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头及拉链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017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根据马钩的形状设计便于与马钩连接的弹片,因此通过弹片固定架可实现弹片和帽盖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了拉头的可靠度。
[0037]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拉头20包括拉头本体21、自锁件22、马钩23、拉片24、弹片25、弹片固定件26以及帽盖27。其中拉头本体21包括顶板211和底板212,其中顶板211上设置有一定位孔213 ;自锁件22设置在定位孔213中,用于对马钩23进行定位操作;马钩23设置自锁件22中;拉片24设置在自锁件22和马钩23之间,用于控制马钩23是否进行自锁操作;弹片25设置在马钩23的上侧,用于对马钩23进行限位;弹片固定架26设置在弹片25和帽盖27之间,用于将弹片25固定在帽盖27内;帽盖27设置在自锁件22、马钩23、弹片25以及弹片固定架26的外侧,用于保护上述部件。
[0038]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拉头20的自锁件22可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拉头本体21的顶板211上,帽盖2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拉头本体21的顶板211的上表面。这样虽然自锁件22没有和拉头本体21 —体化设计,也能较好的将自锁件22固定在拉头本体21的定位孔213中,保证了该拉头20的使用寿命。
[0039]同时,由于结构复杂的自锁件22为一单独的部件,而拉头本体21、马钩23、拉片24、弹片25、弹片固定架26以及帽盖27等部件均为结构比较简单的部件。因此自锁件22设计为便于进行结构加工的合金自锁件,如锌合金自锁件等。拉头本体21、马钩23、拉片24、弹片25、弹片固定架26以及帽盖27等部件可设计为不需要电镀保护层的不锈钢件,以减少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身体的危害;自锁件22由于设置在帽盖27的内,因此也不需要在表面设置电镀保护层。
[0040]请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拉头30包括拉头本体31、自锁件32、马钩33、拉片34、弹片35、弹片固定件36以及帽盖37。其中拉头本体31包括顶板311和底板312,其中顶板311上设置有一定位孔313 ;自锁件32设置在定位孔313中,用于对马钩33进行定位操作;马钩33设置自锁件32中;拉片34设置在自锁件32和马钩33之间,用于控制马钩33是否进行自锁操作;弹片35设置在马钩33的上侧,用于对马钩33进行限位;弹片固定架36设置在弹片35和帽盖37之间,用于将弹片35固定在帽盖37内;帽盖37设置在自锁件32、马钩33、弹片35以及弹片固定架36的外侧,用于保护上述部件。
[0041]在第一优选实施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拉头30的帽盖37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拉头本体31的顶板31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其中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一一对应,帽盖37的第一卡接部和拉头本体31的顶板311的第二卡接部形成第一卡扣连接,帽盖37通过第一卡扣连接设置在拉头本体31的顶板311的上表面。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6和图7中的帽盖37具有三个凸起件371作为第一卡接部,拉头本体31具有三个凹陷部314作为第二卡接部,三个凸起件371和三个凹陷部314形成第一卡扣连接。这样虽然自锁件32没有和拉头本体31 —体化设计,也能较好的将自锁件32固定在拉头本体31的定位孔313中,保证了该拉头30的使用寿命。
[004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拉头的拉链,该拉链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拉头的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拉头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0043]本实用新型的拉头及拉链通过弹片固定架可实现弹片和帽盖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了拉头的可靠度;解决了现有的拉头及拉链的可靠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44]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头本体,包括顶板和底板,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一自锁件,其中所述自锁件用于对马钩进行定位操作; 所述马钩,设置在所述自锁件中; 拉片,设置在所述自锁件和所述马钩之间,用于控制所述马钩是否进行自锁操作; 弹片,设置在所述马钩的上侧,用于对所述马钩进行限位; 弹片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弹片和帽盖之间,用于将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帽盖内;以及 帽盖,设置在所述自锁件、所述马钩、所述弹片以及所述弹片固定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帽盖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的内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弹片固定架的固定柱,或所述弹片固定架卡接在帽盖所述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接部,所述弹片的两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一一对应,所述弹片固定架的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弹片的所述第四卡接部形成第二卡扣连接,所述弹片通过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固定在所述帽盖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本体的顶板上设置一定位孔,所述自锁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铆接在所述拉头本体的所述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为合金自锁件,所述拉头本体为不锈钢拉头本体,所述马钩为不锈钢马钩,所述弹片为不锈钢弹片,所述弹片固定架为不锈钢弹片固定架,所述帽盖为不锈钢帽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所述拉头本体的顶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一对应,所述帽盖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拉头本体的顶板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形成第一卡扣连接,所述帽盖通过所述第一卡扣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头本体的顶板的上表面。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的拉头的拉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头及拉链,该拉头包括拉头本体、自锁件、马钩、拉片、弹片以及帽盖;拉头本体包括顶板和底板,其中顶板上设置一定位孔;自锁件设置在定位孔中,用于对马钩进行定位操作;马钩设置在自锁件中;拉片设置在自锁件中;拉片设置在自锁件和马钩之间,用于控制马钩是否进行自锁操作;弹片设置在马钩的上侧,用于对马钩进行限位;帽盖设置在自锁件、马钩以及弹片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拉链。本实用新型的拉头以及拉链通过弹片固定架可实现弹片和帽盖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了拉头的可靠度。
【IPC分类】A44B19-30
【公开号】CN204409796
【申请号】CN201420845279
【发明人】欧友德, 张运志
【申请人】深圳市德士达拉链模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