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三皮栝楼散)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98816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三皮栝楼散)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药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三皮栝楼散)的制备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得糖尿病的差不多每20人中,就有一人。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出现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尿糖阳性和糖耐量减低。人体体内的胰腺除了能分泌胰液之外,里面还存在20万到200万个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本领;而其升高血糖的“对手”却有好几个,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岛高血糖素等等。当人体内胰岛素由于含量不足,降血糖的作用趋于劣势的时候,血糖就会升高,超过了肾脏保留糖的能力时,就经由尿排出体外,其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典型现象。为什么人体胰岛素会不足呢 这还是一个尚无确切答案的问题。不过目前医界有这样的看法,即在遗传缺陷的基础上,由于某些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了胰岛细胞。而肥胖、创伤、精神刺激、进食过多的糖及某些药物则是诱发或加重的因素。中医学者将糖尿病列入中医“消渴”的范畴,并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认为脾虚、肺热和肾火蓑是此病的关键性所在。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不少人常常持这么一种认识,“是糖尿病,就要注射胰岛素”,实际上治疗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只是一种方法之一,并非唯一手段,注射胰岛素一般是需要根据患者、病状的不同情况加以应用,而不是普遍都能够达到医治效果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依据中医健脾补肾,益气生津,滋阴降糖的治疗原则,并运用民间诸多纯中草药组方经过筛选和合理配制,达到治愈效果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选用较好的香椿皮(二层皮)、楤木皮(二层皮)、松树皮(二层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为原料,其各选料及选料的重比是香椿皮∶楤木皮∶松树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50-100∶10-30∶10-30∶30-100∶10-30∶10-30∶10-30∶10-30∶10-30∶10-20∶10-20∶10-30∶10-50经清选、去杂、制干、粉碎、混合、网筛后制成散剂和胶囊而成。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选用较好的香椿皮(二层皮)、楤木皮(二层皮)、松树皮(二层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为原料,其各选料及选料的重量比是香椿皮∶楤木皮∶松树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60∶30∶20∶50∶30∶20∶20∶20∶15∶10∶15∶30∶30,经清选,去掉杂质,先将香椿皮、楤木皮和松树皮的二层皮凉干,再将其它中草药的选料制干,并按上述重量比例混合粉碎,用80-120孔/cm2网筛制成散剂和装入胶囊。内服,每日3次,每次6-10g,儿童酌量。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方选料香椿皮(二层皮)、楤木皮(二层皮)和松树皮(二层皮)具有健脾、收敛、利尿和制糖作用;天花粉归肺、胃经、能生津止喝;麦冬归肺、心、胃经,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茯苓健脾利水;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公英、柳叶、桃仁、红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枸杞子归肝、肾,滋补肝肾,润肺业渴;玉米须有利水消肿,清热降糖。
本发明的优点是选用民间中草药香椿皮、楤木皮和松树皮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药,降糖作用效果好,且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运用其三皮治疗的同时,还增加了其它十味中草药,从而使糖尿病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效果,而且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蛋白尿、全身浮肿、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均可起到治疗和控制的作用,本发明经临床验证,其有效率达到95%,治愈率达到76.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三皮栝楼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选用较好的香椿皮(二层皮)、楤木皮(二层皮)、松树皮(二层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为原料,其各选料及选料的重比是香椿皮∶楤木皮∶松树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50-100∶10-30∶10-30∶30-100∶10-30∶10-30∶10-30∶10-30∶10-30∶10-20∶10-20∶10-30∶10-50经清选、去杂、制干、粉碎、混合、网筛后制成散剂和胶囊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药物(三皮栝楼散)的制备方法,它是选用香椿皮、楤木皮、松树皮、天花粉、麦冬、茯苓、公英、柳叶、甘草、桃仁、红花、枸杞子、玉米须为原料,经清选、去杂、制干、粉碎、混合、网筛后制成散剂和胶囊,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经多年临床验证,其有效率达到95%,治愈率达到76.8%。本发明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蛋白尿、全身浮肿、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均可起到治疗和控制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3/10GK1305829SQ00113720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9日
发明者界文光 申请人:界文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