. 0mm,作为圈状联锁元件 的高度优选1. 6~4. Omm的范围。更优选钩状联锁元件的高度为1. 5~2. 5_,圈状联锁元 件的高度为1. 6~3. Omm0
[003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钩状联锁元件的密度,从容易进入圈状联锁元件间的 观点上,优选15~60个/cm 2的范围,特别优选20~40个/cm2的范围。并且,作为圈状联 锁元件的密度,从容易获得高联锁性的观点上,以复丝单位计优选40~100个/cm 2的范围, 特别优选40~70个/cm2的范围。
[003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钩状联锁元件密度与圈状联锁元件密度的比率在获得高 联锁力的方面变得重要。用于获得高联锁性的元件密度的比率优选钩状联锁元件:圈状联 锁元件=1:1. 3~1:4,更优选1:1. 5~1:3。如果钩状联锁元件密度过高于该范围,且圈 状联锁元件密度过高于该范围也有可能无法获得高联锁性。以往一般使用钩状联锁元件: 圈状联锁元件=1:1左右,但应该注意到在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偏离该一般的值。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钩状联锁元件的单丝纱以及构成圈状联锁元件的复丝纱与 底经纱平行地插入于基布,在各处跨底经纱而形成圈,并且,为了固定圈形状而被施加热。
[0038]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彼此的联锁元件容易进入的观点上,优选钩状联锁元件 用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沿底炜纱方向交替地与底经纱平行地织入基布的情况,即基布的 钩状联锁元件用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如图1记载的那样不会交叉或接触而每隔一根交 替织入于基布的情况。
[0039] 此外,图1中的各符号表示如下,即、1 :基布的底经纱、2 :钩状联锁元件、3 :圈状联 锁元件、A :具有钩状联锁元件的底经纱和联锁元件纱的组合区域(列)、B :具有圈状联锁元 件的底经纱和联锁元件纱的组合区域(列)。
[0040] 通常在同一面上混合存在钩状联锁元件和圈状联锁元件的面搭扣的情况下是采 用将钩状联锁元件用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分别连续多根织入于基布的织法,因此,将钩 状联锁元件用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沿底炜纱方向每隔一根交替地平行于底经纱而织入 基布的方法可以说是特别的。
[004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钩状联锁元件和圈状联锁元件分别固定于基布的观点 上,优选钩状联锁元件用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如图1所示相对于4根底经纱为1根的比 例织入于基布,且钩状联锁元件用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在基布内不交叉或不接触地织入 于基布的情况。
[004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从容易联锁的观点上,优选在钩状联锁元件 用纱跨3根底经纱的部位形成钩状联锁元件,在圈状联锁元件用纱跨1根底经纱的部位形 成圈状联锁元件。
[0043]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易获得高联锁力的观点上,优选如下织入结构 (weaving structure):钩状联锁元件用纱在形成钩状联锁元件后,下沉到下一个底炜纱之 下,并浮出于再下一个底炜纱之上,然后进一步下沉到又下一个底炜纱之下,并在该又下一 个与更下一个底炜纱之间浮出基布面而在跨相邻的3根底经纱的部位形成钩状联锁元件, 另一方面,圈状联锁元件用纱在形成圈状联锁元件后,下沉到下一个底炜纱之下,并在该下 一个底炜纱与再下一个底炜纱之间浮出基布面而在跨相邻的1根底经纱的部位形成圈状 联锁元件。
[0044] 在本实施方式的面搭扣中,为固定钩状联锁元件的钩形状以及圈状联锁元件的圈 形状而施加的热同时使构成基布的热熔接性纤维熔接,将圈状联锁元件以及钩状联锁元件 固定于基布。因此,作为被施加的热的温度,一般使用热熔接性纤维熔融的温度且钩状联 锁元件用单丝纱以及圈状联锁元件用复丝纱热固定的温度、即180~220°C,更优选190~ 210°C的范围。
[0045] 并且,钩状联锁元件用圈的圈脚部的单侧部被切断,成为钩状联锁元件。而且,作 为为了形成钩状联锁元件而使用的切断钩状联锁元件用圈的单侧部的切断方法,优选具有 一个可动切断刃在两个固定刃之间往复运动而切断的结构的装置。
[0046]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面搭扣中,如图1所示,交替地使用构成钩状联锁元件的 4根底经纱的组合和构成圈状联锁元件的4根底经纱的组合来形成基布,这点在联锁元件 的固定方面优选。也就是说,组合底经纱4根和钩状联锁元件用纱在表面侧形成钩状联锁 元件用圈,并在其旁边配置底经纱4根和圈状联锁元件用纱的组合而在背面侧形成圈状联 锁元件用圈。以此种组合排列,在织成时对纱的负担少,而且充分获得利用热熔接纱的基布 的固定力。
[0047]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的双面联锁型的布制面搭扣中,作为构成基布的底经纱,优 选使用聚酯系复丝纱。尤其,优选耐热性优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复丝纱。当然,也可 以包含一些共聚成分、其他聚合物或其他填料,但是由于底经纱是通过在面搭扣的长度方 向上连续存在而给制造面搭扣带来工序稳定性的纱,因此,在热处理条件上优选收缩等变 化少的纱,因此,更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均聚物形成。
[0048] 构成底经纱的复丝纱的粗度优选由12~96根丝构成、总分特为75~250分特的 复丝纱,尤其优选由24~48根丝构成、总分特为100~200分特的复丝纱。并且,将此种 复丝纱以热处理后的底经纱织成密度为50~90根/cm的方式构成基布。
[0049] 此外,构成钩状联锁元件的单丝纱以及构成圈状联锁元件的复丝纱如上所述地以 平行于底经纱的方式织入基布。钩状联锁元件用单丝纱以及圈状联锁元件用复丝纱的织入 根数以合计优选相对于经纱根数20根(包含钩状联锁元件用单丝纱以及圈状联锁元件用 复丝纱)为3~6根左右,尤其优选如上所述的相对于5根为1根的比例。
[0050] 最后,作为使用于本实施方式的面搭扣的基布的底炜纱,优选由能够在上述热处 理条件下热熔接而将钩状联锁元件用单丝纱以及圈状联锁元件用复丝纱的根部牢固地固 定于基布的聚酯系树脂形成的纱。例如,作为适合例可举出具有芯成分在热处理条件下不 熔融但皮成分熔融的皮芯型的剖面的聚酯系纤维。具体而言,作为代表例可举出以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酯为芯成分,将以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等为代表的共聚成分大量(例如20~ 30mol% )共聚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物作为皮成分的皮芯型聚酯纤维。
[0051] 芯成分与皮成分的比率以重量比优选5:5~8:2的范围。并且,在构成底炜纱的 纤维中所占的热熔接性纤维的比例优选25~100重量%,尤其最为优选全部底炜纱实质上 由热熔接性纤维形成。如果芯成分少,面搭扣在长度方向上会容易断裂,如果皮成分少,熔 接固定力会降低。
[0052] 而且,为了将钩状联锁元件以及圈状联锁元件均牢固地固定于基布,优选作为底 炜纱而使用的热熔接性纤维热熔接,并且,热熔接时纤维本身收缩来夹紧钩状联锁元件以 及圈状联锁元件的根部,为此,作为底炜纱而使用的热熔接性纤维优选在热处理条件下发 生大幅度热收缩的纤维。具体而言,适合使用在200°C下加热1分钟时的干热收缩率为 10%~20%的纤维,尤其适合使用该收缩率为12%~16%的纤维。
[0053] 此外,构成底炜纱的复丝纱的粗度优选由12~72根丝构成、总分特为80~300 分特的复丝纱,尤其优选由15~48根丝构成、总分特为100~250分特的复丝纱。并且, 优选将此种复丝纱以热处理后的织成密度为15~25根/cm的方式织入于基布。而且,作 为底炜纱的重量比例优选相对于构成面搭扣的钩状联锁元件用单丝纱和圈状联锁元件用 复丝纱以及底经纱和底炜纱的合计重量为15 %~40%。
[0054]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面搭扣是通过将基布构成纤维热熔接而固定联锁 元件的面搭扣,而且是使其热收缩来更牢固地固定联锁元件的面搭扣,适合于在基布上不 涂布粘合剂的面搭扣,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以往的面搭扣那样在基布上涂布粘合剂的情况。
[0055] 作为基布的织物组织,优选将钩状联锁元件用单丝纱以及圈状联锁元件用复丝纱 作为底经纱的一部分的平纹梭织。
[0056] 本实施方式的面搭扣由聚酯系纤维形成,因此,不发生颜色不均,能够均匀地染 色。
[0057] 本实施方式的钩和圈一体型的面搭扣能够使用于以往的面搭扣被使用的各种用 途领域。例如,护具类、各种玩具类、土木用片材的固定、各种板以及壁材的固定、将太阳能 电池固定于屋顶、电气元件的固定、小东西类、窗帘等,但尤其适合于捆束带的用途。
[0058] 即,本实施方式的双面联锁型的布制面搭扣中,钩状联锁元件面和圈状联锁元件 面以表背成一体,因此,具有将钩状联锁元件面和圈状联锁元件面以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卷 绕成螺旋状,面搭扣即可联锁捆绑的优点。因此,适合使用于包装以及捆扎缆线。而且,通 过将本实施方式的面搭扣安装于两端部的带状物缠绕在捆扎物的周围,并将两端部的表面 和背面重叠,由此能够牢固地捆扎。
[0059] 本说明书公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